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口、左转快速公交通过该交叉口的方法及信号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72280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交叉口、左转快速公交通过该交叉口的方法及信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计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左转快速公交延误和冲突的交叉口及该交叉口的通行方法和信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问题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针对我国高度密集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道路空间资源的特点,运量大、快速便捷、能耗污染低,人均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少的快速公交成为缓解我国严峻交通形势的有效措施。根据国外理论界对快速公交的诸多定义,结合中国的国情,建设部38号文《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指出:“快速公交系统是利用现代化大容量专用公共交通车辆,在专用的道路空间快速运行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与轨道交通相同的运量大、快捷、安全等特性,而造价和运营成本相对低廉”。要实现快速公交,需要一定的要求和技术保障。一方面,只有设立公交专用道或专用路,才能将快速公交与普通车辆在空间上加以分离,确保快速公交在运行时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公交专用道的开设仅给快速公交提供了空间层面上的优先,而要真正做到公交优先,时间层面上的优先也必不可少。在交叉口信号配时过程中,优先考虑让快速公交通过,减少公交延误。只有时空优先相结合才能发挥快速公交最大的效率。
研究表明例如公交绿波,主要针对保障直行线路公交快速通过交叉口,没有考虑有转向的公交线路,而显然后者在城市中应用更为普遍。右转快速公交几乎不受社会车辆影响,所以不需要特殊设计。但是左转公交与社会车辆有很大的冲突,需要专门设计才能减少左转快速公交延误和冲突。当有左转公交的道路还存在直行快速公交时,在交叉口必须分别设置左转和直行快速公交进口道,同时配以专用信号灯才能保证左转快速公交的时空优先权,然而现实中绝大部分交叉口都无法提供这么大的空间来容纳两条公交进口道。目前遇到该问题时,交叉口的设计和控制措施主要为:
(O在交叉口,左转快速公交与左转社会车辆共用信号和车道;
(2)在交叉口,左转快速公交和直行快速公交共用信号和车道。无论是以上哪一种措施,都存在延误大或冲突多的问题。措施I中,若早晚高峰左转社会车辆很多,左转快速公交很有可能无法在一个信号周期内通过交叉口,延误大大增加;措施2中,左转快速公交将于对向直行车辆发生冲突,影响交叉口运行效率,增加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的快速公交来向道路除左转线路外还有直行公交线路,同时交叉口的快速公交来向右侧道路有中央分隔带并且机动车道总宽度加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等于25米的交叉口。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左转快速公交在交叉口的延误和冲突的交叉口以及该交叉口的通行方法和信号控制方法,其通过让左转快速公交根据专用相位指示右转掉头通过该交叉口或利用直行公交专用道左转通过该交叉口,从减少了左转快速公交在交叉口的延误和与其他车流的冲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当专用信号灯指示直行时,左转快速公交利用公交专用道左转通过交叉口 ;当专用信号灯指示右转时,左转快速公交利用右转车道进入来向右侧道路并掉头后直行通过交叉□。一种交叉口的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1、设快速公交来向路段为路段I,在交叉口路段I右侧路段为路段II,对向为路段III,左侧为路段IV ;展宽路段I进口道,在展宽渐变段开始处路侧设置左转公交专用信号灯1,信号灯I包括直行信号和右转信号;在展宽段开始处公交专用道和右转车道上分别安装左转公交检测器A和检测器B ;
步骤2、在路段I直行车辆停车线上游35米处提前分离右转车道,右转车道宽度为5米,线形为圆形,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半径为45米,开始分离处与原右转车道边缘线相切,用渠化岛将右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分开;
步骤3、路段II中央分隔带设置开口,开口区域路面标绘公交掉头导向线,分隔带开口处设置左转公交检测器C ;
步骤4、在路段II主停车线上游,中央分 隔带开口远离交叉口一侧后10米处设置机动车预停车线和预信号灯,所述机动车预停车线与主停车线平行;
步骤5、在路段IV交叉口出口道口的公交专用道上设置检测左转公交的检测器D ;
所述交叉口其余部分按照《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进行设计。一种通过上述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其包括:
步骤1、不考虑路段I左转快速公交,并且所有方向进口道右转车辆的行驶均不受信号灯影响,采用交通信号控制中常规的韦伯斯特Webster信号配时方法对该交叉口选取信号方案和配时,得到η个信号相位,其中设路段I首先放行的相位为相位1,整个交叉口按照相位I到相位η的顺序进行放行;若路段II交叉口进口道直行和左转方向车辆不在同一相位放行,则路段II进口道首先放行直行相位,设该相位为相位b,l<b ^ η ;
步骤2、检测器A在新周期相位I开始前I秒是否检测到左转公交,若检测结果为是,进入步骤3,若检测结果为否,则信号灯I指示右转掉头,并进入步骤4 ;
步骤3、在相位I前增加一个相位以放行路段1、111公交专用道上车辆,于上一信号周期最后一相位结束后开始该相位;信号灯I指示右转掉头;若检测器A测得的X辆左转公交都已通过检测器D,则检测器A、D计数归零,并进入步骤4,若检测结果为否,继续目前的相位直至检测器A测得的X辆左转公交都已通过检测器D ;
步骤4、按顺序依次开始相位I至相位b前一个相位;
步骤5、检测器B在相位b开始前6秒是否检测到左转公交,若检测结果为是,进入步骤6,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7 ;
步骤6、信号灯I指示左转公交进入直行公交专用道;若检测器B测得的y辆左转公交都已通过检测器C,则检测器B、C计数归零,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并进入步骤8,若检测结果为否,则继续相位b前一相位直至检测器B测得的y辆左转公交都已通过检测器C ;
步骤7、信号灯I指示左转公交进入直行公交专用道;在相位b开始前6秒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
步骤8、信号灯2变为绿灯后6秒开始相位b ;信号灯2在相位b结束前3秒变为红灯; 步骤9、按顺序开始相位b后一相位至本信号周期最后一个相位,并返回步骤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了左转快速公交在交叉口的平均延误,保证左转快速公交能够在到达交叉口后一个信号周期时间段内通过交叉口,缩短了公交车的行程时间,实践了公交优先的口号,有助于提升公交在居民出行中的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消除了左转快速公交与对向直行社会车辆的冲突,增加了交叉口的安全性;
3、在保证左转快速公交快速、安全通过交叉口的同时,并没有明显增加社会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牺牲社会车辆的利益。预停车线和预信号的设置可以使交通流在信号处集中,在交叉口主停车线处不停止的通过,从而使交叉口的绿灯时间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叉口设计方案 图2为一种推荐的左转快速公交专用信号灯形式示意 图3为标绘掉头导向线的示意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叉口相位方案和配时结果;
图5为本发明方法在一个信号周期内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流程示意 图1中:1.左转公交专用信号灯,2.预停车信号灯,a.展宽渐变段,b.展宽段,A.检测器A、B.检测器B、C.检测器C、D.检测器D。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左转快速公交通过交叉口的通行方法的交叉口设计方法,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叉口设计方案图如图1所示。步骤1、设快速公交来向路段为路段I,在交叉口路段I右侧路段为路段II,对向为路段III,左侧为路段IV ;展宽路段I进口道,在展宽渐变段开始处设置左转公交专用信号灯,在展宽段开始处设置左转公交检测器;
本实施例中,同时有直行快速公交线路和左转快速公交线路的路段为西侧路段I,南侧路段为路段II,东侧路段为路段III,北侧路段为路段IV ;路段II有中央分隔带且机动车总宽度加中央分隔带宽度为30米,大于25米,符合本专利适用条件;对路段I进口道进行展宽,展宽渐变段a开始处位于路段I交叉口停车线上游80米,展宽渐变段长度20米,展宽段b长度60米,展宽前路段I进口道一侧宽度为15米,其中两条社会车辆机动车道和一条公交专用道宽度都为4米,非机动车道宽度为3米,展宽后总宽度增加2米,社会车辆机动车道变为三条,公交专用道仍为一条,四条车道宽度都为3.75米,非机动车道宽度变为2米,车道由路外侧向内侧顺序依次为非机动车道,右转车道,公交专用道和两条机动车道;在展宽渐变段开始处路测设置左转公交专用信号灯1,信号灯I包括直行信号和右转信号,一种推荐的信号灯I形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展宽段开始处公交专用道和右转车道上分别安装左转公交检测器A和检测器B。步骤2、在路段I直行车辆停车线上游35米处提前分离右转车道,右转车道宽度为5米,线形为圆形,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半径为45米,开始分离处与原右转车道边缘线相切,用渠化岛将右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分开;
步骤3、测量右转车道外侧与路段II最外侧机动车道相交锐角为α,记交点为J,其切线为k,测量路段II机动车道宽度加中央分隔带宽度为X米,从右转车道与路段II最外侧机动车道交点处开始至路段II中央分隔带另一侧的最外侧机动车道结束,标绘快速公交掉头导向线,导向线为两条同心圆弧,夕卜侧圆弧半径R外=X/(1+cos α ),内侧圆弧半径Rrt=_5+X/(1+cos α ),圆心位置的确定方法为:从交点J出发做指向中央分隔带的切线k的垂线J0,垂线长度为X/(1+C0S α ),端点O即为圆心;将中央分隔带与快速公交掉头导向线相交区域Ω铺成路面,设置开口供快速公交遵循路面标绘的导向线掉头,并在区域Ω设置检测左转公交的检测器C。本实施例中,标绘掉头导向线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右转车道外侧与路段II最外侧机动车道相交锐角α为15°,路段II机动车道宽度加中央分隔带宽度X为30米,则导向线外侧圆弧半径R外=X/ (1+cos α ) =15.3米,R内=_5+X/ (1+cos α ) =10.3米,以O点为圆心标绘左转快速公交掉头导向线;将中央分隔带与快速公交掉头导向线相交区域铺成路面,并在该区域设置检测左转公交的检测器C。步骤4、在路段II主停车线上游,中央分隔带开口远离交叉口一侧后10米处设置机动车预停车线和预信号灯,所 述机动车预停车线与主停车线平行;
本实施例中,中央分隔带开口远离交叉口一侧处距路段II主停车线垂直距离为36米,则预停车线和预信号灯距离路段II主停车线垂直距离为46米,所述机动车预停车线与主停车线平行。步骤5、在路段IV交叉口出口道口的公交专用道上设置左转公交检测器D。交叉口其余部分按照《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进行设计。一种上述左转快速公交通过交叉口的通行方法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不考虑路段I左转快速公交,采用交通信号控制中常规的韦伯斯特Webster信号配时方法对该交叉口选取信号方案设计和配时,得到η个信号相位,其中设路段I首先放行的相位为相位1,整个交叉口按照相位I到相位η的顺序进行放行;若路段II交叉口进口道直行和左转方向车辆不在同一相位放行,则路段II进口道首先放行直行相位,设该相位为相位b, l<b ^ η ;
本实施例中,不考虑路段I左转快速公交,根据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和车型信息,采用交通信号控制中常规的韦伯斯特Webster信号配时方法对该交叉口选取信号方案和配时,相位方案和配时结果如图4所示。该方案共有3个信号相位,其中b=3,n=3,第一相位放行路段1、ΠΙ(东西方向)直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第二相位放行路段1、111(东西方向)左转车辆,第三相位放行路段I1、IV直行和左转车辆,特别的,该交叉口所有进口道右转车辆均不受主信号灯控制,在安全的前提下寻找可穿越空隙,利用右转车道进行右转。图5为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致的在一个信号周期内交叉口信号控制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2至步骤9。步骤2、检测器A在新周期相位I开始前I秒是否检测到左转公交,若检测结果为是,进入步骤3-1,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2-1 ;
步骤2-1、信号灯I指示右转掉头,并进入步骤4 ;
步骤3-1、在相位I前增加一个相位以放行路段1、111公交专用道上车辆,于上一信号周期最后一相位结束后开始该相位;信号灯I指示右转掉头;
步骤3-2、检测器A测得的X辆左转公交是否都已通过检测器D,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3-4,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3-3 ;其中,检测器A和检测器D初始计数为零,若检测到一辆左转公交,则检测器计数加一;
步骤3-3、继续目前的相位,并返回步骤3-2。步骤3-4、检测器A、D计数归零,并进入步骤4 ;
本实施例中,在相位I前增加一个相位以放行路段1、111(东西方向)公交专用道上车辆,于上一信号周期第3相位结束后开始该相位;信号灯I指示右转掉头;若检测器A测得的X辆左转公交都已通过检测器D,则检测器A、D计数归零,并进入步骤4,若检测结果为否,继续目前的相位直至检测器A测得的X辆左转公交都已通过检测器D ;
步骤4、按顺序依次开始相位I至相位b前一个相位;
本实施例中,按顺序依次开始相位I和相位2 ;
步骤5、检测器B在相位b开始前6秒是否检测到左转公交,若检测结果为是,进入步骤6-1,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7 ;
本实施例中,检测器B在相位3开始前6秒是否检测到左转公交,若检测结果为是,进入步骤6-1,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7 ;
步骤6-1、信号灯I指示左转公交进入直行公交专用道;
步骤6-2、检测器B测得的y辆左转公交是否都已通过检测器C,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6-4,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6-3 ;其中,检测器B和检测器C初始计数为零,若检测到一辆左转公交,则检测器计数加一;
步骤6-3、继续相位b前一相位,并返回步骤6-2 ;
步骤6-4、检测器B、C计数归零,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并进入步骤8。本实施例中,信号灯I指示左转公交进入直行公交专用道;若检测器B测得的y辆左转公交都已通过检测器C,则检测器B、C计数归零,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并进入步骤8,若检测结果为否,则继续相位2直至检测器B测得的y辆左转公交都已通过检测器C ;
步骤7、信号灯I指示左转公交进入直行公交专用道;在相位b开始前6秒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
本实施例中,信号灯I指示左转公交进入直行公交专用道;在相位3开始前6秒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
步骤8、信号灯2变为绿灯后6秒开始相位b ;信号灯2在相位b结束前3秒变为红灯; 本实施例中,信号灯2变为绿灯后6秒开始相位3 ;信号灯2在相位3结束前3秒变为红灯;
步骤9、按顺序开始相位b后一相位至本信号周期最后一个相位,结束本信号周期。本实施例中,相位3已经是本信号周期最后一个相位,因此直接结束本信号周期并返回步骤2进入下一信号周期。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左转快速公交通过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不考虑路段I左转快速公交,并且所有方向进口道右转车辆的行驶均不受信号灯影响,采用交通信号控制中常规的韦伯斯特Webster信号配时方法对该交叉口选取信号方案和配时,得到η个信号相位,其中设路段I首先放行的相位为相位1,整个交叉口按照相位I到相位η的顺序进行放行;若路段II交叉口进口道直行和左转方向车辆不在同一相位放行,则路段II进口道首先放行直行相位,设该相位为相位b,Kb ( η ; 步骤b、检测器A在新周期相位I开始前I秒是否检测到左转公交,若检测结果为是,进入步骤C,若检测结果为否,则信号灯I指示右转掉头,并进入步骤d ; 步骤C、在相位I前增加一个用以放行路段1、111公交专用道上车辆的相位,开始该相位; 步骤d、按顺序依次开始相位I至相位b前一个相位; 步骤e、检测器B在相位b 开始前6秒是否检测到左转公交,若检测结果为是,进入步骤f,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g ; 步骤f、在所述检测器B检测到的所有左转公交都通过检测器C后,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 步骤g、信号灯I指示左转公交进入直行公交专用道;在相位b开始前6秒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 步骤h、信号灯2变为绿灯后6秒开始相位b ;信号灯2在相位b结束前3秒变为红灯;步骤1、按顺序开始相位b后一相位至本信号周期最后一个相位,结束本信号周期,返回步骤b开始下一信号周期; 其中,所述交叉口通过如下步骤构成: 步骤1、设快速公交来向路段为路段I,在所述交叉口路段I右侧路段为路段II,对向为路段III,左侧为路段IV,展宽路段I进口道,在展宽渐变段开始处设置左转公交专用信号灯,在展宽段开始处公交专用道和右转车道上分别安装左转公交检测器A和检测器B ;步骤2、渠化路段I右转车道,将右转车道与直行车道提前分离; 步骤3、路段II中央分隔带设置开口,路面标绘公交掉头导向线,所述中央分隔带开口处设置左转公交检测器C ; 步骤4、在路段II主停车线上游,所述中央分隔带开口远离交叉口一侧后10米处设置机动车预停车线和预信号灯,所述机动车预停车线与主停车线平行; 步骤5、在路段IV交叉口出口道口的公交专用道上设置检测左转公交的检测器D ;其中,所述步骤I中:所述展宽渐变段开始处位于路段I交叉口停车线上游80米,展宽渐变段长度20米,展宽段长度60米,宽度增加值2米;在展宽渐变段开始处路测设置左转公交专用信号灯1,信号灯I包括直行信号和右转信号; 其中,所述步骤2中:在路段I直行车辆停车线上游35米处提前分离右转车道,右转车道宽度为5米,线形为圆形,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半径为45米,开始分离处与原右转车道边缘线相切,用渠化岛将右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分开; 其中,所述步骤3中: 测量右转车道外侧与路段II最外侧机动车道相交锐角为α,记交点为J,其切线为k,测量路段II机动车道宽度加中央分隔带宽度为X米,从右转车道与路段II最外侧机动车道交点处开始至路段II中央分隔带另一侧的最外侧机动车道结束,标绘快速公交掉头导向线,导向线为两条同心圆弧,外侧圆弧半径R#=x/ (1+C0S α ),内侧圆弧半径R@=_5+X/(1+cos α ),圆心位置的确定方法为:从交点J出发做指向中央分隔带的切线k的垂线J0,垂线长度为X/(1+C0S α ),端点O即为圆心; 将所述中央分隔带与快速公交掉头导向线相交区域Ω铺成路面,设置开口供快速公交遵循路面标绘的导向线掉头,并在区域Ω设置检测左转公交的检测器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 、在相位I前增加一个相位以放行路段1、111公交专用道上车辆,于上一信号周期最后一相位结束后开始该相位;信号灯I指示右转掉头; 步骤c-2、所述检测器A测得的X辆左转公交是否都已通过检测器D,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c-4,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c-3 ;其中,所述检测器A和所述检测器D初始计数为零,若检测到一辆左转公交,则检测器计数加一; 步骤c-3、继续目前的相位,并返回步骤c-2 ; 步骤c-4、检测器A、D计数归零,并进入步骤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f-Ι、信号灯I指示左转公交进入直行公交专用道; 步骤f-2、所述检测器B测得的y辆左转公交是否都已通过所述检测器C,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f_4,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f_3 ;其中,所述检测器B和所述检测器C初始计数为零,若检测到一辆左转公交,则检测器计数加一; 步骤f_3、继续相位b前一相位,并返回步骤f_2 ; 步骤f_4、所述检测器B、C计数归零,信号灯2变为绿灯,放行预停车线处车辆,并进入步骤h。
4.一种左转快速公交通过交叉口的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左转快速公交按照专用信号灯控制通过所述交叉口: 当所述专用信号灯指示直行时,所述左转快速公交利用公交专用道左转通过所述交叉Π ; 当所述专用信号灯指示右转时,所述左转快速公交利用右转车道进入来向右侧道路并掉头后直行通过所述交叉口; 其中,所述交叉口通过如下步骤构成: 步骤1、设快速公交来向路段为路段I,在所述交叉口路段I右侧路段为路段II,对向为路段III,左侧为路段IV,展宽路段I进口道,在展宽渐变段开始处设置左转公交专用信号灯,在展宽段开始处公交专用道和右转车道上分别安装左转公交检测器A和检测器B ;步骤2、渠化路段I右转车道,将右转车道与直行车道提前分离; 步骤3、路段II中央分隔带设置开口,路面标绘公交掉头导向线,所述中央分隔带开口处设置左转公交检测器C ; 步骤4、在路段II主停车线上游,所述中央分隔带开口远离交叉口一侧后10米处设置机动车预停车线和预信号灯,所述机动车预停车线与主停车线平行; 步骤5、在路段IV交叉口出口道口的公交专用道上设置检测左转公交的检测器D ; 其中,所述步骤I中:所述展宽渐变段开始处位于路段I交叉口停车线上游80米,展宽渐变段长度20米,展宽段长度60米,宽度增加值2米;在展宽渐变段开始处路测设置左转公交专用信号灯1,信号灯I包括直行信号和右转信号; 其中,所述步骤2中:在路段I直行车辆停车线上游35米处提前分离右转车道,右转车道宽度为5米,线形为圆形,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半径为45米,开始分离处与原右转车道边缘线相切,用渠化岛将右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分开; 其中,所述步骤3中: 测量右转车道外侧与路段II最外侧机动车道相交锐角为α,记交点为J,其切线为k,测量路段II机动车道宽度加中央分隔带宽度为X米,从右转车道与路段II最外侧机动车道交点处开始至路段II中央分隔带另一侧的最外侧机动车道结束,标绘快速公交掉头导向线,导向线为两条同心圆弧,夕卜侧圆弧半径R#=X/ (1+cos α ),内侧圆弧半径R@=_5+X/(1+cos α ),圆心位置的确定方法为:从交点J出发做指向中央分隔带的切线k的垂线JO,垂线长度为X/(1+cos α ),端点O即为圆心; 将所述中央分隔带与快速公交掉头导向线相交区域Ω铺成路面,设置开口供快速公交遵循路面标绘的导向线掉 头,并在区域Ω设置检测左转公交的检测器C。
全文摘要
本发明针对的快速公交来向道路除左转线路外还有直行公交线路,同时交叉口的快速公交来向右侧道路有中央分隔带并且机动车道总宽度加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等于25米的交叉口。其提出一种让左转快速公交根据专用相位指示右转掉头通过交叉口或利用直行公交专用道左转通过交叉口的左转快速公交通行方法以及与该方法配套的交叉口设计和信号控制方法。本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左转快速公交在交叉口的平均延误,保证左转快速公交在到达交叉口后一个信号周期时间段内通过该交叉口,并且消除了左转快速公交与对向直行社会车辆的冲突。
文档编号G08G1/07GK103198675SQ20131008927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王炜, 丁浩洋, 杨敏, 赵德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