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2346发布日期:2019-03-08 23:2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灾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火灾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更快更准确的巡检基础,其中,无人值守变电站是通过加强计算机技术、图像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满足远程综合监控需求,实现对变电站无人或少人值守系统的综合监控、集中管理,利用现有的网络对前端的图像、环境、设备运行状态、门禁、周界防范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大幅度提高了对前端监控的实时性、有效性,降低了人员及管理成本。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远程综合监控系统通过在前端机房/变电站安装摄像机、微音探头、数字/模拟环境变量采集模块、门禁、周界报警等高科技设备,其中的音视频、环境变量数据、出入口控制等接入前端综合监控主机,音视频、环境变量等资料实时数字化存储记录,同时,管理中心可管理所有前端综合监控主机,实时监看前端的图像、环境数据、门禁信息等,并对前端的所有突发情况做出高效、及时的处理动作。无人值守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端综合监控设备(音视频监控、环境变量监控、出入口监控等)、综合监控主机、综合监控软件;第二部分:网络传输部分(宽带网络、无线网络、adsl或行业用户专网);第三部分:管理中心软件平台,无人值守服务器、监控终端、mis网络终端等。

授权公告号cn206460304u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变电站巡检监控机器人系统,包括壳体、动力单元、主控单元、监测单元、通信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动力单元固定在壳体底面驱动机器人移动,主控单元输出驱动信号至动力单元,监测单元固定在壳体内并将巡检监测的信号输送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变电站内的站内通讯器通信,电源管理单元为机器人供电,电源管理单元设有为电池充电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变电站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端。该机器人实现对变电站内环境参数、烟雾浓度和火灾情况进行监测及预警,但是仅能进行检测,而不具备灭火功能。

授权公告号cn20723317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室外火灾自动监测预警及处理系统,包括:终端感知层、通信层、站控层以及警报处理层,终端感知层通过通信层与站控层连接,站控层的输出端与警报处理层连接;终端感知层包括机器人和声光报警器,机器人的视频输出端与通信层的输入端连接,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与通信层的输出端连接,机器人设置在变电站室外待探测区域内对现场视频数据进行采集;通信层对现场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火灾信息并输出至站控层;站控层根据火灾信息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相应预警;站控层控制警报处理层对火灾信息进行处理。该结构虽然公开灭火机制,但是并未公开具体的灭火结构,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火灾预警装置,本发明从预防到灭火实现了双重保险机制,用于大小火情的处理和报警,提高了机房无人值守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灾预警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监控装置和灭火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传感模块、第一中央处理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下端的底座,所述传感模块包括烟雾传感模块和温度传感模块,所述灭火装置包括装有灭火材料的灭火罐、设置在灭火罐上的电磁阀和灭火管,所述第一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与设置在远程监控室内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双向通信,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中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报警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吊架悬挂在机房房顶,所述吊架包括传动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吊架上设置与传动机构相匹配的传动组件、与导向机构相匹配的导向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为丝杆,所述传动组件为丝套,所述导向机构为滑杆,所述导向组件为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摆臂,所述摆臂设置与灭火管相匹配的卡箍,第一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限位架,所述灭火罐倒置在限位架上,所述限位架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与底座铰接,所述连接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与灭火罐的罐体相匹配的上抱紧机构、与灭火罐的灌口相匹配的下抱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抱紧机构包括弧形夹板、设置在弧形夹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缓冲弹簧,所述下抱紧机构为弧形法兰板。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夹板和弧形法兰板远离连接板的端面均设置橡胶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火灾预警装置,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监控装置和灭火装置,监控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烟雾传感模块、温度传感模块、第一中央处理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当机房内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模块、温度传感模块用于检测变电机房内的火花、温度、烟雾浓度,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第一中央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远程监控室内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中央处理模块,第二中央处理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与此同时,第一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灭火罐上的电磁阀打开,灭火罐内的灭火材料对机房内着火点进行灭火,灭火材料可以选择二氧化碳等现有材料。

由上可知,本发明从预防到灭火实现了双重保险机制,用于大小火情的处理和报警,提高了机房无人值守的安全性。

2.机器人本体通过吊架悬挂在机房房顶,吊架包括传动机构和导向机构,吊架上设置与传动机构相匹配的传动组件、与导向机构相匹配的导向组件,例如,传动机构为丝杆,传动组件为丝套,导向机构为滑杆,导向组件为滑套;本结构设计将机器人本体悬挂在机房房顶,避免机器人在机房内行走的过程中,干扰地面行人。

3.机器人本体上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摆臂,摆臂设置与灭火管相匹配的卡箍,第一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从而实现摆臂和安装在摆臂上的灭火管的角度调整,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范围灭火。

4.本发明通过在底座的下端面设置限位架,灭火罐倒置在限位架上,限位架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与灭火罐的罐体相匹配的上抱紧机构、与灭火罐的灌口相匹配的下抱紧机构,上抱紧机构可以采用弧形夹板和缓冲弹簧搭配的结构,下抱紧机构采用弧形法兰板,具体使用时,将灭火罐倒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上抱紧机构将灭火罐的中部进行缓冲式抱紧,下抱紧机构采用法兰结构对灭火罐的端部进行限位固定,本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灭火罐的稳定性。在弧形夹板和弧形法兰板远离连接板的端面均设置橡胶垫,不仅可以提高限位架与灭火罐之间的摩擦力,而且可以预防灭火罐外壁刚性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监控装置的信号传输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弧形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房房顶,2-丝杆,3-丝套,4-滑杆,5-滑套,6-外壳,7-旋转底座,8-连接板,9-弧形夹板,10-缓冲弹簧,11-弧形法兰板,12-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3-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4-烟雾传感模块,15-温度传感模块,16-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7-第二中央处理模块,18-报警模块,19-灭火罐,20-电磁阀,21-灭火管,22-卡箍,23-摆动电机,24-摆臂,25-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灾预警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监控装置和灭火装置,

如图1至图2所示,机器人本体通过吊架悬挂在机房房顶1,吊架包括传动机构和导向机构,吊架上设置与传动机构相匹配的传动组件、与导向机构相匹配的导向组件,传动机构为丝杆2,丝杆2通过电机和减速机带动旋转,传动组件为丝套3,导向机构为滑杆4,导向组件为滑套5,机器人本体包括外壳6、设置在外壳6下端的底座7,底座7的下端面设置限位架,限位架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上端通过u型连接座转动设置在底座7的下端,连接板8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抱紧机构、下抱紧机构,上抱紧机构包括弧形夹板9、设置在弧形夹板9与连接板8之间的缓冲弹簧10,下抱紧机构为弧形法兰板11;本结构设计将机器人本体悬挂在机房房顶1,避免机器人在机房内行走的过程中,干扰地面行人;

如图3所示,监控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传感模块、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2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传感模块包括烟雾传感模块14和温度传感模块15,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与设置在远程监控室内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6双向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6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中央处理模块17,第二中央处理模块17的输出端电连接报警模块18;

如图1和图2所示,灭火装置倒置在限位架上,包括装有灭火材料的灭火罐19、设置在灭火罐19上的电磁阀20和灭火管21,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2控制电磁阀20的打开和关闭,具体的:将灭火罐19倒置在两个连接板8之间,上抱紧机构将灭火罐19的罐体中部进行缓冲式抱紧,下抱紧机构采用法兰结构对灭火罐19的灌口部进行限位固定,本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灭火罐19的稳定性。需指出的是,可以在连接板8的下部设置卡箍22,用于对灭火管21的位置限定。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火灾预警装置,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监控装置和灭火装置,监控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烟雾传感模块、温度传感模块、第一中央处理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当机房内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模块、温度传感模块用于检测变电机房内的火花、温度、烟雾浓度,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第一中央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远程监控室内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中央处理模块,第二中央处理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与此同时,第一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灭火罐上的电磁阀打开,灭火罐内的灭火材料对机房内着火点进行灭火,灭火材料可以选择二氧化碳等现有材料。

由上可知,本发明从预防到灭火实现了双重保险机制,用于大小火情的处理和报警,提高了机房无人值守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机器人本体上设置电机23,电机23的输出端设置摆臂24,摆臂24设置与灭火管21相匹配的卡箍22,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2控制电机23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

由于火警属于范围性灾害,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第一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可实现摆臂和安装在摆臂上的灭火管的角度调整,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范围灭火。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弧形夹板9和弧形法兰板11远离连接板的端面均设置橡胶垫25,图5中仅示出了弧形夹板9上的橡胶垫25的结构示意图,橡胶垫25采用胶粘在弧形夹板9的内壁。

在弧形夹板和弧形法兰板远离连接板的端面均设置橡胶垫,不仅可以提高限位架与灭火罐之间的摩擦力,而且可以预防灭火罐外壁刚性损伤的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