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品领取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4936发布日期:2019-11-15 23:2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品领取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领取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是,在物品管理方面,尚且没有形成智能化管理,依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例如:采购部门在为某一生产部门采购一批物料之后,该生产部门需要向各级领导分别进行物料申请审批,才能到库房领取该批次物料,在库房管理上,该生产部门需要与物控和/或库管协商物料领取事宜,之后才能进入库房领取物料,而且该批物料未对应到具体的生产部门,很可能在该生产部门领取到该批物料之前,该批物料已经被其他生产部门领取。又如:公司的电子文件会根据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的级别,为了保证电子文档的信息安全,不同级别的电子文件不会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中,而是多人分别保管电子文档,或者各自保管各自的电子文档,这就导致电子文档容易丢失并且不易获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领取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在物品管理上不能实现智能化管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领取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如果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则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

其中,所述物品,包括:实体物品和/或虚拟物品。

其中,当所述物品为实体物品时,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实体物品所在区域对应的区域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匹配,则激活所述区域对应的扫描器;其中,所述扫描器用于扫描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以便根据所述物品信息获取所述实体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

其中,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接收针对实体物品发出的物品申领请求;根据所述物品申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为所述实体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

其中,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为所述实体物品设置安全锁;所述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包括:对所述实体物品执行安全锁解除操作。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实体物品处于所述区域预设位置时,检测所述实体物品是否已经解除安全锁;如果未解除安全锁,则针对所述实体物品进行非法领取告警。

其中,当所述物品为虚拟物品时,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虚拟物品进行加密处理;所述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包括:对所述虚拟物品进行解密处理,并将所述虚拟物品发送给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其中,所述获取用户信息,包括:通过扫描用户信息卡,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卡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识别登录的账户信息,获取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领取设备,所述物品领取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物品领取程序,以实现上述的物品领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物品领取方法。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预先为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在用户需要领取物品时,获取该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就可以获知用户权限信息,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用户权限信息,智能化的自助领取物品,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在物品管理和物品领取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物品领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物品领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物品申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物品领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物品领取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领取方法。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物品领取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110,获取用户信息。

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唯一性的用户编码或者用户识别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扫描用户信息卡,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卡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识别(用户)登录的账户信息,获取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用户信息卡可以是录有用户信息的射频识别卡,和/或,印制用户信息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的卡片。用户的账户信息和用户信息一一对应。预先设置生物特征信息库,该生物特征信息库包括:对应存储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用户信息;在采集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之后,将该生物特征在生物特征信息库中进行匹配,确定与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已存储生物特征信息,确定该已存储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其中,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信息、虹膜信息。

步骤s120,确定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

用户权限信息,用于表示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所拥有的权限。

用户权限信息,包括:用户权限级别和/或用户权限标识。

用户权限标识具有唯一性。

相同用户群可以对应相同的用户权限级别,一个用户可以对应一个用户权限标识,这样就可以利用用户权限级别区分不同的用户群,利用用户权限标识区分不同的用户。

预先设置用户信息及其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在获取到用户信息之后,查找该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

步骤s130,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4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50。

物品,包括:实体物品和/或虚拟物品。

待领取的物品,为用户选择的物品。获取该物品的物品权限信息。

物品权限信息,用于规定允许领取物料的用户所要拥有的权限。

物品权限信息,包括:允许领取物品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权限级别和/或用户权限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物品权限信息是预先为物品设置的。例如:在存放或者存储物品时,为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在用户选择该物品为物品时,获取该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这样可以事先确定好可以领取该物品的用户或者用户群。

进一步地,如果物品为实体物品,则可以在实体物品上设置物品信息,预先设置物品信息和物品权限信息的对应关系,在输入或者扫描物品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物品信息获取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如果物品为虚拟物品,则可以在虚拟物品被选定时,直接获取该虚拟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

步骤s140,如果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则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

如果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则判定物品权限信息与用户权限信息匹配。进一步地,如果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和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相同,则判定物品权限信息与用户权限信息匹配。

对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即是执行允许物品被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领取的操作。该操作可以将物品发放给该用户。

步骤s150,如果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不匹配,则禁止领取所述物品。

如果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不包括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则判定物品权限信息与用户权限信息不匹配。

禁止领取所述物品,即是执行阻止物品被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领取的操作。例如:发出告警蜂鸣声。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为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用户在需要领取物品时,获取该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就可以获知用户权限信息,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用户权限信息,智能化的自助领取物品,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在物品管理和物品领取上,节省了时间成本,降低了人力成本。

实施例二

下面对物品为实体物品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实体物品例如是物料、办公用品、日用百货等具有实体的物品。

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物品领取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210,为实体物品设置安全锁。

安全锁例如是安全磁条,安全磁扣。

如果当前时间存放的物品之中没有需要的实体物品,或者用户没有领取实体物品的权限,那么需要先申领该实体物品,之后才可以领取该实体物品,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接收针对待领取的实体物品发出的物品申领请求。

物品申领请求,用于请求申领物品。

物品申领请求,包括:用户信息以及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

物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实体物品的物品种类和编码。

例如:在申领系统中,行政部门向采购部门发送用于购买办公用品的物品申领请求。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物品申领示意图。图3中,用户使用用户信息登录办公用品申购页面,在该页面中选择申购主体,即是个人办公用品申购,科室办公用品申购或者部门办公用品申购,在申购主体页面下,添加需要申购的办公用品的物品名称,即物品信息(物品种类和编码),在提交之后,将发送包含用户信息和办公用品的物品信息的物品申领请求。

步骤s2,根据所述物品申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为所述实体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

在实体物品采购完成之后,或者在确定针对实体物品可以为用户添加用户权限信息之后,根据物品申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为所述实体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

步骤s220,获取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

可以在实体物品所在区域的第一预设位置设置用户信息获取装置,通过该用户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用户信息。

该第一预设位置可以是实体物品所在区域的门口。该用户信息获取装置可以是门禁识别装置,用户登录装置,生物特征扫描装置。

步骤s230,获取待领取的实体物品所在区域对应的区域权限信息。

该区域为实体物品的放置区域。例如:该区域为库房。

区域权限信息,用于规定允许进入该区域的用户所拥有的权限。

区域权限信息,包括:允许进入区域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权限级别和/或用户权限标识。

预先为实体物品放置区域设置区域权限信息,根据该区域权限信息,可以阻止不具有权限的用户进入实体物品所在的区域,保证实体物品的安全。

如果用于放置物品的区域有多个,在领取该物品之前,可以在系统中查看该物品的放置区域。

步骤s240,判断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5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80。

步骤s250,如果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匹配,则激活所述区域对应的扫描器;其中,所述扫描器用于扫描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以便根据所述物品信息获取所述实体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

如果区域权限信息包括用户权限信息,则判定用户权限信息与区域权限信息匹配,进一步地,如果区域权限信息与用户权限信息相同,则判定用户权限信息与区域权限信息匹配。

通过扫描器扫描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获取实体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扫描器可以为便携式扫描器,或者有线扫描器。进一步地,扫描器可以识别物品信息、二维码和/或条形码。

具体的,由于相同安全级别的物品可能放置在相同的区域,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实体物品的安全,可以在该区域设置一个或多个扫描器,用户在自助领取物品时,利用该扫描器扫描物品的物品信息,今儿根据扫描器扫描出的物品信息,获取该物品信息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进一步地,可以在物品上设置包含物品信息的条形码和/或二维码。

步骤s260,判断所述实体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

步骤s270,如果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则对所述实体物品执行安全锁解除操作。

如果物品权限信息包括用户权限信息,则判定用户权限信息与物品权限信息匹配,进一步地,如果物品权限信息与用户权限信息相同,则判定用户权限信息与物品权限信息匹配。

例如:在实体物品所在区域的第二预设位置设置安全锁解除装置,用户在该第二预设位置扫描一个实体物品,在该实体物品的物品权限信息与用户权限信息匹配时,开启一次安全锁解除装置,在去除实体物品上的安全锁之后,关闭安全锁解除装置,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实体物品的安全锁都去除为止。该第二预设位置可以是实体物品所在区域的门口。

步骤s280,如果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不匹配,或者,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则禁止对所述实体物品执行安全锁解除操作。

如果区域权限信息不包括用户权限信息,则判定用户权限信息与区域权限信息不匹配。

如果物品权限信息不包括用户权限信息,则判定用户权限信息与物品权限信息不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体物品处于所述区域的预设位置(第一预设位置)时,检测所述实体物品是否已经解除安全锁;如果未解除安全锁,则针对所述实体物品进行非法领取告警。该非法领取告警可以是发出蜂鸣声。

实施例三

下面对物品为虚拟物品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虚拟物品例如是:软件、电子文件等电子物品。

如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物品领取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410,对虚拟物品进行加密处理。

在将虚拟物品存放到存储装置时,对虚拟物品进行加密处理。

步骤s420,获取用户信息。

识别用户的账户信息或者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根据该账户信息或者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

步骤s430,确定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

步骤s440,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5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60。

在将虚拟物品存放到存储装置时,为虚拟物品设置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例如:为合同文件设置只有高层能够领取的权限,为办公软件设置所有员工都能领取的权限。

步骤s450,如果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则对所述虚拟物品进行解密处理,并将所述虚拟物品发送给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用户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可以是使用账户信息或者生物特征信息登录时所使用的终端。

步骤s460,如果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不匹配,则禁止对所述虚拟物品进行解密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只要预先为每个虚拟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就可以实现虚拟物品集中存储,仅具有权限的用户才可以获得虚拟物品,有效地保证了虚拟物品的信息安全,节省了虚拟物品的管理成本,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领取设备。如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物品领取设备的结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品领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510、存储器520。

所述处理器510用于执行存储器520中存储的物品领取程序,以实现实施例一~实施例三所述的物品领取方法。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器510用于执行存储器520中存储的物品领取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如果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则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

其中,所述物品,包括:实体物品和/或虚拟物品。

其中,当所述物品为实体物品时,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实体物品所在区域对应的区域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匹配,则激活所述区域对应的扫描器;其中,所述扫描器用于扫描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以便根据所述物品信息获取所述实体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

其中,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接收针对实体物品发出的物品申领请求;根据所述物品申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为所述实体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

其中,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为所述实体物品设置安全锁;所述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包括:对所述实体物品执行安全锁解除操作。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实体物品处于所述区域预设位置时,检测所述实体物品是否已经解除安全锁;如果未解除安全锁,则针对所述实体物品进行非法领取告警。

其中,当所述物品为虚拟物品时,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虚拟物品进行加密处理;所述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包括:对所述虚拟物品进行解密处理,并将所述虚拟物品发送给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其中,所述获取用户信息,包括:通过扫描用户信息卡,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卡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识别登录的账户信息,获取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物品领取方法。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物料领取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如果所述物品权限信息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则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

其中,所述物品,包括:实体物品和/或虚拟物品。

其中,当所述物品为实体物品时,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实体物品所在区域对应的区域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所述用户权限信息与所述区域权限信息匹配,则激活所述区域对应的扫描器;其中,所述扫描器用于扫描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以便根据所述物品信息获取所述实体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

其中,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接收针对实体物品发出的物品申领请求;根据所述物品申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实体物品的物品信息,为所述实体物品设置物品权限信息。

其中,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为所述实体物品设置安全锁;所述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包括:对所述实体物品执行安全锁解除操作。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实体物品处于所述区域预设位置时,检测所述实体物品是否已经解除安全锁;如果未解除安全锁,则针对所述实体物品进行非法领取告警。

其中,当所述物品为虚拟物品时,在所述判断待领取的物品对应的物品权限信息是否与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虚拟物品进行加密处理;所述对所述物品执行物品领取操作,包括:对所述虚拟物品进行解密处理,并将所述虚拟物品发送给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其中,所述获取用户信息,包括:通过扫描用户信息卡,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卡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识别登录的账户信息,获取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获取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