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01761发布日期:2021-10-09 13:2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


背景技术:

2.门禁是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和工厂等。
3.现有的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结构过于复杂,拆装不便,给工作人员的检修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所述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包括:
7.安装块,与所述人脸识别门禁相连接;
8.拆装控制箱,位于所述安装块上;以及
9.卡装组件和脱钩组件,均位于所述拆装控制箱内,用于控制所述拆装控制箱与所述人脸识别门禁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当工作人员需要安装人脸识别门禁时,可先将安装块通过连接孔固定在门上的某一高度上,并使人脸识别门禁位于拆装控制箱的正下方,并通过设置的卡装组件,可对人脸识别门禁进行紧固工作,当需要拆卸人脸识别门禁用于维修或更换时,可由人力驱动脱钩组件工作,从而可将人脸识别门禁从安装块上拆卸下来,人脸识别门禁的安装和拆卸,仅需使用人员按下不同的按钮即可实现,从而使操作灵活简单,提高了拆装时的效率,且稳固性好,为相关人员的拆装工作提供了便利,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拆装控制箱部分放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脱钩升降板部分放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卡装升降板部分放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装板部分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

安装块,2

第一磁铁,3

连接孔,4

第一凹槽,5

第二磁铁,6

拆装控制箱,7

第一压板,8

第一滑动杆,9

第二压板,10

第二滑动杆,11

第二凹槽,12

调节滑槽,13

挡板,14

调节升降板,15

调节孔,16

定位孔,17

卡装升降板,18

连杆,19

第三滑动杆,20

挡块,21

弹簧,22

隔板,23

卡装板,24

脱钩升降板,25

滑动顶杆,26

导向滑槽,27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所述便于拆装的人脸识别门禁包括:
21.安装块1,与所述人脸识别门禁相连接;
22.拆装控制箱6,位于所述安装块1上;以及
23.卡装组件和脱钩组件,均位于所述拆装控制箱6内,用于控制所述拆装控制箱6与所述人脸识别门禁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24.当工作人员需要安装人脸识别门禁时,可先将安装块1通过连接孔3固定在门上的某一高度上,并使人脸识别门禁位于拆装控制箱6的正下方,并通过设置的卡装组件,可对人脸识别门禁进行紧固工作,当需要拆卸人脸识别门禁用于维修或更换时,可由人力驱动脱钩组件工作,从而可将人脸识别门禁从安装块1上拆卸下来,人脸识别门禁的安装和拆卸,仅需使用人员按下不同的按钮即可实现,从而使操作灵活简单,提高了拆装时的效率,且稳固性好,为相关人员的拆装工作提供了便利,值得推广。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卡装组件包括:
26.第二滑动杆10,所述第二滑动杆10与所述拆装控制箱6滑动连接;
27.连杆18,与所述第二滑动杆10相连接;
28.卡装升降板17,位于所述连杆18的中部上;
29.卡装板23,所述卡装板23与所述拆装控制箱6的内顶壁相连接;以及
30.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开设于所述人脸识别门禁上,用于将所述第二滑动杆10移动卡紧在所述人脸识别门禁上。
31.将人脸识别门禁的位置调整结束后,通过人力驱动第二滑动杆10在拆装控制箱6上向下移动,直至第二滑动杆10的底端伸入第二凹槽11内为止,并通过设置的卡装升降板17与卡装板23配合工作,使卡装升降板17上的凸起卡在卡装板23的下边缘,从而可将第二滑动杆10固定在第二凹槽11内,从而可对人脸识别门禁进行紧固工作。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装组件包括:
33.第二压板9,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杆10的顶端上;
34.第三滑动杆19,所述第三滑动杆19与所述连杆18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三滑动杆19滑动安装在隔板22上;
35.挡块20,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杆10上;
36.隔板22,与所述拆装控制箱6的内侧壁相连接,且所述隔板22与所述第二滑动杆10
和第三滑动杆19滑动连接;以及
37.弹簧21,所述弹簧21套设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杆10上,且所述弹簧2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挡块20和隔板22上。
38.当人力驱动第二滑动杆10在拆装控制箱6上向下移动时,并可带动第三滑动杆19同步移动,并使第三滑动杆19的底端伸入第二凹槽11内,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对人脸识别门禁的紧固效果,且通过设置的弹簧21,可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在第二滑动杆10和第三滑动杆19向下移动时,可通过挡块20将弹簧21压在隔板22上,从而可提高第二滑动杆10和第三滑动杆19移动时的平稳性,另一方面,可使弹簧21产生向上的弹力,当需要拆卸人脸识别门禁用于维修或更换时,通过人力控制脱钩组件工作,从而可在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二滑动杆10和第三滑动杆19向上移动,并与第二凹槽11分离,从而可将人脸识别门禁从安装块1上拆卸下来,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脱钩组件包括:
40.第一滑动杆8,所述第一滑动杆8与所述拆装控制箱6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动杆8滑动安装在所述隔板22上;
41.脱钩升降板24,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杆8上;
42.滑动顶杆25,与所述脱钩升降板24相连接;以及
43.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开设于所述人脸识别门禁上。
44.当人脸识别门禁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可通过人力驱动第一滑动杆8在拆装控制箱6和隔板22上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滑动杆8的底端伸入第一凹槽4内为止,从而在滑动顶杆25的推力作用下,可驱动卡装板23向外弹开,使卡装升降板17上的凸起与卡装板23的下边缘分离,从而使人脸识别门禁从安装块1上拆卸下来,且第一滑动杆8上也安装有挡块20和弹簧21,可在卡装板23动作和去除外力后,在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一滑动杆8向上移动,并与第一凹槽4分离,从而使第一滑动杆8恢复至原位。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钩组件包括:
46.第一压板7和第一磁铁2,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杆8的两端相连接;以及
47.第二磁铁5,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底部上。
48.当需要驱动第一滑动杆8移动时,相关人员可通过手掌按压在第一压板7上,用以驱动相关组件动作,在卡装板23动作和去除外力后,通过设置的第一磁铁2和第二磁铁5的相邻面为同名磁极,可使二者之间产生相斥的力,从而可进一步推动第一滑动杆8向上移动,有利于避免设备在使用中出现卡阻的现象,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还包括:安装孔27,所述安装孔27开设于卡装板23上;以及
50.导向滑槽26,所述导向滑槽26开设于卡装板23上,用于避免所述卡装升降板17和滑动顶杆25在所述卡装板23上滑动时出现卡阻。
51.可将卡装板23通过安装孔27与拆装控制箱6的内顶壁进行安装连接,以便于后续拆卸更换,且卡装板23具有一定的弹性功能,导向滑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卡装升降板17和滑动顶杆25的凸出端上,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并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还包括:调节滑槽12,与所述安装块1相连接;
53.调节升降板14,所述调节升降板14与所述调节滑槽12滑动连接,
54.至少一组调节孔15,所述调节孔15开设于调节滑槽12上,用于将调节升降板14固定在调节滑槽12的某一高度上;
55.挡板13,位于所述调节升降板14上;以及
56.定位孔16,所述定位孔16开设于挡板13的中部上。
57.当安装人脸识别门禁时,可将人脸识别门禁放置在挡板13上,通过设置的调节升降板14在调节滑槽12内上下滑动,可用于调整人脸识别门禁的高度,当调整到适宜位置时,可将定位销插入调节孔15内,从而将调节升降板14固定在某一高度位置上,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且通过设置的定位孔16,可在安装人脸识别门禁时,为工作人员的找位提供了便利。
5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滑动”、“转动”、“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