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86920发布日期:2020-08-07 20:3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及无人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背景技术:

在当今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大屏幕显示已经从公共信息展示等商业应用向消费类多媒体应用渗透。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数字化的多媒体内容将在信息世界中占据主流,新型的大屏幕显示设备将代替传统电视机成为人们享受信息和多媒体内容的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进而衍生出了采用无人售卖柜、无人售票机、无人售货车等方式的无人售卖概念,无人值守商店目前已经不断增加,由此解放更多的劳动力,节省人力成本,但同时这些无人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触摸显示屏)或显示界面(显示屏)在任意时间点都始终维持恒定亮度,会造成很大的电能消耗,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可以改善显示屏电能耗损过大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载体环境图像;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脸,将所述显示屏关闭;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脸,将所述显示屏打开,并获取环境光亮度;

根据获取的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显示屏亮度。

优选地,所述获取环境光亮度包括:获取所述显示屏各区域的环境光亮度;

所述根据获取的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显示屏亮度,包括:根据获取的显示屏各区域的环境光亮度,分别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各区域亮度。

优选地,所述根据获取的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显示屏亮度,包括:

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第一亮度阈值,旋转所述显示屏,并在旋转过程中检测环境光亮度,一旦检测的环境光亮度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则停止旋转;

如果旋转360°后检测的环境光亮度持续大于第一亮度阈值,则增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或者,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二亮度阈值,则减少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亮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亮度阈值。

优选地,所述增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增加到所述目标显示屏亮度;或者

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增加固定亮度差值;

所述减少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减少到所述目标显示屏亮度;或者

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减少固定亮度差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上述中所述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显示屏,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获取载体环境图像和环境光亮度;

处理单元,与所述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或对所述环境光亮度进行数据处理生成控制信号;

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显示屏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关闭所述显示屏,或者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旋转所述显示屏,和/或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的运算模型,以及对应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第一亮度阈值和第二亮度阈值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所述采集单元包括:

摄像头,置于所述显示屏边界上,用于获取所述载体环境图像,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进行处理,用于识别所述显示屏前方是否有人;

亮度检测元件,置于所述显示屏边界上,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屏前方的环境光亮度。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屏幕亮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增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或减少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

显示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旋转所述显示屏,或者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打开或关闭所述显示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具有:

显示屏,位于所述载体上;以及

上述中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其中,所述载体为无人车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通过对载体环境图像的检测处理: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脸,将所述显示屏关闭;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脸,将所述显示屏打开,并获取环境光亮度;而后根据获取的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显示屏亮度,以适应当前载体环境,使用户获得信息的同时减少电能损耗,有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七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八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九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十对应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人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和图14b分别对应单屏和拼接屏在复杂环境下的显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调节方法的实施对象是载体与显示屏的组合,其中,所述显示屏连接在移动或固定的所述载体上。参考图12和图13,给出了以无人车辆300(如无人售货车)作为示例的可移动载体,以无人车辆300(如无人售货车)的广告屏(或显示屏)100作为示例的显示屏。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载体环境图像;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脸,将所述显示屏关闭;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脸,将所述显示屏打开,并获取环境光亮度;

根据获取的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显示屏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载体(如无人车辆)上设置的图像检测元件(如摄像头)首先获取载体周围,尤其是所述显示屏前方的环境图像,具体为在载体(如无人车辆)移动状态或固定位状态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采样频率获取所述环境图像,根据所述摄像头在不同时间点拍摄到所述显示屏前方的图像进行作差运算判断所述显示屏前方是否有人,当未识别到有人,将所述显示屏关闭,或者当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时,进一步对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进行处理,通过特征提取和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并且当识别到的人脸背对所述显示屏时,将所述显示屏关闭,而后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再进行获取所述载体环境图像,直到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检测识别出人脸时再开启显示屏,刷新播放素材内容,使该显示屏达到了最有效的信息显示。

在确定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的人的人脸正对或侧对所述显示屏时,进行环境光亮度的采集和处理,而后根据处理后的所述环境光亮度信息,调节所述显示屏亮度。

基于本实施方式,在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脸时将所述显示屏瞬间关闭,在识别出人脸时才进行素材内容的播放,以此达到精确有效的信息显示,避免了显示屏一直保持高亮度的显示,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载体环境图像;

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是否有人脸;

如果否,将所述显示屏关闭;

如果是,将所述显示屏打开,获取环境光亮度;以及

根据获取的环境光亮度,调节所述显示屏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将所述显示屏关闭是在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脸的条件下执行的,将所述显示屏打开,并获取环境光亮度是在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脸的条件下执行的,二者执行条件的判断是并列关系。

基于本实施方式,通过每次在间隔一定时间进行载体环境图像的采集获取,而后通过条件判断决定显示屏的打开或关闭,以求达到有效的信息显示,在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脸时将所述显示屏瞬间关闭,在识别出人脸时才进行素材内容的播放,避免了显示屏一直保持高亮度的显示,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

以图13中所示的无人车辆300为例,其中,所述广告屏(或显示屏)100可相对于车体310进行转动,在车体310不动时,可通过旋转广告屏(或显示屏)100来改变显示屏正面朝向的显示角度,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载体环境图像;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到人脸,将所述显示屏经过预设时间段逐渐变为0;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脸,将所述显示屏打开,并获取环境光亮度;

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第一亮度阈值,旋转所述显示屏,并在旋转过程中检测环境光亮度,一旦检测的环境光亮度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则停止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载体环境图像和对所述载体图像进行处理的步骤基本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区别在于: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到有人,则将所述显示屏亮度经过预设时间段逐渐变为0;

或者当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时,进一步对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进行处理,通过特征提取和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并且当识别到的人脸背对所述显示屏时,将所述显示屏亮度经过预设时间段逐渐变为0,直到再次检测识别出人脸时再开启显示屏,刷新播放素材内容,使该显示屏达到了最有效的信息显示。

在确定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的人的人脸正对或侧对所述显示屏时,进行环境光亮度的采集和处理,而后对所述环境光亮度与预设的对应于所述环境光亮度的第一亮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控制旋转所述显示屏以改变显示屏正面朝向的显示角度,并在旋转过程中检测环境光亮度,当旋转至某一角度或旋转至某个角度后所检测的环境光亮度不大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则停止旋转显示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亮度阈值可根据检测识别结果通过运算模型或公式优化进行自动修正或指令控制主动进行修改。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旋转过程中获取每次旋转动作发生时的载体环境图像,通过对所述载体环境图像的识别,确定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的人(人脸正对或侧对所述显示屏)的数量,根据所述识别出的人的数量的结果,优先控制旋转所述显示屏,以改变所述显示屏正面朝向的显示角度,直到使当前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人数达到最多时停止旋转,再对当前角度下所述环境光亮度进行检测判断,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不大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不进行显示屏的亮度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可通过程序设定操作步骤的优先级,当显示屏旋转到某个角度使获得的载体环境图像中人数较多时,优先控制所述显示屏固定在此角度的位置,获取环境光亮度,对显示屏亮度进行调节;或者通过远程端主动控制显示屏转动至使获得的载体环境图像中人数较多的角度或角度范围,并通过指令调节显示屏亮度,以保证最多用户在信息获取时达到较好的体验效果,增加用户与无人车辆的交互机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识别到人脸时所述显示屏进入开启状态,用户接收到所述显示屏展示信息并进一步与所述载体(如无人车辆)发生近程交互,该近程交互例如包括:用户接触、购买载体上货物,或者触碰载体上的交互显示屏、交互按钮等。

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载体(如无人车辆)仅在检测到载体周围尤其是显示屏前方的环境中识别出人脸时开启显示屏,进行播放显示素材,而在无人时或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的人脸背对所述显示屏时,将所述显示屏亮度经过预设时间段逐渐变为0,这样在环境亮度较差的情景(如傍晚)当用户完成或停止交互行为离开所述载体(如无人车辆)范围后,所述显示屏的延迟关闭可为用户提供短时间的照明功能,可提高用户体验度,另一方面显示屏的延时关闭可避免显示屏从工作状态瞬间关闭带来的内部电路损耗问题,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未识别出人脸时关闭显示屏,而后在检测识别到有人时再开启显示屏,达到了最有效的信息显示,避免了显示屏一直保持高亮度的显示,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此外,本实施方式应用于图12所示的无人车辆300中时,可通过驱动所述无人车辆300转向来改变所述显示屏100的正面朝向的角度,下文各实施方式中涉及旋转显示屏以改变显示屏正面朝向的显示角度的步骤与本实施方式相同,后续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三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脸,将所述显示屏瞬间关闭。具体的,在载体(如无人车辆)处于移动或固定状态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采样频率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在确定连续时间点拍摄到所述显示屏前方的图像中未识别到人,或者识别到的人脸背对所述显示屏时,将所述显示屏瞬间关闭,直到再次检测识别到人脸(识别到的人脸正对或侧对所述显示屏)时再开启显示屏,以求达到最有效的信息显示。

基于本实施方式,在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脸时将所述显示屏瞬间关闭,以此达到比实施方式三更加精确有效的信息显示,避免了显示屏一直保持高亮度的显示,进一步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实施方式五: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载体环境图像;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且所述人的人脸正对或侧对所述显示屏,获取环境光亮度;

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第一亮度阈值,旋转所述显示屏,并在旋转过程中检测环境光亮度,如果旋转360°后检测的环境光亮度持续大于第一亮度阈值,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

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增加到所述目标显示屏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载体环境图像并对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识别判断后获取环境光亮度的步骤与上述实施方式三的相应步骤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区别在于:如果旋转360°后检测的环境光亮度持续大于第一亮度阈值,则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通过查找表获取所述环境光亮度与目标显示屏亮度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再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增加到所述目标显示屏亮度。

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显示屏亮度调节过程中直接将显示屏调亮至目标亮度,实现了调节亮度的高效率,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效果。

实施方式六: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五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如果旋转360°后检测的环境光亮度持续大于第一亮度阈值,则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通过查找表获取所述环境光亮度与目标显示屏亮度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再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增加固定亮度差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增加固定亮度值完成亮度调节后,返回执行前述获取环境光亮度的步骤以及执行后续步骤,直到检测得到的所述环境光亮度不大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为止。

进一步的,该固定亮度差值可根据亮度调节模型的运算结果进行修正保存,以保证亮度调节的效率和质量。

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显示屏亮度调节过程中无需直接将显示屏调亮至目标亮度,实现了调节亮度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效果的同时,节省的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实施方式七: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载体环境图像;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的人脸正对或侧对所述显示屏,获取环境光亮度;

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二亮度阈值,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

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减少到所述目标显示屏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载体环境图像并对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识别判断后获取环境光亮度的步骤与上述实施方式六的相应步骤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区别在于: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不仅小于第一亮度阈值,且小于第二亮度阈值,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通过查找表获取所述环境光亮度与目标显示屏亮度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然后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直接减少到所述目标显示屏亮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亮度阈值可根据检测识别结果通过运算模型或公式优化进行修正或主动修改。

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显示屏亮度调节过程中直接将显示屏调低至目标亮度,实现了调节亮度的高效率,节省能量消耗。

实施方式八: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8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七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通过查找表获取所述环境光亮度与目标显示屏亮度的映射关系,确定了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后,将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减少固定亮度差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少固定亮度值完成亮度调节后,返回执行前述获取环境光亮度的步骤以及执行后续步骤,直到检测得到的所述环境光亮度不小于所述第二亮度阈值为止,进一步的,该固定亮度差值可根据亮度调节模型的运算结果进行修正保存,以保证亮度调节的效率和质量。

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显示屏亮度调节过程中避免直接将显示屏调低至目标亮度带来的短暂视觉不适,实现了亮度调节的同时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效果。

实施方式九: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9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载体环境图像;

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且所述人的人脸正对或侧对所述显示屏,获取所述显示屏各区域的环境光亮度;

根据当前角度下所述显示屏各区域的环境光亮度分别与其对应的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分别对应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各区域亮度。

参考图14a和图14b,分别给出了单个显示单元形成的显示屏100和多个显示单元形成的显示屏100作为示例给出,其中,图14a和图14b分别示出单屏的和拼接屏的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不均衡时的情形(例如被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部分遮挡导致显示屏前方的环境亮度一部分高,一部分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载体环境图像并对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识别判断的步骤与上述实施方式八的相应步骤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区别在于:识别出人脸(人脸正对或侧对所述显示屏)后,获取所述显示屏各个区域的环境光亮度,并根据当前角度下所述显示屏各个区域(或显示单元)的环境光亮度分别与对应的亮度阈值(包括第一亮度阈值和第二亮度阈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在各个区域(或显示单元)分别进行亮度调节,亮度调节的控制方法可参考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对应步骤,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显示屏亮度调节过程中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环境光亮度不均衡,而导致显示屏亮度调节的不一致,实现了亮度调节,节约了能量消耗,还能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效果。

实施方式十: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如图10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显示屏进行工作模式的选择;

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饱和模式、调节模式和休眠模式,

在所述饱和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始终维持预定亮度;

在所述休眠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始终处于灭屏状态;

在所述调节模式下,执行所述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所述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对应步骤,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式的选择可通过时间段进行设置或修改,或者人为设定进入工作模式的种类和时间长短,或者其他方式,以通过时间段进行设置为例,如:2:00~5:00时间段内所述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模式为休眠模式;所述饱和模式的时间段为:8:00~9:00、12:00~13:00、18:00~20:00;其余时间段内所述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模式为调节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仅为示范性的例子,也可以有其他模式选择的条件,在此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进一步的,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是以无人车辆和无人车辆上的显示屏的组合进行描述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于其他载体和显示屏的组合(如建筑设施和建筑设施上的迎客屏、公共汽车车站和位于公共汽车车站的电子显示屏等)选择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至少部分实施方式。

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1,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装置200,所述控制装置200连接有显示屏100,且所述控制装置200可应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装置100包括:采集单元210、驱动单元230、处理单元220和存储单元240,其中,采集单元210与所述显示屏100连接,用于获取载体环境图像和环境光亮度;处理单元220与所述采集单元210连接,用于对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或所述环境光亮度进行数据处理,生成控制信号;驱动单元230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220和所述显示屏10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关闭所述显示屏100,或者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旋转所述显示屏100,和/或调节所述显示屏100的亮度;存储单元240与所述处理单元220连接,用于存储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确定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目标显示屏亮度的运算模型,以及对应与所述环境光亮度匹配的第一亮度阈值和第二亮度阈值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单元210包括:摄像头和亮度检测元件(未示出),所述摄像头和所述亮度检测元件分别置于所述显示屏100边界上,数量不限,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所述载体环境图像,所述处理单元220根据所述载体环境图像进行处理,用于识别所述显示屏100前方是否有人;所述亮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屏100前方的环境光亮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亮度检测元件可以将采集到的环境光光强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将其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220。进一步的,所述亮度检测元件例如为亮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230包括:屏幕亮度控制模块和显示屏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屏幕亮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增加所述显示屏100的亮度或减少所述显示屏100的亮度;所述显示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旋转所述显示屏100,或者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打开或关闭所述显示屏100。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模式调节模块,所述模式调节模块用于使所述显示屏100工作于饱和模式、调节模式和休眠模式中的一种,在所述调节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200执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中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的,在所述饱和模式下,所述显示屏100始终维持预定亮度,该预定亮度可通过连接显示屏的人机交互设备的控制或通过所述显示屏响应于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或由信号连接显示屏的远程端通过信号指令进行修改;在所述休眠模式下,所述显示屏100始终处于灭屏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通过对载体环境图像和环境光亮度的检测处理: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未识别出人或识别出人但未识别到人脸,将所述显示屏关闭;如果从所述载体环境图像中识别出人,再判断获取的环境光亮度与第一亮度阈值和第二亮度阈值的关系,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第一亮度阈值,则通过旋转显示屏和/或增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如果所述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二亮度阈值,则减少所述显示屏的亮度,以适应当前载体环境,使用户在信息获取时得到良好的体验效果,同时减少了电能损耗,有利于节能环保。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还可通过训练数据设置不同时间段的工作模式进一步精确分配所述显示屏的电能供应,减少能量的额外损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车辆300,其包括:车体310、位于所述车体310上的广告屏(显示屏)10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屏的控制装置(未示出),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车体310上,与所述显示屏100连接,其中,所述无人车辆300作为可移动的的载体,如图12和图13所示。

在本发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00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310的一侧,前述旋转显示屏的步骤可通过驱动所述无人车辆300转向来改变所述显示屏100正面朝向的显示角度,以满足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条件;在本发明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前述旋转显示屏的步骤可通过旋转广告屏(显示屏)100,而维持车体不动来满足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条件。

本发明提供的载体上显示屏的控制装置及载体,既可以实现所述显示屏在单一环境中实现亮度的统一调节,也可通过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所述显示屏分区域调节,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且操作方式更灵活方便。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文中,所含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