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4678发布日期:2018-11-02 21:4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检验机构由于检测设备的种类及样式过多,而且每种设备的大小、重量、功率、操作方式等均存在很大区别,其易产生电气、机械等操作风险,故很多关键仪器需要经过培训、考核才能授权使用。然而,在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很难对操作员的使用进行具体的管理,发现了设备的损坏也无法判断责任人,从而导致无法追责,给单位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有鉴于此,出现了通过指纹识别的方式控制检测设备的开启,其可保证特定的工作人员才可开启对应的检测设备,例如公开号为cn2052388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则公开了一种会计用指纹解锁印章盒,其通过指纹识别系统、处理器及继电器实现指纹识别控制印章盒的开启,保证设定指纹的会计才能开启印章盒,再例如公开号为cn2050157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脑机箱,其通过指纹传感器、处理器和继电器控制电脑机箱的开启,使得只有特定人员才能够开启该电脑机箱。

然当检测设备发生损坏时,其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判定损坏的对应几个特定人员,但是依然无法精度判断损坏检测涉笔的具体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精确判断损坏设备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包括指纹识别装置及管理控制装置,所述管理控制装置包括一壳体及一内置于所述壳体的控制管理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识别器、控制器及中间继电器,所述指纹识别器嵌设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的安装槽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指纹识别器和中间继电器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设于所述控制管理器与电源之间;所述控制管理器包括一用于获取指纹识别器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获取模块、一用于记录指纹获取模块获取的指纹所对应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的考勤记录模块及一用于根据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及其工作时间构建考勤列表的考勤表构建模块。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工作人员的指纹数据,识别、判断其与设定的其中一个指纹数据是否相同,相同则执行步骤s3;

s2、记录与采集的指纹数据所对应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s3、根据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及其工作时间构建考勤列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指纹识别装置控制管理控制装置的开启,并设置指纹获取模块和考勤记录模块以获得与开启管理控制装置的指纹数据相对应的工作时间,并构建考勤列表,以便于根据设备损坏时间和考勤列表的工作时间对比判断损坏设备的工作人员,其判断精度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尘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防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的连接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的主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的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包括指纹识别装置10、管理控制装置20及防尘装置30,所述管理控制装置20包括一壳体21及一内置于所述壳体21的控制管理器22,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0包括指纹识别器11、处理器12及中间继电器13,所述指纹识别器11嵌设于所述壳体21外壁上的安装槽211内,所述处理器12内置于壳体21,并与所述指纹识别器11和中间继电器13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13设于所述控制管理器22与电源之间;其中,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器11可由指纹采集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构成,前者可采集工作人员的指纹,指纹识别模块则可识别判断其与内存的指纹是否相同,若存在相同指纹则向处理器12发出电信号,处理器12控制中间继电器13得电,则控制管理器22与电源30之间导通,控制管理器22可正常开启,而当采集的指纹与指纹识别模块内存的指纹均不同时,则指纹识别模块不会相处理器12发出电信号,故控制管理器22不会启动。由于上述指纹识别器11指纹识别后控制控制管理器22启动的方式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故不作详细赘述。

由于控制管理器22的开启依赖于指纹识别器11的指纹识别,故对指纹识别器11的保护尤为重要,故本实施例将指纹识别器11内嵌于壳体21上的安装槽211内,且设置防尘装置14以将安装槽211的槽口密封,避免指纹识别器11暴露于外,其可延长指纹识别器11的使用寿命。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防尘装置30包括一防尘板31及至少一个防尘弹簧32,所述安装槽211的其中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导槽212,所述安装槽211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一与防尘板31相契合且与两个所述导槽212相连通的收纳槽213,所述防尘板31两侧边分别滑动内嵌于两个所述导槽212内,且至少部分内置于所述收纳槽213,至少一个防尘弹簧32一端连接于所述收纳槽213底部、另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防尘板31。具体设置时,安装槽211可设置呈六面型结构,例如矩形槽、梯形槽或楔形槽,两个导槽212可开设于安装槽211的左右两侧壁上,而收纳槽213可开设于安装槽211的上侧壁,而指纹识别器11可内嵌于安装槽211的下侧壁上,防尘板31两侧边内置于导槽212,使得防尘板31可沿导槽212上下运动,即可通过人力控制防尘板31向上运动至至少部分内置于收纳槽213,以使得安装槽211的槽口处于开启状态,工作人员则可将手指伸入安装槽211内并放置于指纹识别器11上以进行指纹采集,而指纹采集完成后,防尘板31在防尘弹簧3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且其下端抵紧于安装槽211的下侧壁,进而将安装槽211的槽口封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收纳槽213也可设置于安装槽211的下侧壁上,使得防尘板31向上运动对安装槽211的槽口封闭,也可将两个导槽212设置于安装槽211的上下侧壁,而收纳槽213则设于安装槽211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使得防尘板31的左右滑动实现安装槽211的开关。

为了提高防尘弹簧32给予防尘板31的弹力的均衡性,本实施例所述防尘弹簧32至少为两个,且沿收纳槽213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布置,本实施例收纳槽213的长度方向指的是沿收纳槽213左侧向其右侧的延伸方向。

由于防尘板31在防尘弹簧32作用下,其易对安装槽211的下侧壁产生冲击力,故本实施例所述防尘装置30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安装槽211其中一侧壁的缓冲条33,所述缓冲条33与防尘板31远离防尘弹簧32一端端面相契合,该缓冲条33可铺设于安装槽211的下侧壁靠近槽口位置,并与防尘板31相对应,使得防尘板31下端可抵紧于缓冲条33上。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防尘板31包括防尘部311、由防尘部311两侧边延伸形成并分别与两个导槽212相契合的两个滑动部312及设于所述防尘部311相对安装槽211槽口一侧的凸条313,设置凸条313可便于人力驱动防尘板31向上运动以使得安装槽211的槽口开启,具体凸条313可设置于垂直于导槽212,其便于节省开启防尘板31的力。由于在防尘弹簧32的作用下,防尘板31向下运动的冲力较大,其易损坏缓冲条33,故本实施例所述防尘部311呈向安装槽211槽口凸出的弧形,对应的缓冲条33也设置呈弧形,其可增大防尘部311与缓冲条33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缓冲条33的受到的冲击力,进而延长缓冲条3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虽然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装置10实现特定人员对控制管理器22的开启,当控制管理器22发生损坏时,其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判定损坏的对应几个特定人员,但是依然无法精度判断损坏控制管理器22的具体工作人员,有鉴于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控制管理器22包括一用于获取指纹识别器11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指纹获取模块221、一用于记录指纹获取模块221获取的指纹所对应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的考勤记录模块222及一用于根据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及其工作时间构建考勤列表的考勤表构建模块223,当指纹识别器11的指纹采集模块采集工作人员的指纹数据后,控制管理器22得以开启,其可通过指纹获取模块221获取指纹识别器11该次采集的指纹数据,并判定与该次指纹数据相对应的工作人员正处于工作状态,且正在使用该控制管理器22,而考勤记录模块222则实时记录控制管理器22该次开启直至关闭的时间段为该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考勤表构建模块223则根据记录的工作时间及指纹数据对应的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构建考勤列表,而当控制管理器22发生损坏或故障时,可根据其损坏或故障的时间判断是哪一位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控制管理器22发生损坏或故障,从而可以精确的判断损坏控制管理器22的工作人员,其可便于追责。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考勤表构建模块223包括一用于上传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的上传单元223a、一用于存储上传的身份信息的信息存储单元223b、一用于根据指纹识别器11识别的指纹数据调用其相对应的身份信息和工作时间的信息调用单元223c以及一用于根据信息调用模块调用的身份信息和工作时间构建考勤列表的考勤表构建单元223d,其可通过上传单元223a将可在该控制管理器22上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上传或录入,其中,身份信息至少包括指纹数据、姓名及考勤编号,也可上传或录入该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图片等信息,上传或录入的身份信息可存储于信息存储单元223b中,当指纹获取模块221获取指纹识别器11采集的指纹数据后,信息调用单元223c则在信息存储单元223b内调用与该次获取的指纹数据相对应的身份信息,并每隔设定时间调用一次考勤记录模块222记录的工作时间,考勤表构建单元223d则根据调用的身份信息和工作时间构建以考勤列表,且当考勤记录模块222记录的工作时间调用一次后,则将考勤列表中的工作时间更新一次,从而保证考勤列表中身份信息与其工作时间相对应。

同时,本实施例所述控制管理器22还包括一用于查询考勤表构建单元223d所构建的考勤列表的列表查询模块224、一用于向考勤列表中导入短消息的信息导入模块225、一用于查询与指纹获取模块221采集的指纹数据相对应的短消息的消息查询模块226及一用于判断指纹获取模块221获取的指纹所对应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权限的权限判断模块227;对于不同普通工作人员,则仅仅赋予其常规使用功能,而对于考勤查询的工作人员,则赋予其另外的权限,故本实施例设置一权限判断模块227,其可根据指纹获取模块221获取的该次指纹数据判断该工作人员的工作权限,对于普通工作人员来说,其不具有查询考勤列表的权限,而对于考勤查询工作人员,则其具有查询考勤列表的权限,其可通过列表查询模块224查看考勤列表,并可通过信息导入模块225向考勤列表中导入短消息,短消息可为设定工作人员短消息,其可发送至考勤列表上某一个或多个工作人员,也可为公共短消息,其可发送至考勤列表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而当该工作人员通过指纹识别开启控制管理器22时,其可通过消息查询模块226获取上述短消息,从而实现了不同工作人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也便于不同时间段工作人群的工作互动。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基于指纹识别的管理系统具体按如下方法执行:

s1、采集工作人员的指纹数据,识别、判断其与设定的其中一个指纹数据是否相同,相同则执行步骤s2;

s2、记录与采集的指纹数据所对应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s3、根据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及其工作时间构建考勤列表。

其中,所述步骤s3包括:

s31、上传、存储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

s32、根据步骤s1采集的指纹数据调用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及工作时间;

s33、根据调用的身份信息和工作时间构建考勤列表。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