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7814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安防监控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安防监控设备通常用于对交通、医院、企业等各个行业的场所进行监控,现有的安防监控设备具有监控摄像功能,而没有温度监测、烟雾监测的功能,如果发生火情,可能只有火势比较大时才会容易被注意到,但是有可能已经造成了损伤。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可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高清摄像机、气体检测器、烟雾传感器、温度检测器、微处理器、报警器、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控制中心,所述高清摄像机、气体检测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检测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将对监控的环境拍摄的信息和对气体进行实时检测数据及时传输至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通讯模块和报警器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控制中心无线连接,微处理器分析出数据异常时通过报警器进行警示报警以及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中心设有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显示器和警示器,所述高清摄像机设有摄像头和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控制器,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摄像头两侧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有多个透明光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烟雾传感器设有汇烟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汇烟罩的中心设有烟雾探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汇烟罩的一侧设有汇烟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报警器设有报警灯和报警喇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警示器设有语音报警器。

本发明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高清摄像机、气体检测器、烟雾传感器、温度检测器、微处理器、报警器、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控制中心,通过高清摄像机、气体检测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检测器对监控的环境进行拍摄和对气体以及烟雾的检测并将其传输给连接的微处理器进行信息的处理,如果异常则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警示,以及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及时预警通知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高清摄像机1、气体检测器2、烟雾传感器3、温度检测器4、微处理器5、报警器6、无线通讯模块7和远程控制中心8。

所述高清摄像机1、气体检测器2、烟雾传感器3和温度检测器4分别与微处理器5连接,用于将对监控的环境拍摄的信息和对气体进行实时检测数据及时传输至微处理器5进行分析处理。

其中,气体检测器2用于对监控环境的气体做检测,所述烟雾传感器3用于感应出现火之前的烟雾,而所述烟雾传感器3设有汇烟罩31,所述汇烟罩31的中心设有烟雾探头32,所述汇烟罩31的一侧设有汇烟筒33。所述温度检测器4用于对监控环境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以便分析异常变化。

所述微处理器5与无线通讯模块7和报警器6连接,所述报警器6设有报警灯61和报警喇叭62,所述无线通讯模块7与远程控制中心8无线连接,当微处理器5分析出数据异常时通过报警器6进行预警警示,并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7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8。所述远程控制中心8设有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显示器81和警示器8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警示器82设有语音报警器,以进行语音预警警示。如此,及时预警通知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造成的损伤。

所述高清摄像机1设有摄像头11和底座12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12上的旋转控制器13,所述底座12上设有位于摄像头11两侧补光灯14,所述补光灯14设置有多个透明光杯15,以提高视频清晰度的效果。所述旋转控制器13使得摄像头11和底座12更多角度的转动,可以更好的扑捉到全方位的环境视频情况。

本发明防火预警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高清摄像机1、气体检测器2、烟雾传感器3、温度检测器4、微处理器5、报警器6、无线通讯模块7和远程控制中心8,通过高清摄像机1、气体检测器2、烟雾传感器3和温度检测器4对监控的环境进行拍摄和对气体以及烟雾的检测并将其传输给连接的微处理器5进行信息的处理,如果异常则通过报警器6进行报警警示,以及通过无线通讯模块7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8,及时预警通知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造成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