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925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射控制信号功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遥控功能的电子装置已经逐渐进 入了日常家庭。各类家用电器如电视机、光盘播放器、空调机等通常会配备遥控器,用户可 通过遥控器实现远距离控制,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常见的遥控器一般包括一个塑料壳 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各功能按键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电路板上一般会焊接一个 的用以发射控制信号的发光管,例如红外光发射管。壳体上开设有供该红外光发射管穿过 的透光孔。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射效果,该红外光发射管需突出于壳体外表面。然而,上述遥 控器在使用中,该突出于壳体外表面的红外光发射管较易发生移位而陷入壳体内部,从而 损坏遥控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发光管较为稳定的电子装置。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及电连接电路板的发光管。壳体 上开设有装配发光管的透光孔。电子装置还包括固设于壳体内且支撑发光管的支撑件。支 撑件包括弹性卡持臂,弹性卡持臂的末端与发光管的侧壁相抵持。弹性卡持臂朝靠近透光 孔的方向延伸并与发光管的侧壁形成一夹角,以阻止发光管脱离透光孔而进入壳体内部。上述电子装置的支撑件具有可与发光管侧壁相抵持的弹性卡持臂,且该弹性卡持 臂朝靠近透光孔的方向延伸并与发光管的侧壁形成一夹角。当发光管所受外力冲击时,该 弹性卡持臂对发光管的抵持力可以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将发光管较为牢固地安装于 透光孔。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装置省略其内部部分电子元件及部分壳体后的另一个角度的 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支撑件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5是沿图2中V-V线的剖面示意图。图6与图5相似,所示为发光管从壳体上取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电路板20及电连接于电路板20上的发光管30。壳体10上开设有一个装配发光管30的透光孔11。壳体10 上还设有多个方便使用者操作的控制按钮13。电子装置100可为遥控器、手机、电子钥匙等 电子装置。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为遥控器,发光管30为红外发光二极管。请参阅图3,电路板20大致为方形板。发光管30包括近似圆柱形的灯管31和从 灯管31 —侧延伸所形成的两个引脚33。引脚33可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在电路板20上。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固定设于壳体10内侧且支撑发光管30的支撑件40。请一并 参阅图4,支撑件40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大致呈圆片状的主体41及从主体 41两端朝同一侧垂直折弯延伸形成的两个施力部43。两个施力部43的端部进一步朝远离 主体41的方向垂直折弯延伸形成两个平板状固定部431。主体41中部开设有大致为圆形 的定位孔45。支撑件40还包括从主体41的定位孔45内侧朝向定位孔45中心并向该固定 部431 —侧倾斜延伸的两个相对的弹性卡持臂47。发光管30的灯管31可穿设于定位孔 45内并同时被两个弹性卡持臂47的末端所夹持。为了增大弹性卡持臂47与发光管30的 接触面积,弹性卡持臂47末端还形成有与圆柱形的灯管31的外缘相配合的圆弧形抵持部 471。当然,抵持部471的形状也可为其他便于夹持灯管31的形状。抵持部471上还可进 一步设有增大摩擦且防止擦伤灯管31的保护层(图未示)。请参阅图5,弹性卡持臂47朝靠近透光孔11的方向倾斜,并与发光管30的灯管 31的侧壁形成一夹角α。夹角α的范围在30度至60度之间。本实施例中,夹角α为45度。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组装时,首先将支撑件40的两个固定部431通过胶粘或 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0的内侧壁上,且使支撑件40的定位孔45与壳体10的透光孔11 对齐。然后将电路板20安装至壳体10内,并使固定在电路板20上的发光管30的灯管31 依次穿过支撑件40的定位孔45和壳体10的透光孔11而部分突出于壳体10表面。此时, 位于定位孔45内的两个弹性卡持臂47的抵持部471将从灯管31的两侧将其较为牢固地 卡持固定于透光孔11内,使其较难在透光孔11内发生晃动。请再次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从桌上 跌落至地板,或与别的物体发生撞击,从而导致发光管30的灯管31受到一个沿透光孔11 的轴线向壳体10内部的冲击力。此时,由于两个弹性卡持臂47均朝靠近透光孔11的方向 倾斜,因此两个弹性卡持臂47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较难发生形变,导致弹性卡持臂47对灯管 31的夹持力可相应增大而提供一个阻碍灯管31相对壳体10发生相对运动的静摩擦力,从 而阻止灯管31脱离透光孔11而进入壳体10内部。请参阅图6,当需要更换电子装置100的电路板20及发光管30时,可用手同时按 压支撑件40的两个施力部43,使主体41发生形变,并使两个弹性卡持臂47分别相对固定 部431转动一段距离。当弹性卡持臂47与灯管31的侧壁近似平行时,弹性卡持臂47对灯 管31的夹持力较小,灯管31可从透光孔11中脱离,此时可较为轻松地将电路板20及连同 固定其上的发光管30从壳体10内取出。停止对两个施力部43施力后,支撑件40释放变 形时储存的弹性势能而恢复原状。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的支撑件40具有可与发光管30两侧相抵持的弹性 卡持臂47,因此可将发光管30较为牢固地卡持固定于透光孔11内,即使发光管30受到外 力冲击仍可将发光管30的位置保持不变。
可以理解,支撑件40也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固定部431及施力部43的 数量也可不限于两个。如果支撑件40与壳体10 —体成型,则固定部431及施力部43也可 省略。弹性卡持臂47的数量也不限于两个,例如可为一个、三个或更多。当只有一个弹性 卡持臂47时,发光管30与该弹性卡持臂47相对的一侧可与透光孔11的侧壁相抵持。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作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 精神所作的变化,都包含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位于该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及电连接该电路板的发光管,该 壳体上开设有装配该发光管的透光孔,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括固设于该壳体内且 支撑该发光管的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弹性卡持臂,该弹性卡持臂的末端与该发光管的侧 壁相抵持,该弹性卡持臂朝靠近该透光孔的方向延伸并与该发光管的侧壁形成一夹角,以 阻止该发光管脱离该透光孔而进入该壳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包括主体,该主体上开设有供 该发光管穿过的定位孔,该弹性卡持臂由该主体朝向该定位孔内延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包括位于该主体两侧的两个 固定部及连接该主体和每个固定部的一个施力部,该支撑件通过该两个固定部与该壳体固 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施力部由该主体两端朝同一侧 垂直折弯延伸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固定部由该两个施力部末端朝 远离该主体的方向垂直折弯延伸形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卡持臂末端形成有与该发光管 的外缘相配合的圆弧形抵持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30度至60度。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及电连接电路板的发光管。壳体上开设有装配发光管的透光孔。电子装置还包括固设于壳体内且支撑发光管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弹性卡持臂,弹性卡持臂的末端与发光管的侧壁相抵持。弹性卡持臂朝靠近透光孔的方向延伸并与发光管的侧壁形成一夹角,以阻止发光管脱离透光孔而进入壳体内部。该电子装置的发光管可以较为稳定地安装于透光孔。
文档编号G08C23/04GK102087781SQ20091031075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日
发明者刘志华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