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2439发布日期:2022-05-18 02:2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双工通信指的是可以双向通信,而且是同时双向,比如移动电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噪音会极大的妨碍人们之间的交谈和通讯,当无线电通信受到噪声干扰时,通信的耳机中会听到噪音,一般人们在正常谈话时的声音强度为60db~70db,若当前环境噪声在60db时,人们打电话还可以听清对方说话,但若是环境噪音超过70db时,那么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通话,噪声干扰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干扰原理是:当噪声干扰与有用信号同时进入电子信息设备的接收机时,由于噪声干扰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幅度、相位的随机性,当噪声干扰功率大于有用信号功率时,有用信号就会淹没在噪声干扰之中,从而使得电子信息设备难以检测到有用信号,因此,在无线通信过程中,针对噪声的干扰采取抑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3.然而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诸多不足,随着我国车辆的逐年增多,车辆带来的噪声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今道路上的车辆随处可见,最常见的影响就是车辆噪声严重降低了人们的通话质量,如果当前人们需要进行一个很重要的通话时,但是身边又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当人们寻找安静的环境进行通话时,但是又不能确定在通话过程中是否会有车辆行驶过来,这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或者是正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通话,但是在通话过程中,有车辆行驶过来,车辆带来的噪声又会影响人们的通话质量,还有可能漏掉通话中的重要信息。
4.基于上述问题,亟待提出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通话行为分析判断当前人员是否存在通话行为,进一步获取通话人员的位置、车辆位置、车辆行进路线以及红绿灯信息,对车辆到达通话人员处的时间节点和离开时间节点进行分析,并根据通话结束时间预测和噪声传播范围判断是否为通话人员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进而以避免通话过程中的噪声干扰,为用户提供无干扰的通话环境,提高用户的通话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系统,包括车辆噪声数据库、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用户位置确定模块、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所述车辆噪声数据库用于建立车辆类型、车龄与车辆噪声值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车辆类型与车龄对车辆噪声值以及与噪声值对应的噪声传播范围进行预先存储,所述车辆
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类型以及车龄信息,所述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车辆类型、车龄信息以及车辆类型、车龄信息与车辆噪声值的对应关系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获取相对应的车辆噪声值数据,所述车辆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车辆的实时位置,所述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行进路线,所述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定位置处的红灯时间以及绿灯时间以及一定范围内的红绿灯数量,所述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车辆噪声值获取车辆噪声的传播范围以及传播半径,所述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车辆到达用户位置一定范围处的时间,所述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车辆于用户位置一定范围处的停留时间,所述用户位置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所述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用户是否预进行通话行为或正在进行通话行为,所述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用于最佳通话位置的导航。
7.进一步的,所述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包括视频获取子模块以及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所述视频获取子模块采集其覆盖区域内的视频监控图像,所述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进一步获取所述视频监控图像并对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人员进行标记,所述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人员上半身身体轮廓,并对身体轮廓上的肘尖点、肩峰点、耳后点进行提取,将肘尖点与肩峰点进行连线,所述肘尖点与肩峰点的连线为第一直线,进一步将肩峰点与耳后点进行连线,所述肩峰点与耳后点的连线为第二直线,所述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所呈的角度,并计算的值,其中,为角度阈值,进一步判断角度所处的角度区间,当位于一定角度区间时,则对角度的值连续处于所述一定角度区间的时间进行计时,当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角度位于所述一定区间的时间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将相应人员标记为通话人员,所述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进一步设置有通话时长阈值,在人们进行通话时,会将手机举起放至耳边,此时手臂呈向上弯曲姿态,提取人们的肘尖点、肩峰点以及耳后点,在正常姿态,肘尖点与肩峰点连线、肩峰点与耳后点连线会呈现一个折角,在通话时,这三个点可以近似为一条直线,也就是这个折角会近于180度,通过判断折角的角度大小以及人们手臂保持这个角度的时间长度,因为在通话时,手臂会保持向上弯曲姿态一定时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判断得出当前人员是否正在进行通话,或者是准备进行通话。
8.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连接通话行为子模块,所述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进一步通过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被标记为通话人员的人员实时位置,车辆位置模块连接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以及车辆噪声数据库,所述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获取所述人员实时位置并进一步获取通话时长阈值,以所述人员实时位置为圆心,为半径建立圆形查找区域,其中,为所述通话人员所处位置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最大行驶速度,所述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进一步获取所述圆形查找区域内的车辆位置信息,并通过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对所述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车辆类型和车龄信息进行获取,所述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根据获取到的车辆类型以及车龄信息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找到与车辆类型、车龄对应的车辆噪声值数据,通过确定通话人员的位置以及设置通话时长阈值,根据通话人员的位置判断该位置处在将来的一定时
间内会不会收到噪音的干扰,将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通话时长阈值作为参数,对通话过程中车辆的行驶距离进行一个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结果判定车辆在人们通话过程中会不会到达通话人员的位置,从而对人们的通话质量造成影响,所以根据上述的行驶距离建立一个区域,并获取该区域内的车辆位置信息。
9.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连接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所述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进一步获取车辆噪声值数据并根据车辆噪声值数据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查找与车辆噪声值相对应的噪声传播范围,所述噪声传播范围是以车辆为圆心,噪声传播半径为圆半径的圆形传播范围,进一步通过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采集所述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行进路线信息,以所述人员实时位置为参照点,获取所述参照点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根据获取到的第一道路信息以及车辆行进路线信息判断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一道路信息,若所述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道路信息,即相应车辆会经过所述第一道路,则通过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判断所述相应车辆到达第一道路处的时间;若所述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道路信息,即相应车辆不会经过所述第一道路,获取圆形查找区域内的车辆信息,车辆的类型不同,所产生的噪音数值也是不同的,而且随着车辆的使用时间的增长,车辆会存在一定的损坏情况,可能因为异响造成的噪音更大,因此根据车辆的类型和车龄获取噪音的数值以及与噪音数值相应的传播范围,判断车辆在到达通话人员位置时噪音会不会波及到正在通话中的人员,从而对其通话质量造成影响,另外根据通话人员的位置,判断其所处位置附近的道路。
10.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连接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以及用户位置确定模块,所述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信息,在获取到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时对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进行记录,所述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记录为,并根据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车辆行进路线信息对车辆实时位置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进行截取,所述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的长度,通过记录时间和道路的长度,可以对车辆行驶通过这段道路到达通话人员位置处所需要的时间,进而可以预测车辆到达通话人员位置处的时间节点,从而可以根据预测得到的时间节点判断于该时间节点是否有人正在进行通话,以减少车辆噪音给通话质量带来的影响。
11.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还连接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所述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与人员实时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并进一步获取道路上的红绿灯数量以及红灯时间、绿灯时间,并对红绿灯进行编号,红绿灯编号为、、、...、、,并记录车辆于该条道路上各个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如今道路上红绿灯随处可见,如果只有一个红绿灯,那么等待该红绿灯的时间暂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红绿灯的数量较多的话,累积的等待时间也是必须要参考的因素,进一步根据车辆于该条道路上允许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以及在各个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计算车辆从车辆实时位置到达人员实时位置的到达时间,所述到达时间,其中,为车辆位置获取时刻,为该条道路的长度,根据获取到车辆位置时的时间点和车辆以当前道路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于该条道路上的通过时间,可以计算得到车辆到达通话人员位置处的时间节点,从而可以根据预测得到的时间节点判断于该时间节点是否有人正在进行通
话,以减少车辆噪音给通话质量带来的影响。
12.进一步的,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位置确定模块以及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所述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获取人员实时位置,并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参照点,获取所述参照点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所述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根据第一道路信息获取第一道路处的红绿灯数量以及红灯时间、绿灯时间,并根据红绿灯数量和红灯时间、绿灯时间计算车辆于第一道路处的等待时间,所述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根据第一道路的长度和等待时间计算车辆于第一道路上的经停时间,其中,为车辆于第一道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所述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根据所述经停时间与车辆到达时间计算车辆离开第一道路的时间节点,在通话人员位置处的一定范围之内,车辆行驶过来的时候,都会对该位置的通话人员的通话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计算车辆在该范围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判断车辆的离开时间,若是停留时间过长,而且在车辆离开时,通话还未结束,那么就需要为当前通话人员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以减少在通话过程中的噪音影响,提高用户的通话质量,而且还有可能是车辆刚到达这个影响范围时,通话人员正好结束通话,或者是车辆于该范围内的停留时间很短,短到对人们的通话质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3.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连接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所述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连接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以及用户位置确定模块,所述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进一步获取用户的通话时长阈值、通话开始时间、噪声传播半径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信息,所述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根据通话开始时间和通话时长阈值预测当前用户的通话结束时间,所述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进一步获取沿第一道路行驶方向的竖直中线,计算人员实时位置距所述竖直中线上的最短距离,并比较噪声传播半径与所述最短距离的大小,当噪声传播半径大于等于最短距离且所述通话结束时间大于时间节点,则所述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为用户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
14.进一步的,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方法,所述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视频图像截取与通话行为分析,判断视频中的人员是否正在进行通话行为,将存在通话行为的人员标记为通话人员;s2:根据通话人员位置建立圆形查找区域,获取所述圆形查找区域内的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类型、车龄以及与车辆类型和车龄对应的车辆噪声值数据;s3:根据车辆噪声值数据获取相应的噪声传播范围,并获取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行进路线信息,进一步获取通话人员位置处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判断行进路线信息中是否包含第一道路信息;s4:获取车辆实时位置,并对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进行记录,记录时刻为,根据行进路线信息对车辆实时位置和通话人员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进行截取,所述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的长度;s5:获取道路上的红绿灯信息,根据车辆位置获取时刻与车辆于红绿灯处的等待
时间、车辆行驶速度、道路长度,计算车辆到达通话人员位置处的时间;s6:根据第一道路上的红绿灯信息和第一道路的长度、车辆的行驶速度、到达时间计算车辆离开第一道路的时间节点;s7:根据通话人员的通话开始时间、通话时长阈值、噪声传播半径和通话人员位置判断是否需要为通话人员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
15.进一步的,所述干扰抑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1: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包括视频获取子模块以及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视频获取子模块采集其覆盖区域内的视频监控图像,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进一步获取视频监控图像并对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人员进行标记,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人员上半身身体轮廓,并对身体轮廓上的肘尖点、肩峰点、耳后点进行提取,将肘尖点与肩峰点进行连线,肘尖点与肩峰点的连线为第一直线,进一步将肩峰点与耳后点进行连线,肩峰点与耳后点的连线为第二直线,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所呈的角度,并计算的值,其中,为角度阈值,进一步判断角度所处的角度区间,当位于一定角度区间时,则对角度的值连续处于一定角度区间的时间进行计时,当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角度位于一定区间的时间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将相应人员标记为通话人员,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进一步设置有通话时长阈值。
16.s2-1: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连接通话行为子模块,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进一步通过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被标记为通话人员的人员实时位置,车辆位置模块连接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以及车辆噪声数据库,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获取人员实时位置并进一步获取通话时长阈值,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圆心,为半径建立圆形查找区域,其中,为通话人员所处位置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最大行驶速度,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进一步获取圆形查找区域内的车辆位置信息,并通过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对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车辆类型和车龄信息进行获取,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根据获取到的车辆类型以及车龄信息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找到与车辆类型、车龄对应的车辆噪声值数据。
17.s3-1: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连接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进一步获取车辆噪声值数据并根据车辆噪声值数据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查找与车辆噪声值相对应的噪声传播范围,噪声传播范围是以车辆为圆心,噪声传播半径为圆半径的圆形传播范围,进一步通过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采集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行进路线信息,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参照点,获取参照点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根据获取到的第一道路信息以及车辆行进路线信息判断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是否包含第一道路信息,若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包含第一道路信息,即相应车辆会经过第一道路,则通过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判断相应车辆到达第一道路处的时间;若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不包含第一道路信息,即相应车辆不会经过第一道路。
18.s4-1: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连接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以及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信息,在获取到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时对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进行记录,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记录为,并根据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车辆行进路线信息对车辆实时位置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进行截取,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的长度。
19.s5-1: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还连接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与人员实时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并进一步获取道路上的红绿灯数量以及红灯时间、绿灯时间,并对红绿灯进行编号,红绿灯编号为、、、...、、,并记录车辆于该条道路上各个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根据车辆于该条道路上允许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以及在各个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计算车辆从车辆实时位置到达人员实时位置的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其中,为车辆位置获取时刻,为该条道路的长度。
20.s6-1: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连接用户位置确定模块以及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获取人员实时位置,并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参照点,获取参照点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根据第一道路信息获取第一道路处的红绿灯数量以及红灯时间、绿灯时间,并根据红绿灯数量和红灯时间、绿灯时间计算车辆于第一道路处的等待时间,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根据第一道路的长度和等待时间计算车辆于第一道路上的经停时间,其中,为车辆于第一道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根据经停时间与车辆到达时间计算车辆离开第一道路的时间节点。
21.s7-1: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连接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连接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以及用户位置确定模块,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进一步获取用户的通话时长阈值、通话开始时间、噪声传播半径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信息,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根据通话开始时间和通话时长阈值预测当前用户的通话结束时间,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进一步获取沿第一道路行驶方向的竖直中线,计算人员实时位置距竖直中线上的最短距离,并比较噪声传播半径与最短距离的大小,当噪声传播半径大于等于最短距离且通话结束时间大于时间节点,则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为用户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通话行为分析判断当前人员是否存在通话行为,进一步获取通话人员的位置、车辆位置、车辆行进路线以及红绿灯信息,对车辆到达通话人员处的时间节点和离开时间节点进行分析,并根据通话结束时间预测和噪声传播范围判断是否为通话人员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进而以避免通话过程中的噪声干扰,为用户提供无干扰的通话环境,提高用户的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系统,包括车辆噪声数据库、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用户位置确定模块、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车辆噪声数据库用于建立车辆类型、车龄与车辆噪声值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车辆类型与车龄对车辆噪声值以及与噪声值对应的噪声传播范围进行预先存储,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类型以及车龄信息,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车辆类型、车龄信息以及车辆类型、车龄信息与车辆噪声值的对应关系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获取相对应的车辆噪声值数据,车辆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车辆的实时位置,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行进路线,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定位置处的红灯时间以及绿灯时间以及一定范围内的红绿灯数量,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车辆噪声值获取车辆噪声的传播范围以及传播半径,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车辆到达用户位置一定范围处的时间,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车辆于用户位置一定范围处的停留时间,用户位置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用户是否预进行通话行为或正在进行通话行为,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用于最佳通话位置的导航。
26.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包括视频获取子模块以及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视频获取子模块采集其覆盖区域内的视频监控图像,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进一步获取视频监控图像并对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人员进行标记,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人员上半身身体轮廓,并对身体轮廓上的肘尖点、肩峰点、耳后点进行提取,将肘尖点与肩峰点进行连线,肘尖点与肩峰点的连线为第一直线,进一步将肩峰点与耳后点进行连线,肩峰点与耳后点的连线为第二直线,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所呈的角度,并计算的值,其中,为角度阈值,进一步判断角度所处的角度区间,当位于一定角度区间时,则对角度的值连续处于一定角度区间的时间进行计时,当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
角度位于一定区间的时间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将相应人员标记为通话人员,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进一步设置有通话时长阈值。
27.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连接通话行为子模块,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进一步通过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被标记为通话人员的人员实时位置,车辆位置模块连接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以及车辆噪声数据库,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获取人员实时位置并进一步获取通话时长阈值,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圆心,为半径建立圆形查找区域,其中,为通话人员所处位置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最大行驶速度,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进一步获取圆形查找区域内的车辆位置信息,并通过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对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车辆类型和车龄信息进行获取,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根据获取到的车辆类型以及车龄信息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找到与车辆类型、车龄对应的车辆噪声值数据。
28.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连接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进一步获取车辆噪声值数据并根据车辆噪声值数据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查找与车辆噪声值相对应的噪声传播范围,噪声传播范围是以车辆为圆心,噪声传播半径为圆半径的圆形传播范围,进一步通过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采集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行进路线信息,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参照点,获取参照点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根据获取到的第一道路信息以及车辆行进路线信息判断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是否包含第一道路信息,若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包含第一道路信息,即相应车辆会经过第一道路,则通过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判断相应车辆到达第一道路处的时间;若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不包含第一道路信息,即相应车辆不会经过第一道路。
29.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连接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以及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信息,在获取到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时对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进行记录,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记录为,并根据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车辆行进路线信息对车辆实时位置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进行截取,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的长度。
30.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还连接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与人员实时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并进一步获取道路上的红绿灯数量以及红灯时间、绿灯时间,并对红绿灯进行编号,红绿灯编号为、、、...、、,并记录车辆于该条道路上各个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根据车辆于该条道路上允许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以及在各个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计算车辆从车辆实时位置到达人员实时位置的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其中,为车辆位置获取时刻,为该条道路的长度。
31.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连接用户位置确定模块以及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获取人员实时位置,并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参照点,获取参照点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根据第一道路信息获取第一道路处的红绿灯数量以及红
灯时间、绿灯时间,并根据红绿灯数量和红灯时间、绿灯时间计算车辆于第一道路处的等待时间,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根据第一道路的长度和等待时间计算车辆于第一道路上的经停时间,其中,为车辆于第一道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根据经停时间与车辆到达时间计算车辆离开第一道路的时间节点。
32.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连接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连接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以及用户位置确定模块,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进一步获取用户的通话时长阈值、通话开始时间、噪声传播半径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信息,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根据通话开始时间和通话时长阈值预测当前用户的通话结束时间,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进一步获取沿第一道路行驶方向的竖直中线,计算人员实时位置距竖直中线上的最短距离,并比较噪声传播半径与最短距离的大小,当噪声传播半径大于等于最短距离且通话结束时间大于时间节点,则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为用户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
33.一种双工通信中的干扰抑制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视频图像截取与通话行为分析,判断视频中的人员是否正在进行通话行为,将存在通话行为的人员标记为通话人员;s2:根据通话人员位置建立圆形查找区域,获取圆形查找区域内的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类型、车龄以及与车辆类型和车龄对应的车辆噪声值数据;s3:根据车辆噪声值数据获取相应的噪声传播范围,并获取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行进路线信息,进一步获取通话人员位置处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判断行进路线信息中是否包含第一道路信息;s4:获取车辆实时位置,并对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进行记录,记录时刻为,根据行进路线信息对车辆实时位置和通话人员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进行截取,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的长度;s5:获取道路上的红绿灯信息,根据车辆位置获取时刻与车辆于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车辆行驶速度、道路长度,计算车辆到达通话人员位置处的时间;s6:根据第一道路上的红绿灯信息和第一道路的长度、车辆的行驶速度、到达时间计算车辆离开第一道路的时间节点;s7:根据通话人员的通话开始时间、通话时长阈值、噪声传播半径和通话人员位置判断是否需要为通话人员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
34.干扰抑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1: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包括视频获取子模块以及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视频获取子模块采集其覆盖区域内的视频监控图像,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进一步获取视频监控图像并对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人员进行标记,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人员上半身身体轮廓,并对身体轮廓上的肘尖点、肩峰点、耳后点进行提取,将肘尖点与肩峰点进行连线,肘尖点与肩峰点的连线为第一直线,进一步将肩峰点与耳后点进行连线,肩
峰点与耳后点的连线为第二直线,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所呈的角度,并计算的值,其中,为角度阈值,进一步判断角度所处的角度区间,当位于一定角度区间时,则对角度的值连续处于一定角度区间的时间进行计时,当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角度位于一定区间的时间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将相应人员标记为通话人员,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进一步设置有通话时长阈值。
35.s2-1: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连接通话行为子模块,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进一步通过通话行为分析子模块获取被标记为通话人员的人员实时位置,车辆位置模块连接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以及车辆噪声数据库,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获取人员实时位置并进一步获取通话时长阈值,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圆心,为半径建立圆形查找区域,其中,为通话人员所处位置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最大行驶速度,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进一步获取圆形查找区域内的车辆位置信息,并通过车辆类型及车龄获取模块对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车辆类型和车龄信息进行获取,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根据获取到的车辆类型以及车龄信息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找到与车辆类型、车龄对应的车辆噪声值数据。
36.s3-1:车辆噪声值获取模块连接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进一步获取车辆噪声值数据并根据车辆噪声值数据于车辆噪声数据库中查找与车辆噪声值相对应的噪声传播范围,噪声传播范围是以车辆为圆心,噪声传播半径为圆半径的圆形传播范围,进一步通过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采集圆形查找区域内已确定位置的车辆的行进路线信息,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参照点,获取参照点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根据获取到的第一道路信息以及车辆行进路线信息判断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是否包含第一道路信息,若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包含第一道路信息,即相应车辆会经过第一道路,则通过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判断相应车辆到达第一道路处的时间;若车辆行进路线信息中不包含第一道路信息,即相应车辆不会经过第一道路。
37.s4-1: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连接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以及用户位置确定模块,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信息,在获取到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时对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进行记录,车辆位置获取时刻记录为,并根据车辆行进路线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车辆行进路线信息对车辆实时位置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进行截取,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的长度。
38.s5-1:车辆到达时间分析模块还连接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获取车辆实时位置与人员实时位置之间的道路信息,并进一步获取道路上的红绿灯数量以及红灯时间、绿灯时间,并对红绿灯进行编号,红绿灯编号为、、、...、、,并记录车辆于该条道路上各个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根据车辆于该条道路上允许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以及在各个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计算车辆从车辆实时位置到达人
员实时位置的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其中,为车辆位置获取时刻,为该条道路的长度。
39.s6-1: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连接用户位置确定模块以及红绿灯信息获取模块,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获取人员实时位置,并以人员实时位置为参照点,获取参照点一定范围内的第一道路信息,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根据第一道路信息获取第一道路处的红绿灯数量以及红灯时间、绿灯时间,并根据红绿灯数量和红灯时间、绿灯时间计算车辆于第一道路处的等待时间,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根据第一道路的长度和等待时间计算车辆于第一道路上的经停时间,其中,为车辆于第一道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进一步根据经停时间与车辆到达时间计算车辆离开第一道路的时间节点。
40.s7-1:车辆经停时间分析模块连接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连接用户通话行为判断模块、车辆噪声传播范围获取模块以及用户位置确定模块,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进一步获取用户的通话时长阈值、通话开始时间、噪声传播半径以及人员实时位置信息,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根据通话开始时间和通话时长阈值预测当前用户的通话结束时间,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进一步获取沿第一道路行驶方向的竖直中线,计算人员实时位置距竖直中线上的最短距离,并比较噪声传播半径与最短距离的大小,当噪声传播半径大于等于最短距离且通话结束时间大于时间节点,则最佳通话位置导航模块为用户提供最佳通话位置导航。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