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输入输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8876发布日期:2019-02-26 19:1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警输入输出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盗报警系统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报警输入输出模块。



背景技术:

防盗报警系统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相关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

目前的报警系统一般通过前端探测器探测到报警信号以后把报警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给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发出信号给现场的警号,以震慑作案者,并通过电话线的拨号方式发送信号给事先设定的电话号码或者手机号码。

目前前端探测器主要有被动红外探测器和主动红外探测器两种:

1、被动红外探测器采用被动红外方式,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因其采用的是被动方式,只要环境中的红外辐射量发生一定的变化就会发出警号,因不一定只有人体才会引起红外量的变化,所以其误报率会比较高;

2、主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主动发送红外光线的探测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组成。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之间组成一条无形的封锁线,有物体经过阻断这条封锁线就会发生报警,主动红外探测器误报率低于被动红外探测器,但其安装复杂,形体相较于被动红外探测器来说过大,不美观,且价格也高于被动红外探测器很多,并且也不能完全没有误报,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如果在一栋房子装了多对主动红外探测器,还是有一定的误报率的。

而报警方式有两种:

1、满足任何一个就报警,即前端红外探测器只要有一个被触发,系统就报警;

2、满足全部就报警,即前端红外探测器要全部同时被触发了,系统才报警。

前端红外探测器传输到报警主机的方式有无线和有线两种:1、有线传输,有线方式一般需要在装修时事先预埋好信号线,会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维护检修的时候要检查线缆,也会存在很大的问题;2、无线传输,无线方式不用预埋信号线,探测器和报警主机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但是这样存在一个误报率极高,且需要经常更换探测器电池的问题。

现有报警系统的技术缺点是1、误报率高,不管主动红外探测器还是被动红外探测器,都有一定的误报率;2、使用不方便,一般报警的布防撤防需要在报警主机上实现,撤防的时候还要在报警主机上输入密码,整个过程太过繁琐;3、成本高,如果使用布线的方式来实现整个报警系统,将耗费极大的成本,在误报率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又花费巨大的成本是用户放弃报警系统的根本原因;4、系统维护麻烦,由于报警系统的布线问题,导致维护比较麻烦,作为一般用户根本没法解决维护问题,必须由专业的维护人员上门解决,这也导致了维护费用的激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报警输入输出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警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手机端、报警输入输出模块、报警装置与红外探测模块,所述手机端预安装有监测报警app,其与报警装置、红外探测模块相关联,其通过无线网络数据或wifi网络与报警输入输出模块相连;所述报警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输入接口一、输入接口二、输出接口一、输出接口二与韦根输入接口,输入接口一、输入接口二有线连接红外探测模块,红外探测模块包括红外探测单元一与红外探测单元二,其分别设置于室外区域与室内区域,其分别采集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的人体红外信号,并将人体红外信号传输至报警输入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接口一与输出接口二有线连接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预警灯等装置和报警警号等装置,输出接口一与输出接口二分别连接预警灯等装置和报警警号等装置;所述韦根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带韦根接口的读卡器,其方便用户通过刷卡或者指纹或者人脸等方式就实现报警系统的布防撤防联动等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监测报警app用于向报警输入输出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反馈回来的各种信息以及报警信号,监测报警app具有显示单元、绑定单元与控制单元,绑定单元用于绑定报警输入输出模块,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当前状态监测信息,其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对报警输入输出模块进行远距离通信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报警输入输出模块包括处理单元与通讯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红外探测单元一发出的人体红外信号并联动预警装置,其在接收到相应的人体红外信号时,控制预警灯等装置发出闪灯等预警信号警示闯入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室外区域包括防盗门外和若干个窗户区域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红外探测单元二发出的人体红外信号,其依据触发条件顺序在接收到红外探测单元二发出的人体红外信号后,通过通讯单元向监测报警app发送报警消息,并联动报警警号等装置(32)发出灯光警号等报警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触发条件顺序为在红外探测单元一触发后,再触发红外探测单元二。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依据触发条件顺序进行报警,相对于市面上采用的单个报警或全部报警方式,更有利于降低误报率,且更加人性化,即入侵者进入室内的路线必然是先经过室外再经到室内,这样即可免除不必要的误报,又不会漏报。

2、本发明采用有线和无线结合的方式进行输入输出及控制,相对于市面上的有线或无线报警方式更能便于安装,一方面避免了有线安装时需要房子装修前预埋管线,要不然重新布线会破坏现有的墙体和外观,代价太大,且采用有线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线材,而且因为需要墙体开槽、放管、防线等巨大的人工量,会浪费很大的人力及物力;另一方面避免了采用无线安装时的换电池操作,且无线连接方式非常不稳定,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无线红外探测器本身的稳定性就要比有线红外探测器差,加上不稳定连接方式,更加容易引起系统的误报。

3、本发明采用的模块化组网报警方式可以接入任何红外探测器,通过wifi和手机app相连即可操作,成本很低,组网方便,相对于目前市面上采用的报警方式都是一个主机加红外探测器的方式更为方便快捷。

4、本发明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报警系统,只要是输入输出的开关信号都可以接入,实现单个、组合、联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原理框图。

图中标号:1、手机端;2、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01、输入接口一;202、输入接口二;203、输出接口一;204、输出接口二;205、韦根输入接口;206、处理单元;207、通讯单元;3、报警装置;31、预警灯等装置;32、报警警号等装置;4、红外探测装置;41、红外探测单元一;42、红外探测单元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报警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手机端1、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报警装置3与红外探测装置4,所述手机端1预安装有监测报警app,其与报警装置3、红外探测装置4相关联,其通过无线网络数据或wifi网络与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相连;所述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包括输入接口一201、输入接口二202、输出接口一203、输出接口二204与韦根输入接口205,输入接口一201、输入接口二202有线连接红外探测装置4,红外探测装置4包括红外探测单元一41与红外探测单元二42,其分别设置于室外区域与室内区域,其分别采集室外区域和室外区域的人体红外信号,并将人体红外信号传输至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所述输出接口一203与输出接口二204有线连接报警装置3,报警装置3包括预警灯等装置31和报警警号等装置32,输出接口一203与输出接口二204分别有线连接预警灯等装置31和报警警号等装置32;所述韦根输入接口205用于连接外部带韦根接口的读卡器,其方便用户通过刷卡或者指纹或者人脸等方式就实现报警系统的布防撤防联动等功能。

监测报警app用于向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反馈回来的各种信息以及报警信号,监测报警app具有显示单元、绑定单元与控制单元,绑定单元用于绑定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当前状态监测信息,其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对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进行远距离通信控制。

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还包括处理单元206与通讯单元207,处理单元206用于接收红外探测单元一41发出的人体红外信号并联动报警装置3,其在接收到相应的人体红外信号时,控制报警装置3发出预警灯等报警。

处理单元206还用于接收红外探测单元二42发出的人体红外信号,其依据触发条件顺序在接收到红外探测单元二42发出的人体红外信号后,通过通讯单元207向监测报警app发送报警消息,并联动报警警号等装置32发出灯光警号等报警信号。

室外区域包括防盗门外和若干个窗户区域外。

触发条件顺序为在红外探测单元一41触发后,再触发红外探测单元二42。

工作原理:本发明的红外探测单元一41安装在窗户外,红外探测单元二42安装在室内,红外探测单元可以选用任何品牌任何型号,没有限制,红外探测器通过4芯线(其中2芯电源,2芯信号)连接至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不需要事先的预埋布线,而报警输入输出模块2通过网络连入手机端,也不需要事先布线,只需要强电线即可;当作案者企图进入房内触发红外探测单元一41时,处理单元206在接收红外探测单元一41发出的相应的人体红外信号后,联动报警装置3发出预警报警,此时,处理单元206不会向监测报警app发送报警消息,因为红外探测单元一41在室外环境复杂有可能会引发误报;若作案者枉顾警告继续进入的话,就会触发红外探测单元二42,此时,处理单元206触发报警系统并通过通讯单元207向监测报警app发送报警消息提醒用户,并联动报警警号等装置阻吓闯入者,提醒用户现场已发生报警事件。

本发明依据触发条件顺序进行报警,相对于市面上采用的单个报警或全部报警方式,更有利于降低误报率,且更加人性化,即入侵者进入室内的路线必然是先经过室外再经到室内,这样即可免除不必要的误报,又不会漏报。

本发明采用有线和无线结合的方式进行输入输出及控制,相对于市面上的有线或无线报警方式更能便于安装,一方面避免了有线安装时需要房子装修前预埋管线,要不然重新布线会破坏现有的墙体和外观,代价太大,且采用有线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线材,而且因为需要墙体开槽、放管、防线等巨大的人工量,会浪费很大的人力及物力;另一方面避免了采用无线安装时的换电池操作,且无线连接方式非常不稳定,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无线红外探测器本身的稳定性就要比有线红外探测器差,加上不稳定连接方式,更加容易引起系统的误报。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