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取餐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8565发布日期:2021-04-02 09:4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取餐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取餐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取餐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快餐店通常会在早中晚三个就餐时段出现客流量集中爆发的情况,尤其是写字楼附近的快餐店在午餐时段的客流量尤其多。而该类快餐店通常不提供送餐到桌服务,而是在配餐完成后将配餐集中存放,以方便消费者自取。而在配餐存放的过程中,受限于柜体的结构,取餐和放餐通常在柜体的同一侧完成,这使得放餐人员与取餐人员会同时聚集在柜体前,造成拥挤;且当取餐人员因占座等原因不能及时取餐时,配餐的堆叠会遮掩配餐的标识,导致取餐人员取餐难度增加,从而使取餐人员进一步聚集,加剧柜体一侧的拥挤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取餐柜,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因取餐和放餐通常在柜体的同一侧完成使得放餐人员与取餐人员会同时聚集在柜体一侧导致的柜体一侧拥挤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取餐柜,包括柜台以及与所述柜台固接的餐柜:

其中,所述餐柜上开设有预定数量的用于承载餐食的存放空间,所述存放空间的第一侧设置有取餐门,所述存放空间的第二侧设置有放餐门,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为不同侧。

可选的,所述智能取餐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取餐门处的铰链开关,所述铰链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取餐门的开闭状态并发出开启信号或关闭信号。

可选的,所述智能取餐柜还包括订单信息获取装置,设置在所述餐柜上,用于获取订单信息,所述订单信息获取装置包括输入装置和/或识别器。

可选的,所述智能取餐柜还包括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存放空间内,用于检测所述存放空间内是否有餐食并发出检测信号。

可选的,所述智能取餐柜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铰链开关、所述订单信息获取装置和所述传感器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订单信息获取装置发送的所述订单信息以及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检测信号分配存放空间;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分配存放空间后,在分配的所述存放空间对应的所述铰链开关发送的信号为关闭信号时,控制开启分配的所述存放空间对应的放餐门。

可选的,所述取餐门和所述放餐门的内侧均设有电子锁,所述电子锁与所述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智能取餐柜还包括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所述订单信息。

可选的,所述智能取餐柜还包括提示器,与所述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智能取餐柜还包括通讯装置,与用户通讯装置建立通信连接,用于向用户通讯装置发送取餐信息。

可选的,所述智能取餐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餐柜上用于存放餐具的餐具存放装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预定数量的存放空间,并在存放空间的不同侧开设取餐门和放餐门,因此,实现了消费者与柜台之间的隔离,可以解决因取餐人员与放餐人员位于同一侧导致的柜台前拥挤问题,达到减少拥挤,提高取餐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取餐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取餐柜的侧面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取餐柜中体现取餐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取餐柜中体现放餐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取餐柜中体现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202、柜台;204、餐柜;2041、存放空间;2042、取餐门;2044、放餐门;2046、铰链开关;2048、电子锁;206、餐具存放区;302、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4、控制器;306、提示器;308、显示器;310、传感器;312、通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取餐柜,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柜体,柜体包括柜台202以及与柜台202一侧固接的餐柜204,餐柜204上开设有指定数量的存放空间2041,存放空间2041用于存放餐食;其中,餐柜204可以设置有多个,也可以只设置一个,且餐柜204与柜台20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固定,也可以是通过轨道滑移连接,还可以是其它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餐柜204在特定位置时,餐柜204与柜台202相对固定即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餐柜204的高度至少为1450mm,并高于柜台202;可选的,餐柜204可以(但不限于)与餐柜204呈台阶状,从而实现对柜体的嵌入式使用,保证对柜体的安装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其中,餐柜204的高度还可以是其它固定高度,如1350mm,而且,餐柜204的高度还可以是根据人体身高进行实时调整,只要能够高于地面且适应于人体的身高以方便取餐人员取餐即可,其中,餐柜204上最低处的存放空间2041的底部均高于地面,能够避免地面的灰尘污染餐食;且餐柜204上的存放空间2041呈开口向下的l型排布,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的利用餐柜204的空间的前提下方便使用人员取餐和放餐;需要说明的是,存放空间2041的排布还可以是其它排布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对餐柜204的空间的最大利用且方便工作人员放餐即可。

其中,为方便取餐人员就餐,餐柜204还设有用于存放餐具的餐具存放区20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餐具存放区206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吸管盒和餐巾盒,其中,吸管盒和餐巾盒可以相互一体式固接,也可以分别与餐柜204固接;餐具存放区206可以设置在餐柜204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在餐柜204的侧面,还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此处不再赘述。

为方便对存放空间2041内的餐食进行管理,参照图3及图4,存放空间2041靠近柜台202的第一侧设置有取餐门2042,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放餐门2044,其中,取餐门2042可以通过铰链开关2046与存放空间2041相铰接,也可以通过合页与存放空间2041相铰接,还可以是通过其它方式与存放空间2041相连接,只要能够实现取餐门2042与存放空间2041的连接即可,其中,铰链开关2046用于检测取餐门2042的开闭状态并发出开启信号或关闭信号;同理,放餐门2044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放餐门2044与存放空间2041的连接即可。

放餐门2044和取餐门2042的相对侧均固设有使放餐门2044和取餐门2042关闭的电子锁2048,需要说明的是,使放餐门2044和取餐门2042关闭的设备还可以是普通子弹锁,或弹簧按钮开关,只要能够使放餐门2044和取餐门2042在人工的操作或控制下实现开闭的设备即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对空闲的存放空间2041进行放餐时,取餐门2042关闭,随后放餐门2044打开,再将餐食放入存放空间2041内,从而减少工作人员与取餐人员之间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为实现在餐食取放过程中对放餐门2044和取餐门2042进行控制,铰链开关2046通信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餐食的第一订单号,基于第一订单号,餐柜204中的处于空闲状态的存放空间2041中确定出第一存放空间,并在基于第一存放空间中的第一铰链开关上发送的取餐门2042状态信息确定出第一存放空间的取餐门2042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开启第一存放空间的放餐门2044。其中,第一餐食是指配餐完成后待消费人员取用的餐食,第一订单号为与第一餐食相对应的订单号,第一存放空间是指内部处于空闲状态且取餐门2042处于关闭状态的存放空间2041。

参照图5,控制系统包括:

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设置在餐柜204上,用于识别第一餐食对应的订单并获取订单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包括输入装置和/或识别器,可以是连接有输入设备的红外扫码器,也可以是连接有输入设备的二维码识别器,还可以是集成红外扫码器和二维码识别器的识别设备,只要能够识别第一餐食的第一订单号,此处不再赘述;其中,订单信息包括第一餐食的订单号。

其中,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可以是一台识别设备,也可以是两台甚至多台识别设备,在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是多台识别设备的情况下,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可以均设置在餐柜204顶部,也可以分别设置在餐柜204顶部和柜台202顶部,以方便工作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识别操作。

传感器310,设置在存放空间2041内,用于检测存放空间2041内是否有餐食并发出检测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传感器310可以是红外传感器,也可以是重量传感器,还可以是热能传感器,其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放餐门2044内侧和/或取餐门2042内侧,也可以设置在存放空间2041内,只要能够实现对是否存放餐食进行识别并发出对应的检测信号即可。

控制器304,与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传感器310和铰链开关2046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根据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发送的订单信息以及传感器310发送的检测信号分配存放空间2041;

还用于在在分配存放空间并确定第一存放空间后,在接收到第一存放空间对应的铰链开关2046发送的信号为关闭信号时,控制开启第一存放空间对应的放餐门204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器304可以是plc,也可以是单片机,还可以是其它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设备或装置,只要能够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即可,且控制器304与电子锁2048也建立通信连接;例如,控制器304在接收铰链开关2046发送的第一存放空间的取餐门2042的开闭状态信号,并在第一存放空间内放入餐食的情况下发送包含取餐号的取餐信息,随后在获得取餐信息的反馈信息时控制开启第一存放空间的取餐门2042。

反馈信息可以是根据取餐信息生成的二维码,也可以是根据取餐信息生成的与取餐信息相对应的身份信息,反馈信息的生成可以是在控制器304生成,例如生成与取餐号相对应的识别号,也可以是在接收取餐信息的设备上生成,例如生成与取餐号对应的二维码等;获得取餐信息的反馈信息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对反馈信息扫描识别获得,也可以是通过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对输入设备输入的反馈信息进行识别以获得,只要能够实现对反馈信息的识别即可;其中,输入设备可以是键盘,也可以是其它具有信息输入功能的设备。

例如,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识别第一餐食的订单后,获得第一餐食的订单号,并将该订单号发送至控制器304,控制器304接收到订单号后,搜索存放空间2041,并将处于空闲状态且对应铰链开关2046检测到取餐门2042处于关闭状态的一个存放空间2041确定为第一存放空间,随后发送第二开门信号和取餐号,以控制该第一存放空间的放餐门2044打开,随后工作人员将餐食放入,在确定第一存放空间内存放有餐食后,控制器304发送包含取餐号的取餐信息。

随后当消费人员在进行取餐时,订单信息获取装置302识别取餐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将识别结果发送给控制器304,控制器304接收到识别结果后发送第一开门信号至与该取餐门2042对应的电子锁2048,从而使取餐门2042打开,使消费人员能够正常取餐。

为了提醒工作人员,控制系统还包括:

提示器306,与控制器304建立通信连接,用于在控制器304的控制下发出提示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提示器306可以设置为红绿两个led指示灯,当取餐门打开时2042绿闪烁,当取餐门2042关闭时,绿灯停止闪烁;同理,当第一存放空间内放入餐食时,红灯不亮,当第一存放空间内未放入餐食时,红灯闪烁,其中,绿灯可以同时设置在存放空间204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红灯可以只设置在存放空间2041的第二侧。

提示器306还可以提示取餐门2042的开闭状态和第一存放空间内是否被放入餐食,例如,在消费人员取餐后,若取餐门2042未关闭,则绿灯保持闪烁;或工作人员在向第一存放空间内放入餐食后未关闭放餐门2044,则绿灯保持闪烁。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提示器306还可以是分别设置在存放空间2041相对两侧的蜂鸣报警器,只要能够分别对不同状态进行提示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显示器308,与控制器304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显示控制器304接收到的订单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器308可以是单独设置在放餐门2044上并与放餐门2044一一对应的液晶显示屏,也可以是固设在柜台202顶部并与控制器304通信连接的显示屏。

为了方便通知消费者进行取餐,控制系统还包括:

通讯装置312,与用户移动端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取餐信息并向用户移动端发送取餐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讯装置312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其它具有移动通信及信息显示功能的设备,只要能够实现信息收发及信息显示功能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