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门窗警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378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门窗警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门窗警报器。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在住家或酒店,经常会有不速之客进入,而这时房间里的人却不知道有人进入,这会增加不安全因素;现有的门窗报警器一般采用双面胶或橡皮吸碗固定,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门窗警报器,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门窗警报器,包括用于设置在门板上的第一壳体和用于设置在门框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设有第一夹门机构;所述第一夹门机构包括将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其上的第一前板;所述第一前板的侧边设有第一边槽;在所述第一边槽中设有能穿过所述第一边槽的夹爪;所述夹爪呈C形,包括前扣、第一后扣及连接所述前扣、第一后扣的第一中间条;在所述前扣上设有第一螺丝孔;在所述第一螺丝孔中设有将所述第一夹门机构固定在门板上的第一螺丝。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后侧设有第二夹门机构;所述第二夹门机构呈Z形,所述第二夹门机构包括将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在其上的第二前板;还包括第二后扣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二后扣的第二中间板;在所述第二前板上设有第二螺丝孔;在所述第二螺丝孔中设有将所述第二夹门机构固定在门框上的第二螺丝。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壳体中设有用于报警的喇叭;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喇叭报警的电池;所述喇叭的正极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电相连;在所述第一壳体中还设有第一磁体;在所述第一磁体设有可与所述电池负极相接触的触点;在所述第一磁体上还设有将所述触点与所述电池负极相接触的弹性部件;在所述第二壳体中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引的第二磁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壳体中还设有当打开时可以使所述触点与所述电池负极电相连,而当关闭时可以使所述触点与所述电池负极电断开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是弹簧或橡皮。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喇叭音量的调节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显示工作状态和电池电量的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门窗警报器中,由于采用了第一夹门机构,从而达到的了固定可靠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门窗警报器的第一夹门机构和第二夹门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门窗警报器在门窗关闭、开关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门窗警报器在门窗打开时开关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门窗警报器在门窗打开、开关关闭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门窗警报器,一种便携式门窗警报器,包括用于设置在门板上的第一壳体和用于设置在门框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设有第一夹门机构;所述第一夹门机构包括将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其上的第一前板;所述第一前板的侧边设有第一边槽;在所述第一边槽中设有能穿过所述第一边槽的夹爪;所述夹爪呈C形,包括前扣、第一后扣及连接所述前扣、第一后扣的第一中间条;在所述前扣上设有第一螺丝孔;在所述第一螺丝孔中设有将所述第一夹门机构固定在门板上的第一螺丝。

由于采用了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喇叭,从而达到的了门窗打开时报警的目的。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门窗警报器的示意图,包括用于设置在门板上的第一壳体1和用于设置在门框上的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夹门机构10;第一夹门机构10包括将第一壳体1固定在其上的第一前板11;第一前板11的侧边设有第一边槽12;在第一边槽12中设有能穿过第一边槽12的夹爪13;夹爪13呈C形,包括前扣14、第一后扣15及连接前扣14、第一后扣15的第一中间条16;在前扣14上设有第一螺丝孔17;在第一螺丝孔17中设有将第一夹门机构10固定在门板上的第一螺丝18;这样通过把第一螺丝18旋进第一螺丝孔17,就使得第一后扣15与门板紧贴;第一螺丝18的长度和夹爪13的第一中间条16的长度与现实中的门板的厚度相当,这样就能快速把第一壳体1可靠地固定在门板上,这时如果把第二壳体2用双面胶固定在门框上就完全可以使用。

进一步地,在第二壳体2的后侧设有第二夹门机构19;第二夹门机构19呈Z形,第二夹门机构19包括将第二壳体2固定在其上的第二前板20;还包括第二后扣21以及连接第二前板20和第二后扣21的第二中间板22;在第二前板20上设有第二螺丝孔23;在第二螺丝孔23中设有将第二夹门机构19固定在门框上的第二螺丝24;安装第二夹门机构19是先将第一夹门机构10在门板上固定好;然后把第二后扣21贴在门板的外侧,把门板关上锁好,然后再旋进第二螺丝24;于是通过第二螺丝24的旋进,就把第二壳体2固定在门框上了;这时如果有人开门;第二夹门机构19就会自动脱落,这时就会报警。

进一步地,包括用于设置在门板上的第一壳体1和用于设置在门框上的第二壳体2;在第一壳体1中设有用于报警的喇叭3;还设有用于驱动喇叭3报警的电池4;喇叭3的正极与电池4的正极电相连;在第一壳体1中还设有第一磁体5;在第一磁体5设有可与电池4负极相接触的触点6;在第一磁体5上还设有将触点6与电池4负极相接触的弹性部件7;在第二壳体2中设有可与第一磁体5相吸引的第二磁体8;使用时,把第二壳体2固定在门框上,第一壳体1固定在门板上;当门关上时,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8相吸引,这时弹性部件7压缩,触点6与电池4负极分开,喇叭3断电不响;当门打开时,第一磁体5脱离了第二磁体8的吸引,第一磁体5在弹性部件7的作用下向电池4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触点6与电池4负极相连,这时喇叭得电发响报警;当然可以根据实际,将第一壳体1设置在门框上,而将第二壳体2设置在门板上;电池4的正负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这样就实现了在门窗打开时报警的目的,由于小巧简单,因此便于携带,这样就可以在有人开门窗时及时知晓。

进一步地,在第一壳体1中还设有当打开时可以使触点6与电池4负极电相连,而当关闭时可以使触点6与电池4负极电断开的开关9;这样当开关9按下时才开始工作,开关9弹起时,即使门打开,触点6与电池4负极也还是隔开,于是就不工作;这样就可以灵活控制是否报警。

进一步地,弹性部件7是弹簧或橡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弹性部件7,这样就可以使生产灵活方便。

进一步地,在第一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喇叭3音量的调节器;这样就可以灵活控制喇叭的响度。

进一步地,在第一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显示工作状态和电池电量的指示灯;这样就可以知道工作状态和电池电量,当指示灯的亮度变暗时,就需要考虑换电池了。

进一步地,电池4为可充电电池;这样就可以反复充电,节约电池,减少废弃电池造成污染。

总之,由于采用了第一夹门机构,从而达到的了固定可靠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