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5221发布日期:2019-05-31 20:4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托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杯架,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现磨咖啡机上的托杯架。



背景技术:

自动售货机(Vending Machine,VEM)是根据投入的钱币(或网络结算)自动付货的机器。自动售货机是商业自动化的常用设备,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节省人力、方便交易。是一种全新的商业零售形式,又被称为24小时营业的微型超市。目前国内常见的自动售货机共分为四种:饮料自动售货机、食品自动售货机、综合自动售货机、化妆品自动售卖机。

从自动售货机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出现是由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构造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转变的产物。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以及消费模式和销售环境的变化,要求出现新的流通渠道;而相对的超市、百货购物中心等新的流通渠道的产生,人工费用也不断上升;再加上场地的局限性以及购物的便利性等这些因素的制约,无人自动售货机作为一种必须的机器便应运而生了。

从供给的条件看,自动售货机可以充分补充人力资源的不足,适应消费环境和消费模式的变化,24小时无人售货的系统可以更省力,运营时需要的资本少、面积小,有吸引人们购买好奇心的自身性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工费用上升的问题等各项优点。

自动售货机产业正在走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实现合理化。例如实行联机方式,通过电话线路将自动售货机内的库存信息及时地传送各营业点的电脑中,从而确保了商品的发送、补充以及商品选定的顺利进行。并且,为防止地球暖化,自动售货机的开发致力于能源的节省,节能型清凉饮料自动售货机成为该行业的主流。在夏季电力消费高峰时,这种机型的自动售货机即使在关掉冷却器的状况下也能保持低温,与以往的自动售货机相比,它能够节约10-15%的电力。进入21世纪时,自动售货机也将进一步向节省资源和能源以及高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自动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零售业。人们都将看到更多的设备取代人工。在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下,自动售货机行业的前景是光明的。其中,自动现磨咖啡机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自动售货机。

自动现磨咖啡机是一种既可以出冷热咖啡也可以同时出奶茶果汁饮料的咖啡饮料自动售货机,省时方便快捷。既可以作投资来使用,也可作为员工福利来使用。

一般的自动现磨咖啡机由结算装置、指示装置、贮藏售货装置等组成。贮藏售货装置是自动售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动现磨咖啡机中,需要将制作好的咖啡装入杯中供给用户,在咖啡的制作阶段,需要托杯架支持咖啡杯,以便将咖啡及其它添加饮料放入其中。在现有技术中,托杯架结构较为简单,容易产生落杯不正,及经常有制作完成后有剩余饮料滴到杯子外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杯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托杯架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杯架,所述托杯架为一壳体,其包括:

第一圆柱形部分、第一锥形部分、第二圆柱形部分及第二锥形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与所述第一锥形部分相接,所述第一锥形部分与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相接,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与所述第二锥形部分相接;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所述第一锥部分和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分别被挖去部分后与第二锥形部分围成送料口;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与所述第二锥部分被部分挖去形成下端开口的取杯口;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顶端为一突出外沿,所述突出外沿为圆环形状,其与第一圆柱形部分本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在送料口下方的所述第二锥形部分设有避让口。

在所述取杯口上方沿轴向在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与所述第一锥形部分内壁上设有引导加强筋。

所述取杯口的开口角度大体上为130度。

所述第二锥形部分设置有抱杯部,抱杯部包括抱杯面和杯沿卡部,抱杯面的锥度略小于杯的锥度并用于与杯的外壁紧密贴合,杯沿卡部用于卡住杯沿。

所述抱杯面的宽度为1厘米。

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所述第一锥形部分、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和所述第二锥形部分一体地形成。

所述避让口大体上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在送料口下部在第二锥形部分设有避让口,不仅兼顾了固定水嘴支架和旋转水嘴支架的使用,还在杯子和托杯架之间加大空隙空间,避免了可旋转水嘴支架在旋转过程中,水管中残留饮品流出溅到杯子上。

通过在取杯口正上方沿轴向增加的引导加强筋,有效避免了杯子落歪的问题。并加强了取杯口处的结构强度。

由于取杯口的开口角度大体上为130度。使得杯子在平移取出时,杯口处的形变量会控制在3-5mm内,避免了饮品洒出烫到用户。托杯架的第二锥部和杯子的接触面积保证在220°以上,有效的保证了杯子和托杯架的接触面积,托杯架强度在减弱后通过增加导向加强筋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杯架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杯架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杯架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杯架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杯架的右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杯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杯架,所述托杯架为一壳体,其包括:两个圆柱形部分:第一圆柱形部分1和第二圆柱形部分3,和两个锥形部分:第一锥形部分2和第二锥形部分4。其中,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1与所述第一锥形部分2相接,所述第一锥形部分2与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3相接,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3与所述第二锥形部分4相接;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1、所述第一锥部分2和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3分别被挖去部分后与第二锥形部分4围成送料口10;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3与所述第二锥部分4被部分挖去形成下端开口的取杯口5;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顶端为一突出外沿6,所述突出外沿6为圆环形状,其与第一圆柱形部分1本体之间设有加强筋7;第一圆柱形部分1较第二圆柱形部分3的直径要大,第一锥形部分2较第二锥形部分4的直径要大。

在送料口10下方的第二锥形部分4设有避让口8。该避让口8用于避免送料管中残留液流出溅到杯子上。从所周知,由于在自动售货咖啡机中,水嘴支架有可旋转支架和固定支架两种款式,考虑到节约成本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可以兼顾两款水嘴支架的托杯架;另外,由于水管中会残留少部分饮品,在可旋转水嘴支架在旋转过程中,可能会流出后溅到杯子上,对饮品的外观造成影响。因此要预留出部分空间,使水管中残留的饮品不溅到杯子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送料口10位于托杯架的后方,形成宽度约80mm、高度约60mm的倒角送料口10,从而兼顾了固定水嘴支架和旋转水嘴支架的使用。在送料口10右侧外接直径为40mm的半圆孔或半椭圆孔形成避让口8,目的是在杯子和托杯架之间加大了空隙空间,避免可旋转水嘴支架在旋转过程中,水管中残留饮品流出溅到杯子上。所述避让口8大体上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如图3所示,在所述取杯口5上方沿轴向在第一圆柱形部分1与第一锥形部分2内壁上设有引导加强筋13。由于在落杯过程中,落杯器的落杯齿轮带动杯子转动,实现分杯落杯的功能。因此杯子在下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转速,有一定概率会落歪,卡在杯口台上。杯子在旋转下落过程中,若落歪,由于杯子自转必会碰到该引导加强筋13,杯壁和引导加强筋13的接触属于线接触,所以引导加强筋13会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解决了杯子在旋转下落的过程中出现落歪的问题。另外,由于取杯口5处是开放状态,是整个托杯架的结构强度相对薄弱的地方,通过在取杯口5的正上方沿轴向设置一条宽度为3mm的引导加强筋13,这条引导加强筋13会对取杯口5处的结构强度加强。总之,通过在取杯口5上方沿轴向增加的引导加强筋13,有效避免了杯子落歪的问题。并加强了取杯口5处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优选地,取杯口5的开口角度大体上为130度。

由于取杯口5的开口角度设计的过大时,会减少杯子的托杯接触面,导致托杯能力下降,另外还会导致托杯架的强度的下降。若取杯口5的开口角度设计的过小,用户在平移取杯时会导致杯体形变量过大,饮品洒出从而烫到用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后确定了取杯口5的开口角度为130°,这个角度是在兼顾了托杯架强度、托杯架与杯子的接触面积、杯子的形变量后得到的最优角度。因此,针对取杯口5的开口角度为130°时,口径90mm的杯子在平移取出时,杯口处的形变量会控制在3-5mm内,避免了饮品洒出烫到用户。托杯架的第二锥形部分4和杯子的接触面积保证在220°以上,有效的保证了杯子和托杯架的接触面积,托杯架强度在减弱后通过增加导向加强筋13得到了保证。

第二锥形部分4设置有抱杯部11,该抱杯部11为从内壁向内突出的锥形台阶,抱杯部11包括抱杯面111和杯沿卡部112。抱杯面111的锥度略小于杯的锥度并用于与杯的外壁紧密贴合,以紧抱杯子。杯沿卡部112用于卡住杯沿。

由于饮品采用纸杯包装,而纸包装的质地较软,杯沿又都是圆形的,简单的水平托杯架会在制作饮品和用户取饮品的过程中出现杯子托不住掉落,平移取杯时杯子的形变量不受控制,形变过大导致杯中的饮品烫到用户的情况。

针对杯子中加入饮品导致杯子重量增加,托杯架托不住杯子和用户平移取杯时,杯子形变过大,饮品烫到用户的情况,摒弃简单的水平托杯设计,采用加高抱杯面111,设计更贴合纸杯角度的抱杯角度,加大托杯架和杯子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加高抱杯面111其高度为如1cm,采用更贴合纸杯的抱杯角度,有效的增大了托杯架和杯子的接触面积,相应的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托杯架可承受的杯子重量加大,有效避免了因杯中注入饮品,杯子的重量增加导致的托杯架托不住杯子而滑落的问题。采用更贴合杯子的抱杯角度,在用户平移取杯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了杯子的形变量,避免杯子形变过大,饮品洒出烫伤用户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圆柱形部分、第一锥形部分、第二圆柱形部分和第二锥形部分一体地形成。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