一种小区智能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6493发布日期:2018-06-01 20:0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区智能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小区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区设置多道门禁,不仅有密码验证的,还有磁卡的等等,但是,这些门禁并不是很安全,比如密码验证,可能会被其他人获取到密码,比如是磁卡,需要配置另外的配件,这样,如果是朋友来访,门禁就显得并不方便。

虽然目前出现了指纹、面部识别的门禁技术,但其识别只限于某一区域某一特征的识别,对于面积广大、环境复杂、出入口众多的小区来说,其安防可靠程度存在较大漏洞,存在不安全隐患。同时,现有技术的门禁系统均为小系统,通信线路专用,管理零散,没有形成统一、协同的技术效果,不便于管理,效率较低,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区智能门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区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AB门防尾随单元、终端监控单元,所述人脸识别单元、AB门防尾随单元、终端监控单元均与监控管理中心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单元包括与多个门分别连接的多个控制器、与多个控制器分别连接的多个人脸识别门禁模块;所述AB门防尾随单元包括与A门、B门分别连接的控制盒,与控制盒连接的AB门防尾随终端;所述终端监控单元包括多个门禁控制器以及交换机、路由器,所述多个门禁控制器与交换机连接,所述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门禁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指纹传感器、摄像头、存储器、地感检测模块、电源电路、语音提示模块、液晶触摸屏、无线通信模块、继电器、以太网控制器,所述继电器与电子门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提示模块采用AP89085语音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3G/4G/5G模块、蓝牙模块任意一种或者其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传感器为FPS200。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为单片机或者ARM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从小区入口、单元楼入口以及住户门入口的逐步细化的门禁安防体系,集成地感检测、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视频监控、AB门互锁于一体,全方位无死角,安全系数高。人脸识别单元、AB门防尾随单元、终端监控单元均与监控管理中心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连接,门禁监控实现了统一协同,便于整体管理,效率较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监控单元的门禁控制器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监控单元的门禁控制器地感检测模块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监控单元的门禁控制器语音提示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小区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1、AB门防尾随单元2、终端监控单元3,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AB门防尾随单元2、终端监控单元3均与监控管理中心4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包括与多个门分别连接的多个控制器12、与多个控制器12分别连接的多个人脸识别门禁模块11;所述AB门防尾随单元2包括与A门、B门分别连接的控制盒21,与控制盒21连接的AB门防尾随终端22;所述终端监控单元3包括多个门禁控制器31以及交换机32、路由器33,所述多个门禁控制器31与交换机32连接,所述交换机32与路由器33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门禁控制器31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的指纹传感器、摄像头、存储器、地感检测模块、电源电路、语音提示模块、液晶触摸屏、无线通信模块、继电器、以太网控制器,所述继电器与电子门锁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语音提示模块采用AP89085语音芯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3G/4G/5G模块、蓝牙模块任意一种或者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传感器为FPS200。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处理器为单片机或者ARM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小区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单元1、AB门防尾随单元2、终端监控单元3,人脸识别单元1、AB门防尾随单元2、终端监控单元3均与监控管理中心4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连接,其中监控管理中心为服务器主机。

人脸识别单元1通过分析人脸特征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无法篡改伪装,可以为非法入侵提供原始可靠数据,安全系数更高,门禁权限管理更高效。人脸识别单元1可设置在小区门口、单元楼门口或者住户门口。

AB门防尾随单元2的AB门又称为双门互锁,它的作用是当A门打开时,B门无法打开,只有当A门关闭时,B门才能打开;反之,B门打开时,A门无法打开。两个门相互锁定另一个门,所以称为双门互锁。此单元可应用在小区公共设施设备的库房。

终端监控单元3可分散在小区入口、单元楼入口以及住户门入口,其中门禁控制器31的地感检测模块设置在小区入口,用于检测车辆进入,其电路如图3所示。当有车辆进入,车辆压地线线圈,线圈给PNP三极管Q1一个地,三极管Q1导通,给中央处理器一个信号IN0,表示有车辆进入。摄像头可设置在小区楼之间、楼道内,用于实时监控小区内部人员活动情况。指纹传感器、液晶触摸屏设置在单元楼门或者住户门上,当用户通过按下指纹识别模块,如果验证成功,继电器控制电子门锁开启,同时语音提示。门禁控制器31的以太网控制器用于连接交换机,再通过路由器将监控数据发送到监控管理中心。另外,门禁控制器31的监控数据也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WIFI模块、3G/4G/5G模块、蓝牙模块任意一种或者其组合)无线发送到手机智能终端,由小区物业或者业主监控,自由灵活。

综上,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从小区入口、单元楼入口以及住户门入口的逐步细化的门禁安防体系,集成地感检测、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视频监控、AB门互锁于一体,全方位无死角,安全系数高。人脸识别单元、AB门防尾随单元、终端监控单元均与监控管理中心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连接,门禁监控实现了统一协同,便于整体管理,效率较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