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2703发布日期:2018-11-16 22:5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现在越来越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脸识别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人脸识别设备通常包括获取人脸图像的摄像头和用于信息显示的显示屏,摄像头用于获取人脸图像,显示屏用于调整人脸的位置,以获得满足要求的人脸图像。

人脸识别设备的的普及使得使用者可以随时多点的享受便利,然而很多人脸识别设备容易遭受不可预测的人为破坏。如何有效地预防人脸识别设备人为破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尚无该方面的技术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包括人脸识别装置以及防破坏装置;

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接近感应模块、摄像头模块,所述接近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有人脸接近人脸识别装置,所述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所述接近人脸识别装置的人脸图像;

所述防破坏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振动传感器以及防护罩,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人脸识别装置的底部,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在防破坏装置上,所述防护罩设有开口,并相对驱动机构设置,所述防护罩为橡胶材质,且为中空结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源模块、控制系统、电机、传动机构以及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包括四个轮胎,分别呈四角设置在人脸识别装置的下方,所述电源模块、控制系统、电机、传动机构以及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车架设置在轮胎上,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并控制四个轮胎,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振动传感器电连接,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电机,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振动传感器传输过来的电信号驱动电机带动外置共享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共享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一位置时,位于防护罩外;共享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二位置时,位于防护罩内;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系统、电机、摄像头以及振动传感器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人脸图像和对该人脸图像的识别结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主处理器,所述主处理器在所述接近感应模块检测到有人脸接近人脸识别装置时,控制所述摄像头模块和所述显示屏被唤醒或复位上电进入工作状态,否则控制所述摄像头模块和所述显示屏休眠或断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摄像头模块包括光感摄像头及其驱动电路;和/或

红外发射管、红外摄像头及其驱动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两块显示屏,所述两块显示屏的屏幕朝向不同的方向设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振动传感器,当人为打砸人脸识别装置,振动传感器接收到振动信号超过控制系统预设阈值时,一方面,控制系统通过驱动机构将人脸识别装置缩回防护罩内,有效减少设备进一步受损程度;另一方面,发出警告,并将摄像头录制信息传送给后台管理系统,以便警察部门及人脸识别装置设备公司进行事故追溯使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原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外增一套防破坏装置来应对不可预测的人为破坏现象。可以利用人脸识别装置本身的摄像头进行录制,拍摄打砸者的人脸信息。防护罩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可以缓冲人为对人脸识别装置的伤害,特别中空的结构,可以在防护罩里面充气,改变其体积,进一步缓冲人为对人脸识别装置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的电路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电路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驱动机构;

11、电源模块;

12、控制系统;

121、储存器;

122、无线发射模块;

13、直流电机;

14、传动机构;

15、轮胎;

16、电源连接线;

17、电源插头;

20、振动传感器;

40、防护罩;

50、语音警报器;

60、人脸识别装置;

61、接近感应模块;

62、摄像头模块;

63、显示屏;

64、主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人脸识别防破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装置以及防破坏装置;

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接近感应模块、摄像头模块,所述接近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有人脸接近人脸识别装置,所述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所述接近人脸识别装置的人脸图像;

所述防破坏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振动传感器以及防护罩,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人脸识别装置的底部,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在防破坏装置上,所述防护罩设有开口,并相对驱动机构设置,所述防护罩为橡胶材质,且为中空结构;防护罩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可以缓冲人为对人脸识别装置的伤害,特别中空的结构,可以在防护罩里面充气,改变其体积,进一步缓冲人为对人脸识别装置的伤害。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源模块、控制系统、电机、传动机构以及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包括四个轮胎,分别呈四角设置在人脸识别装置的下方,所述电源模块、控制系统、电机、传动机构以及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车架设置在轮胎上,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并控制四个轮胎,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振动传感器电连接,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电机,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振动传感器传输过来的电信号驱动电机带动外置共享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共享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一位置时,位于防护罩外;共享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二位置时,位于防护罩内;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系统、电机、摄像头以及振动传感器供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设有开口,并相对驱动机构设置;防护罩可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等,都可以,防护罩目的是为保护人脸识别装置不被破坏,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罩为保护框架加上四面保护壳,底部为地面。

具体的,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人脸识别装置的四角上。在四个角度上设有振动传感器,防止人脸识别装置被误碰,就被驱动机构运到防护罩内了,四个角均设有振动传感器,四个振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振动信号综合判断,人脸识别装置是被误撞,还是真实的被破坏,四个振动传感器取平均值,这个平均值超过一定范围才会触发防破坏模式。

具体的,所述摄像头为360度可旋转摄像头。通过360度可旋转摄像头,可以,转动拍摄具体被破坏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摄像头有两种使用方式,第一种,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储存器,所述储存器与摄像头相连接。通过储存器将摄像头拍摄到的数据储存起来,以便警察部门及人脸识别装置公司读取储存器中内容使用;第二种,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摄像头相连接,用于将摄像头记录到的信息发送到后台管理系统,直接将摄像头记录到的信息发送给警察部门及人脸识别装置公司。也可以两种模式同时运行。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AC-DC电源模块、控制系统、电机、传动机构以及驱动轮,本实施例中电机为直流电机,所述驱动轮包括四个轮胎,分别呈四角设置在人脸识别装置的下方。直流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驱动轮的结构与现有技术汽车的结构相似,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前驱式、后驱式,这边就不再多做介绍。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源连接线、电源插头,所述AC-DC电源模块通过电源连接线、电源插头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连接线、电源插均在保护罩内,外部电源最好使用地面插座,从地面将电源引出,防止被人为拔出电源,系统失效的问题。所述AC-DC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系统、电机、摄像头以及振动传感器供电。

如图2所示,所述AC-DC电源模块、控制系统、电机、传动机构以及外置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车架设置在轮胎上,车架为金属框架,车架也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这里并未画出其具体结构,可用于支撑其上面放置的设备即可。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并控制四个轮胎,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振动传感器、摄像头电连接,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电机,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振动传感器传输过来的电信号驱动电机带动外置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一位置时,位于防护罩外;人脸识别装置在第二位置时,位于防护罩内;

具体的,还包括语音警报器,所述语音警报器设置在驱动机构上,并与控制系统相连接。通过语音警报器,在发生人脸识别装置被打砸时,进行警报,向当事人发出语音警告。

如图3所示,人脸识别装置防破坏装置的电路图,振动传感器用于接收振动信号,检测人脸识别装置是否被破坏,摄像头实时监控人脸识别装置情况,当控制系统判断振动信号超过预设阈值时,保存摄像头发生事故前后5分钟画面,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将摄像头保存的画面传输给警察部门及人脸识别装置设备公司。同时向当事人发出语音警告,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可使人脸识别装置设备由其下面所固定的驱动机构进行移动,缩回防护罩下。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接近感应模块、摄像头模块,所述接近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有人脸接近人脸识别装置,所述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所述接近人脸识别装置的人脸图像;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头模块拍摄的人脸图像和对该人脸图像的识别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主处理器,所述主处理器在所述接近感应模块检测到有人脸接近人脸装置时,控制所述摄像头模块和所述显示屏被唤醒或复位上电进入工作状态,否则控制所述摄像头模块和所述显示屏休眠或断电。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设备,通过接近传感器模块,使人脸识别装置仅在检测到有人脸接近时才唤醒各工作单元进入工作状态,否则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节省电脑,延缓设备老化。与防破坏装置相配合,在没人的情况下,人脸识别装置和防破坏装置都是关闭的,当有人脸的时候人脸识别装置先开启,当有打砸人脸识别装置情况发生的时候,防破坏装置再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块包括光感摄像头及其驱动电路;和/或红外发射管、红外摄像头及其驱动电路。光感摄像头利用自然光对接近人脸识别装置的人脸进行拍摄。红外摄像头利用接近人脸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对接近的人脸进行拍摄。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两块显示屏,所述两块显示屏的屏幕朝向不同的方向设置。两块显示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呈不同的角度设置,本实施例中,两块显示屏呈相反的方向设置,可以获得最大的拍摄角度,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转动人脸识别装置,使用便捷,提高识别效率。

使用过程中,本实施例预先架设好保护罩与驱动机构,接通电源,开启防破坏工作模式。本实施例原理如下,人为破坏信号采集:当发生人为打砸人脸识别装置时,振动传感器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触发装置进入防破坏工作模式。同时,控制系统自动采集保存360度摄像传递过来的录像文件。防破坏工作模式:一方面,控制系统控制人脸识别装置缩回保护罩,有效减少设备进一步受损程度;另一方面,向当事人发出语音警告,并将录像信息传送给后台管理系统,以便警察部门及人脸识别装置设备公司进行事故追溯使用。

本实施例,通过在原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外增一套防破坏装置来应对不可预测的人为破坏现象。可以利用人脸识别装置本身的摄像头进行录制,拍摄打砸者的人脸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