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7639发布日期:2019-08-20 23: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MCU模块、电源模块、LTE无线通信模块、FLASH存储器、DDR2存储器;

所述电源模块通过电源保护接口保护电路而连接于电源输入口;

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于MCU模块以及LTE无线通信模块、FLASH存储器、DDR2存储器;

所述MCU模块连接于LTE无线通信模块以及FLASH存储器、DDR2存储器;

所述MCU模块连接于以太网接口、RS323接口、RS485接口、USB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采用MT7688AN芯片U3;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7脚通过电阻R46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8脚接LTE通信模组的电源输入控制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9脚接USB HUB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20脚接看门狗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21脚通过电阻R14接电源3V3,21脚连接有开关SW2,开关SW2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24脚通过电阻R43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25脚、26脚、27脚、28脚接FLASH存储器,25脚通过电阻R40接3V3电源,27脚通过电阻R39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29脚接485收发电路,29脚还通过电阻R1接3V3电源,29脚同时衔接485收发工作模式控制信号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30脚、31脚接对外232接口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33脚、34脚、35脚、36脚接RJ45和网络变压器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39脚通过电阻R61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47脚、48脚接485收发电路,47脚接有限流保护电阻R15,48脚接有电阻R16;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54脚、55脚、56脚、57脚接RJ45和网络变压器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59脚通过电阻R62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61脚、62脚接USB HUB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64脚、65脚、66脚、67脚、68脚、69脚、70脚、71脚、72脚、73脚、74脚、75脚、76脚、77脚、78脚、80脚、81脚、82脚、83脚、84脚、85脚、86脚、87脚、88脚、92脚、93脚、94脚、95脚、96脚、97脚、99脚、100脚、101脚、102脚、103脚、105脚、106脚、107脚、108脚、109脚、110脚、111脚、112脚、113脚、114脚接DDR2芯片;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90脚、104脚接存储器DDR2的基准电压VREF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18脚、119脚接电感L21,电感L21接并联的电容C5、电容C6,并联的电容C5、电容C6一端接地、另一端接1V2电源;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22脚接于并联的电容C5、电容C6;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29脚接看门狗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35脚通过电阻R44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36脚接WPS指示灯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37脚接通过电阻R37接3V3电源;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38脚接电阻R22,电阻R22连接于一端接地的电容C101、一端接3V3电源的电阻R49、一端接地的复位开关S1;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39脚、143脚接RJ45和网络变压器电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47脚、148脚接485收发电路,147脚还通过下拉电阻R41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51脚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00、外部晶振XTAL1,电容C100、外部晶振XTAL1另一端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52脚接于电容C100、外部晶振XTAL1的接地端;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8脚、14脚、15脚、23脚、32脚、38脚、41脚、53脚、60脚、117脚、123脚、124脚、134脚、146脚、149脚、150脚、154脚、155脚接电源3V3;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22脚、58脚、89脚、91脚、131脚、145脚接电源1V2;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79脚、98脚、116脚、125脚接电源1V8;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1脚、2脚、7脚、10脚、13脚、63脚、115脚、120脚、121脚接地;

所述MT7688AN芯片U3的3脚、4脚、5脚、6脚、9脚、11脚、12脚、16脚、37脚、40脚、42脚、43脚、44脚、4脚、46脚、49脚、50脚、51脚、52脚、126脚、127脚、128脚、130脚、132脚、133脚、140脚、141脚、142脚、144脚、153脚、156脚为空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5V输出电路、第二电源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5V输出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1,所述控制芯片U11的1脚、6脚为空引脚,控制芯片U11的2脚、3脚之间接有二极管D3,控制芯片U11的2脚接电感L23,控制芯片U11的3脚接地,所述电感L23接于串联的电阻R71和电阻R72,串联的电阻R71和电阻R72一端接地,串联的电阻R71和电阻R72并联有静电保护器TVS9,静电保护器TVS9并联有一端接地的电容C68,电容C68并联有电解电容E2,电解电容E2的正极与电压输出端VDD5.0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1接于串联的电阻R71和电阻R72之间,电阻R71和电阻R72的5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1的7脚、8脚件接有电容C62,所述控制芯片U11的8脚接于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电容C11、电解电容E4,电解电容E4的正极与电压输出端VCC相连,电解电容E4的正极连接于二极管D2,二极管D2连接于电感L2,二极管D2与电感L2之间设置有另一端接地的静电保护器TVS11,电感L2连接于自恢复保险贴片F1,自恢复保险贴片F1接于电源输入端VIN;

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6,所述控制芯片U16的1脚、6脚为空引脚,控制芯片U16的2脚与3脚之间接有二极管D5,二极管D5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6的2脚接与电感L24,电感L24连接于串联的电阻R25、电阻R26,串联的电阻R25、电阻R26另一端接地,串联的电阻R25、电阻R26并联有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7,电容C37并联有电解电容E7,电解电容E7的正极连接于电压输出端3.3V,控制芯片U16的4脚接于电阻R25、电阻R26之间,控制芯片U16的5脚接地,控制芯片U16的7脚、8脚之间接有电容C35,控制芯片U16 的8脚接于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7以及电压输出端VC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TE无线通信模块包括4G模块电路和SIM卡座;

所述4G模块电路包括EM350芯片,所述EM350芯片的1脚、3脚、5脚、6脚、7脚、11脚、13脚、16脚、17脚、19脚、20脚、22脚、23脚、25脚、28脚、30脚、31脚、32脚、33脚、34脚、37脚、42脚、43脚、44脚、45脚、46脚、47脚、48脚、49脚为空引脚,所述EM350芯片的4脚、9脚、15脚、18脚、21脚、26脚、27脚、29脚、35脚、40脚、50脚接地,EM350芯片的2脚、24脚、39脚、41脚、52脚接LTE通信模组的电源输入控制电路,EM350芯片的51脚接电阻R58,电阻R58接于三极管N2,三极管N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N2的集电极接电阻R8,电阻R8连接于发光二极管LED7,发光二极管LED7接3V3电源,EM350芯片的8脚、10脚、12脚、14脚接SIM卡座电路,EM350芯片的36脚、38脚接USB HUB电路;

所述SIM卡座包括控制芯片U15,控制芯片U15的1脚、3脚、5脚、6脚接EM350芯片,控制芯片U15的4脚、9脚为空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5的1脚通过电容C71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5的1脚、2脚连接于10脚、11脚、12脚、13脚,所述控制芯片U15的5脚连接于通过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2,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2接地控制芯片U15的3脚通过电阻R34连接于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3,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3接地,控制芯片U15的6脚通过电阻R36连接于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4,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485收发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4,所述控制芯片U4的1脚通过电阻R51接MCU模块,控制芯片U4的2脚、3脚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电源VDD5.0,2脚、3脚还连接于三极管N1,三极管N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N1的基极通过电阻R50接MCU模块,控制芯片U4的4脚接MCU模块,控制芯片U4的5脚接地,控制芯片U4的6脚与7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3,控制芯片U4的6脚还连接于电阻R6和电阻R24,电阻R6另一端接电源VDD5.0,电阻R24另一端接静电保护器TVS1,控制芯片U4的7脚还连接于电阻R23、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接地,电阻R23另一端接静电保护器TVS2,静电保护器TVS1、静电保护器TVS2另一端接地,电阻R24靠近静电保护器TVS1端、电阻R23靠近静电保护器TVS2端连接于连接器J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232接口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5,控制芯片U5的1脚、3脚之间接电容C21,控制芯片U5的4脚、5脚之间接电容C20,控制芯片U5的11脚通过电阻R28接控制模块,控制芯片U5的7脚、8脚、9脚、10脚为空引脚,控制芯片U5的12脚通过电阻R29接控制模块,控制芯片U5的15脚接地,控制芯片U5的13脚接静电保护器件TVS3,控制芯片U5的14脚接静电保护器件TVS4,静电保护器件TVS3、静电保护器件TVS4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5的6脚通过电容C22接地,控制芯片U5的2脚接电容C23,电容C23连接有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4,电容C23与控制芯片U5连接于电源VDD5.0,控制芯片U5的14脚、13脚接于连接器J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看门狗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U2的1脚接电阻R80,电阻R80接电源控制电路以及开关SW3,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接于电阻R80的电阻R27以及场效应管PMOS2,场效应管PMOS2的漏极D接3V3电源以及静电保护器TVS10,静电保护器TVS10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PMOS2的源极S以及电阻R27接3.3V电源,控制芯片U2的2脚-7脚为空引脚,控制芯片U2的8脚接地,控制芯片U2的9脚接电容C11、10脚接电阻R76、11脚接电阻R77,电阻R76另一端与电阻R11、电阻R77相连,控制芯片U2的12脚接于电阻R65、三极管N5之间,电阻R65接电阻R38,电阻R38与电阻R65之间接电源VDD5.0,电阻R38另一端接三极管N4的集电极、三极管N5的集电极、电容C4,三极管N4的发射极、三极管N5的发射极、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N4的基极接电阻R10,电阻R10接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 HUB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的0脚、11脚、接地,控制芯片U1的1脚-2脚接4G模块电路,控制芯片U1的3脚、4 脚接USB1,控制芯片U1的5脚、10脚、15脚接3V3电源,控制芯片U1的6-9脚、13脚、17-18脚、19-21脚为空引脚,控制芯片U1的12脚通过电阻R60接3V3电源,控制芯片U1的14脚通过电容C2接地,控制芯片U1的16脚通过电阻R69接电源3V3,控制芯片U1的22脚通过电阻R52接电源3V3,控制芯片U1的23脚接3V3电源,控制芯片U1的24脚通过电阻R55接地,控制芯片U1的25脚通过电阻R59接地,控制芯片U1的26脚接电阻R42、电阻R45、电容C8,电阻R42另一端接控制模块,电容C8另一端接地,电阻R45另一端接3V3电源,控制芯片U1的27脚通过电阻R9接电源3V3,控制芯片U1的28脚通过电阻R1接电源3V3,控制芯片U1的29脚接电源3V3,控制芯片U1的30脚、31脚控制模块,控制芯片U1的32脚与33脚之间接有外部晶振XTAL2,外部晶振XTAL2一端通过电容C9接地、另一端通过电容C10接地,控制芯片U1的34脚通过电容C7接地,控制芯片U1的35脚通过电阻R7接地,控制芯片U1的36脚接电源3V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电网无线通信网的数据通信用途的终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J45和网络变压器电路包括:网络变压器U12;

网络变压器U12的2脚、3脚、5脚、6脚、8脚、9脚、11脚、12脚接控制模块,2脚与3脚之间接有静电保护器TVS7,网络变压器U12的5脚、6脚之间设置有静电保护器TVS8,网络变压器U12的8脚和9脚之间设置有静电保护器TVS5,网络变压器U12的11脚和12脚趾间设置有静电保护器TVS6,网络变压器U12的23脚、22脚、20脚、19脚接连接器J5,网络变压器U12的17脚、16脚、14脚、13脚接连接器J6,网络变压器U12的22脚、23脚接于气体放电管GD1,网络变压器U12的19脚、20脚接气体放电管GD2,网络变压器U12的16脚、17脚接气体放电管GD3,网络变压器U12的13脚、14脚接气体放电管GD4,连接器J5的13脚、连接器J6的13脚通过电阻R57接于3V3电源,连接器J5的16脚、连接器J6的16脚接控制模块。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