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5243发布日期:2021-04-27 18:2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共享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享智能锁。


背景技术:

2.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和共享设备在各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对与共享设备配套锁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共享设备的使用一般可通过手机扫码开锁并计费使用,停止使用时只需将设备上的智能锁锁定即可成功归还并停止计费。但是,部分用户在使用时会采用牙签、卡片等物件插入锁体内,制造成一种归还的假象,使共享设备误判从而造成假锁现象,因此,设计一款防止假还现象的智能锁是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共享智能锁,具有防止造假归还现象、安全性高的优点。
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共享智能锁,用于共享设备的锁定,包括:
5.锁舌;
6.主壳体,设有配合所述锁舌插入的开槽;
7.电子锁,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中,且包括:
8.控制电路板;
9.锁机构,用于锁定所述锁舌;
10.动作判断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11.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锁机构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12.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13.其中,所述动作判断组件感应于所述锁机构的动作状态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板;
14.所述控制电路板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确定所述锁机构当前状态,以及响应于所述锁机构当前为锁定所述锁舌的状态且没有接收到所述检测组件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控制电路板输出驱动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动以解除所述锁机构锁定所述锁舌的状态;
15.响应于所述锁机构当前为锁定所述锁舌的状态且接收到所述检测组件输出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控制电路板不驱动所述驱动机构,从而完成所述共享智能锁的锁定;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机构包括锁钩和与所述锁钩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锁钩设置在所述主壳体靠近所述开槽的一侧,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卡接所述锁钩以实现锁定所述锁舌;
17.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包括靠近所述开槽开口的第一端和
远离所述开槽开口的第二端,所述转动杆绕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旋转轴之间设有用以与所述锁钩卡接的第一凸起部;
18.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杆的所述第二端。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机构上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对的一侧,以带动所述转动杆复位转动。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在所述主壳体上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以限制所述转动杆的转动位置。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判断组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靠近所述锁钩设置,感应所述锁钩的动作状态以输出第一子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组件靠近所述限位机构设置,感应所述限位机构的动作状态,以输出第二子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子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子控制信号组成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和联动杆,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转动杆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的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联动杆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二组件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组件以传递所述转动杆的动作状态。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与所述开槽相邻的侧壁上,以感应所述锁舌的靠近并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板。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为霍尔元件,所述锁舌对应设置有磁性感应部位,以使所述检测组件感应所述锁舌的靠近。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槽靠近开口端一侧宽度大于远离所述开口端一侧的宽度。
2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检测组件和动作判断组件,以对所述锁机构的锁定状态和所述锁舌进行双重判断,可以避免租借人采用其它物品代替所述锁舌而造成的恶意假还现象。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共享智能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所示的共享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2所示的共享智能锁中锁定状态对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图2所示的共享智能锁中锁定过程中对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7.如图1所示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共享智能锁,包括主壳体10、电子锁20和锁舌30。
38.其中,主壳体10上设有配合锁舌30插入的开槽11,电子锁20 设置在主壳体10内,并包括用于锁定锁舌30的锁机构21、控制电路板25和与控制电路板25电连接的动作判断组件22、检测组件24 和驱动机构23。当物体从开槽11插入电子锁20时,会带动锁机构 21运动至锁定位置,动作判断组件22用于感应锁机构21的动作状态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25,检测组件24用于感应配套锁舌30的靠近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25,控制电路板25 响应于接收的控制信号判断是否输出驱动信号控制驱动机构23运动,当驱动机构23运动时将带动锁机构21运动以解除锁机构21对锁舌 30的锁定,当驱动机构23保持不动时,锁机构21保持对锁舌30的锁定。
39.在本实施例中,当动作判断组件22感应于锁机构21的动作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25,控制电路板25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确定锁机构21当前为锁定状态但没有接收到检测组件24输出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电路板25输出驱动信号控制驱动机构23运动以解除锁定。
40.控制电路板25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确定锁机构21当前为锁定状态且接收到检测组件24输出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电路板25不控制驱动机构23运动,锁机构21保持锁定状态,从而完成所述共享智能锁的锁定。
41.其中,主壳体10例如为封闭的立方体结构,举例而言壳体10可以是一矩形塑料壳,内部还设有电池、用于安装各部件的限位槽、螺丝安装柱等。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壳体10的具体形状和材料,其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圆柱体等、也可以设置为其它材料等。
42.其中,控制电路板25例如包括pcba板,举例而言控制电路板25例如还包括远程通信模块和连接远程通信模块的控制模块等,例如远程通信模块可以是lte bc35

g,控制模块例如可以是da14580 蓝牙智能系统芯片。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远程通信模块还可以选择gms/gprs模块等,控制模块也可以是at89c52单片机等微控器。
43.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锁机构21例如包括配合安装的锁钩211和限位机构212,锁钩211设置在主壳体10靠近开槽 11的一侧,限位机构212用于卡接锁钩211以实现锁定锁舌30,即完成锁定状态。简而言之,当锁舌30从开槽11插入时带动锁钩211 旋转至锁定位置,此时锁钩211的一端钩住锁舌30,另一端卡接与限位机构212形成锁定。
44.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共享智能锁锁定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限位机构21包括传动杆213,传动杆213包括靠近开槽11开口的第一端213a和远离开槽11开口的第二端213b,转动杆213可绕第一端213a和第二端213b之间的旋转轴213c旋转,旋转轴213c和和第二端213b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13d。锁定过程中锁钩211旋转首先与第一凸起部213d抵接并带动限位机构212绕旋转轴213c旋转,当到达锁定位置时第一凸起部213d卡接于锁钩211的一端,形成锁定状态。解锁时,由驱动机构23推动第二端213b使限位机构 212远离锁钩211,第一凸起部213d不再卡接锁钩211,形成解锁状态,锁钩211还可配套扭簧,解锁时扭簧带动锁舌211复位并将锁舌 30弹出,可达到提醒用户解锁成功的效果。
45.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限位机构212还包括复位件214,具体的可为弹簧。复位件214的一端与主壳体10连接,另一端连接在与转动杆213的第一凸起部213d相对的一侧,解锁时限位机构212远离锁钩211,锁钩211复位,此时复位件214带动转动杆213 也复位,无需再通过驱动机构23将限位机构214带回,可节省部分电能的消耗。
46.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限位机构212还包括限位柱 215,限位柱215设置主壳体10上靠近第一端213a设置,以限制限位机构212的回转角度,此时,无需将第二端213b固定或限位连接在驱动机构23上,结构更简单,具体的还可以将主壳体10上的螺丝安装柱直接作为限位柱215,以节省空间并简化制作工艺。
47.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判断组件22设置为分别靠近锁钩211和限位机构212设置的第一组件221和第二组件 222,其中,第一组件221和第二组件222例如为传感器,举例而言可以是光电式接近传感器,可以感应锁钩211和限位机构212靠近时对光线的改变,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组件221和第二组件222 的类型,也可以设置为其它类型例如接触式限位开关等。当锁钩211 触发第一组件221由第一组件221输出第一子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 25,同时限位机构212触发第二组件222时,由第二组件222输出第二子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25,当控制电路板25接收到由第一子控制信号和第二子控制信号组成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判断此时锁机构 21的动作状态为锁定。当仅触发第二组件222时,只有第二组件222 输出第二子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25,判断此时锁机构21的动作状态为解锁。
48.进一步的,图4为本实施例公开的共享智能锁锁定过程中某一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驱动机构23还包括驱动电机231、传动机构233和联动杆232,所述传动机构233连接驱动电机231和联动杆232,联动杆232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232a和第二端部232b,第一端部232a与驱动电机231相连,第二端部232b与转动杆213的第二端213b连接。锁定过程中,转动杆 213旋转,第二端213b远离联动杆232,靠近并触发第二组件222,此时驱动电机231未动作,联动杆232也不移动,解锁时,驱动电机 231运动并由所述传动机构233,例如为凸轮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等,带动联动杆232运动,此时联动杆232的第二端部232b靠近并推动第二端213b朝靠近第二组件222方向旋转,如此可以简化联动杆232 的结构,并减少因联动杆232不必要的移动而造成的零件磨损,使零件用寿命更
长。
49.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转动杆213 的第二端213b设置在联动杆232的第二端部232b与第二组件222之间,第二端213b靠近第二组件222的方向还设置有第二凸出部213e,联动杆232推动第二端213b旋转至解锁位置,第二凸出部213e与第二组件222接触,从而使第二组件222感应到限位机构212的动作状态。
50.进一步的,参照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检测组件24设置在主壳体10上与开槽11相邻的侧壁上,锁舌30从开槽11插入的同时检测组件24即可感应到锁舌30的靠近,以更快的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25。
51.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检测组件24可具体设置为霍尔元件,锁舌30上对应位置设有磁性感应部位31,当锁舌30从开槽11插入,检测组件24感应到锁舌30靠近时的磁场变化,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电路板25。
52.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开槽11设置为喇叭口形状,开槽11靠近开口端的宽度d1大于远离所述开口端的宽度d2,当锁舌30插入时,由于所述开口端的宽度较大,用户无需刻意精准地对准锁舌30和开槽11的位置即可轻松将锁舌30插入,随着宽度的变小,可以限制锁舌30的位置,如此可以对锁舌30的插入起导向和限位作用,保证锁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共享智能锁工作原理如下:
54.共享设备待机时处于锁定状态,当租借人使用共享设备时,一般通过扫描二维码等开启设备,此时共享设备接收到开锁指令,控制电路板25根据开锁指令发出驱动信号控制驱动机构23带动锁机构21 解锁,开始计时计费。
55.当共享设备使用完毕,租借人归还设备时,如果向电子锁20中插入不是配套锁舌30的其它物品,例如卡片,所述卡片推动锁机构 21运动到锁定位置,此时动作判断组件22感应到锁机构21的动作状态为“锁定”并基于该“锁定”状态向控制电路板25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但检测组件24无法识别“卡片”,也不会向控制电路板25 输出信号,此时控制电路板25只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控制驱动机构23运动,驱动机构23带动锁机构21运动以解除“锁定”,即锁定不成功,也不能停止计费。
56.如果插入配套的锁舌30,锁舌30带动锁机构21运动到锁定位置,此时动作判断组件22感应到锁机构21的动作状态为“锁定”,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25,检测组件24感应到锁舌30 的靠近,识别成功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板25,此时控制电路板25同时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响应于这两个信号,控制电路板25不输出驱动信号,驱动机构23也不会运动,因此锁机构21保持锁定状态,此时锁定成功,停止计费,设备归还成功,待下一用户使用时再重新根据开锁指令开锁。
57.采用上述各个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共享智能锁的具体结构,通过设置检测组件24和动作判断组件22,以对锁机构21的锁定状态和锁舌30双重判断,可以避免租借人采用其它物品代替锁舌30而造成的恶意假还现象。
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
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