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快递柜以及快递收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6763发布日期:2019-02-15 22:42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快递柜以及快递收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快递柜及快递收发系统,具体是一种智能快递柜以及快递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快递又名速递,是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空运和航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在很多方面,快递要优于邮政的邮递服务。除了较快送达目的地及必须签收外,现时很多快递业者均提供邮件追踪功能、送递时间的承诺及其他按客户需要提供的服务。因此,快递的收费比一般邮递高出许多。快递业者可以不同的规模运作,小至服务特定市镇,大至区域、跨国甚至是全球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客户的主要消费方式,这促进了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快递公司在各小区、大厦、学校等快递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种设置快递点或者流动快递运输车人工配送的方式,不仅大大增加了快递公司的劳务成本,也影响了城市交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快递公司的劳务成本及减少快递配送终端劳务人员的投入,提出了一种智能快递柜以及快递收发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配送及收件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快递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主机终端以及设置于柜体内的多组不同尺寸规格的货箱,所述柜体前端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一侧设有二维码扫描窗口,所述柜体上设有称重盘,所述称重盘上端设有尺寸扫描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货箱与所述柜体滑动连接,所述货箱与所述柜体之间设有电子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货箱内设有感应探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尺寸扫描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称重盘两侧的扫描探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体上可拆卸连接有扩展柜,所述扩展柜内设有多组所述货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终端与所有所述货箱通讯连接。

一种基于智能快递柜的快递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收发系统包括基于网络实现信息交换的主机终端、后台服务器、客户终端和快递员终端,所述快递收发系统包括取件系统和寄件系统:

所述取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快递员通过所述快递终端与主机终端将快件放入所述货箱,同时后台服务器生产取件秘钥并推送至客户终端;

2)取件人通过客户终端接收取件秘钥,并将取件秘钥输入至主机终端,主机终端读取并识别取件秘钥秘钥后打开对应的货箱;

3)取件人取出快件并关闭货箱门;

所述寄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寄件人通过客户终端或主机终端选择预约寄件或寄件并填写寄件信息,客户终端或主机终端将寄件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2)在寄件时,首先通过称重盘对快件进行称重,在称重的同时通过尺寸扫描机构对快件尺寸进行扫描,主机终端将称重以及扫描结果通过触摸显示屏进行显示并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3)后台服务器通过质量、尺寸、运输距离计算运费用并同时将所计算费用推送至主机终端以及客户终端;

4)寄件人通过主机终端或客户终端查看运费并选择是否继续寄件,若继续寄件则后台服务器产生支付秘钥推送至主机终端以及客户终端,寄件人通过客户端或主机终端查看支付秘钥并进行确认以及支付;

5)支付完成后主机终端通过快件尺寸打开对应尺寸规格的货箱,寄件人将快件放置到对应货箱并关闭货箱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件秘钥为取件二维码和取件密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付秘钥为支付二维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智能快递柜集取件寄件为一体,而且快递柜模块化设置,通过扩展功能可无限的扩大快递柜尺寸,因而可以简单快捷的根据场地尺寸以及快件量设置货箱数量,而且还可以通过货箱以及扩展柜的转运来提高货箱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配送成本,而且本申请快递柜还具有寄件功能,进而可以通过寄件人自助操作进行快速寄件,进而降低了人工配送点以及收件点的设置,减少了快递公司的劳务成本以及设立快递点的附加成本,降低了快递配送以及收取的成本,增加了快递公司的竞争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取件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寄件流程图;

图3为本实施例柜体主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称重盘俯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扫描探头主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扩展状态主视图。

图中:1-柜体、2-主机终端、3-货箱、4-触摸显示屏、5-二维码扫描窗口、6-称重盘、7-扫描探头、8-扩展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快递柜,包括柜体1,柜体内1设有主机终端2以及设置于柜体1内的多组不同尺寸规格的货箱3,柜体1外端设有扩展柜8,扩展柜8与柜体1可拆卸连接,扩展柜8内设有多组不同尺寸的货箱3,柜体1内货箱3以及扩展柜8内货箱3均与主机终端2通讯连接,进而可以通过主机终端2对所有货箱3进行控制,货箱3与柜体1或扩展柜8滑动连接,且货箱3上与柜体1或扩展柜8之间设有电子锁,可以通过主机终端2控制电子锁的开关来控制货箱的开关,柜体1前端设有触摸显示屏4,通过触摸显示屏4可以向主机终端2输入信息,同时也可以对主机终端2信息进行显示输出,如寄件信息、取件信息、广告信息等,触摸显示屏4一侧设有二维码扫描窗口5,通过二维码扫描窗口5可以对取件二维码或支付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柜体1上设有称重盘6,称重盘6与柜体1滑动连接,称重盘6上端设有尺寸扫描机构,扫描机构包括两组滑动设置于称重盘6上端两侧的扫描探头7,在不需要称重和尺寸扫描时,扫描探头7进行折叠或收缩,同时称重盘6收缩与柜体1内,在需要称重扫描时,称重盘6伸出柜体1,同时扫描探头7展开,进而可以对快件进行称重和扫描。

一种基于智能快递柜的快递收发系统,快递收发系统包括基于网络实现信息交换的主机终端、后台服务器、客户终端和快递员终端,快递收发系统包括取件系统和寄件系统:

取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快递员通过快递终端与主机终端将快件放入货箱,同时后台服务器生产取件秘钥并推送至客户终端,取件秘钥为取件二维码和取件密码,由于货箱内设有感应探头,进而可以实时监测货箱内是否有快件,并及时将货柜内空货箱数量及尺寸通过主机终端发送内后台服务器,进而可以用于配送调度以及快递员通过快递终端进行查询;

2)取件人通过客户终端接收取件秘钥,然后取件人通过触摸显示屏输入取件密码或者通过二维码扫描窗口扫描客户终端上的取件二维码,主机终端读取取件密码或取件二维码并识别,识别成功后打开对应的货箱;

3)取件人取出快件并关闭货箱门;

对于使用率较低的大尺寸货箱,由于占用空间较大且利用率低,因而在柜体内可以不需配置,当需要使用到大尺寸货箱时,可以通过在扩展柜内设置或者将单个大尺寸货箱设置成扩展柜,在使用后及时进行收回,即节省了柜体位置,也提高了大尺寸货箱的使用率。

寄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寄件人通过客户终端或主机终端选择预约寄件或寄件并填写寄件信息,客户终端或主机终端将寄件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2)在进行寄件或到预约寄件时,首先通过客户终端或主机终端选择称重扫描,然后主机终端控制称重盘伸出同时是扫描探头展开,寄件人将快件放置到称重盘上进行称重,在称重的同时通过尺寸扫描机构对快件尺寸进行扫描,主机终端将称重以及扫描结果通过触摸显示屏进行显示并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3)后台服务器通过质量、尺寸、运输距离计算运费用并同时将所计算费用推送至主机终端以及客户终端;

4)寄件人通过主机终端或客户终端查看运费并选择是否继续寄件,若继续寄件则后台服务器产生支付秘钥推送至主机终端以及客户终端,寄件人通过客户端或主机终端查看支付秘钥并进行确认以及支付;支付秘钥为支付二维码,寄件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支付工具进行运费支付,互联网支付工具包括网银、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5)支付完成后主机终端通过快件尺寸打开对应尺寸规格的货箱,寄件人将快件放置到对应货箱并关闭货箱门。

放置完成后快递员通过快递终端打开货箱并将快件运送至分拣中心,分拣中心对快件进验校,若快件符合运输规定时,通过验校,则通过后台服务器向客户终端推送支付成功信息并开始实时更新推送物料信息,若快件不符合运输规定时,验校失败,则通过后台服务器向客户终端推送寄件失败的信息,并有快递员将快件运回快递柜并通过取件系统通知寄件人取回快件。

本申请的智能快递柜集取件寄件为一体,而且快递柜模块化设置,通过扩展功能可无限的扩大快递柜尺寸,因而可以简单快捷的根据场地尺寸以及快件量设置货箱数量,而且还可以通过货箱以及扩展柜的转运来提高货箱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配送成本,而且本申请快递柜还具有寄件功能,进而可以通过寄件人自助操作进行快速寄件,进而降低了人工配送点以及收件点的设置,减少了快递公司的劳务成本以及设立快递点的附加成本,降低了快递配送以及收取的成本,增加了快递公司的竞争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