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9785发布日期:2022-05-07 14:1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感支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为一种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中,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停车收费的问题,在外来汽车开进小区时,由于小区需要收取一定的停车费,停车费用通常以停车时间进行收取,因此车辆的入口会经常设有保安亭,需要专门的收费人员进行收费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记录外来车牌号码,因此在外来车辆进入小区时非常麻烦,在影响外来车辆的同行效率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24小时的看管。如申请号cn201610726731.3,公开了一种支持自动收费的物业管理系统,包括业主账户模块、管家服务模块、缴费模块;业主账户模块包括账户的注册、登陆、登出功能;管家服务模块包括上门维修模块与车位查询模块;缴费模块包括停车费缴费模块、能源缴费模块、物业费缴费模块与自动缴费模块,支持在线缴费功能,同时也支持每月自动扣费功能;本发明一种支持自动收费的物业管理系统,通过物业管理系统支持在线自动收取相关的费用,给业主们带了方便快捷的缴费方式与方便物业相关工作的,具有使得业主生活更加快捷方便,减少物业管理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的优点。现有小区通过车牌识别来对外来车辆进行收费,在外来车辆进入至小区时,只需要进行扫码,物业的门禁便会打开,在离开小区时,外来车辆可以再次进行扫码,通过扫码的车辆进行自主付费,从而完成支付小区内停车所用的费用,然而当出现他人借车出行进入小区的时候,会出现费用算在车主头上的情况,或者其他车辆套入假牌照时,出现费用算在车主头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物业停车支付错误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包括用户端以及与用户端无线连接的物业端,所述物业端包括:识别模块、分类模块、处理模块、计算模块、判断模块,其中: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对待停车辆的车牌号进行识别并记录;所述分类模块用于将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分类至临时停车车牌号和固定停车车牌号;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有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处理并进行信息记录;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待停车辆的停留时间和停车的费用,并将所述车牌号
以及停留时间和停车费用进行存储;当识别模块识别到所述车辆启动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在预设范围内,则发送缴费通知给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并收取费用。进一步的,所述分类模块的运行过程包括:将识别的车牌号与预设库中的固定车牌号进行对比判定,其中,所述固定停车车牌号存储于所述预设库中;若所述预设库中并未设有存在有与所识别的车牌号相同的固定停车车牌号,则将识别的车牌号判定成临时停车车牌号。若所述预设库中存在有与所识别的车牌号相同的固定停车车牌号,则将识别的车牌号判定成固定停车车牌号。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拍照获取到所述待停车辆的车牌以及进入待停的时间和离开的时间,根据所述车牌得到对应的车牌号。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的运行过程包括:根据对所述待停车辆的车牌号进入至物业的停车频率进行判定;若外来车牌号进入至物业的停车频率高,则将车牌号判定为固定停车车牌号;若外来车牌号进入至物业的停车频率低,则将车牌号判定为临时停车车牌号。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模的运行过程包括:将所述待停车辆在小区内停留的时间进行判定,若停留时间小于x,则将车牌号的停留时间乘以收费标准得到费用a;若停留时间大于x且小于y,则将车牌号的停留时间乘以收费标准得到费用b;若停留时间大于x,则直接得到费用c。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的手机号码进行定位,以获取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的位置信息。进一步的,当判断模块判断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不在预设范围内时,用户端接收到所述车牌号缴费信息;根据缴费信息核对是否缴费成功,若缴费成功则支持所述待停车辆离开。进一步的,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的步骤为:对待停车辆的车牌号进行识别并记录;将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分类至临时停车车牌号和固定停车车牌号;对所有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处理并进行信息记录;计算所述待停车辆的停留时间和停车的费用,并将所述车牌号以及停留时间和停车费用进行存储;当识别模块识别到所述车辆启动时,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在预设方位内,则发送缴费通知给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并收取费用。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可以通过判定模块及定位模块将识别车牌号
的小区预设范围和车主人绑定的电话号码定位进行判定,判定车主人是否为车辆的驾驶人,使车辆在借给他人或者他人套上其他牌照时,不会出现停车费用扣在车主人的头上,与此同时,在车主人驾驶该车辆进行出行时,会在车牌号绑定的云支付账号上直接扣除费用,因而在车主人驾驶该车辆进行出行时车辆的同行速度更加快,不需要拿出手机进行付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的模块图。本发明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一种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包括用户端以及与用户端无线连接的物业端,所述物业端包括:识别模块10、分类模块20、处理模块30、计算模块60、判断模块50,其中:所述识别模块10用于对待停车辆的车牌号进行识别并记录;所述分类模块20用于将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分类至临时停车车牌号和固定停车车牌号;所述处理模块30用于对所有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处理并进行信息记录;所述计算模块60用于计算所述待停车辆的停留时间和停车的费用,并将所述车牌号以及停留时间和停车费用进行存储;当识别模块10识别到所述车辆启动时,判断模块50用于判断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在预设范围内,则发送缴费通知给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并收取费用。参考附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系统可以通过判定车牌号对应的车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从而实现判定驾驶人是否为车主,通过判定驾驶人是否为车主来实现精准快速扣费的情况,因此在将车辆借给他人或他人套用牌照时,不会出现误扣费的情况,当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在预设范围内时,则将缴费通知发送给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并进行收取费用,当车牌号对应的车主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则不会将费用扣在车主头上,驾驶人因此需要自行登录平台进行缴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类模块20的运行过程包括:将识别的车牌号与预设库中的固定车牌号进行对比判定,其中,所述固定停车车牌号存储于所述预设库中;若所述预设库中并未设有存在有与所识别的车牌号相同的固定停车车牌号,则将识别的车牌号判定成临时停车车牌号。
若所述预设库中存在有与所识别的车牌号相同的固定停车车牌号,则将识别的车牌号判定成固定停车车牌号。在具体实施时:分类模块20通过将识别的车牌号和固定停车车牌号进行对比进行对比,分类出固定停车车牌好和临时停车车牌号,通过固定停车车牌号和临时停车车牌号来识别是否车主来识别车牌号是否为经常在物业进行停车的用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10包括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拍照获取到所述待停车辆的车牌以及进入待停的时间和离开的时间,根据所述车牌得到对应的车牌号。在具体实施时:摄像头牌照通过获取进入待停的时间和离开的时间,以及牌照拍下来的车牌获得对应的车牌号,从而方便计算费用或者统计物业内车辆的出入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30的运行过程包括:根据对所述待停车辆的车牌号进入至物业的停车频率进行判定;若外来车牌号进入至物业的停车频率高,则将车牌号判定为固定停车车牌号;若外来车牌号进入至物业的停车频率低,则将车牌号判定为临时停车车牌号。在具体实施时:处理模块30可以根据车牌号进入物业频率的高低来将车牌号进行处理,若外来车牌号进入至物业的停车频率高,则在车辆离开物业时,直接对车主进行收费,从而可以节省车主的缴费时间,当外来车牌号进入午夜的停车频率低时,则将车牌号判定为零食停车车牌号,则需要判定车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车主在预设范围内则对车主进行扣费,若车主不在预设范围内,则需要自行登录平台进行缴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的运行过程包括:将所述待停车辆在小区内停留的时间进行判定,若停留时间小于x,则将车牌号的停留时间乘以收费标准得到费用a;若停留时间大于x且小于y,则将车牌号的停留时间乘以收费标准得到费用b;若停留时间大于x,则直接得到费用c。在具体实施时:计算模块60可以通过车牌号在小区内停留的时间进行计算费用,物业可以设定阈值来规范停车的收费标准。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模块40,所述定位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的手机号码进行定位,以获取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的位置信息。在具体实施时:定位模块40可以通过车牌号对应的车主手机号进行定位,从而获取车牌号对应的车主的位置信息,通过车牌号对应的车主位置信息,若车主的手机号码定位不在物业预设范围内,则判定车辆的驾驶人不为车辆主人,若车主的手机号码定位在物业预设范围内,则判定车辆的驾驶人为车辆主人。在本实施例中,当判断模块50判断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不在预设范围内时,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车牌号缴费信息;根据缴费信息核对是否缴费成功,若缴费成功则支持所述待停车辆离开。在具体实施时:接收模块可以接收需要缴费信息,当判断模块50判断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并不在预设范围内时,车辆的驾驶人需要登录平台进行缴费,并且只有在缴费成功之后才能进行离开,当他人借用车辆车主人并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则需要车辆的驾驶人进行缴费,才能离开小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无感支付的物业云停车的步骤为:对待停车辆的车牌号进行识别并记录;
将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分类至临时停车车牌号和固定停车车牌号;对所有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处理并进行信息记录;计算所述待停车辆的停留时间和停车的费用,并将所述车牌号以及停留时间和停车费用进行存储;当识别模块10识别到所述车辆启动时,所述判断模块50用于判断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在预设方位内,则发送缴费通知给所述车牌号对应的车主,并收取费用。在具体实施时:当车辆的驾驶人为车辆的主人时,定位模块40会通过手机号的定位来获取车主人的信息,随后判定模块判定车主人的位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当判定模块判定车主人的位置在预设范围内时,则通过车牌号绑定的云支付账号进行直接扣费,因此车主人在驾驶车辆离开物业小区时,不需要通过手机进行支付费用,在识别到车牌号之后,车牌号会自行打开,云支付账号会进行直接扣费,从而节省缴费时间,提高同行的效率。综上所述:在外来车辆识别到车牌号时,摄像头会进行牌照,并识别车牌号,记录下车牌号的进入时间、离开时间,随后将记录的车牌号进行分类,若车牌号为固定停车车牌号,则在车辆离开小区时,不需要车主进行登录平台缴费,处理模块30还可以通过车牌号在物业内停车的频率来进行处理,当车牌号进入物业达到一定频率时,会将该车牌号分类成固定停车车牌号,从而在下次收费时,不需要登录平台进行缴费,随后计算模块60通过待停车辆的停留时间来进行计算停车的费用,在计算出所需费用之后,当车辆驾驶人为车主人时,通过判定模块判定定位模块40中车主手机号的位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在预设范围之内,则直接通过绑定的云支付账号进行扣费,不需要登录平台进行缴费,当车辆驾驶人非车主人时,判定模块判定定位模块40中车主手机号的位置不在预设范围内,即驾驶人并非车辆的主人,则需要进行自行登录平台进行缴费;通过该系统进行缴费,车主人在离开小区时,会直接进行扣费,不需要拿出手机进行支付,而当驾驶人非车辆主人时,则需要通过自行登录进行缴费,这样既不会出现在他人套牌或将车辆借给他人时,停车费用扣在车主人的身上的情况,又能提高车主人的同行和支付效率,节省车主人的同行时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