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地震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756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应式地震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报警装置,尤其是一种感应式地震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地震是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由于地震成因极其复杂,科学家们至今仍不能准确地提前预报地震。因此,地震报警器在日常生活中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地震报警器感应地震的灵敏度比人的感觉高出许多, 能够在地震发生瞬间拉响警报,及时告知人们危险来临需尽快做出应急反应,这样可帮助人们迅速获取紧急情况信息,促使人们加快逃离危险地,起到有效地保护人们生命安全的目的。尽管市场上也有一些地震报警器,但是大多存在以下缺点性能好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价格比较便宜的地震报警效果又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使用方便、经济实惠的感应式地震报警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感应式地震报警器,主要由主件盒、震动感应器、电源、元件电路板和扬声器五部分组成,除主件盒外各部分间均为导线连接。震动感应器由圆盘、永磁体和线圈组成;永磁体有八根分别对应8个线圈,永磁体呈辐射状间隔均勻地排列在圆盘上,圆盘由与地面竖直的弹簧支撑;线圈固定在主件盒上, 各线圈首尾依次连接,两端头接入元件电路板。永磁体与线圈之间的距离相同。元件电路板包括以下结构震动感应器的线圈一端与二极管2AP9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二极管2AP9的负极与三极管BGl的基极连接;电阻Rl —端与三极管 BGl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电阻R2 —端与三极管BGl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BGl的发射极与电阻R4及电容Cl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容 Cl的负极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BGl的集电极与电阻R3及R5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与电源正极连接,BG2的集电极与集成块KD9561的SEL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VDD极与电源正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VSS极与电源负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信号输出极与三极管BG3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与扬声器Y的一端连接,扬声器Y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BG3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与三极管BGl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4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三极管BG4的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与三极管BG4的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电阻 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与电源负极连接;开关K控制电源。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地震报警器设计科学合理、灵敏度高,是根据地震时地面震动,造成圆盘摆动引发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并经由电路放大使扬声器发声和发光二极管发光同时报警,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时间以逃离危险境地;另外,发光二极管可直观显示不同震级,便于人们迅速判断危险程度及时采取恰当的避震措施。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地震报警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式地震报警器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1中感应式地震报警器中震动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感应式地震报警器中元件电路板的电路结构图。图中1主件盒,2震动感应器,3电源,4元件电路板,5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地震报警器,主要由主件盒1、震动感应器2、电源3、元件电路板4和扬声器5五部分组成,除主件盒外各部分间均为导线连接。其中,主件盒可用模具注塑机生产,震动感应器参照图2选用适合的线圈和永磁体装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感应式地震报警器安装于墙上或放置在桌上显眼之处。如图2所示,震动感应器由圆盘、永磁体和线圈组成;永磁体有八根分别对应8个线圈,各永磁体与线圈之间的距离相同,永磁体呈辐射状间隔均勻地排列在圆盘上,圆盘由与地面竖直的弹簧支撑;线圈固定在主件盒上,各线圈首尾依次连接,两端头接入元件电路板。其工作原理为发生地震时,房屋晃动则圆盘带动永磁体左右摆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为获得较大的总感应电流(增加报警器灵敏度)用于驱动扬声器和点亮发光二极管,绕制线圈时应使串联的各个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一致。如图3所示,元件电路板包括以下结构震动感应器的线圈一端与二极管2AP9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二极管2AP9的负极与三极管BGl的基极连接;电阻Rl 一端与三极管BGl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电阻R2 —端与三极管BGl基极连接, 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BGl的发射极与电阻R4及电容Cl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容Cl的负极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BGl的集电极与电阻R3及R5连接,电阻 R3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与电源正极连接,BG2的集电极与集成块KD9561的SEL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VDD 极与电源正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VSS极与电源负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信号输出极与三极管BG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与扬声器Y的一端连接,扬声器Y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BG3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与三极管BGl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4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 LEDl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三极管BG4的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三极管BG4的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 的正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与电
4源负极连接;开关K控制电源。其工作原理为发生地震时,震动感应器中的感应电流加到 BGl基极,BGlb丨BGlc丨则BG^丨,BG2导通则BG2c丨触发KD9561,通过三极管BG3放大带动扬声器发声;同时,BGlc丨BG4b丨则BG4导通,带动反映地震大小的红、黄、绿发光二极管导通而发光。震级小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小,只有绿灯亮;震级较大产生的感应电流也较大,黄、绿灯同时发光;震级更大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更大,此时红、黄、绿灯同时发亮。
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式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主件盒、震动感应器、电源、元件电路板和扬声器五部分组成,除主件盒外各部分间均为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感应器由圆盘、 永磁体和线圈组成;所述永磁体有八根分别对应8个线圈,永磁体呈辐射状间隔均勻地排列在圆盘上,圆盘由与地面竖直的弹簧支撑;所述线圈固定在主件盒上,各线圈首尾依次连接,两端头接入元件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式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与线圈之间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式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电路板包括以下结构所述震动感应器的线圈一端与二极管2AP9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二极管2AP9的负极与三极管BGl的基极连接;电阻Rl —端与三极管BGl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电阻R2—端与三极管BGl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BGl的发射极与电阻R4及电容Cl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容Cl的负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三极管BGl的集电极与电阻R3及R5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与电源正极连接,BG2的集电极与集成块KD9561的SEL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VDD极与电源正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VSS 极与电源负极连接,集成块KD9561的信号输出极与三极管BG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与扬声器Y的一端连接,扬声器Y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BG3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与三极管BGl 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4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三极管BG4的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 的正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三极管BG4的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与电源负极连接;开关K控制电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式地震报警器,它是根据地震时地面震动,造成圆盘摆动引发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并经由电路放大使扬声器发声和发光二极管发光同时报警,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时间以逃离危险境地;另外,发光二极管可直观显示不同震级,便于人们迅速判断危险程度及时采取恰当的避震措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使用方便、经济实惠、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G08B21/10GK202013631SQ201120133309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唐雁, 黄干宾, 黄干煌 申请人:唐雁, 黄干宾, 黄干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