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962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报警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完成船舶电源状态、液位参数、阀门状态、舱室进水监测及其他参数的集中遥测、自动数据处理及报警、显示等功能的装置,其系统可靠性不高,反应速度慢,而且需要单独设置模拟数字转换设备就可以形象化的显示各模拟量数据。整个装置使用很不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LAN总线与CAN现场总线和RS485通讯相结合的网络系统的综合报警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报警器,系统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无须单独设置模拟数字转换设备就可以形象化的显示各模拟量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综合报警器,包括采集模块、HUB交换机、SJ501 VDR模块、SJ505左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 SJ505右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SJ505综合报警器主控板、左舷燃油柜报警器、右舷燃油柜报警器和主报警器,采集模块通过LAN总线与HUB交换机相连,HUB交换机通过LAN总线与SJ501 VDR模块相连,SJ501 VDR模块通过RS485总线与外部设备相连,HUB交换机还通过LAN总线分别与SJ505左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 SJ505右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SJ505综合报警器主控板相连,SJ505左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 SJ505右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SJ505综合报警器主控板分别通过RS485总线与左舷燃油柜报警器、右舷燃油柜报警器和主报警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综合报警器上还设置有按键板、蜂鸣器及7英寸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具体以下有益效果:

1、系统采用高速以太网LAN及CAN网络和RS485通讯构成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数据交换的时效性、可靠性;开放式的LAN外部数据网络更方便与其他设备的数据共享。

2、系统采集模块端口类型:开关量及模拟量信号采集端口,可以采集各种开关量信号,如压力开关信号、温度开关信号、继电器触点状态信号等;采集模拟量信号包括DC 4~20mA、PT100热电阻信号(2线制或者3线制)等,模拟量采集端口具有被测对象线缆断线监测、报警功能;各种通讯接口转换模块,如RS485/CAN通讯转换模块、RS485/LAN通讯转换模块,利用这些不同的通讯转换模块系统能够与其他第三方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也可接收第三方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实现集中监测、显示、报警功能。

3、对于任一输入监测点参数的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小于一秒;

4、用无主结构广播网络协议,易于扩展,即插即用,容量满足将来测点扩展的需要;

5、采集模块采用全密封固体结构;防水、防震、防腐,设备寿命长;

6、每个报警指示器配有专用的控制和通讯模块,更便利于报警信息的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综合报警器,包括采集模块1、HUB交换机2、SJ501 VDR模块3、SJ505左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4、 SJ505右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5、SJ505综合报警器主控板6、左舷燃油柜报警器7、右舷燃油柜报警器8和主报警器9,采集模块1通过LAN总线与HUB交换机2相连,HUB交换机2通过LAN总线与SJ501 VDR模块3相连,SJ501 VDR模块3通过RS485总线与外部设备相连,HUB交换机2还通过LAN总线分别与SJ505左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4、 SJ505右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5、SJ505综合报警器主控板6相连,SJ505左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4、 SJ505右舷燃油柜报警器主控板5、SJ505综合报警器主控板6分别通过RS485总线与左舷燃油柜报警器7、右舷燃油柜报警器8和主报警器9。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主报警器9上还设置有按键板、蜂鸣器及7英寸触摸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SJ505综合报警器主控板6带有1个以太网(LAN)接口及1个RS485接口,LAN接口与交换机连接,RS485接口与触摸屏相连接。主控板可以通过LAN及RS485接口将其他设备数据与综合报警器数据进行交换;主控板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RS485接口转送给7英寸触摸屏并通过相应的组态软件实现远端设备数据状态在触摸屏上的显示、报警指示。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完成船舶电源状态、液位参数、阀门状态、舱室进水监测及其他参数的集中遥测、自动数据处理及报警、显示等功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