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供热管井监测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3595发布日期:2022-01-12 07:3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供热管井监测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供热管井监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2.供热管线中有许多深井,井内有蒸汽管道和仪表等设备,汛期雨水太大,水或者管道泄漏或者蒸汽冷凝水会进入井内,导致设备长期浸泡,造成基础设施或管网崩裂破坏、蒸汽热量的损失,为此计划在深井内安装监测报警设备,当井内水量到达一定值时,上位机会收到报警信息,及时安排相关人员到现场做排水处理,以便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厂家对深井进行了改造,采用在井口旁边安装了一个防水的pvc桶,桶中安装通讯模块和电池,通过有线连接将水浸变送器放至井内,但因井内湿度较大,水浸经常存在误报警的情况,所以没有成功。
4.目前,都是人工定期巡查,浪费人力物力。
5.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地下供热管井监测报警系统,解决地下供热管井内有积水不易发现的问题,成为我们当前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供热管井监测报警系统,可以解决地下供热管井不易巡查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地下供热管井监测报警系统,用于地下供热管井内的温度、湿度、液位的检测,地下供热管井内设有集水坑,地下供热管井与集水坑的交界面为a面;包括设置地下供热管井内的水浸检测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度测量模块、电池供电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置通讯远传模块以及远程报警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于水浸检测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度测量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与水浸检测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度测量模块、控制器电连接。
9.所述水浸检测模块包括自下而上设置在集水坑内的第一水浸传感器、第二水浸传感器、第三水浸传感器以及第四水浸传感器;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安装在所述a面以下,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与所述a面的距离为s1,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第二水浸传感器、第三水浸传感器以及第四水浸传感器相邻两个水浸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均为s2;所述s1为170mm;所述s2为80mm。
10.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地下供热管井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以及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集水坑内,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与所述a面的距离为h1;相邻液位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h3;所述h1为80mm;所述h3为200mm。
11.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包括设在地下供热管井内的温度传感器。
12.所述温度测量模块还包括与地下供热管井井壁固定连接的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杆
滑动连接的导套、与所述导套固定连接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导向杆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向杆一面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套固定连接。
13.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三水浸传感器以及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电机、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三水浸传感器以及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电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的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的导套、与所述导套固定连接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导向杆一面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套固定连接;电机转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在齿轮与齿条啮合力的作用下,导套沿导向杆滑动,安装在导套上的温度传感器将井内的温度进行探测,全方位采集数据,避免产生高温死角区域;
16.2.通过设置在地下供热管井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以及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集水坑内,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与所述a面的距离为h1;所述h1为80mm;可以监测集水坑内的积液情况;尽早发现问题;相邻液位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h3;所述h3为200mm;可以监测液位上升的情况,通知维修人员今早查看;
17.3.通过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三水浸传感器以及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电机、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三水浸传感器以及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电连接;可以将测得管井内的温度,集水坑内液位情况,管井内的积水情况,传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内置的通信远传模块将信息传给中心平台,时刻监视管井内的情况,避免积水造成管井内设施损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温度测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的左视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集水坑、2-地下供热管井、3-热水管、4-蒸汽管、5-第一水浸传感器、6-第二水浸传感器、7-第三水浸传感器、8-第四水浸传感器、9-第一液位传感器、10-第二液位传感器、11-第三液位传感器、12-第四液位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控制器、131-导套、132-导向杆、133-齿条、134-齿轮、13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3所示:
25.一种地下供热管井监测报警系统,用于地下供热管井2内的温度、湿度、液位的检测,地下供热管井2内设有集水坑1、供热水管道3以及蒸汽管道4,地下供热管井2与集水坑1的交界面为a面;包括设置地下供热管井2内的水浸检测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度测量模块、电池供电模块以及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内置通讯远传模块以及远程报警模块;所述控制器14分别于水浸检测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度测量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与水浸检测模块、液位检测模块、温度测量模块、控制器电连接。
26.所述通讯远传模块采用nb-iot协议,短基站无线电通讯模式与监控中心传输数据;所述远程报警模块的数据通过所述通讯远传模块传给监控中心。nb-iot协议相比2g通信可降低通信功率损耗,提高覆盖范围。
27.所述电池供电模块采用锂离子电池;型号为亿纬锂能公司生产的er34615-4p+upc1550,用来保证供电充足,保证设备使用时间。
28.所述水浸检测模块包括自下而上设置在集水坑1内的第一水浸传感器5、第二水浸传感器6、第三水浸传感器7以及第四水浸传感器8;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8安装在所述a面以下,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8与所述a面的距离为s1,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5、第二水浸传感器6、第三水浸传感器7以及第四水浸传感器8相邻两个水浸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均为s2;所述s1为170mm;所述s2为60mm。通过四个水浸传感器,将集水坑1内的水位进行详细的监控,避免积水过多,造成设施损坏。
29.如图1所示,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地下供热管井2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9、第二液位传感器10、第三液位传感器11以及第四液位传感器12;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9设置在集水坑1内,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9与所述a面的距离为h1;第一液位传感器9、第二液位传感器10、第三液位传感器11以及第四液位传感器12相邻之间的距离为h3;所述h1为80mm;所述h3为200mm。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0与集水坑的a面距离为h2,所述h2位120;
30.通过四个液位传感器,准确的测量地下供热管井2内的积水情况,并将数据通过控制器14的通讯远传模块传给监控中心,如果液位传感器测得积水,应该派人去现场查看。
31.所述温度测量模块包括设在地下供热管井2内的温度传感器13。
32.所述温度测量模块还包括与地下供热管井2井壁固定连接的导向杆132、与所述导向杆132滑动连接的导套131、与所述导套131固定连接的电机135以及与所述电机135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齿轮134;所述导向杆132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向杆132一面设有齿条133,所述齿条133与所述齿轮134啮合;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所述导套131固定连接。
33.所述控制器14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3、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9、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0、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11、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12、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5、所述第二水浸传感器6、所述第三水浸传感器7以及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8信号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模
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3、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9、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0、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11、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12、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5、所述第二水浸传感器6、所述第三水浸传感器7以及所述第四水浸传感器8电连接。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5.将本系统安装好,在集水坑1内安装好排水泵,排水泵与控制器14控制连接;如果集水坑1内,有少量积水,则水浸传感器会将测得数据传给控制器14,控制器14经过判断,需要排水则启动水泵,进行排水,避免积水损坏设施;如果水位继续上涨,则水位传感器会测得数据,水位传感器将测得数据传给控制器14,控制器14通过通讯远传模块传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信号后,应该派人去现场查看;是否存在排水泵损坏或者管道大量泄漏排水不急的情况;防止事故继续扩大。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