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5672发布日期:2019-01-14 18:2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器材共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健身,部分人选择去健身房,部分人选择购买一些健身器材后在家锻炼,比如健腹轮,哑铃、握力器、臂力器、跳绳等,有时这些健身器材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各种原因而被闲置,而部分未购买的人确需要购买,这导致资源没有被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上的工控电脑、rfid标签打印机、3d扫描仪、旋转平台和rfid识别器,rfid标签打印机、3d扫描仪、旋转平台和rfid识别器分别与工控电脑电连接,3d扫描仪用于对置于旋转平台上的器材进行3d扫描,工控电脑控制rfid标签打印机生成记录该器材的信息的rfid标签,rfid识别器对器材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柜体上设有多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存放柜格,每个第一存放柜格的箱门上均设有与工控电脑电连接的电磁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小区安装共享器材箱,这样居民可以将自己闲置的器材放入共享箱,在放入时居民只需根据工控电脑提示将器材放在旋转平台上,工控电脑控制旋转平台带动器材进行转动,同时工控电脑控制3d扫描仪对器材进行扫描,记录器材的3d形貌,记录完后传输至工控电脑,工控电脑控制rfid标签打印机生成记录该器材的信息的rfid标签,将rfid标签贴在器材上放入存放柜格即可,小区居民需要借用某种器材时,在工控电脑上搜索所需要的器材,确认后工控电脑控制放置该器材的存放柜格的电磁锁打开,每个器材上都贴有记录信息的rfid标签,归还器材时,首先利用rfid识别器对器材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然后将器材放在旋转平台上,工控电脑控制旋转平台带动器材进行转动,同时工控电脑控制3d扫描仪对器材进行扫描,记录器材的3d形貌,记录完后传输至工控电脑,工控电脑根据3d扫描仪所扫描信息以及rfid识别器传输的识别信息判断该器材是否是借出器材,若是便可以归还,若不是则无法归还,这样能够让所有居民的器材实现共享,降低了居民的额外支出,同时解决了居民缺少器材时的烦恼,让资源有效的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设置大小不同的第一存放柜格,这样能够存放不同大小的器材,更加合理的利用了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补光装置,补光装置设置在柜体上,补光装置所发射光线照向旋转平台上的器材。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当光线昏暗时可以对旋转平台上的器材进行补光,方便3d扫描仪进行扫描和rfid识别器进行识别。

进一步,补光装置包括补光灯和光线感应器,补光灯与光线感应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根据光线的亮暗程度自动进行补光灯的开启和关闭,提高了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旋转平台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托盘,托盘水平布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托盘的旋转中心相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工控电脑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让器材在水平方向进行360度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工控电脑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小区居民在借器材时,需要先进行身份认证,在身份认证通过后才可以操控工控电脑进行器材的借取,避免器材被人随意借取。

进一步,身份识别模块采用的是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识别、人脸识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柜体上设有多个与工控电脑电连接的摄像头,摄像头包括两个半球摄像头和一个针孔摄像头,针孔摄像头设置在工控电脑上方的柜体上,两个半球摄像头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柜体前侧面的左上角处,另一个设置在柜体前侧面的右上角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将使用人员的操作情况记录下来,以后期提供历史记录及影像资料,可预防用户扫描后未归还和归还错误器材的问题,同时也确保了整个器材柜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所述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所述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所涉及到的电路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柜体,110、第二存放柜格,111、收纳盒,112、电源插座,113、挂钩,114、u型锁具,120、第一存放柜格,130、工作平台,131、水平板,132、竖直板,2、工控电脑,3、rfid标签打印机,4、3d扫描仪,5、旋转平台,6、摄像头,7、rfid识别器,8、补光装置,9、身份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包括柜体1、工控电脑2、rfid标签打印机3、3d扫描仪4、旋转平台5和rfid识别器7,工控电脑2、rfid标签打印机3、3d扫描仪4、旋转平台5和rfid识别器7均设置在柜体1的前侧,且rfid标签打印机3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3d扫描仪4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旋转平台5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旋转平台5用于临时承载器材,3d扫描仪4用于对置于旋转平台5上的器材进行3d扫描,工控电脑2控制rfid标签打印机3生成记录该器材的信息的rfid标签,rfid识别器7对器材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rfid识别器7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

旋转平台5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托盘,托盘水平布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托盘的旋转中心相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工控电脑2与驱动电机电连接,工控电脑2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当驱动电机开启后将带动减速器运转,减速器运转后将带动托盘转动。

柜体1的前侧上设有多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存放柜格120,这样能够存放不同大小的器材,更加合理的利用了空间,每个第一存放柜格120的箱门上均设有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的电磁锁,若第一存放柜格120的数量过多,那么可以考虑装设锁控板,各电磁锁先与锁控板电连接,然后锁控板再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锁控板上设有16路开关量输入点、16路开关量输出点和rs485通讯接口,rs485通讯接口通过总线电连接工控电脑2。

柜体1上设有第二存放柜格110,第二存放柜格110的箱门上设有电磁锁,电磁锁先与锁控板电连接,然后锁控板再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通过工控电脑2可以控制相应的电磁锁打开,在电磁锁打开后,对应该电磁锁的第一存放柜格120或第二存放柜格110的箱门将会打开。

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还包括补光装置8,补光装置8设置在柜体1上,补光装置8所发射光线照向旋转平台5上的器材,当光线昏暗时,补光装置8可以对旋转平台5上的器材进行补光,从而方便3d扫描仪4进行扫描和rfid识别器7进行识别,补光装置8既可以是手动控制,也可以是自动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补光装置8包括补光灯和光线感应器,补光灯与光线感应器电连接,光线感应器能对所处环境的光线的亮暗程度进行感应,当感应的亮暗程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光线感应器控制补光灯开启,从而对旋转平台5上的器材进行补光,方便3d扫描仪4进行扫描和rfid识别器7进行识别。

闲置小件健身器材共享箱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9,身份识别模块9的信号输出端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身份识别模块9采用的是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识别、人脸识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小区居民在借器材时,需要先在身份识别模块9上进行身份认证,在身份认证通过后,身份识别模块9会将认证通过的信号传输至工控电脑,认证通过的用户才可以操控工控电脑进行器材的借取,避免器材被人随意借取。

柜体1上还设有工作平台130,工作平台130滑动设置在柜体1上,工作平台130和第二存放柜格110处在同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存放柜格110设置在柜体1的左侧或右侧,柜体1上在第二存放柜格110的所处侧设有滑槽,工作平台130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工作平台130包括水平板131和竖直板132,水平板131的一端与滑槽滑动连接,水平板131的另一端伸出到滑槽外并与竖直板132的上端相连接,竖直板132的下端与地面相接触。

第二存放柜格110内设有收纳盒111,收纳盒111用于放置一些螺丝螺母、胶带、剪刀、螺丝刀、扳手等小物品,第二存放柜格110内设有电源插座112,第二存放柜格110内可以存放检测设备,比如电子血压计、体脂检测仪等,电子血压计、体脂检测仪的插头可以直接插在电源插座112上,第二存放柜格110内在各电源插座112处均设有u型锁具114,通过u型锁具114可以将电子血压计、体脂检测仪的插头锁住,这样避免人们将电子血压计、体脂检测仪取走,第二存放柜格110的箱门的背面以及第二存放柜格11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挂钩113,挂钩113可挂小件物品。

柜体1上设有多个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的摄像头6,摄像头6包括两个半球摄像头和一个针孔摄像头,针孔摄像头设置在工控电脑2上方的柜体1上,两个半球摄像头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柜体1前侧面的左上角处,另一个设置在柜体1前侧面的右上角处,方便将使用人员的操作情况记录下来,以便服务出现问题时提供历史记录及影像资料,同时也确保了整个器材柜的安全。

在放入时,居民只需根据工控电脑2提示将器材放在旋转平台5上,工控电脑2控制旋转平台5带动器材进行转动,同时工控电脑2控制3d扫描仪对器材进行扫描,记录器材的3d形貌,记录完后传输至工控电脑2,工控电脑2控制rfid标签打印机3生成记录该器材的信息的rfid标签,将rfid标签贴在器材上放入存放柜格即可,小区居民需要借用某种器材时,先在身份识别模块9上进行身份认证,认证通过后认证通过的居民可在工控电脑2上搜索所需要的器材,确认后工控电脑2控制放置该器材的存放柜格的电磁锁打开,每个器材上都贴有记录信息的rfid标签;

归还器材时,首先利用rfid识别器7对器材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然后将器材放在旋转平台5上,工控电脑2控制旋转平台5带动器材进行转动,同时工控电脑2控制3d扫描仪4对器材进行扫描,记录器材的3d形貌,记录完后传输至工控电脑2,工控电脑根据3d扫描仪所扫描信息以及rfid识别器传输的识别信息判断该器材是否是借出器材,若是便可以归还,若不是则无法归还,而在实际归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器材认证完后,用户并没有将认证合格的器材归还到对应的存放柜格,而是替换了一个其它器材进行了归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每个第一存放柜格120和/或第二存放柜格110内均还设有一套与工控电脑2电连接的rfid识别器、图像采集装置和自动补光装置,当该存放柜格的箱门关闭后,工控电脑2控制自动补光装置开启,同时工控电脑2控制rfid识别器和图像采集装置对放入的器材进行再次识别,判断最终放入的器材与认证的器材是否相同,若不同工控电脑2会向服务中心发送报警提示,以便维护人员进行处理,若是,则代表归还成功。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