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驾校的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75998发布日期:2022-10-21 21:3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驾校的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驾校的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


背景技术:

2.现阶段的驾校系统存在的学员课时需要打卡计时,当满足一定的课时后方可参加对应科目考试,现有的课时签到签退采用刷身份证形式,存在非本人代签问题,对学员学习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无法保证学员学习的根本初衷。
3.为进一步提升驾驶培训服务质量,保障学员合法权益,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技术规范》和《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计时终端技术规范》的通知》,在公众服务平台和治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增加对用户在计时设备进行签到、签退数据验证服务。从而进一步避免某些用户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用户签到、签退作假行为,从而保障学员培训的合法权益。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驾校的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驾校的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系统内设置有治理服务端,可有效验证定位信息、车辆信息及用户信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障学员培训的合法权益。
5.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驾校的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所述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包括客户端:学员或教练使用的电子设备;公众服务平台:包含多个驾校使用的学车app,可识别并读取二维码内容;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包含数据库,用于存储从公众服务平台进入的人员信息及签到、签退状态;治理服务端:用于检测签到、签退的多种验证信息数据;计时平台:属于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内嵌app,可自动生成签到、签退二维码;
6.学员或教练登录公众服务平台,扫描计时平台生成的签到、签退二维码并通过治理服务端验证成功后获取计时时间并计算差值,将数据反馈至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库内保存;
7.所述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中的签到、签退功能流程步骤如下:
8.签到:学员或教练在客户端采用个人唯一id登录公众服务平台内的学车app后,扫描计时平台生成的登录二维码,此时所述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登录二维码定位并获取客户端定位信息,获取学员或教练人脸信息,并采用活体检测sdk验证活体并比对人脸信息,当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登录二维码定位信息与客户端定位信息一致且人脸识别、活体检测验证成功后进入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保存本次签到信息至数据库,所述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将签到时间发送至计时平台,所述计时平台的计时终端开始计时;
9.签退:学员或教练在客户端采用个人唯一id登录公众服务平台内的学车app后,扫描计时平台生成的签退二维码,此时所述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签退二维码定位并获取客户端
定位信息,获取学员或教练人脸信息,并采用活体检测sdk验证活体并比对人脸信息,当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签退二维码定位信息与客户端定位信息一致且人脸识别、活体检测验证成功后进入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保存本次签退信息至数据库,所述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将签退时间发送至计时平台,所述计时平台的计时终端停止计时,并将计时终端计算出的计时总长反馈回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库内保存。
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了用户在扫码完成签到、签退任务时的校验基准,有效解决并遏制不良打卡的现象发生,保障学员培训的公平环境。
11.进一步的,所述治理服务端可通过学车app上传的用户数据进行用户合法性校验,所述校验包括检测用户是否已报名缴费、用户是否通过科目一考试、用户是否属于计时设备所在驾校的教练员或学员、学员科目二签到是否在场地围栏内签到、学员科目三是否存在异地培训。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校验信息多样,读取权限大,有利于整体的管理。
13.进一步的,所述治理服务端可使计时平台按照对接文档制定的报文格式和内容,生成一串加密字符串,待公众服务平台的学车app扫描并解析,所述二维码可设定刷新时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常设定为每3分钟刷新一次,提高二维码安全性。
15.进一步的,所述治理服务端可使得公众服务平台根据学车app扫描的不同驾校的二维码区分不同的计时厂家,分配不同的加密私钥和解密公钥,避免数据被中途截取或篡改。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数据安全性,保证不同驾校的数据不混用,相互之间数据的独立性。
17.进一步的,所述治理服务端可通过第三方权威的sdk获取学车app所在的手机真实的定位数据,和计时设备二维码中读取的定位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如果两个定位距离超过阈值就视为验证未通过。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数据校验精准,定位比对效果好。
19.进一步的,当教练车内智能设备登录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后可在车内显示签到、签退二维码,此时治理服务端可将签到时采集的客户端定位信息与驾校上传的电子围栏数据对比,实现对学员位置合理性进行校验。
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止产生在科目二或科目三移动定位时与客户端定位不服导致的无法签到、签退问题。
21.进一步的,所述治理服务端可通过学车app采用成熟的第三方活体检测sdk,针对签到或签退用户进行现场活体检测,可有效防止用户使用照片或者视频来代替实人检测。
2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手机利用第三方app伪造定位数据,检测过程操作方便,识别速度快,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23.进一步的,所述治理服务端采用部署第三方成熟的人脸比对算法的形式,采用私服部署算法应用可提高比对算法的qps到50。
2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每天有大量的用户进行签到或签退,能有效控制成本,也使服务更安全、更可靠。
25.进一步的,所述治理服务端将最终扫描通知和扫描成功结果需要通过数据接口的
形式同步给计时平台,所述计时平台提供该接收接口,采用http协议方式,然后由计时平台将结果最终通过socket通信方式同步给计时设备,并完成签到或签退操作。
2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信息识别精准,对应不同用户的签到签退信息,保证数据的稳定性。
27.进一步的,当学员未使用智能手机时,可通过学车app申请应急签到方式:经由管理部门在治理服务端进行审核通过后,治理服务端将该学员信息推送给计时平台以备学员可以通过刷身份证或者输入用户身份证后6位的方式进行签到签退。
2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并全面应对不同用户面临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0.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3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包括客户端:学员或教练使用的电子设备;公众服务平台:包含多个驾校使用的学车app,可识别并读取二维码内容;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包含数据库,用于存储从公众服务平台进入的人员信息及签到、签退状态;治理服务端:用于检测签到、签退的多种验证信息数据;计时平台:属于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内嵌app,可自动生成签到、签退二维码;
32.学员或教练登录公众服务平台,扫描计时平台生成的签到、签退二维码并通过治理服务端验证成功后获取计时时间并计算差值,将数据反馈至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库内保存;
33.所述签到、签退计时扫码验证系统中的签到、签退功能流程步骤如下:
34.签到:学员或教练在客户端采用个人唯一id登录公众服务平台内的学车app后,扫描计时平台生成的登录二维码,此时所述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登录二维码定位并获取客户端定位信息,获取学员或教练人脸信息,并采用活体检测sdk验证活体并比对人脸信息,当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登录二维码定位信息与客户端定位信息一致且人脸识别、活体检测验证成功后进入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保存本次签到信息至数据库,所述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将签到时间发送至计时平台,所述计时平台的计时终端开始计时;
35.签退:学员或教练在客户端采用个人唯一id登录公众服务平台内的学车app后,扫描计时平台生成的签退二维码,此时所述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签退二维码定位并获取客户端定位信息,获取学员或教练人脸信息,并采用活体检测sdk验证活体并比对人脸信息,当公众服务平台查询签退二维码定位信息与客户端定位信息一致且人脸识别、活体检测验证成功后进入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保存本次签退信息至数据库,所述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将签退时间发送至计时平台,所述计时平台的计时终端停止计时,并将计时终端计算出的计时总长反馈回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库内保存。
36.计时扫码验证系统包含治理服务端,提高了用户在扫码完成签到、签退任务时的
校验基准,有效解决并遏制不良打卡的现象发生,保障学员培训的公平环境。
37.所述治理服务端可通过学车app上传的用户数据进行用户合法性校验,所述校验包括检测用户是否已报名缴费、用户是否通过科目一考试、用户是否属于计时设备所在驾校的教练员或学员、学员科目二签到是否在场地围栏内签到、学员科目三是否存在异地培训,校验信息多样,读取权限大,有利于整体的管理。
38.所述治理服务端可使计时平台按照对接文档制定的报文格式和内容,生成一串加密字符串,待公众服务平台的学车app扫描并解析,所述二维码可设定刷新时间,通常设定为每3分钟刷新一次,提高二维码安全性。
39.所述治理服务端可使得公众服务平台根据学车app扫描的不同驾校的二维码区分不同的计时厂家,分配不同的加密私钥和解密公钥,避免数据被中途截取或篡改,提高数据安全性,保证不同驾校的数据不混用,相互之间数据的独立性。
40.所述治理服务端可通过第三方权威的sdk获取学车app所在的手机真实的定位数据,有效识别出用户利用第三方软件进行篡改手机的定位坐标数据,避免签到签退造假的现象。将手机真实的定位数据和计时设备二维码中读取的定位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如果两个定位距离超过阈值就视为验证未通过,数据校验精准,定位比对效果好。
41.当教练车内智能设备登录驾培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后可在车内显示签到、签退二维码,此时治理服务端可将签到时采集的客户端定位信息与驾校上传的电子围栏数据对比,实现对学员位置合理性进行校验,防止产生在科目二或科目三移动定位时与客户端定位不服导致的无法签到、签退问题。
42.所述治理服务端可通过学车app采用成熟的第三方活体检测sdk,针对签到或签退用户进行现场活体检测,可有效防止用户使用照片或者视频来代替实人检测,防手机利用第三方app伪造定位数据,通过活体检测后抓取的实人照片和报名时候实人认证的照片进行相似度比对,有效避免了非用户本人进行签到或签退的行为。检测过程操作方便,识别速度快,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43.所述治理服务端采用部署第三方成熟的人脸比对算法的形式,采用私服部署算法应用可提高比对算法的qps到50,每天有大量的用户进行签到或签退,能有效控制成本,也使服务更安全、更可靠。
44.所述治理服务端将最终扫描通知和扫描成功结果需要通过数据接口的形式同步给计时平台,所述计时平台提供该接收接口,采用http协议方式,然后由计时平台将结果最终通过socket通信方式同步给计时设备,并完成签到或签退操作,该系统之间传输的数据完全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在推送端进行加密,在接收端进行解密;数据传输过程中均采用https的方式进行加密传输。信息识别精准,对应不同用户的签到签退信息,保证数据的稳定性。通过http协议,所有的请求和应答报文数据均采用json格式。接口定义中字段长度前的“f”表示固定长度,“v”表示可变长度。所述治理服务端将用户扫码通知反馈给计时平台后台,然后再又计时平台内部通信机制将通知同步给计时终端设备,计时终端可根据通知将二维码进行遮罩处理,防止重复扫码。治理服务端将用户扫码后的结果反馈给计时平台后台,然后再又计时平台内部通信机制将结果同步给计时终端设备。
45.所述治理服务端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暴露任何接口给第三方应用,有效避免针对服务端的网络或者流量攻击,因无法将所有计时终端设备的网络加入白名单,可伪造计时终
端设备请求来达到攻击服务端的目的。
4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当学员未使用智能手机时,可通过学车app申请应急签到方式:经由管理部门在治理服务端进行审核通过后,治理服务端将该学员信息推送给计时平台以备学员可以通过刷身份证或者输入用户身份证后6位的方式进行签到签退,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并全面应对不同用户面临的问题。
47.整个功能的数据流转都采用治理服务端或者app主动发起请求的方式,学车app以“浙里学车”app为例,即“浙里学车”app主动扫描计时终端设备上显示的动态二维码,将扫描结果共享给治理服务端进行处理,而不是采用车载摄像头扫描用户app上的动态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的扫码通知和扫码成功结果通知也是通过治理服务端主动推送给计时平台提供的外网接口(计时平台可将治理服务端的外网ip加入白名单,用于避免遭受恶意攻击和伪造虚假请求),同时也采取计时平台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socket协议方式同步给计时终端设备,避免治理服务端直接和计时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48.本发明中二维码签到sdk接入方式详细步骤如下:
49.s1:将sdk-release.aar放入libs文件夹中;
50.s2:在model中build.gradle文件中,android{}里添加以下代码:
[0051][0052]
注:ndkversion必须大于等于以上版本。
[0053]
s3:在model中build.gradle文件中,android{defaultconfig}里添加以下代码:
[0054][0055]
s4:在model中build.gradle文件中,dependencies里添加以下代码:
[0056][0057][0058]
注:调用前需要申请地理位置权限
[0059]
android.permission.access_coarse_location
[0060]
android.permission.access_fine_location
[0061]
本发明主要性能负载会体现在治理服务端上面,必须确保整体系统cpu利用率不得高于50%,内存使用率不得高于80%,网络带宽入网流量至少10m、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和避免网络延迟、阻塞。
[0062]
人脸比对算法服务器确保采用gpu服务器,提供的比对算法可信度要高于90%,且用户请求的访问qps必须保证大于等于50(支持1秒50个比对请求)。
[0063]
应用服务部署采用多节点部署,防止单点故障,并平摊用户的服务请求从而保证服务的高可用。
[006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