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1982发布日期:2019-12-14 01:3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遥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遥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控装置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控制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智能家居和大中型医疗设备等领域上。

遥控装置用于控制外部电子装置的启动或动作。通常,遥控装置为了设计的更加轻便,往往采用干电池对遥控装置供电。

然而,遥控装置一般是间断性使用,在不使用时,仍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会造成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遥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唤醒休眠模块和逻辑运算模块,所述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和唤醒休眠模块均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和所述唤醒休眠模块供电;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接收到外部信号时,唤醒所述电源模块,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持续供电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停止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唤醒休眠模块包括:

启动电路,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启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持续电路,所述持续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启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停止电路,所述停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持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停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向所述唤醒休眠模块输出休眠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场效应管q2、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开关s2;

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

所述开关s2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开关s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之间,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持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持续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3和电容c3;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8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地线gnd之间,所述电阻r7和所述电容c3并联,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停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止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三极管q4、三极管q5和电容c4;

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9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电阻r10和所述电容c4并联,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第一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多路开关电路和滤波电路,每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每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s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二极管d1;

所述开关s1与所述电容c1并联,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220包括:电容c2和电阻r3,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阻r3并联,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遥控装置还包括:光电隔离模块、驱动放大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光电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遥控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唤醒休眠模块和逻辑运算模块。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和所述唤醒休眠模块均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和所述唤醒休眠模块供电。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唤醒休眠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接收到外部信号时,唤醒所述电源模块,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持续供电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停止供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装置可以通过所述唤醒休眠模块实现所述电源模块进行供电和停止供电的功能,这样可以减少待机状态下电能的浪费。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接收到多个外部信号时,经过所述逻辑运算模块的处理,可以将输入的多个外部信号输出为一个信号。这样多个外部信号都可以实现唤醒所述电源模块的功能,使用更加便捷。并且所述遥控装置中的硬件电路简单,便于电路集成化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遥控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遥控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唤醒休眠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遥控装置

100、电源模块

200、开关控制模块

210、开关电路

220、滤波电路

300、唤醒休眠模块

310、启动电路

320、持续电路

330、停止电路

400、逻辑运算模块

500、无线收发模块

600、光电隔离模块

700、驱动放大模块

800、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遥控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装置10,其包括:电源模块100、开关控制模块200、唤醒休眠模块300和逻辑运算模块400。

所述电源模块100包括控制端,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的输出端与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模块100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和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均与所述电源模块100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00用于向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和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供电。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向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发送信号。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用于在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接收到外部信号时,唤醒所述电源模块100,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持续供电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

其中,所述外部信号可以是用户操作所述遥控装置10的任意一个按键输入的开关动作信号。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在接收到所述开关动作信号时,将所述开关动作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平信号。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将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其中,所述开关动作信号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则得到的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可以包含非或门,所述非或门是数字逻辑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实现逻辑非或功能,可以有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当多个输入端有任意一个高电平时,则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在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接收到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信号时,通过非或门的运算处理能够得到第二电平信号,将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到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在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平信号时,能够唤醒所述电源模块100,并且能够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持续供电。同时,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能够在持续供电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具体的,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可以预先设定一个时间,当到达这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当然,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也可以在接收到外部其他模块或电路输入的休眠信号或停止供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遥控装置10包括电源模块100、开关控制模块200、唤醒休眠模块300和逻辑运算模块400。在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接收到所述开关动作信号后,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能够唤醒所述电源模块100,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持续供电,在到达预设时长后,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这样可以减少待机状态下电能的浪费。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接收到多路所述开关动作信号时,经过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中非或门的运算处理,可以将输入的多路所述开关动作信号输出为一个信号。这样多路所述开关动作信号都可以实现唤醒所述电源模块100的功能,使用更加便捷。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遥控装置10中的硬件电路简单,便于电路集成化和推广使用。

请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遥控装置10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500,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的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可以为低功耗的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用于实现信号的收发和远程的传输。具体的,在一定的空间距离内,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可以接收到特定的波段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输入到下一个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可以将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输出的所述开关动作信号以特定的波段发射出去。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还可以输出一休眠信号到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使得所述唤醒休眠模300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向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输出休眠信号。具体的,所述单片机有i/o输出端口,所述i/o输出端口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i/o输出端口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单片机中可以设置一个预设时长,当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接收到所述外部信号时,所述单片机接收到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所述单片机开始计时。当到达所述预设时长后,所述单片机会输出一休眠信号到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会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

请继续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遥控装置10还包括:光电隔离模块600、驱动放大模块700和控制模块800。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光电隔离模块6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隔离模块600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放大模块7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放大模块700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800连接。

所述光电隔离模块600利用发光二极管将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一定波长的光信号,所述光探测器接收到所述光信号产生光电流,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从而实现输入信号由电信号到光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由于所述光电隔离模块600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所以所述光电隔离模块600对输入和输出信号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能够提高所述遥控装置10的可靠性。所述驱动放大模块700将所述光电隔离模块600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保证可以驱动所述控制模块800正常工作,从而能够提高所述遥控装置1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述控制模块800用于控制外部需要控制的装置。其中,所述光电隔离模块600、所述驱动放大模块700和所述控制模块800中的具体电路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隔离模块600可以包括线性隔离电路,所述驱动放大模块700可以包括三极管放大电路,所述控制模块800可以包括直流电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输出的信号和所述单片机输出的脉冲宽度调节信号(pulsewidthmodulation,pwm),可以控制所述直流电机中的场效应管,多路信号的输出能够提高所述遥控装置10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包括:启动电路310、持续电路320和停止电路330。所述启动电路310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持续电路32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停止电路330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

所述启动电路310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启动电路310的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模块100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持续电路320的输入端与所述启动电路31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停止电路330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持续电路3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停止电路330的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所述启动电路310在接收到所述逻辑运算电路400输出的信号后,导通电路,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开始供电。所述持续电路320可以保持所述电源模块100持续供电。在到达所述预设时长后,所述停止电路330接收到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中的所述单片机输出的休眠信号,断开电路,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

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电路310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场效应管q2、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开关s2。

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10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

所述开关s2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开关s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之间,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持续电路320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阻r5用于分压,所述电阻r6用于限流。所述场效应管q2可以是p沟道的低功耗场效应管。当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输入低电平时,所述场效应管q2导通,此时,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输出高电平。所述开关s2用于调试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当所述开关s2被按下时,电路导通方式和工作原理与向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输入唤醒信号后电路导通方式和工作原理相同。所述启动电路310的vout端可以与所述单片机的电源引脚连接,用于给所述单片机供电。

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持续电路320包括: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3和电容c3。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8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地线gnd之间。所述电阻r7和所述电容c3并联,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停止电路3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r7和所述电阻r8用于分压。所述三极管q3可以是一个高电平导通的npn型三极管,即,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输出高电平,所述三极管q3处于导通状态。

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止电路330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三极管q4、三极管q4、三极管q5和电容c4。

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9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电阻r10和所述电容c4并联,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阻r9用于限制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的输入电流,对所述三极管q4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述电阻r10用于释放所述电容c4中存储的电荷。所述电阻r11和所述电阻r12用于分压。所述三极管q4可以是一个高电平导通的npn型三极管,即,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输入高电平,所述三极管q4处于导通状态。所述三极管q5可以是一个低电平导通的pnp型三极管,即,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输入低电平,所述三极管q5处于导通状态。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包括多路开关电路210和滤波电路220,每路所述开关电路21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220的输入端连接,每路所述开关电路210的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200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滤波电路220作为所述开关电路210的旁路滤波电路与每路所述开关电路210的第一输出端(图中未示出)连接,对每路所述开关电路210实现滤波作用。每路所述开关电路210的输出信号均通过信号总线连接到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则每路所述开关电路210的输出信号都可以控制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实现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供电和停止供电的功能。每路所述开关电路210的第二输出端(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210包括:开关s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二极管d1。

所述开关s1与所述电容c1并联,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滤波电路220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利用所述电容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可以消除按下所述开关s1产生的抖动。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用来分压。所述三极管q1可以是低电平导通的pnp型三极管,即,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输入低电平信号,所述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

请继续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220包括:电容c2和电阻r3。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阻r3并联,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其中,所述电容c2用于消除电源谐波。

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结合图3和图4,对本申请的所述遥控装置10的工作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当所述开关s1接收到外部信号,即所述开关s1被按下时,经过所述电容c1消除抖动,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的分压,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得到一个稳定的低电平信号,此时,所述三极管q1导通。通过所述滤波电路220中的所述电容c2滤除大部分的电源谐波。当所述开关s1被松开时,利用所述电容c1阻隔直流电流的特性,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得到一个高电平信号,此时,所述三极管q1处于截至状态,输出低电平信号,经过所述逻辑运算模块400的运算处理,得到一高电平信号,则向所述唤醒休眠模块300输出一高电平信号。

其中,当多个开关被按下时,考虑到不同开关可能对应不同的功能,利用所述开关电路210中所述二极管d1的单向导通性,可以保护多路所述开关电路210的工作状态。

当所述启动电路310接收到一高电平信号,经过所述二极管d3和电阻r6,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得到一个高电平信号,此时,所述三极管q3导通。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在电阻r4和电阻r5的分压下得到一个低电平信号,此时,所述场效应管q2导通。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输出一高电平信号,通过所述二极管d2和电阻r6,可以使得所述三极管q3一直处于导通状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保持输出高电平信号,可以使得所述电源模块100持续供电。

当所述开关s1被按下时,所述单片机开始计时。当到达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单片机的io口输出一休眠信号到所述停止电路330的第二输入端。根据所述电阻r11和所述电阻r12的分压作用,为所述电阻r11和所述电阻r12选取合适的电阻阻值,使得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得到一个比所述停止电路330的第二输入端低0.7v左右的低电平信号,此时,所述三极管q5导通。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输出一高电平信号,为所述电容c4充电。通过短暂的充电后,所述电容c4的电压变高,则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得到一高电平信号,此时,所述三极管q4导通。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输出一低电平信号,则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3的电压相等,此时,所述三极管q3处于截至状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输入一高电平信号,则所述场效应管q2处于截至状态。这样可以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00停止供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