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354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路线决策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大量进入人们的家庭,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同时,随着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普及,用户(如驾驶员)可以利用GPS方便的获取到目的地的路线。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导航系统只是简单的推送送出发点到目的地之间的行驶路线,并不会推送车辆行驶至停车位的路线,从而导致在用户驾驶车辆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自行寻找空闲的停车位。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化、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城市先后面临严重的停车问题,而停车设施建设受到用地紧张,资源短缺的制约,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于大型的停车场,由于内部场地较大,驾驶员很难准确的寻找到停车位,耽误驾驶员的时间,降低停车场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驾驶者为寻找停车场而产生的低速冗余交通,提高了出行者的成本。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停车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并确定目标位置预设范围内所有停车场的停车场信息,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的位置信息和停车场内至少一个空闲车位的位置信息;在所有的预设路线中选取一条临时路线,预设路线为从当前位置至一个空闲车位的一条路线;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一时间,第一时间为车辆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所需的时间;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二时间,第二时间为车辆沿临时路线从停车场至空闲车位所需的时间;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并在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时向用户推送临时路线,停车总时间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停车场信息还包括停车费用;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包括: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包括:为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分别分配相应的权重值;依次确定沿不同的预设路线从当前位置至空闲车位的预设停车总时间,并确定预设停车总时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确定所有停车场的预设停车费用以及预设停车费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临时路线的决策值C:其中,Tp为预设停车总时间,T′为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Mp为预设停车费用,M′为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费用,λ1为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λ2为停车费用的权重值;在临时路线的决策值不小于其他任一预设路线的决策值时,确定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一时间,包括:确定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U0,并确定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有序节点的集合U1={a1,a2,…,am},且集合U1中的节点属于集合U0;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1相对应的路段集合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所需的第一时间其中,i和j属于集合U0,且从节点i至节点j存在可行的路段Pij,Sij为路段Pij的长度,vij为车辆在路段Pij上的行驶速度;为路段决策变量,且当时,否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二时间,包括:确定从停车场am的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U′0,并确定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的有序节点的集合U2={b1,b2,…,bn},且集合U2中的节点属于集合U′0;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2相对应的路段集合并基于物联网技术确定车辆尺寸、驾龄和与空闲车位bn相对应的入位难度;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所需的第二时间其中,i′和j′属于集合U′0,且从节点i′至节点j′存在可行的路段Pi′j′,Si′j′为路段Pi′j′的长度,vi′j′为车辆在路段Pi′j′上的行驶速度;为路段决策变量,且当时,否则θ′为预设常数,T0为预设的标准时间;S′为车辆尺寸调整系数,且与车辆尺寸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D′为入位难度调整系数,且与入位难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E′为驾龄调整系数,且与驾龄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装置,包括: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并确定目标位置预设范围内所有停车场的停车场信息,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的位置信息和停车场内至少一个空闲车位的位置信息;选取模块,用于在所有的预设路线中选取一条临时路线,预设路线为从当前位置至一个空闲车位的一条路线;第一时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一时间,第一时间为车辆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所需的时间;第二时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二时间,第二时间为车辆沿临时路线从停车场至空闲车位所需的时间;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并在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时向用户推送临时路线,停车总时间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停车场信息还包括停车费用;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包括:分配单元,用于为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分别分配相应的权重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次确定沿不同的预设路线从当前位置至空闲车位的预设停车总时间,并确定预设停车总时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确定所有停车场的预设停车费用以及预设停车费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临时路线的决策值C:其中,Tp为预设停车总时间,T′为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Mp为预设停车费用,M′为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费用,λ1为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λ2为停车费用的权重值;处理单元,用于在临时路线的决策值不小于其他任一预设路线的决策值时,确定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间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U0,并确定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有序节点的集合U1={a1,a2,…,am},且集合U1中的节点属于集合U0;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1相对应的路段集合时间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所需的第一时间其中,i和j属于集合U0,且从节点i至节点j存在可行的路段Pij,Sij为路段Pij的长度,vij为车辆在路段Pij上的行驶速度;为路段决策变量,且当时,否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间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从停车场am的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U′0,并确定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的有序节点的集合U2={b1,b2,…,bn},且集合U2中的节点属于集合U′0;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2相对应的路段集合并基于物联网技术确定车辆尺寸、驾龄和与空闲车位bn相对应的入位难度;时间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所需的第二时间其中,i′和j′属于集合U′0,且从节点i′至节点j′存在可行的路段Pi′j′,Si′j′为路段Pi′j′的长度,vi′j′为车辆在路段Pi′j′上的行驶速度;为路段决策变量,且当时,否则θ′为预设常数,T0为预设的标准时间;S′为车辆尺寸调整系数,且与车辆尺寸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D′为入位难度调整系数,且与入位难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E′为驾龄调整系数,且与驾龄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及装置,以停车场作为分割节点将选取的路线分为两段,分别确定两段路线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可以节省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结合停车场信息向用户推送直接到达空闲车位的最优路线,避免用户自行寻找停车位,缩短了停车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通过综合判断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可以使得选取的最优路线更符合用户需求,不仅可以降低用户出行的时间成本,还可以降低经济成本。通过设置路段决策变量来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可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推送停车路线的第一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推送停车路线的第一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路线有向图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停车场空闲车位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位形态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推送停车路线的装置的结构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模块的结构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时间确定模块的结构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时间确定模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的流程如下,具体包括步骤101-104:步骤101:确定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并确定目标位置预设范围内所有停车场的停车场信息,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的位置信息和停车场内至少一个空闲车位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位置即为车辆在当前时间所处的位置,具体可以根据车辆的定位装置(如GPS)确定该当前位置;目标位置即为用户需要到达的目的地的位置,具体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信息确定目标位置。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位置后确定一个预设范围,该预设范围可以为以目标位置为圆心的圆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时,查询该预设范围内的所有的停车场,每个停车场对应自己的一个停车场信息,该停车场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空闲车位的位置信息,若某一停车场不存在空闲车位,则可忽略不计。具体的,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获取停车场信息,并确定是否存在空闲车位。步骤102:在所有的预设路线中选取一条临时路线,预设路线为从当前位置至一个空闲车位的一条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能存在多个停车场,且每个停车场可能存在多空闲车位,则从当前位置至不同的空闲车位存在多条路线;且从当前位置到同一个空闲车位也可能存在多条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路线即为从当前位置至一个空闲车位的一条路线,该临时路线为从所有的预设路线中选取的一条路线,即临时路线本质上也为一条预设路线。步骤103: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一时间,第一时间为车辆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所需的时间;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二时间,第二时间为车辆沿临时路线从停车场至空闲车位所需的时间。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临时路线后即可以确定该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场和停车场内的空闲车位。具体的,从当前位置到停车场入口可能存在多条路线,而从停车场入口到空闲车位也可能存在多条路线,即停车场入口可以作为预设路线的一个分割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该临时路线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从当前位置到停车场,另一段为从停车场到空闲车位;同时,分别确定每一段的行驶时间,即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通过分别计算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可以减少时间计算量。例如,从当前位置到停车场入口存在4条路线,从停车场入口到空闲车位存下3条路线,则从当前位置到空闲车位的实际预设路线存在4×3=12条;若将预设路线作为一个整体,则需要计算12个行驶时间;而将预设路线分为两段后,则只需要计算3+4=7个行驶时间即可,之后通过简单的加法即可以分别确定12条预设路线的行驶时间。步骤104: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并在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时向用户推送临时路线,停车总时间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和。本发明实施例中,停车总时间为从当前位置到空闲车位所需的总时间,每一条预设路线均具有相对应的停车总时间,可以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的时间长短来确定该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即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在所有预设路线中是最短的,就可以将该临时路线设置为最优路线,向用户推送该最优路线后即可以使得用户参考该最优路线行驶至目的地附近的空闲车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以停车场作为分割节点将选取的路线分为两段,分别确定两段路线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可以节省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结合停车场信息向用户推送直接到达空闲车位的最优路线,避免用户自行寻找停车位,缩短了停车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其包括图1所示的步骤101-104,且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1中获取的停车场信息还包括该停车场的停车费用;此时,步骤104“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具体包括: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时,不仅考虑停车总时间,还考虑该临时路线所到达的停车场的停车费用,通过综合判断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可以使得选取的最优路线更符合用户需求,不仅可以降低用户出行的时间成本,还可以降低经济成本。可选的,通过计算临时路线的决策值来确定该临时路线是不是最优路线。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包括步骤201-204:步骤201:为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分别分配相应的权重值。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临时路线后即可以确定与该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进而通过对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分配权重值的方式来确定哪一方面对于用户来说更重要。例如,若用户的时间紧迫,可以将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设置的大一些。具体的,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和停车费用的权重值之和可以为1,即λ1+λ2=1,其中,λ1为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λ2为停车费用的权重值,此时只需要分配一个权重值即可。例如,通过确定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λ即可以确定在判断最优路线时是时间优先还是费用优先。此时,可以预先设置三种模式供用户选择:智能模式、时间优先以及费用优先;每种模式对应的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λ的取值可以如下表1所示:表1模式λ智能推荐0.50时间优先0.75费用优先0.25步骤202:依次确定沿不同的预设路线从当前位置至空闲车位的预设停车总时间,并确定预设停车总时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确定所有停车场的预设停车费用以及预设停车费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所有预设路线的停车总时间,为区分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将预设路线的停车总时间称为预设停车总时间,计算该预设停车总时间的方式与计算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相同,且该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也是一个预设停车总时间。在确定所有的预设停车总时间后即可以确定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理,为了区分临时路线的停车费用,将所有的停车场的停车费用成为预设停车费用,临时路线的停车费用本质上也是一个预设停车费用;在确定所有停车场的预设停车费用后,即可以确定预设停车费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此外,在确定所有的预设停车总时间和预设停车费用后,确定二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过程只需要执行一次即可;且在确定上述值后即可以方便的确定当前临时路线的决策值。步骤203:计算临时路线的决策值C。具体的,其中,Tp为预设停车总时间,T′为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Mp为预设停车费用,M′为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费用,λ1为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λ2为停车费用的权重值;其中,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设置λ1+λ2=1。步骤204:在临时路线的决策值不小于其他任一预设路线的决策值时,确定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根据上述计算决策值的过程可知,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越小,决策值C越大,且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费用越小,决策值C也越大;故在当决策值不小于其他任一预设路线的决策值时,说明该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较小和/或停车费用较少,此时可以将该临时路线作为所有预设路线中的最优路线。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流程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该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301-311:步骤301:确定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并确定目标位置预设范围内所有停车场的停车场信息。其中,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的位置信息和停车场内至少一个空闲车位的位置信息。步骤302:在所有的预设路线中选取一条临时路线。该预设路线为从当前位置至一个空闲车位的一条路线。步骤303:确定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并确定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的有序节点的集合。步骤304: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相对应的路段集合。具体的,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为U0,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有序节点的集合U1={a1,a2,…,am},且集合U1中的节点属于集合U0。此时,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1相对应的路段集合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之间的有向图即可以确定可行节点的集合以及有序节点的集合,以及相对应的路段集合。例如,假设当前位置为节点A,目的地(即停车场)为节点M,从当前位置A到停车场M的一种有向图参见图4所示,图中的节点B、C、D、E均为中间的节点,此时从当前位置A到停车场M可行节点的集合为{A,B,C,D,E,M},可行路段包括AB、BC、CM、BD、DM、AE、ED、EM;若临时路线为A→B→D→M,则此时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的有序节点的集合为{A,B,D,M},相对应的路段集合为{PAB,PBD,PDM}。需要说明的是,该可行节点的集合中元素的顺序不能变换,即有序节点的集合{A,B,D,M}与{A,D,B,M}不同。同样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可行节点和有序节点就可以直接确定集合U0,U1以及步骤305: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所需的第一时间。具体的,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所需的第一时间为:其中,i和j属于集合U0,且从节点i至节点j存在可行的路段Pij,Sij为路段Pij的长度,vij为车辆在路段Pij上的行驶速度;为路段决策变量,且当时,否则其中,集合U0含有多个节点,根据有向图可知哪两个节点之间存在可行路段。例如图4所示,节点B和C之间存在可行路段PBC,但是节点B和E之间不存在可行路段;即,根据有向图即可以确定计算第一时间的式子中i和j的取值。同时,当可行路段Pij属于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1相对应的路段集合,则说明该路段Pij可以用于计算第一时间,故路段决策变量为1。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同时确定不同可行路段的行驶时间,在计算临时路线的第一时间时,只需要判断路段决策变量的值即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第一时间,对于需要计算大量预设路线第一时间的情况,该方法同样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上述步骤303-305为计算第一时间的过程,下面的步骤306-308为计算第二时间的过程,具体如下所示。步骤306:确定从停车场的入口至空闲车位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并确定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入口至空闲车位的有序节点的集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停车场am表示的节点与入口b1表示的节点相同,为了方便区分两段路线,故在计算第二时间时采用入口b1表示起始点。具体的,从停车场am的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为U′0,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的有序节点的集合为U2={b1,b2,…,bn},且集合U2中的节点属于集合U′0。该确定集合U′0和U2的方式与上述确定集合U0和U1的方式相同,即通过有向图即可以很方便的确定。例如,在停车场内车辆驶入空闲车位的一个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其中带有阴影的四边形表示车位已被占用,空白四边形表示空闲车位,每个黑色实体小方框表示一个临时路线的一个节点。图5实际上是结合停车场布局的一种有向图,方便确定相对应的节点集合。步骤307: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相对应的路段集合,并确定车辆尺寸、驾龄和与空闲车位bn相对应的入位难度。具体的,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2相对应的路段集合并基于物联网技术确定车辆尺寸、驾龄和与空闲车位bn相对应的入位难度。步骤308: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停车场入口至空闲车位所需的第二时间。具体的,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所需的第二时间其中,i′和j′属于集合U′0,且从节点i′至节点j′存在可行的路段Pi′j′,Si′j′为路段Pi′j′的长度,vi′j′为车辆在路段Pi′j′上的行驶速度;为路段决策变量,且当时,否则θ′为预设常数,T0为预设的标准时间;S′为车辆尺寸调整系数,且与车辆尺寸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D′为入位难度调整系数,且与入位难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E′为驾龄调整系数,且与驾龄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具体的,可以预先设置车辆尺寸与车辆尺寸调整系数之间的关系、驾龄与驾龄调整系数之间的关系、入位难度与入位难度调整系数之间的关系。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轴距表示车辆尺寸,车辆尺寸与车辆尺寸调整系数之间、驾龄与驾龄调整系数之间的关系详见下表2。表2此外,空闲车位的入位难度根据车位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即根据车位情况来设置该入位难度调整系数。具体的,车位形态可以分为一字型车位、非字形车位、斜线型车位,具体参见图6所示。其中,入位难度调整系数的一种设置方式参见表3所示。表3停车位周围情况一字型停车位非字型停车位斜线型停车位两旁无车321一侧有车432两侧有车543步骤309:依次确定所有预设路线从当前位置至空闲车位的预设停车总时间及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确定所有停车场的预设停车费用及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即为计算其他预设路线的预设停车总时间的方法与计算该停车总时间T′的方法相同,详见上述步骤303-308。步骤310:计算临时路线的决策值。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和停车费用的权重值之和设为1,此时其中,Tp为预设停车总时间,T′为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Mp为预设停车费用,M′为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费用,λ为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步骤311:在临时路线的决策值不小于其他任一预设路线的决策值时,确定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根据上述计算决策值的过程可知,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越小,决策值C越大,且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费用越小,决策值C也越大;故在当决策值不小于其他任一预设路线的决策值时,说明该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较小和/或停车费用较少,此时可以将该临时路线作为所有预设路线中的最优路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以停车场作为分割节点将选取的路线分为两段,分别确定两段路线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可以节省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结合停车场信息向用户推送直接到达空闲车位的最优路线,避免用户自行寻找停车位,缩短了停车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通过综合判断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可以使得选取的最优路线更符合用户需求,不仅可以降低用户出行的时间成本,还可以降低经济成本。通过设置路段决策变量来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可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以上详细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的流程,该方法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装置实现,下面详细介绍该装置的结构和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装置,参见图7所示,包括:位置确定模块71、选取模块72、第一时间确定模块73、第二时间确定模块74和处理模块75。位置确定模块71用于确定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并确定目标位置预设范围内所有停车场的停车场信息,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的位置信息和停车场内至少一个空闲车位的位置信息。选取模块72用于在所有的预设路线中选取一条临时路线,预设路线为从当前位置至一个空闲车位的一条路线。第一时间确定模块73用于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一时间,第一时间为车辆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至停车场所需的时间。第二时间确定模块74用于确定临时路线的第二时间,第二时间为车辆沿临时路线从停车场至空闲车位所需的时间。处理模块75用于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并在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时向用户推送临时路线,停车总时间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停车场信息还包括停车费用;处理模块75具体用于:根据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判断临时路线是否为最优路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8所示,处理模块75包括:分配单元751、确定单元752、计算单元753和处理单元754。分配单元751用于为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分别分配相应的权重值。确定单元752用于依次确定沿不同的预设路线从当前位置至空闲车位的预设停车总时间,并确定预设停车总时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确定所有停车场的预设停车费用以及预设停车费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单元753用于计算临时路线的决策值C:其中,Tp为预设停车总时间,T′为临时路线的停车总时间,Mp为预设停车费用,M′为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停车费用,λ1为停车总时间的权重值,λ2为停车费用的权重值。处理单元754用于在临时路线的决策值不小于其他任一预设路线的决策值时,确定临时路线为最优路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9所示,第一时间确定模块73包括:确定单元731和时间计算单元732。确定单元731用于确定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U0,并确定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的有序节点的集合U1={a1,a2,…,am},且集合U1中的节点属于集合U0;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1相对应的路段集合时间计算单元732用于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当前位置a1至停车场am所需的第一时间其中,i和j属于集合U0,且从节点i至节点j存在可行的路段Pij,Sij为路段Pij的长度,vij为车辆在路段Pij上的行驶速度;为路段决策变量,且当时,否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0所示,第二时间确定模块74包括:确定单元741、时间计算单元742。确定单元741用于确定从停车场am的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的所有可行节点的集合U′0,并确定与临时路线相对应的从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的有序节点的集合U2={b1,b2,…,bn},且集合U2中的节点属于集合U′0;确定与有序节点的集合U2相对应的路段集合并基于物联网技术确定车辆尺寸、驾龄和与空闲车位bn相对应的入位难度。时间计算单元742用于计算沿临时路线从入口b1至空闲车位bn所需的第二时间其中,i′和j′属于集合U′0,且从节点i′至节点j′存在可行的路段Pi′j′,Si′j′为路段Pi′j′的长度,vi′j′为车辆在路段Pi′j′上的行驶速度;为路段决策变量,且当时,否则θ′为预设常数,T0为预设的标准时间;S′为车辆尺寸调整系数,且与车辆尺寸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D′为入位难度调整系数,且与入位难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E′为驾龄调整系数,且与驾龄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停车路线的方法及装置,以停车场作为分割节点将选取的路线分为两段,分别确定两段路线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可以节省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结合停车场信息向用户推送直接到达空闲车位的最优路线,避免用户自行寻找停车位,缩短了停车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通过综合判断停车总时间和停车费用可以使得选取的最优路线更符合用户需求,不仅可以降低用户出行的时间成本,还可以降低经济成本。通过设置路段决策变量来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可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