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的无触门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091发布日期:2019-08-07 01:2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成本的无触门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的无触门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面的门铃装置五花八门,有最简单的按钮门铃、有集成智能化的触摸感应门铃,但这些门铃均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触摸按钮或触摸屏作为触发门铃的必要条件,门铃按钮极易聚集脏污和细菌,为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带来心理顾虑;2.夜间不易察觉门铃位置;3.一些智能门铃成本太高。因此,如何对门铃装置进行更加人性化、并且低成本的设计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均具有很高的成本,难以推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无触门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无触门铃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功能优良,成本低,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低成本的无触门铃装置,包括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指示灯、电路板、喇叭、电池、第一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通孔、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门铃本体A面表面设置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光线传感器、指示灯,门铃本体内部中间设有电路板,门铃本体内部设有面向门铃本体B面的喇叭,门铃本体的内部下方设有电池,门铃本体的面上方设有第一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门铃本体B面的右上方设有电源开关,门铃本体B面右下方设有充电接口,门铃本体B面的下方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喇叭对准通孔的位置设置,电源开关与电池之间采用电性连接,电池与充电接口之间采用电性连接,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指示灯、光线传感器、第一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喇叭与电源开关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第二调节旋钮、指示灯之间采用电性连接,喇叭、第一调节旋钮与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采用TCRT5000反射式光电开关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指示灯采用小功率发光二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线传感器采用光敏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池采用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户可通过手或其他物品放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前方一定距离内,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前方一定距离内有遮挡,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触发喇叭发声,即用户无需使用手触摸到按钮,可以避免触摸到脏污和细菌,消除具有较高卫生习惯的人的心理顾虑。当夜晚环境比较黑暗时,光线传感器电气性能的改变将使指示灯发光,指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位置,由于仅作为在夜间黑暗时指示位置的作用,指示灯以最低功率发出微弱的光即可被察觉。白天或者有光照的情况下,将指示灯将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可以减小的电能的消耗。用户可以结合自身住户环境,通过第一调节旋钮调节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感应距离。用户可以结合自身住户环境,通过第二调节旋钮调节启动指示灯的阈值。系统的关键部件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市场价格低廉,使系统成本极低。本系统结构简单,功能优良的同时均有成本极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示面为A面,即朝向门外的一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其左侧为A面,右侧为B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铃本体B面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的无触门铃装置,包括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光线传感器2、指示灯3、电路板4、喇叭5、电池6、第一调节旋钮7、第二调节旋钮8、通孔9、电源开关10和充电接口11,门铃本体A面表面设置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光线传感器2、指示灯3,门铃本体内部中间设有电路板4,门铃本体内部设有面向门铃本体B面的喇叭5,门铃本体的内部下方设有电池6,门铃本体的B面上方设有第一调节旋钮7、第二调节旋钮8,门铃本体B面的右上方设有电源开关10,门铃本体B面右下方设有充电接口11,门铃本体B面的下方设置有多个通孔9,所述的喇叭5对准通孔9的位置设置,电源开关10与电池6之间采用电性连接,电池6与充电接口11之间采用电性连接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指示灯3、光线传感器2、第一调节旋钮7、第二调节旋钮8、喇叭5与电源开关10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第二调节旋钮8、指示灯3之间采用电性连接,喇叭5、第一调节旋钮7与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采用TCRT5000反射式光电开关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指示灯3采用小功率发光二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光线传感器2采用光敏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6采用锂电池。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门铃本体A面表面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用户可通过手或其他物品放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前方一定距离内,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检测到前方一定距离内有遮挡,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触发喇叭5发声。用户无需使用手触摸到按钮,可以避免触摸到脏污和细菌,消除具有较高卫生习惯的人的心理顾虑。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的同面上方设有光线传感器2,当夜晚环境比较黑暗时,光线传感器2的电气性能的改变将使指示灯3发光,指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的位置。由于仅作为在夜间黑暗时指示位置的作用,指示灯3以最低功率发出微弱的光即可被察觉。白天或者有光照的情况下,将指示灯3将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可以减小的电能的消耗。门铃本体的内部下方设有电池6,作为优选,选用可充电的锂电池。门铃本体B面上方设有第一调节旋钮7和第二调节旋钮8, 用户可以结合自身住户环境,通过第一调节旋钮调节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感应距离。用户可以结合自身住户环境,通过第二调节旋钮8调节启动指示灯的阈值。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前方一定距离内有遮挡,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触发喇叭发声。当夜晚环境比较黑暗时,光线传感器电气性能的改变将使指示灯发光,指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位置,白天或者有光照的情况下,将指示灯将处于关闭状态。应用电路举例如图4-5。包括开关S1,反射式光电传感器P1,P1的1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5v电源相连,P1的4脚与U1的3脚相连,也通过第二电阻R2与5v电源相连通,P1的2脚、3脚接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3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U1的输入引脚2脚,U1的输出引脚1脚与有源蜂鸣器BZ1的负极经过一个限流电阻R4相连,有源蜂鸣器BZ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滑动变阻器VR2的两端短路并与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与光敏电阻RG1的一端相连,同时与R7的一端相连,光敏电阻RG1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的基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电阻R5相连,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稍微有点电路知识的人应该了解,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的供电部分,当S1闭合后系统工作。当P1的发射的红外线没有被反射回来时,P1的3脚和4脚之间阻值相对于R2很低,根据分压原理可以知道输入到U1的2脚的电压信号很低,合理调节滑动变阻器R3设置参考电压,可以使此时2脚的电压低于3脚的电压,输入信号经过比较器U1放大后输出为高电平信号,此时有源蜂鸣器BZ1两端电压相等,不会发声。当P1的发射的红外线被反射回来时,P1的3脚和4脚之间阻值升高,可以使输入到U1的2脚的电压限号高于U1的3脚的电压,输入信号经过比较器U1放大后输出为低电平,此时有源蜂鸣器BZ1两端的电压并不相等,发出声响。光线较好时,光敏电阻RV2阻值很小,根据分压原理,三极管Q基极电压很小,三极管Q截止,发光二极管D1不发光。较暗时,光敏电阻RV2的阻值很大,根据分压原理,当RV2达到一定阻值时,三极管Q基极电压达到开启电压,三极管Q导通,发光二极管D1发光。可以通过调节VR2来调节触发二极管D1发光的阈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