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禁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5472发布日期:2022-10-22 10:0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门禁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弱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禁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门禁机是门禁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以大容量flash作为存储载体,具有数据存储可靠,掉电数据不丢失,集管理和自动控制为一体。广泛应用于智能大厦或智能社区的门禁控制、考勤管理、安防报警、停车场管理、电梯控制、楼宇自控等。
3.如今,从家庭智能门锁、到小区楼宇门禁、再到园区人脸识别门禁、以及用户健康信息识别判断等,都可借助门禁机实现,识别方式也包括摄像头拍摄识别、指纹对比识别、虹膜识别、密码识别等,安全系数较高,且用户使用也更加便捷。
4.而现有门禁系统在室内使用时,由于室内灯光充足且不受天气环境影响,所以使用过程不受限制,但在户外使用时,雨水、杂质附着、光线较暗等情况,都会对门禁机的识别功能造成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门禁系统的多场景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禁补光装置,对门禁机识别面板进行防护且在光线较暗时进行补光,提高门禁系统的识别效率以及多场景实用性。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智能门禁补光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一侧的识别面板,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移动板以及用于控制移动板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移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朝识别面板一侧延伸的防护棚,所述移动板靠近识别面板一侧的安装有补光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环境亮度和识别面板前是否有人并控制升降组件启闭的检测组件,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与升降组件配合以控制补光灯启闭的开关组件。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棚对识别面板进行遮挡防护,减少雨水、飘落的树叶等杂质对识别面板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组件对环境亮度以及是否有人处于识别面板前进行检测,当环境亮度较低也有人置于识别面板前需要进行识别时,升降组件带动移动板升起,使得补光灯置于空腔外,并通过与升降组合配合的开关组件控制补光灯亮起,对识别面板前区域进行补光照明,对门禁机识别面板进行防护且在光线较暗时进行补光,提高门禁系统的识别效率以及多场景实用性;而且通过升降组件使得在无需补光灯补光时防护棚距离识别面板的距离更近,使得防护更加到位。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空腔底部的电磁铁,所述空腔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抵接于空腔内壁,且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电磁铁配合的金属片,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空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铁得电时具有磁性,吸合金属片带动连接板以及移动板
朝靠近空腔底部移动,补光灯收入空腔内,复位弹簧被压缩;电磁铁失电时,连接板以及移动板在复位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朝远离电磁铁方向移动,补光灯伸出空腔。
11.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复位弹簧相对于电磁铁对称且均匀分布。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称且均匀分布于电磁铁周围的弹簧,使得连接板的移动过程中均匀受力,减少晃动和卡顿,使得连接板的升降滑动更加流畅。
1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14.亮度传感器,安装于外壳上,用于检测识别面板附近环境亮度,并输出亮度信号;
15.比较电路,耦接于亮度传感器,以接收亮度信号,并与预设值比较后输出比较信号;
1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于上课上,用于检测识别面板前是否有人,并输出检测信号;
17.控制电路,耦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和检测信号,并控制电磁铁的得失电。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比较电路接收到亮度传感器传递的亮度信号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判断当下环境亮度较低时,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控制电路,且同时,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识别面板前有人时,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控制电路,而控制电路收到比较电路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同时输入的高电平信号时,切断电磁体的供电回路,使得移动板伸出空腔;而当控制电路接收到最多一个高电平信号时,电磁铁的供电回路闭合,电磁铁为得电状态,从而控制移动板和补光灯收入空腔内。
1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亮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外壳上连接有覆盖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亮度传感器的玻璃片。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亮度传感器安装于设置于外壳底部的安装槽内,减少环境杂质掉落时的影响,且减少补光灯开启时对亮度传感器的干扰,同时通过玻璃片对安装槽和亮度传感器进行覆盖,在保证亮度传感器对环境亮度的准确感知的同时,减少杂质对亮度传感器的附着,方便清理。
21.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空腔内壁的凸缘、以及设置于所述凸缘上用于与连接板配合且串接于所述补光灯供电回路中的触发开关。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磁铁吸合金属片使得连接板和移动板收至空腔内时,触发开关被触发,补光灯供电回路断开,而当电磁铁失电时,补光灯伸出空腔,触发开关恢复原态,补光灯供电回路导通。
23.进一步的,所述凸缘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垫。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垫减少连接板和移动板的抵接振动,且在凸缘上增厚,减少连接板抵接触发开关时的倾斜。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通过防护棚对识别面板进行遮挡防护,通过检测组件对环境亮度以及是否有人处于识别面板前进行检测,当环境亮度较低也有人置于识别面板前需要进行识别时,升降组件带动移动板升起,使得补光灯置于空腔外,并通过与升降组合配合的开关组件控制补光灯亮起,对识别面板前区域进行补光照明,对门禁机识别面板进行防护且在光线较暗时进行补光,提高门禁系统的识别效率以及多场景实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29.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施例中补光灯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外壳;2、识别面板;3、空腔;4、移动板;5、防护棚;6、补光灯;7、升降组件;8、检测组件;9、开关组件;10、电磁铁;11、连接板;12、金属片;13、复位弹簧;14、亮度传感器;15、比较电路;1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控制电路;18、安装槽;19、玻璃片;20、凸缘;21、触发开关;22、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一种智能门禁补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外壳1一侧的识别面板2,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外壳1可通过螺钉或者胶水等固定安装于立柱、墙面、门板处等。
34.根据识别方式的不同,识别面板2可为摄像头识别显示屏、密码面板、指纹面板等。
35.如图2所示,机壳上顶部开设有空腔3,空腔3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移动板4的侧壁抵接于空腔3内壁。
36.移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棚5,防护棚5朝识别面板2一侧延伸,通过防护棚5对识别面板2进行遮挡防护。
37.移动板4靠近识别面板2一侧的安装有补光灯6,补光灯6不突出于移动板4的侧壁。
38.空腔3内设置用于控制移动板4升降的升降组件7,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环境亮度和识别面板2前是否有人并控制升降组件7启闭的检测组件8,且空腔3内设置有与升降组件7配合以控制补光灯6启闭的开关组件9。
39.升降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于空腔3底部的电磁铁10,空腔3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侧壁抵接于空腔3内壁,连接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电磁铁10配合的金属片12,移动板4固定连接于连接板11上,且连接板11和空腔3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13,多个复位弹簧13相对于电磁铁10对称且均匀分布。
40.电磁铁10得电时具有磁性,吸合金属片12带动连接板11以及移动板4朝靠近空腔3底部移动,补光灯6收入空腔3内,复位弹簧13被压缩;
41.电磁铁10失电时,连接板11以及移动板4在复位弹簧13的复位弹力作用下朝远离电磁铁10方向移动,补光灯6伸出空腔3。
42.其中,电磁铁10和补光灯6的电源根据选型和额定功率确定。
43.检测组件8包括:
44.亮度传感器14,安装于外壳1上,用于检测识别面板2附近环境亮度,并输出亮度信号;
45.比较电路15,耦接于亮度传感器14,以接收亮度信号,并与预设值比较后输出比较信号;
4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设置于机壳1上,用于检测识别面板2前是否有人,并输出检测信号;
47.控制电路17,耦接于比较电路15的输出端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和检测信号,并控制电磁铁10的得失电。
48.其中,外壳1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8,亮度传感器14设置于安装槽18,且外壳1上连接有覆盖于安装槽18和亮度传感器14的玻璃片19。
49.如图3所示,比较电路15包括比较器a、电阻r1和电阻r2,比较器a的反相端耦接于亮度传感器14的输出端,电阻r1耦接于直流电vcc和比较器a的同相端之间,电阻r2串接于比较器a的同相端和地之间,调节电阻r2的阻值可调整比较电路15的预设值。
50.控制电路17包括与门u1、三极管q1、继电器km1、和续流二极管d1,与门u1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于比较电路15的输出端,与门u1的第二输入端耦接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门u1的输出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具有线圈和常闭触头,继电器km1的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1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串接于电磁铁10的供电回路中,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
51.当比较电路15接收到亮度传感器14传递的亮度信号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判断当下环境亮度较低时,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控制电路17,且同时,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检测到识别面板2前有人时,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控制电路17,而控制电路17收到比较电路15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6同时输入的高电平信号时,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断开,切断电磁体的供电回路,使得移动板4伸出空腔3,通过补光灯6对识别面板2附近进行补光;
52.而当控制电路17接收到最多一个高电平信号时,电磁铁10的供电回路闭合,电磁铁10为得电状态,从而控制移动板4和补光灯6收入空腔3内。
53.如图2和图4所示,开关组件9包括固定连接于空腔3内壁的凸缘20以及设置于凸缘20上的触发开关21,触发开关21串接于补光灯6的供电回路中,本实施例中触发开关21选用复位型常闭触头。凸缘20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垫22,缓冲垫22采用橡胶质地,通过缓冲垫22减少连接板11与凸缘20接触时的振动。
54.当电磁铁10吸合金属片12使得连接板11和移动板4收至空腔3内时,触发开关21被触发,补光灯6供电回路断开;
55.而当电磁铁10失电时,补光灯6伸出空腔3,触发开关21恢复原态,补光灯6供电回路导通。
56.通过防护棚5对识别面板2进行遮挡防护,减少雨水、飘落的树叶等杂质对识别面板2的影响;
57.同时,通过检测组件8对环境亮度以及是否有人处于识别面板2前进行检测,当环境亮度较低也有人置于识别面板2前需要进行识别时,升降组件7带动移动板4升起,使得补光灯6置于空腔3外,并通过与升降组合配合的开关组件9控制补光灯6亮起,对识别面板2前区域进行补光照明,对门禁机识别面板2进行防护且在光线较暗时进行补光,提高门禁系统的识别效率以及多场景实用性。
5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