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设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4808发布日期:2019-05-31 20:4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设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设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设施是指由政府、法人、或公民出资建造的公共设施,一般指规划区内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道路(含桥梁)、城市轨道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照明、工业垃圾和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设备、场地等设施及附属设施。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对于市政设施的投入越来越大。

最为体现的是现在很多道路上都会建设照明路灯,为夜间人们行走提供照明便利,同时为了监控周围环境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路灯上加装了摄像头,对周围的交通情况和治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给人们安全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保障。然而,路灯加装监控的做法虽然增加了路灯的功能,但是路灯本身依然有很大空间可以利用,现有的路灯功能较少,实用性较低。

另一方面,现在的道路两侧增设了许多垃圾桶,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市政环境卫生程度。然而,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无论哪种垃圾都放至垃圾桶,甚至一些烟头未完全熄灭后都扔至垃圾桶,当垃圾桶内有易燃易爆的物料时,将很容易引起火灾,而垃圾桶周围环境相对复杂或者天气干燥的情况下,火势很快就蔓延,酿成严重的火灾事故。很多时候,人们发现垃圾桶起火的时候比较晚,此时采取措施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综上所述,如何通过路灯监控垃圾桶情况,并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这一技术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设施监控系统,能够时刻监控路灯旁边垃圾桶的情况,并且能够在垃圾桶起火时报警和进行喷水灭火。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设施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垃圾桶旁边的路灯杆、设置在路灯杆上的监控机构、报警机构和灭火机构。

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和控制器,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图像数据判断垃圾桶是否发生火灾。

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垃圾桶发生火灾时报警,其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声光报警器,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用于将火灾情况发送至消防部门,所述声光报警器用于发出警报。

所述灭火机构用于在垃圾桶发生火灾时喷水,其包括喷头、储水箱和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用于连接所述喷头和所述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连接水管之间还设置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路灯杆侧壁上,所述路灯杆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喷头角度的调节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垃圾桶放置在指定区域内,摄像头采集摄像头覆盖区域内的视频图像,控制器对其中包含垃圾桶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垃圾桶中是否存在火焰,并根据判断结果向监控机构和灭火机构发出信号。

当监控机构接收到来自控制器发出的火灾信号时,网络传输模块将火灾情况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发送至消防部门,使得消防部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火情,作出对应的消防措施;另一方面,发生火灾时,控制器触发路灯杆上的声光报警器工作,声光报警器发出警示光和警示声音,提醒周围群众采取应对措施。

当灭火机构接收到来自控制器发生的火灾信号时,开启抽水机,抽水机将储水箱中的水通过连接水管抽至喷头处,水经喷头喷向垃圾桶,浇灭垃圾桶的火焰;同时,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喷头的角度,通过控制喷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角度调节,使得喷头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调节,进而喷水的范围更大,在火势蔓延出去的情况下,可以更大范围地对火焰进行浇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路灯杆上的安装座以及用于驱动安装座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喷头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安装座发生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喷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实现喷水角度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转动轴,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作为驱动安装座转动的动力源,将安装座与电机的转动轴相连,电机输出稳定且便于控制,有利于控制器发送指令对其进行控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路灯杆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装置和所述喷头同时升降的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可以驱动调节装置和喷头同时往复升降,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喷头角度的调节范围,提高了实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监控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灭火机构的雨水收集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收集机构可以在下雨天时收集雨水,用作灭火机构的水的来源,节省了水资源,更加环保。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路灯杆顶部的集水斗,所述集水斗通过通水管与所述储水箱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斗设置在路灯杆的顶部,下雨时可以直接收集雨水,并通过通水管使雨水流向储水箱内存储起来,该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收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斗顶部的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斗顶部设置过滤网,可以对树叶、塑料袋等杂物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杂物进入集水斗内将通水管管口堵塞,影响到通水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与所述集水斗相铰接,所述路灯杆上设置有用于翻转所述过滤网的翻转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翻转装置可以对过滤网进行转动使其倾斜,过滤网倾斜后可以使得落在过滤网表面的杂物倾斜落下,避免杂物长时间积聚在过滤网表面而降低了进水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拉绳、收卷辊轴和拉簧。

所述过滤网一侧通过铰接轴与所述集水斗铰接,在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侧通过所述拉簧与所述集水斗连接。

所述收卷辊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路灯杆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另一端收卷在所述收卷辊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收卷辊轴使拉绳卷绕在收卷辊轴上,进而拉绳拉动过滤网,使得过滤网绕铰接轴发生转动,实现了过滤网翻转倾斜,当杂物清除完毕后,反向转动收卷辊轴,放出拉绳,当拉绳对过滤网的拉力消除后,过滤网在拉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进而翻转恢复至原位,收卷辊轴设置在靠近地面一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转动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辊轴端部设置有手摇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收卷辊轴进行转动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路灯杆上设置监控机构,监控机构的摄像头能够时刻监控路灯旁边垃圾桶的情况,当垃圾桶发生火灾时,控制器发送信息至报警机构和灭火机构,能够在垃圾桶起火时向消防部门报警和现场发出警报,同时还能通过喷头进行喷水灭火,实用性强;

2.通过电机和气缸可以调节喷头的角度和高度,从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喷头的喷水位置,使得喷头喷水的范围更大,进而可以扩大灭火范围;

3.雨水收集机构可以在下雨天时收集雨水,用作灭火机构的水的来源,节省了水资源,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路灯杆剖开后以及地面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灯杆;11、灯具;2、垃圾桶;3、监控机构;31、摄像头;32、控制器;4、报警机构;41、网络传输模块;42、声光报警器;5、灭火机构;51、喷头;52、储水箱;53、连接水管;54、抽水机;55、进水管;61、安装座;62、固定平台;63、安装架;64、气缸;65、电机;7、雨水收集机构;71、集水斗;72、通水管;73、过滤网;74、拉绳;75、收卷辊轴;76、拉簧;77、铰接轴;78、手摇柄;79、导向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市政设施监控系统的原理框架示意图,本市政设施监控系统包括监控机构3、报警机构4、灭火机构5以及连通灭火机构5的雨水收集机构7。结合图2,还包括设置在垃圾桶2旁边的路灯杆1,路灯杆1上设置有用于照明的灯具11,监控机构3、报警机构4、灭火机构5以及雨水收集机构7均设置在路灯杆1上,对垃圾桶2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在垃圾桶2发生火灾时报警额灭火。

如图1及图2所示,监控机构3包括摄像头31和控制器32,摄像头31用于采集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递给控制器32,控制器32根据图像数据判断垃圾桶2是否发生火灾。使用时,需要先将垃圾桶2放置在指定区域内,摄像头31采集摄像头31覆盖区域内的视频图像,控制器32对其中包含垃圾桶2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垃圾桶2中是否存在火焰,并根据判断结果向监控机构3和灭火机构5发出信号。

如图1所示,报警机构4与控制器32电连接,用于在垃圾桶2发生火灾时报警,报警机构4包括网络传输模块41和声光报警器42,网络传输模块41用于将火灾情况发送至消防部门,声光报警器42用于发出警报。当监控机构3接收到来自控制器32发出的火灾信号时,网络传输模块41将火灾情况(采集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发送至消防部门,使得消防部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火情,并针对此作出对应的消防措施。另一方面,网络传输模块41发送火灾情况的同时,控制器32触发路灯杆1上的声光报警器42工作,声光报警器42发出警示光和警示声音,提醒周围群众采取应对措施。

灭火机构5用于在垃圾桶2发生火灾时喷水,如图2和图3所示,其包括喷头51、储水箱52和连接水管53,连接水管53用于连接喷头51和储水箱52,储水箱52与连接水管53之间还设置有抽水机54,抽水机54与控制器32电连接,喷头51设置在路灯杆1侧壁上。当灭火机构5接收到来自控制器32发生的火灾信号时,开启抽水机54,抽水机54将储水箱52中的水通过连接水管53抽至喷头51处,水经喷头51喷向垃圾桶2,浇灭垃圾桶2的火焰。储水箱52通过进水管55连接外界水源,储水箱52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当储水箱52内的水位低于水位传感器的高度时,外界水源对储水箱52进行补充水操作。

路灯杆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喷头51角度的调节装置。利用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喷头51的角度,通过控制喷头5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角度调节,使得喷头51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调节,进而喷水的范围更大,在火势蔓延出去的情况下,可以更大范围地对火焰进行浇灭。

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路灯杆1上的安装座61以及用于驱动安装座61转动的驱动组件,喷头51与安装座61固定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65,电机65与控制器32电连接。路灯杆1沿竖直方向滑移安装有固定平台62,安装座61转动安装在固定平台62上,电机65通过安装架63固定安装于固定平台62上,电机65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转动轴,安装座61与电机65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喷头51固定连接在安装座61上,控制器32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安装座61发生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喷头51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实现喷水角度调节。而采用电机65作为驱动安装座61转动的动力源,将安装座61与电机65的转动轴相连,电机65输出稳定且便于控制,有利于控制器32发送指令对其进行控制。

如图3所示,路灯杆1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装置和喷头51同时升降的气缸64,气缸64与控制器32电连接。气缸64可以驱动调节装置和喷头51同时往复升降,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喷头51角度的调节范围,提高了实用性。

监控系统还包括连通灭火机构5的雨水收集机构7。雨水收集机构7可以在下雨天时收集雨水,用作灭火机构5的水的来源,节省了水资源,更加环保。如图2和图3所示,雨水收集机构7包括设置在路灯杆1顶部的集水斗71,集水斗71通过通水管72与储水箱52相连。集水斗71设置在路灯杆1的顶部,下雨时可以直接收集雨水,并通过通水管72使雨水流向储水箱52内存储起来,该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2所示,雨水收集机构7还包括设置在集水斗71顶部的过滤网73。过滤网73与集水斗71相铰接,路灯杆1上设置有用于翻转过滤网73的翻转装置。在集水斗71顶部设置过滤网73,可以对树叶、塑料袋等杂物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杂物进入集水斗71内将通水管72管口堵塞,影响到通水效果。在过滤网73使用一段时间后,利用翻转装置可以对过滤网73进行转动使其倾斜,过滤网73倾斜后可以使得落在过滤网73表面的杂物倾斜落下,避免杂物长时间积聚在过滤网73表面而降低了进水效果。

如图2所示,翻转装置包括拉绳74、收卷辊轴75和拉簧76。过滤网73一侧通过铰接轴77与集水斗71铰接,在远离铰接轴77的一侧通过拉簧76与集水斗71连接。收卷辊轴75转动设置在路灯杆1靠近地面的一端,收卷辊轴75端部设置有手摇柄78。拉绳74一端与过滤网73固定连接,另一端收卷在收卷辊轴75上。在路灯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滑轮79,导向滑轮79用于给拉绳74运动时提供导向功能。

需要翻转过滤网73时,转动收卷辊轴75使拉绳74卷绕在收卷辊轴75上,进而拉绳74拉动过滤网73,使得过滤网73绕铰接轴77发生转动,实现了过滤网73翻转倾斜。当杂物清除完毕后,反向转动收卷辊轴75,放出拉绳74,当拉绳74对过滤网73的拉力消除后,过滤网73在拉簧76的回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进而翻转恢复至原位,收卷辊轴75设置在靠近地面一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转动操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垃圾桶2放置在指定区域,路灯杆1上的摄像头31实时监控,采集摄像头31覆盖区域内的视频图像并将图像数据发送至控制器32,控制器32根据图像数据判断垃圾桶2是否发生火灾,控制器32对其中包含垃圾桶2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垃圾桶2中是否存在火焰,并根据判断结果向监控机构3和灭火机构5发出信号,当判断的结果为未发生火灾时,监控机构3和灭火机构5不采取操作;当判断的结果为发生火灾时,监控机构3通过网络传输模块41将火灾情况发送至消防部门,同时通过声光报警器42现场报警。另一方面,灭火机构5的抽水机54开启,水从喷头51喷出,对垃圾桶2进行灭火;与此同时,电机65和气缸64开启,带动喷头5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以及带动喷头51升降,使得喷头51对更大范围灭火,防止火势蔓延出去。雨水收集机构7可以在下雨天的时候进行雨水收集,通过通水管72将雨水存储在储水箱52内。过滤网73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手摇柄78转动收卷辊轴75,使拉绳74收卷,进而对过滤网73进行翻转操作,使过滤网73表面的垃圾倾斜落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