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0913发布日期:2018-08-21 19:2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销售罐装饮料、聚酯瓶装饮料等商品的自动售货机具备主体柜和热交换器。

主体柜是在前表面具有开口的长方状的自动售货机主体,其前表面开口由门体来开闭,该门体支承于前方侧的一侧缘部。这种主体柜在内部具有绝热构造的商品收容库。商品收容库以面朝主体柜的前表面开口的方式形成于主体柜的内部,在该前表面开口被门体堵塞的情况下,该商品收容库被密闭。

热交换器具有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库内热交换器设置于商品收容库的内部。库外热交换器设置于主体柜的内部且商品收容库的外部、即设备室。这些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通过制冷剂管路来与压缩机、膨胀机构连接,由此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冷冻循环。

在所述冷冻循环中,通过由压缩机进行驱动,被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按库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以及库内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在库外热交换器中,使被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与在周围通过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来使该制冷剂散热,在膨胀机构中,使在库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从而绝热膨胀。然后,在库内热交换器中,使在膨胀机构中绝热膨胀后的制冷剂与商品收容库的内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该制冷剂蒸发,由此对内部空气进行冷却。这样,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能够对收纳于商品收容库的内部的商品进行冷却。

而且,作为上述热交换器,提出了如下的热交换器:设置与供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路热连接的散热片构件,在该散热片构件设置有按规定间隔形成为切起状的百叶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70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热交换器中,百叶窗使空气呈蛇行状地通过,由此能够使与该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能够实现该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因此,只要将设置有所述百叶窗的热交换器应用为库内热交换器,就能够通过与商品收容库的内部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增大,来实现内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然而,当将这种设置有百叶窗的热交换器应用为库外热交换器时,在库外热交换器的周围通过的空气是从主体柜的外部取入的,因此存在以下情况:尘埃物积存于百叶窗的间隙等处,使在周围通过的空气的风量减少。这种风量的减少会招致热交换效率的下降,并不理想。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各自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的自动售货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售货机具备:库内热交换器,其设置于自动售货机主体的内部的密闭的绝热构造的商品收容库,并且,所述库内热交换器使通过自身的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与所述商品收容库的内部空气借助与该制冷剂流路热连接的散热片构件来进行热交换;以及库外热交换器,其设置于所述自动售货机主体的内部的所述商品收容库的外部,并且,所述库外热交换器使通过自身的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与周围的外部空气借助与该制冷剂流路热连接的散热片构件来进行热交换,所述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库内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具有百叶窗,该百叶窗在形成所述内部空气的通风路的库内中间壁部沿着该内部空气的通过方向按规定间隔形成为切起状,且使所述内部空气呈蛇行状地通过,所述库外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不具有所述百叶窗。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所述百叶窗是沿着所述内部空气的通过方向将每多个第一百叶窗部和每多个第二百叶窗部交替地形成而成的,该第一百叶窗部将所述内部空气从所述库内中间壁部的一侧经由所述库内中间壁部引导到所述库内中间壁部的另一侧,该第二百叶窗部将所述内部空气从所述库内中间壁部的另一侧经由所述库内中间壁部引导到所述库内中间壁部的一侧。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所述库外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的、构成所述外部空气的通过路径的库外中间壁部沿着该外部空气的通过方向构成为波浪状。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所述库内热交换器的所述制冷剂流路和所述散热片构件由铝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所述库外热交换器的所述制冷剂流路和所述散热片构件由铝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所述库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和所述库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由多孔管构成,该多孔管呈将多个制冷剂通路并排设置而成的扁平状,且以一端与入口集管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出口集管连接的状态左右蛇行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所述库内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及所述库外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与所述多孔管的水平延伸部钎焊接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所述库内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和所述库外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沿着与空气的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下弯曲而形成为波浪状,且所述库内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自身的弯曲部外部及所述库外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自身的弯曲部外部与所述水平延伸部钎焊接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自动售货机中,所述库外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的、沿着与所述外部空气的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的波浪状的节距为8mm,所述库外中间壁部的波浪状的顶部的高度为0.6mm。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库内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具有百叶窗,该百叶窗在形成内部空气的通风路的库内中间壁部沿着该内部空气的通过方向按规定间隔形成为切起状,且使内部空气呈蛇行状地通过,因此能够实现与内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而且,库外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构件不具有百叶窗,因此不存在产生因通过的外部空气所包含的尘埃物引起的阻塞等的担忧,不会使通过的外部空气的风量下降。因而,起到能够实现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各自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截面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中应用的冷冻循环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和图2所示的库内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线截面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1个库内波纹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库内波纹散热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库内波纹散热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库内波纹散热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1和图2所示的库外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b-b线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1个库外波纹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库外波纹散热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库外波纹散热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关于图9所示的库外热交换器以及库外中间壁部不形成为波浪状而形成为平坦形状的库外热交换器的、热导相对于风量的变化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柜;1a:前表面开口;2:商品收容库;3:设备室;4:外门;20:冷冻循环;21:库内热交换器;211: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a:制冷剂通路;211b:水平延伸部;212:库内入口集管;213:库内出口集管;214:库内波纹散热片(散热片构件);214a:弯曲部外部;214b:通风路;2141:库内中间壁部;2142:百叶窗;2142a:第一百叶窗部;2142b:第二百叶窗部;23:库外热交换器;231: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a:制冷剂通路;231b:水平延伸部;232:库外入口集管;233:库外出口集管;234:库外波纹散热片(散热片构件);234a:弯曲部外部;234b:通风路;2341:库外中间壁部;2341a:基准面;2341b: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售货机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截面侧视图。在此例示的自动售货机具备作为自动售货机主体的主体柜1。

主体柜1是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下面也称为前表面开口)1a的呈长方状的形态的壳体。在该主体柜1设置有商品收容库2、设备室3、外门4、内门5以及冷冻循环20。

商品收容库2在主体柜1的内部被作为绝热板状体的分隔板(未图示)分隔,由此以面朝前表面开口1a且左右并排的方式设置。这些商品收容库2用于将罐装饮料、聚酯瓶装饮料等商品以维持为期望的温度的状态进行收容,具有绝热构造。

在上述商品收容库2设置有商品收纳架6、排出机构7以及商品滑道8。商品收纳架6用于将商品以沿着上下方向并排的方式进行收纳。排出机构7设置于商品收纳架6的下部,用于逐个地排出收纳于该商品收纳架6的商品群的位于最下层的商品。商品滑道8用于将从排出机构7排出的商品引导到设置于外门4的商品取出口4a。

在主体柜1的内部,设备室3与商品收容库2之间被划分开,设备室3是形成于该商品收容库2的下方区域的室。

外门4是具有足以覆盖主体柜1的前表面开口1a的大小的门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主体柜1的前方侧的一侧缘部。该外门4通过转动来开闭前表面开口1a。

内门5是用于覆盖商品收容库2的前表面的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绝热门,在比外门4靠内方的位置,上部侧门5a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外门4的一侧缘部,下部侧门5b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主体柜1的一侧缘部。

在利用这些外门4和内门5堵塞主体柜1的前表面开口1a的情况下,上述商品收容库2被密闭。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中应用的冷冻循环20的立体图。冷冻循环20是将库内热交换器21、压缩机22、库外热交换器23以及膨胀机构24通过制冷剂配管25依次连接来构成的,在内部封入有制冷剂。

如图1所示,库内热交换器21设置于各商品收容库2的内部的商品滑道8的下方区域的、在该商品收容库2的背面侧设置的背面管道9的前方侧。该库内热交换器21使通过自身的制冷剂与商品收容库2的内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库内热交换器21的结构在后面叙述。

另外,在库内热交换器21的前方侧设置有库内送风风扇10。库内送风风扇10是送风部件,在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使商品收容库2的内部空气在该商品收容库2的内部进行循环,即,使商品收容库2的内部空气以如下方式循环:内部空气被导入到背面管道9,被导入到该背面管道9的内部空气在通过该背面管道9之后通过商品收容库2。由此,上述库内热交换器21使利用库内送风风扇10进行循环的内部空气、即在自身的周围从后方向前方流动的内部空气与通过自身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压缩机22设置于设备室3。该压缩机22通过吸引口来吸引库内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对所吸引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后从喷出口喷出。

库外热交换器23设置于设备室3。也就是说,库外热交换器23设置于主体柜1的内部的商品收容库2的外部。该库外热交换器23使被压缩机22压缩后通过自身的制冷剂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使该制冷剂散热。所述库外热交换器23的结构在后面叙述。

另外,在库外热交换器23的后方侧设置有库外送风风扇11。库外送风风扇11是送风部件,在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将外部空气吸入到设备室3,使外部空气在库外热交换器23的周围从前方向后方通过。由此,上述库外热交换器23使利用库外送风风扇11在自身的周围从前方向后方通过的外部空气与通过自身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膨胀机构24例如由毛细管等构成,使在库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从而绝热膨胀。该膨胀机构24将绝热膨胀后的制冷剂供给到库内热交换器21。

在这种冷冻循环20中通过压缩机22的驱动来使制冷剂循环,由此被压缩机22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库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而冷凝,之后在膨胀机构24中绝热膨胀后通过库内热交换器21。制冷剂在通过库内热交换器21时与商品收容库2的内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该制冷剂蒸发来对内部空气进行冷却。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压缩机22吸引从而在冷冻循环20中循环。

通过库内送风风扇10的驱动,被库内热交换器21冷却后的内部空气在商品收容库2的内部循环,由此,收纳于商品收纳架6的商品被冷却到期望的温度(例如5℃)。

图3是表示图1和图2所示的库内热交换器21的主视图。库内热交换器21例如由铝形成,构成为具备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库内入口集管212、库内出口集管213以及库内波纹散热片(散热片构件)214。

如图4所示,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是将多个制冷剂通路211a并排设置而成的扁平状的管,被称为多孔管。该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是沿着上下方向左右蛇行地形成的。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2个),各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以沿着内部空气所通过的方向并排的方式左右蛇行地形成。所述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构成使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路。

库内入口集管212与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的入口侧端部连接,以与该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的各制冷剂通路211a连通的方式设置。该库内入口集管212将在膨胀机构24中进行绝热膨胀且通过制冷剂配管25供给的制冷剂送出到各制冷剂通路211a。在此,以使该制冷剂配管25的端部插入到库内入口集管212的状态将库内入口集管212与该制冷剂配管25钎焊连接。而且,以覆盖该连接部分的方式密合固定有管材26。该管材26是耐水性材料,具有热收缩功能。

库内出口集管213与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的出口侧端部连接,以与该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的各制冷剂通路211a连通的方式设置。该库内出口集管213用于将通过各制冷剂通路211a后的制冷剂、即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后的制冷剂送出到与压缩机22连接的制冷剂配管25。在此,以使该制冷剂配管25的端部插入到库内出口集管213的状态将库内出口集管213与该制冷剂配管25钎焊连接。而且,以覆盖该连接部分的方式密合固定有管材26。该管材26是耐水性材料,具有热收缩功能。

库内波纹散热片214分别沿着与内部空气的通过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下弯曲而形成为波浪状。如图3所放大表示的那样,这些库内波纹散热片214的弯曲部外部214a与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的水平延伸部钎焊接合。更详细地说明,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具有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水平延伸部211b。而且,库内波纹散热片214的弯曲部外部214a与最上层的水平延伸部211b、最下层的水平延伸部211b以及彼此相邻的上游侧的水平延伸部211b及下游侧的水平延伸部211b的相互之间钎焊接合,由此库内波纹散热片214与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热连接。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1个库内波纹散热片214的立体图。图6和图7是分别表示图5所示的库内波纹散热片21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如该图5等所示,库内波纹散热片214如上所述那样沿着与内部空气的通过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下弯曲而形成为波浪状,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库内中间壁部2141。

库内中间壁部2141用于形成内部空气的通风路214b。在该库内中间壁部2141设置有百叶窗2142,该百叶窗2142沿着内部空气的通过方向(前后方向)按规定间隔以规定角度形成为切起状。

所述百叶窗2142是沿着前后方向将每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3个)第一百叶窗部2142a和每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3个)第二百叶窗部2142b交替地形成而构成的。

第一百叶窗部2142a将内部空气从库内中间壁部2141的左方经由库内中间壁部2141引导到库内中间壁部2141的右方。第二百叶窗部2142b将内部空气从库内中间壁部2141的右方经由库内中间壁部2141引导到库内中间壁部2141的左方。

这种百叶窗2142利用第一百叶窗部2142a将内部空气从左方引导到右方,利用第二百叶窗部2142b将内部空气从右方引导到左方,由此如图8所示那样使内部空气呈蛇行状地通过。

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库内热交换器21,通过在库内波纹散热片214的库内中间壁部2141形成的百叶窗2142来使内部空气呈蛇行状地通过,因此能够使与内部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实现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图9是表示图1和图2所示的库外热交换器23的主视图。库外热交换器23例如由铝形成,构成为具备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库外入口集管232、库外出口集管233以及库外波纹散热片(散热片构件)234。

如图10所示,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是将多个制冷剂通路231a并排设置而成的扁平状的管,被称为多孔管。该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是沿着上下方向左右蛇行地形成的。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2个),各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以沿着外部空气所通过的方向并排的方式左右蛇行地形成。所述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构成使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路。

库外入口集管232与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的入口侧端部连接,以与该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的各制冷剂通路231a连通的方式设置。该库外入口集管232将被压缩机22压缩且通过制冷剂配管25供给的制冷剂送出到各制冷剂通路231a。

在此,以使该制冷剂配管25的端部插入到库外入口集管232的状态将库外入口集管232与该制冷剂配管25钎焊连接。而且,以覆盖该连接部分的方式密合固定有管材26。该管材26是耐水性材料,具有热收缩功能。

库外出口集管233与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的出口侧端部连接,以与该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的各制冷剂通路231a连通的方式设置。该库外出口集管233用于将通过各制冷剂通路231a后的制冷剂、即进行热交换而散热后的制冷剂送出到与膨胀机构24连接的制冷剂配管25。

在此,以使该制冷剂配管25的端部插入到库外出口集管233的状态将库外出口集管233与该制冷剂配管25钎焊连接。而且,以覆盖该连接部分的方式密合固定有管材26。该管材26是耐水性材料,具有热收缩功能。

库外波纹散热片234分别沿着与外部空气的通过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下弯曲而形成为波浪状。如图9所放大表示的那样,这些库外波纹散热片234的弯曲部外部234a与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的水平延伸部231b钎焊接合。更详细地说明,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具有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水平延伸部231b。而且,库外波纹散热片234的弯曲部外部234a与最上层的水平延伸部231b、最下层的水平延伸部231b以及彼此相邻的上游侧的水平延伸部231b及下游侧的水平延伸部231b的相互之间钎焊接合,由此库外波纹散热片234与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热连接。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1个库外波纹散热片234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库外波纹散热片23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如该图11等所示,库外波纹散热片234如上所述那样沿着与外部空气的通过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下弯曲而形成为波浪状,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库外中间壁部2341。

库外中间壁部2341用于形成外部空气的通风路234b。该库外中间壁部2341沿着外部空气的通过方向(前后方向)左右弯曲而形成为波浪状。

在所述库外波纹散热片234中,如图13所示,优选的是,沿着与外部空气的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形成的波浪状的节距的距离a为8mm,库外中间壁部2341的波浪状的顶部2341b的高度b为0.6mm。在此,库外中间壁部2341中的波浪状的顶部2341b的高度b为库外中间壁部2341的基准面2341a与顶部2341b相隔的距离。

图14是表示关于图9所示的库外热交换器23以及库外中间壁部不形成为波浪状的平坦形状的库外热交换器(下面也称为比较用库外热交换器)的、热导(w/k)相对于风量(m3/min)的变化的图表。

比较用库外热交换器除了库外中间壁部不形成为波浪状而形成为平坦形状以外,具有与库外热交换器23相同程度的尺寸。另外,热导(w/k)表示每固定时间流过固定面积的热量、也就是说热的传递难易度,根据库外热交换器23和比较用库外热交换器各自的入口侧的外部流体与出口侧的外部流体的温度差来计算出该热导(w/k)。在图14中,以“甲”来表示库外热交换器23的热导相对于风量的变化,以“乙”来表示比较用库外热交换器的热导相对于风量的变化。如该图14所示,库外热交换器23相对于比较用库外热交换器而言热导变大。

像这样在各风量下库外热交换器23的热导大于比较用库外热交换器的热导表示:与比较用库外热交换器相比,库外热交换器23更能使制冷剂散热。

因而,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库外热交换器23,库外中间壁部2341形成为波浪状,并且节距、顶部2341b的高度具有上述尺寸,由此能够使外部空气良好地通过,并且使与该外部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实现制冷剂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在库内热交换器21的库内波纹散热片214中,在库内中间壁部2141形成有使内部空气呈蛇行状地通过的百叶窗2142,因此能够实现与内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而且,在库外热交换器23的库外波纹散热片234未形成百叶窗2142,因此不存在产生因通过的外部空气所包含的尘埃物引起的阻塞等的担忧,不会使通过的外部空气的风量下降。因而,能够实现库内热交换器21和库外热交换器23各自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

根据上述自动售货机,使库外热交换器23的库外波纹散热片234的沿着与外部空气的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的波浪状的节距的距离为8mm,使库外中间壁部2341的波浪状的顶部2341b的高度为0.6mm,由此能够使外部空气良好地通过,并且使与该外部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实现制冷剂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由此,能够实现库内热交换器21和库外热交换器23各自的热交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库内热交换器21的库内制冷剂通路管211和库外热交换器23的库外制冷剂通路管231由多孔管形成,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库内热交换器和库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也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