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路况图像导航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5087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路况图像导航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导航技术,特别涉及通过道路路况图像信息来进行导航的一种道路路况图像导航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上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拥堵成为城市交通的难题。

市政部门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采用在路口安装摄像头来进行路况信息采集,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不同路口的视频信息。一方面,由于只能采集路口的实时路况信息,不能获知道路上其它位置路况信息,也不能将路况和车况信息及时地显示给驾驶员,用户使用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只在路口设置,采集点有限,覆盖范围不足。

与此同时,导航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的导航分为两类,其一是在车载信息终端上安装导航软件,存在成本高,地图更新慢等问题;其二是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导航软件,具有使用成本低、地图更新快等优点,也存在搜星慢等问题,这两种导航方式共性问题是:

在使用过程中导航系统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给用户行车路线带来误判;

用户不能实时了解行车线路的路况,无法提前做出预判,只有到附近后才能看到,由于错过时机,常被迫陷于拥堵中;无法提供交通道路路况的预测。

对已有视频和图像导航发明专利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专利“车载导航装置及方法(cn102278993a)”解决的问题是:遇到没有gps卫星信号时,更可以提供关键与实时性的路径方向及高度变化判断,并在驾驶人选择了错误路径时及时发出警告,避免驾驶人在关键性的路径分叉点驾驶至错误的路径。

专利“一种车载导航系统及方法(cn103438894a)”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对短程、远程出行时的交通堵塞及天气情况进行有区别的考虑、确定最优路径。

专利“车载导航仪、基于智能手机的车载导航系统及其认证方法(cn103471599a)”解决的是借助智能手机和无线通信技术直接将位置坐标信息反馈到后台时,驾驶人员语音输入的问题。

专利“导航方法及其系统、车载终端及车载导航信息的获取方法(cn104061940a)”解决的是无网络的情况下不能对需要去的地点进行导航的问题。

专利“一种基于mems惯导的组合车载导航系统(cn103791916a)”解决了车载导航系统在卫星信号失锁情况下依然可以输出准确的导航信息的问题。

专利“一种车载导航装置(cn203615940u)”通过钥匙开关,在车钥匙插入车匙孔内,车载导航装置立刻开启,无需额外操作,节省了时间。指令采用语音模式采集,较少了驾驶员的手动操作,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性。

专利“一种导航方法和系统(cn104006821a)”提出了可从多条导航路线中筛选出受空气污染程度最轻的车辆导航路线,进而减轻了人们驾车出行过程中所受到的污染的影响,实现了健康出行。

专利“车载导航系统、实时路况的导航方法及查询方法(cn104021695a)”用以获取当前车辆周边的实时路况地图,用户可根据此实时路况地图可绕开相对拥堵的路段行驶,从而避免浪费大量时间等待道路畅通。

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实时路况导航系统(cn203825824u)”通过信息采集终端的结冰传感器、测雾传感器、视频监控和气象卫星,获取道路实时路况信息上传至云端车辆道路信息平台,可以提前予以驾驶员前方路段实时信息,使其提高警惕,提前做出判断,减少交通事故;并且可根据道路实时情况计算最佳行车路径,减少拥堵。

其中专利“车载导航系统、实时路况的导航方法及查询方法(cn104021695a)”和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实时路况导航系统(cn203825824u)”与本发明专利的解决问题上有些类似,但在系统架构、信息来源、信息的处理结果和系统内部的通讯方式等方面均不同,具体分析见表1和表2。

表1专利对比分析表一

表2专利对比分析表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导航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图像导航的方法和系统,让驾驶员能提前获知行进线路上的图像信息,便于选择最佳行车路径,减少拥堵。

为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道路路况图像导航方法,设置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支持对道路路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及分发,支持在地图导航的基础上,根据获得实时路况信息,选择最佳行车线路;所述道路路况信息采集包括路边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车载信息终端采集和智能手机采集三类,其中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分为智能路边采集设备和非智能路边采集设备;所述路况信息是指采集设备的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图像、视频或车辆数量信息组成的结构体。

而且,所述路边信息采集设备采集实现过程如下,

1)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启动后,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id号和位置坐标,并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校时;

2)设置数据采集相关参数;

3)定时注册;

4)非智能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获取的视频信息实时将id号、视频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5)智能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具备智能车辆检测功能,实时将id号、采样时间,车辆数量信息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采用时间长度取决于预先设置,车辆信息包含各种车辆类型及其数量。

而且,所述车载信息终端采集实现如下,

1)车载信息终端开机后,启动无线通讯模块,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车载信息终端的id号,并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车载信息终端进行校时;

2)设置数据采集相关参数;

3)定时注册;

4)车载信息终端按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指令,启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车辆前置摄像头或车辆后置摄像头,经压缩编码后,实时将车辆的id号、车辆的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5)实时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位置坐标;

6)计算车辆的运动速度;

7)当车辆的运动速度低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启动车载信息终端上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车辆前置摄像头或车辆后置摄像头,经压缩编码后,实时将车辆的id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8)当车辆的运动速度低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集相比,如果车辆的移动大于等于最小移动距离,实时将车辆的id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否则,只发送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

9)当车辆的运动速度高于等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按预先设置的采样时间间隔,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坐标,只将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发送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而且,所述智能手机采集实现如下,

1)启动智能手机图像采集模块,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智能手机的id号,并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智能手机进行校时;

2)设置数据采集相关参数;

3)定时注册;

4)实时获取智能手机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坐标;

5)计算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

6)当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低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移动速度,提示用户启动智能手机的图像采集设备,将摄像头的范围覆盖车辆行驶的方向,经压缩编码后,实时将智能手机的id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是发送图片还是视频片段取决于预先设置,视频片段的时间长度也取决于预先设置;

7)当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低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移动速度,且与上次采集相比,如果智能手机的移动大于等于最小移动距离,实时将智能手机的id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否则,只发送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

8)当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高于等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移动速度,按预先设置的采样时间间隔,实时采集智能手机的位置坐标,只将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发送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而且,道路路况信息的处理包括对来自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信息、来自车载信息终端采集的信息和来自智能手机采集的信息处理分别根据接收到的内容形成相应路况信息列表,

1)依据道路路径的坐标信息,从已形成各类路况信息列表中,提取出每条道路上信息的采集点,以这些采集点的路况信息为基础,在三类采集设备的路况信息的应用中,路边采集设备获取的路况信息的权重最高,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计算、形成每条道路的实时路况信息,并保存在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中;

2)依据道路路径的坐标信息,从已形成的各类路况信息列表中,分析相邻道路路况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别是一条道路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对周边相邻道路的影响,计算出相邻道路上车辆的运动速度,拥塞距离、拥塞程度交通流特征参数,并保存在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中;

3)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计算每条道路每天不同时刻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及每条道路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并保存在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中;

4)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根据每条道路每天不同时刻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提供道路路况的预测;

5)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获得的各类路况信息发送给其它地图和导航系统,地图和导航系统利用各类路况信息来校正和优化地图和导航信息。

而且,道路路况信息的分发包括查询和导航,

查询时路况信息的分发,实现如下,

1)当用户在车载信息终端的地图上输入查询的路径时,将相关参数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这条路径的实时交通路况信息发送给车载信息终端,用户浏览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

2)当用户在智能手机的地图上输入查询的路径时,将相关参数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这条路径的实时交通路况信息发送给车载信息,用户浏览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

3)支持其它现有的地图和导航系统获得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以提供查询服务;

导航时路况信息的分发,实现如下,

1)在车载信息终端地图导航时,用户输入起点和终点,获取行车路径,将行车路经送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这条路径的实时交通路况信息自动发送给车载信息终端,用户浏览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如发现无法提供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时,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根据统计信息,做出的预测路况发给车载信息终端,并提醒注意用户;

2)如智能手机随车辆一起运动,使用地图导航时,输入起点和终点后,获取行车路径,智能手机将行车路经送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这条路径的实时交通路况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用户浏览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如发现无法提供这条路径实时路况信息时,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根据统计信息,做出的预测路况发给智能手机,并提醒注意用户;如在行驶过程中,用户发现交通堵塞,重新选择行车路径。

3)支持其它现有的地图和导航系统获得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以提供导航服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道路路况图像导航系统,包括路况信息采集设备、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和路况信息接收设备,所述路况信息采集设备,分为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三类,其中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分为智能路边采集设备和非智能路边采集设备,非智能的路边采集设备和车载信息终端、智能手机实现采集图像、位置坐标和时间信息,智能的路边采集设备直接获取车辆数量信息。

而且,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用于路况信息采集设备和路况信息接收设备进行统一id编号和管理;对路况信息采集设备和路况信息接收设备进行统一校时;根据输入的信息,提供实时路况信息;提供路况信息的分发和预测服务;生成每条道路每天不同时刻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及每条道路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并进行保存。

而且,路况信息接收设备,包括车载信息终端、智能手机和其它的地图导航系统,实现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路况信息。

而且,路边信息采集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相连,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相连,路况信息处理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其它地图导航系统相连。

从上述方法和系统来看,利用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采集图像、坐标位置、时间,经过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处理后,形成每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便于用户直接观看,避免现有技术、产品存在的在使用过程中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给用户行车路线带来误判的问题,让用户能实时了解行车路径的路况信息,提前做出预判。也可以为其它地图和导航系统提供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准确、更直观的导航和查询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总体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路边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路况信息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信息终端采集路况信息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手机采集路况信息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处理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导航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图像导航的方法和系统,让驾驶员能提前获知行进路线上的图像信息,便于选择最佳行车路径,减少拥堵。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对道路路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及分发,支持在地图导航的基础上,根据获得实时路况信息,选择最佳行车线路;所述道路路况信息采集包括路边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车载信息终端采集和智能手机采集三类,其中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分为智能路边采集设备和非智能路边采集设备;所述路况信息是指采集设备的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图像、视频或车辆数量信息组成的结构体。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为此提供一种图像导航系统,包括路况信息采集设备、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和路况信息接收设备。

路况信息采集设备:采集时间、位置和图像信息的设备,包括路边信息采集设备、支持图像采集的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

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完成路况信息采集设备和路况信息接收设备id的统一编号和管理;根据输入的信息,提供实时路况信息;提供路况信息的分发和预测服务;生成每条道路每天不同时刻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及每条道路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并进行保存。路况信息接收设备:从路况信息云处理平台获取路况信息,包括车载信息终端、智能手机和其它地图导航设备;

路边信息采集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和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相连,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相连,路况信息处理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其它地图导航系统相连。

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可采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实现。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可利用城市交通系统的现有设备,包括非智能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各类视频监控设备)和智能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带智能车辆识别的监控设备),这些设备均可以提供软件开发包sdk,供后面的开发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按照本发明方法设置实现。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利用用户设备即可。

在实际系统中道路路况信息的采集,可以是单独的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也看作是以上三种采集设备的任意组合。

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导航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道路路况信息的采集;

步骤2,道路路况信息的处理;

步骤3,道路路况信息的分发;

路况信息是指采集设备的id、位置坐标、时间和图像或车辆数量信息组成的结构体;

在地图导航的基础上,根据获得实时路况信息,选择最佳行车线路。

步骤1中的道路路况的信息采集,分为路边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车载信息终端采集和智能手机采集三类,其中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分为智能路边采集设备和非智能路边采集设备。主要是获取实时的采样点的位置坐标、采集点的id号,采样时间、视频或图片信息,下面分三种类型进行说明:

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采集,其过程如下:

1)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启动后,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id号和位置坐标,并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校时;

2)设置数据采集相关参数;

3)定时注册;

4)非智能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获取的视频信息实时将id号、视频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5)智能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具备智能车辆检测功能,实时将id号、采样时间,车辆数量信息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采用时间长度取决于预先设置,车辆信息包含各种车辆类型及其数量。

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1包含路边信息采集设备采集信息过程,为了便于系统管理的方便,步骤11中涉及到的相关参数的设置均可以通过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来设置,具体采集过程如下:

步骤111,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启动后,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id号和位置坐标;所有的设备id号在系统中是唯一的,在本实施方案中对不同路况信息采集设备和路况信息接收设备进行了分类,本文所指的位置坐标信息是指经纬度;

步骤112,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校时;保证系统中时间的准确,减少系统时间的偏差;

步骤113,设置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心跳注册频率;一般设置60s,由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来统一管理;

步骤114,设置数据采集方式(视频或车辆信息)的参数,这样可以确定采集后发送路况处理平台的数据类型,如非智能路边采集设备就发送视频,如智能路边采集设备就发送车辆数据信息;

步骤115,设置采样时间间隔参数;由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来统一管理;

步骤116,按设置的心跳注册频率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进行注册;

步骤117,当采样时间到时,若是非智能路边采集设备,按id号和视频实时发送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18,当采样时间到时,若是智能路边采集设备,实时将id号、采样时间,车辆数量信息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采用时间长度取决于预先设置,车辆信息包含各种车辆类型及其数量。

车载信息终端的采集,其过程如下:

1)车载信息终端开机后,启动无线通讯模块,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车载信息终端的id号,并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车载信息终端进行校时;

2)设置数据采集相关参数;

3)定时注册;

4)车载信息终端可以按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指令,启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车辆前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或车辆后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相反),经压缩编码后,实时将车辆的id号、车辆的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5)实时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位置坐标;

6)计算车辆的运动速度;

7)当车辆的运动速度低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启动车载信息终端上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车辆前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或车辆后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相反),经压缩编码后,实时将车辆的id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是发送图片还是视频片段取决于预先设置,视频片段的时间长度也取决于预先设置;

8)当车辆的运动速度低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集相比,如果车辆的移动大于等于最小移动距离,实时将车辆的id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否则,只发送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

9)当车辆的运动速度高于等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按预先设置的采样时间间隔,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坐标,只将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发送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如图3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2包含车载信息终端采集信息过程,信息的传送分为两种,其一是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直接要求车载信息终端直接发送;其二是满足相关参数条件,车载信息终端将信息上传。由于车载信息终端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之间是通过无线网络链接的,从节省流量的角度考虑,视频采集一般也采集视频片段,片段的大小一般为10s左右,如果车辆移动小于一定的距离,也不进行图像信息的采样和发送.为了便于系统管理的方便,步骤12中涉及到的相关参数的设置均可以通过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来设置,步骤12具体的过程如下:

步骤121,车载信息终端开机后,启动无线通讯模块;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车载信息终端的id号;

步骤122,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车载信息终端进行校时;

步骤123,设置心跳注册频率;

步骤124,设置数据采集方式(视频或图片)的参数,以确定发送视频信息还是图片信息;

步骤125,设置采样时间间隔参数;

步骤126,设置视频片段的时长参数;

步骤127,设置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参数;

步骤128,设置重启动采样距离参数;

步骤129,设置最小移动距离参数;

步骤12a,按设置的心跳注册频率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进行注册;

步骤12b,实时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位置坐标;

步骤12c,当设置采集方式为图片时,车载信息终端可以按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指令,启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车辆前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或车辆后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相反),压缩编码后,实时将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2d,当设置采集方式为视频时,车载信息终端可以按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指令,启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车辆前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或车辆后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相反),压缩编码后,实时将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2e,计算车辆的运动速度,具体实施时可采用现有技术;

步骤12f,当设置采集方式为图片、车辆的运动速度低于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样相比,车辆的移动距离大于等于最小移动距离,启动车载信息终端上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车辆前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或车辆后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相反),压缩编码后,实时将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2g,当设置采集方式为图片、车辆的运动速度低于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样相比,车辆的移动距离小于最小移动距离,只发送车辆的id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2h,当设置采集方式为视频、车辆的运动速度低于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样相比,车辆的移动距离大于等于最小移动距离,启动车载信息终端上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车辆前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或车辆后置摄像头(摄像方向与车头一致相反),压缩编码后,实时将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步骤12i,当设置采集方式为视频、车辆的运动速度低于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样相比,车辆的移动距离小于最小移动距离,只发送车辆的id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2j,当车辆的运动速度高于等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按预先设置的采样时间间隔,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坐标,只将车辆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发送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具体实施时,可以先判断是否车辆的运动速度小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车辆行驶速度,若否则在采样时间间隔达到时执行步骤12j,

若是则判断是否设置采集方式为图片,

是则判断车辆的移动距离是否小于最小移动距离,是则执行步骤12g,否则执行12f;

否则判断车辆的移动距离是否小于最小移动距离,是则执行步骤12h,否则执行12i。

智能手机的采集,其过程如下:

1)启动智能手机图像采集模块,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智能手机的id号,并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智能手机进行校时;

2)设置数据采集相关参数;

3)定时注册;

4)实时获取智能手机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坐标;

5)计算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

6)当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低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移动速度,提示用户启动智能手机的图像采集设备,将摄像头的范围覆盖车辆行驶的方向,经压缩编码后,实时将智能手机的id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是发送图片还是视频片段取决于预先设置,视频片段的时间长度也取决于预先设置;

7)当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低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移动速度,且与上次采集相比,如果智能手机的移动大于等于最小移动距离,实时将智能手机的id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或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否则,只发送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

8)当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高于等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移动速度,按预先设置的采样时间间隔,实时采集智能手机的位置坐标,只将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发送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智能手机一般集成有摄像头,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以上方式设置视频采集模块。

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3包含的智能手机视频采集信息过程,智能手机的信息采集与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和车载信息终端的采集不一样,路边信息采集设备和车载信息终端的视频采集的摄像头的方向是固定的,而智能手机的视频采集摄像头的方向和角度是不确定的,为了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会提示用户摄像头的范围要覆盖交通路面,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不采用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直接获取的方式,只提供用户主动上传的方式。步骤13的采集过程如下:

步骤131,启动智能手机视频采集模块,注册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智能手机的id号;

步骤132,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对智能手机进行校时;

步骤133,设置心跳注册频率;

步骤134,设置数据采集方式(视频或图片)的参数;

步骤135,设置视频片段的时长参数;

步骤136,设置采样启动智能手机运动速度参数,即采样启动行驶速度;

步骤137,设置重启动采样距离和采样时间间隔参数;

步骤138,设置最小移动距离参数;

步骤139,实时获取智能手机的位置坐标信息;

步骤13a,计算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

步骤13b,当设置采集方式为图片、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低于采样启动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样相比,智能手机的移动距离大于等于最小移动距离,提示用户将摄像头的方向覆盖车辆行驶的方向,启动智能手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摄像头(摄像方向与道路车辆行驶方向一致)信号,压缩编码后,实时将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图片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3c,当设置采集方式为图片、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低于采样启动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样相比,智能手机的移动距离小于最小移动距离,只发送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3d,当设置采集方式为视频、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低于采样启动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样相比,智能手机的移动距离大于等于最小移动距离,提示用户将摄像头的方向覆盖车辆行驶的方向,启动智能手机上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摄像头(摄像方向与道路车辆行驶方向一致)信号,压缩编码后,实时将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视频片段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3e,当设置采集方式为视频、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低于采样启动行驶速度,且与上次采样相比,智能手机的移动距离小于最小移动距离,只发送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步骤13f,当智能手机的运动速度高于等于预先设置的采样启动行驶速度,按预先设置的采样时间间隔,实时采集智能手机的位置坐标,只将智能手机的id号、采样位置坐标和采样时间发送给路况信息处理平台。

如图5所示,步骤2包含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处理路况信息过程,主要有步骤21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初始化,步骤22接收来自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的信息和步骤23路况信息的处理,具体的过程如下:

步骤21,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初始化,包括:

步骤211,预先进行参数的初始化设置,例如具体实施时可以进行路况采集信息初始化参数的设置,路况信息处理相关初始化参数的设置,路况信息分发初始化参数的设置以及路况信息存储初始化参数的设置;

步骤212,路况信息采集设备和路况信息接收设备id的统一编号和管理;

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对路况信息采集设备和路况信息接收设备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时间进行校时。

步骤22,对来自采集设备信息的处理过程,包含步骤221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信息处理、步骤222车载信息终端的信息处理和步骤223智能手机的信息处理;

步骤221,包含来自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信息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211,如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接收到的是视频,进行智能车辆检测,获取车辆数量信息形成一个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车辆信息路况信息列表;;

步骤2212,如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接收到的是车辆数量信息,也形成一个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车辆信息和路况信息列表;

步骤222,包含来自车载信息终端采集的信息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221,如接收到的是视频片段,形成一个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视频片段的路况信息列表;

步骤2222,如接收到的是图片,形成一个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图片的路况信息列表;

步骤2223,如接收到的既有视频又有图片,则形成一个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视频片段/图片的路况信息列表,并存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

步骤223,包含来自智能手机采集的信息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231,如接收到的是视频片段,形成一个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视频片段的路况信息列表;

步骤2232,如接收到的是图片,形成一个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图片的路况信息列表;

步骤2233,如接收到的既有视频又有图片,则形成一个id、采样位置坐标、采样时间和视频片段/图片的路况信息列表,并存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

步骤23,包括路况信息的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31,依据道路路径的坐标信息,从已形成各类路况信息列表中,提取出每条道路上信息的采集点,以这些采集点的路况信息为基础,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计算、形成每条道路的实时路况信息。

优选地,在三类采集设备的路况信息的应用中,路边采集设备获取的路况信息的权重最高,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计算、形成每条道路的实时路况信息,并保存在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中。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优选的计算方法如下:

如这条道路上有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采集路况信息,随机初始化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采集路况信息的权重系数,设置道路通行能力的沿途条件修正系数,其中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权重最大。通过不断获得的各类路况信息,调整各类采集设备信息权重,获取这条道路上各类采集设备获得路况信息及对应的沿途条件修正系数和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提取路况采集信息与道路通畅、道路堵塞、堵塞长度、通行时间等实时路况信息[1,2,3]及相关关系。

如这条道路上只有车载信息终端或智能手机采集路况信息,随机初始化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采集路况信息的权重系数,设置道路通行能力的沿途条件修正系数。通过不断获得的各类路况信息,调整各类采集设备信息权重,获取这条道路上各类采集设备获得路况信息及对应的沿途条件修正系数和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提取路况采集信息与道路通畅、道路堵塞、堵塞长度、通行时间等实时路况信息及相关关系。所有信息存在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中。

可参考现有技术,如文献:

[1]张起森,张亚平.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22

[2]王殿海交通流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0

[3]荣建马建明,任福田等利用交通仿真模型解决通行能力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27(1):4

特别地,利用智能手机采集的位置、时间,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可以判断智能手机是否在随车辆一起运动,如果是在随车辆一起运动,把这个智能手机采集的信息与车载信息终端采集的数据合并处理;否则,把这个智能手机采集的信息与路边信息采集设备的数据合并处理。

步骤232,依据道路路径的坐标信息,从已形成的各类路况信息列表中,分析相邻道路路况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别是一条道路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对周边相邻道路的影响,计算出相邻道路(一个区域)上车辆的运动速度,拥塞距离、拥塞程度交通流特征参数,并保存在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中;

步骤233,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计算每条道路每天不同时刻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及每条道路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道路通畅、道路堵塞、堵塞长度、通行时间等),并保存在路况信息处理平台的数据库中;

步骤234,路况信息处理平台根据每条道路每天不同时刻的道路交通流特征参数,提供道路路况的预测。

预测实施可参考现有技术,例如:

[1]张起森,张亚平.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22

[2]王殿海交通流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0

[3]荣建马建明,任福田等利用交通仿真模型解决通行能力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27(1):4

步骤235,路况信息处理平台也可以将获得的各类路况信息发送给其它的地图和导航系统,地图和导航系统可以利用各类路况信息来校正和优化地图和导航信息。

步骤3,对交通道路路况的图像信息分发,分为查询和导航两类。查询类细分也细分为车载信息终端查询和智能手机查询,导航类又细分为车载信息终端导航和智能手机导航,下面对各类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31,车载信息终端查询过程是;当用户在车载信息终端的地图上输入查询的路径时,将相关参数(出发点、时间和目的地等)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发送给车载信息终端,用户浏览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源、视频片段/图片的来源用不同的标识来表示)。

步骤32,智能手机的查询过程是:当用户在智能手机的地图上输入查询的路径时,将相关参数发送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发送给车载信息,用户浏览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源、视频片段/图片的来源用不同的标识来表示)。

步骤33,包含车载信息终端导航的过程如下:

步骤331,在用车载信息终端地图导航时,输入起点和终点后,确定行车路径;

步骤332,将行车路经送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发送给车载信息终端,用户浏览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源、视频片段/图片的来源用不同的标识来表示);

步骤333,如发现这条路径没有路况信息时,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根据统计信息预测的路况发给车载信息终端,并提醒注意用户;如在行驶过程中,发现交通堵塞,重新选择行车路径。

步骤34,包含智能手机导航的过程如下:

步骤341,如智能手机随车辆一起运动,使用地图导航时,输入起点和终点后,确定行车路径;步骤342,智能手机将行车路经送入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后,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用户浏览这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源、视频片段/图片的来源用不同的标识来表示);

步骤343,如发现这条路径没有路况信息时,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将根据统计信息预测的路况发给智能手机,并提醒注意用户;如在行驶过程中,发现交通堵塞,重新选择行车路径。

从上述方法和系统来看,利用路边信息采集设备、车载信息终端和智能手机采集视频片段或图片,经过路况信息处理平台后,形成每条路径的实时路况信息,避免现有产品存在的在使用过程中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给用户行车路线带来误判的问题,让用户能实时了解行车路径的路况信息,提前做出预判。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流程可以软件的形式实现自动运行。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