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感应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100发布日期:2019-08-07 01:2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感应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特别是太阳能人体感应语音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修建了较多规范化道路,存在很多农村小路汇入公路的路口。公路上多为机动车,而小路情况复杂,有较多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而且小路一般没有红路灯,故小路转入公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警示牌或者减速提醒灯容易被人们忽略,效果不理想;小路口又具有流量低、数量多的特点,安装红绿灯和监控系统成本过高。

在另一方面,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灾害,它会对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加强森林防火是广大林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执行方式多为人工巡逻,提醒人们注意防火。显而易见的,森林地广、路小、坡度大,人工防护难度大、易疲劳、空挡大,想要长时间防护监控只能使用轮班制人海战术,维护成本巨大。

太阳能警示灯是现在广泛应用的一种警示设备,但是现有的太阳能警示灯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在不同场合释放不同的警示信息,警示效果不理想。而且太阳能面板只能摆动调整,不能转动,对于森林等地,随着林木生长,固定的受照方向充电效果不理想。更常见的情况是,太阳能警示灯的摆动部件在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就会锈死,难以维护。

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农村公路和森林等地的易于维护、成本低、提示效果好的人体感应报警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感应报警器。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维护、成本低、提示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太阳能感应报警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电池、主控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箱体上端设有人体感应模块,箱体经支架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主控模块同时连接有语音播放模块和人体感应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相连接,且电池为主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供电;所述的支架顶端设有水平转动机构,水平转动机构上设有摆动机构;所述的水平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下环盘,和扣住下环盘的上环盘,上环盘和下环盘形成密闭的环状腔室,腔室内设有环状的隔离垫块,上环盘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锁紧螺栓;所述的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上环盘上的U型座,U型座两端转动连接有摆动块,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摆动块上,摆动块上设有调整角度的弧形孔,U型座上设有与弧形孔配合的紧定螺钉。

前述的太阳能感应报警器中,所述隔离垫块上设有轴向的润滑孔,隔离垫块的表面设有连接润滑空的润滑槽。

前述的太阳能感应报警器中,所述上环盘还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加油孔。

前述的太阳能感应报警器中,所述紧定螺钉与弧形孔配合的部位呈圆锥状。

前述的太阳能感应报警器中,所述摆动块上设有横条,横条的末端设有长槽,长槽内设有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螺钉。

前述的太阳能感应报警器中,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挂孔。

前述的太阳能感应报警器中,所述的主控模块还连接有警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人体后的语音警示功能,可根据要求安装到各个场合,提供24小时语音警示效果,整体性强、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宣传警示教育功能全面。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面板安装在水平转动机构和摆动机构上,在安装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调整轻松的调整太阳能面板的姿态和朝向。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支架通常采用金属材料直接接触,随着日积月累金属原子互相渗透导致活动部件卡死,后期难以维护。而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转动机构通过隔离垫块隔离了上环盘和下环盘,避免受压面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由原子渗透导致的卡死;同时隔离垫块的结构结合油润滑使整个装置的转动调整顺滑。上扣下的结构,兼具了密封性和防尘性,能够长久地保持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机构通过带锥形面的紧定螺钉压紧弧形孔实现紧定,由于锥形面的接触面积比平面小,因而螺钉更容易拧松,便于后期维护调整。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后期维护时可以向水平转动机构的腔室内加油,而隔离垫块的孔和槽结构使油能充分铺开润滑。

更进一步地,横条末端以长槽螺钉的方式固定太阳能电池板,长槽的结构使装置的容错率更高,从而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挂孔便于整个装置的多方位固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维护、成本低、提示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水平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水平转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紧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9是主控模块的接线示意图;

图10是外接存储芯片的接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箱体,11-电池,12-主控模块,13-语音播放模块,14-人体感应模块,15-挂孔,20-太阳能电池板,30-水平转动机构,31-下环盘,32-上环盘,33-隔离垫块,34-通孔,35-润滑孔,36-润滑槽,37-加油孔,40-摆动机构,41-U型座,42-摆动块,43-弧形孔,44-紧定螺钉,45-横条,46-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太阳能感应报警器,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设有电池11、主控模块12和语音播放模块13,箱体10上端设有人体感应模块14,箱体10经支架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主控模块12同时连接有语音播放模块13和人体感应模块1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和电池11相连接,且电池11为主控模块12、人体感应模块14和语音播放模块13供电;

所述的支架顶端设有水平转动机构30,水平转动机构30上设有摆动机构40;所述的水平转动机构30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下环盘31,和扣住下环盘31的上环盘32,上环盘32和下环盘31形成密闭的环状腔室,腔室内设有环状的隔离垫块33,上环盘32中间设有通孔34,通孔34内设有锁紧螺栓;

所述的摆动机构40包括固定在上环盘32上的U型座41,U型座41两端转动连接有摆动块42,太阳能电池板20设置在摆动块42上,摆动块42上设有调整角度的弧形孔43,U型座41上设有与弧形孔43配合的紧定螺钉44。

所述隔离垫块33上设有轴向的润滑孔35,隔离垫块33的表面设有连接润滑空的润滑槽36。

所述上环盘32还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加油孔37。

所述紧定螺钉44与弧形孔43配合的部位呈圆锥状。

所述摆动块42上设有横条45,横条45的末端设有长槽46,长槽46内设有固定太阳能电池板20的螺钉。

所述箱体10的侧面设有挂孔15。

所述的主控模块12还连接有警示灯。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模块12包含了主控芯片STC8F2K08S2,构成如图9,7脚接复位电路,用于上电复位,8和10脚是主控芯片的供电引脚,采用5V电源供电;8、10、11和12脚外引出单排针烧写程序;13脚接收外部红外传感器模块输出的载波信号;5和6脚外接晶振电路提供主控芯片时钟基准;3脚用于单片机程序调试;1脚控制智能太阳能感应报警器警示灯的工作。

主控的2脚用于接受人体感应模块14输出的脉冲信号;人体感应单元采用市售的成熟产品,如型号为HZG-PIR系列的人体感应器。

主控的19和20脚和U3语音芯片通信外接存储芯片U4,见图10和功放芯片,功放芯片连接音响,由此组成语音播放单元。

水平转动机构30的结构如图5所示,上环盘32和下环盘31中间穿过一枚锁紧螺栓。由于隔离垫块33撑起上环盘32,因而上环盘32和下环盘31的水平接触面之间的力较小,金属原子渗透效果不明显,因而及时使用时间长也不容易出现渗透卡死这种假生锈现象。而且上扣下的结构,兼具了密封性和防尘性,能够长久地保持润滑效果。

摆动机构40的结构如图4所示,紧定螺钉44的结构如图6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