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6550发布日期:2020-06-02 19:2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呼叫管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呼叫中心管理主要体现在客户管理、坐席管理、电话录音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上面,cti呼叫处理子系统实现屏幕弹出并实现同步转移,使客户的信息显示在接线员的屏幕上;呼叫跟踪管理。

市场上的护理呼叫管理装置,大多仅设置紧急呼叫以及日常呼叫等简单功能,不能人性化地考虑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且护理呼叫管理装置,不能根据病床结构,对装置进行固定,不便于患者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护理呼叫管理装置,大多仅设置紧急呼叫以及日常呼叫等简单功能,不能人性化地考虑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且护理呼叫管理装置,不能根据病床结构,对装置进行固定,不便于患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和螺旋连接线,所述主体上端焊接固定有悬挂钩,且悬挂钩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螺旋连接线粘接固定有主体下端,且螺旋连接线下端设置有分段固定组件,所述分段固定组件下端设置有呼叫器,且呼叫器内侧设置有呼叫按钮,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呼叫系统。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丝贯穿于悬挂钩内部,且悬挂钩通过焊接与主体构成固定结构,而且主体的横向中心线与悬挂钩的横向中心线完全重合。

优选的,所述分段固定组件包括下连接线、预留孔和限位固定绳,所述下连接线内部开设有预留孔,且预留孔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固定绳。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关于下连接线的内部呈纵向均匀分布,且限位固定绳通过预留孔与下连接线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呼叫系统包括紧急呼叫中心、呼叫服务系统、图书朗读中心、娱乐服务中心、医药咨询中心和通信服务中心,所述紧急呼叫中心通过导线与呼叫服务系统电性输入连接,且呼叫服务系统通过导线与图书朗读中心电性输入连接,所述图书朗读中心通过导线与娱乐服务中心电性输入连接,且娱乐服务中心通过导线与医药咨询中心电性输入连接,所述医药咨询中心通过导线与通信服务中心电性输入连接。

优选的,所述紧急呼叫中心与呼叫服务系统之间通过导线电性并联连接,且呼叫服务系统和娱乐服务中心分别通过导线与图书朗读中心电性串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固定螺丝贯穿于悬挂钩内部,可将主体悬挂于墙面进行使用,节约占地空间,使用更加便捷,且在主体下端通过螺旋连接线连接有呼叫器,通过按动呼叫按钮即可使用主体,在病床上使用该装置时更加便捷。

2、本实用新型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将限位固定绳通过预留孔贯穿于下连接线内部的合适位置,将限位固定绳捆绑在病床的床沿合适位置,可将呼叫器安置于病床合适位置进行使用,在使用时更加便捷灵活。

3、本实用新型市场上的设置有紧急呼叫中心,在紧急状态下使用更加方便,且呼叫服务系统内包括图书朗读中心、娱乐服务中心、医药咨询中心和通信服务中心,可在护理呼叫服务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呼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悬挂钩;3、固定螺丝;4、螺旋连接线;5、分段固定组件;501、下连接线;502、预留孔;503、限位固定绳;6、呼叫器;7、呼叫按钮;8、呼叫系统;801、紧急呼叫中心;802、呼叫服务系统;803、图书朗读中心;804、娱乐服务中心;805、医药咨询中心;806、通信服务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包括主体1、悬挂钩2、固定螺丝3、螺旋连接线4、分段固定组件5、下连接线501、预留孔502、限位固定绳503、呼叫器6、呼叫按钮7、呼叫系统8、紧急呼叫中心801、呼叫服务系统802、图书朗读中心803、娱乐服务中心804、医药咨询中心805和通信服务中心806,主体1上端焊接固定有悬挂钩2,且悬挂钩2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3,固定螺丝3贯穿于悬挂钩2内部,且悬挂钩2通过焊接与主体1构成固定结构,而且主体1的横向中心线与悬挂钩2的横向中心线完全重合,固定螺丝3贯穿于悬挂钩2内部,可将主体1悬挂于墙面进行使用,节约占地空间,使用更加便捷,且在主体1下端通过螺旋连接线4连接有呼叫器6,通过按动呼叫按钮7即可使用主体1,在病床上使用该装置时更加便捷,螺旋连接线4粘接固定有主体1下端,且螺旋连接线4下端设置有分段固定组件5,分段固定组件5包括下连接线501、预留孔502和限位固定绳503,下连接线501内部开设有预留孔502,且预留孔502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固定绳503,,,,预留孔502关于下连接线501的内部呈纵向均匀分布,且限位固定绳503通过预留孔502与下连接线501构成拆卸结构,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将限位固定绳503通过预留孔502贯穿于下连接线501内部的合适位置,将限位固定绳503捆绑在病床的床沿合适位置,可将呼叫器6安置于病床合适位置进行使用,在使用时更加便捷灵活,分段固定组件5下端设置有呼叫器6,且呼叫器6内侧设置有呼叫按钮7,主体1内部设置有呼叫系统8。

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包括主体1、悬挂钩2、固定螺丝3、螺旋连接线4、分段固定组件5、下连接线501、预留孔502、限位固定绳503、呼叫器6、呼叫按钮7、呼叫系统8、紧急呼叫中心801、呼叫服务系统802、图书朗读中心803、娱乐服务中心804、医药咨询中心805和通信服务中心806,主体1上端焊接固定有悬挂钩2,且悬挂钩2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丝3,固定螺丝3贯穿于悬挂钩2内部,且悬挂钩2通过焊接与主体1构成固定结构,而且主体1的横向中心线与悬挂钩2的横向中心线完全重合,固定螺丝3贯穿于悬挂钩2内部,可将主体1悬挂于墙面进行使用,节约占地空间,使用更加便捷,且在主体1下端通过螺旋连接线4连接有呼叫器6,通过按动呼叫按钮7即可使用主体1,在病床上使用该装置时更加便捷,螺旋连接线4粘接固定有主体1下端,且螺旋连接线4下端设置有分段固定组件5,分段固定组件5包括下连接线501、预留孔502和限位固定绳503,下连接线501内部开设有预留孔502,且预留孔502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固定绳503,预留孔502关于下连接线501的内部呈纵向均匀分布,且限位固定绳503通过预留孔502与下连接线501构成拆卸结构,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将限位固定绳503通过预留孔502贯穿于下连接线501内部的合适位置,将限位固定绳503捆绑在病床的床沿合适位置,可将呼叫器6安置于病床合适位置进行使用,在使用时更加便捷灵活,分段固定组件5下端设置有呼叫器6,且呼叫器6内侧设置有呼叫按钮7,主体1内部设置有呼叫系统8,呼叫系统8包括紧急呼叫中心801、呼叫服务系统802、图书朗读中心803、娱乐服务中心804、医药咨询中心805和通信服务中心806,紧急呼叫中心801通过导线与呼叫服务系统802电性输入连接,且呼叫服务系统802通过导线与图书朗读中心803电性输入连接,图书朗读中心803通过导线与娱乐服务中心804电性输入连接,且娱乐服务中心804通过导线与医药咨询中心805电性输入连接,医药咨询中心805通过导线与通信服务中心806电性输入连接,紧急呼叫中心801与呼叫服务系统802之间通过导线电性并联连接,且呼叫服务系统802和娱乐服务中心804分别通过导线与图书朗读中心803电性串联连接,设置有紧急呼叫中心801,在紧急状态下使用更加方便,且呼叫服务系统802内包括图书朗读中心803、娱乐服务中心804、医药咨询中心805和通信服务中心806,可在护理呼叫服务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

工作原理:对于这一种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首先固定螺丝3贯穿于悬挂钩2内部,可将主体1悬挂于墙面进行使用,节约占地空间,使用更加便捷,且在主体1下端通过螺旋连接线4连接有呼叫器6,通过按动呼叫按钮7即可使用主体1,且螺旋连接线4下端设置有分段固定组件5,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将限位固定绳503通过预留孔502贯穿于下连接线501内部的合适位置,将限位固定绳503捆绑在病床的床沿合适位置,可将呼叫器6安置于病床合适位置进行使用,在使用时更加便捷灵活,主体1内部设置有呼叫系统8,设置有紧急呼叫中心801,在紧急状态下使用更加方便,且呼叫服务系统802内包括图书朗读中心803、娱乐服务中心804、医药咨询中心805和通信服务中心806,可在护理呼叫服务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就这样完成整个智能护理呼叫管理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