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缆警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0986发布日期:2022-12-31 12:0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智能电缆警示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警示防护报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缆警示桩。


背景技术:

2.目前花园式城市的理念越来越普及,因此为了城市规划需要,现在新建以及改造的输配电线路,尤其是中低压、高压电缆等均已经采用地下敷设的方法,这虽然大大提升了城市建设美观性和供电安全性,但是还存在两个隐患,一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道路拓宽、绿化种植以及建筑施工等工程需要进行开挖地下,由于没有电缆警示,极易出现挖断电缆的情况,会造成电缆外损故障,影响供电安全性。二是电缆敷设的位置无法准确定位,在出现电缆故障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周围的土地全部挖开才能找到电缆进行抢修,不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影响抢修时间,无法保证供电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警示效果好,抗干扰性强,不但能够实现远距离警示,还能够精确定位电缆位置,能够加强对电缆的保护,降低电缆故障的发生,提高电力传输稳定性的智能电缆警示桩。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所述的智能电缆警示桩,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外壳,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锥形台,锥形台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ⅰ,外壳上部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太阳能板,每个太阳能板的上方均设置有爆闪红灯和爆闪蓝灯,每个太阳能板的下方均设置有热释电传感器,外壳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语音报警器,语音报警器设置在同一侧面的热释电传感器下方;
6.所述的太阳能板ⅰ和太阳能板通过电池插口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设置在外壳内部,太阳能板ⅰ和太阳能板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连接mcu控制器的电源端,mcu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热释电传感器,mcu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语音报警器,mcu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爆闪红灯和爆闪蓝灯。
7.所述的智能电缆警示桩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太阳能供电,无需外接电源,安全方便,且内设蓄电池进行电量储备,能够实现全天24小时无间断工作。爆闪红灯和爆闪蓝灯的设置,使该警示桩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均能够很好的起到远距离警示的作用。当有带热量的物体接近时,热释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到信号,通过mcu控制器控制语音报警器进行语音报警提示,能够进一步强化警示效果。同时警示桩在进行安装时,直接埋设在电缆通道的上方,能够准确定位电缆的位置,不但能够加强对电缆的保护,降低电缆故障的发生,提高电力传输稳定性,还便于巡检人员的检修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8.进一步地优选,mcu控制器的通信端口连接电阻r1和三极管q1后通过微信回推插口连接微信回推模块,微信回推模块设置在外壳内部,微信回推模块上设置sim卡,mcu控制器的信号端口还连接下载端口。便于巡检人员随时掌握警示桩的运行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保障运行安全性。
9.进一步地优选,太阳能板ⅰ、太阳能板与电源转换模块的连接电路上设置二极管d1-d5,太阳能板ⅰ和太阳能板还通过连接二极管d6-d10后接地;mcu控制器与热释电传感器的连接电路上设置二极管d11-d14,并且连接电阻r8后接地;mcu控制器连接电阻r6和三极管q2后连接爆闪红灯;mcu控制器连接电阻r7和三极管q3后连接爆闪蓝灯;mcu控制器和语音报警器的连接电路上设置电容c2和电容c3。
10.进一步地优选,语音报警器采用防水喇叭,使用寿命长,警示效果好。
11.进一步地优选,外壳内侧为空心结构,外壳的长度为80cm-100cm,方便安装。
12.进一步地优选,外壳采用树脂材质或玻璃钢材质。
13.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缆警示桩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黄色外壳,并在上面标有“下有电缆,禁止开挖”,能够很好的起到警示作用。同时设置爆闪红灯和爆闪蓝灯,穿透力较强,尤其是在夜间,光强度可高达600流明(lm),能够实现远距离警示作用。
15.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缆警示桩设置有热释电传感器,当检测到周围有带热量的物体靠近时,能够通过语音报警器进行警示,进一步提高警示作用。
16.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缆警示桩安装在电缆通道的正上方,能够准确定位电缆的位置,不但能够避免误操作损坏电缆的情况发生,在出现电缆故障时还能够便于巡线抢修人员迅速完成抢修工作,能够加强对电缆的保护,降低电缆故障的发生,提高电力传输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7.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缆警示桩通过太阳能供电,无需外接电源,安全方便,且内设蓄电池进行电量储备,能够实现全天24小时无间断工作。
18.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缆警示桩设置有微信回推模块和sim卡,能够便于将警示桩的相关报警信息及时传送至巡线人员处,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握情况,保障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21.图中,1、外壳;2、语音报警器;3、热释电传感器;4、太阳能板;5、爆闪红灯;6、锥形台;7、太阳能板ⅰ;8、爆闪蓝灯;9、蓄电池;10、电源转换模块;11、mcu控制器;12、微信回推模块;13、sim卡;14、下载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电缆警示桩,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外壳1,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锥形台6,锥形台6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ⅰ7,外壳1上部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太阳能板4,每个太阳能板4的上方均设置有爆闪红灯5和爆闪蓝灯8,每个太阳能板4的下方均设置有热释电传感器3,外壳1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语音报警器2,语音报警器2设置在同一侧面的热释电传感器3下方;
24.所述的太阳能板ⅰ7和太阳能板4通过电池插口连接蓄电池9,蓄电池9设置在外壳1
内部,太阳能板ⅰ7和太阳能板4通过电源转换模块19连接mcu控制器11的电源端,mcu控制器11还连接太阳能板ⅰ7和其中一个太阳能板4,mcu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热释电传感器3,mcu控制器11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语音报警器2,mcu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爆闪红灯5和爆闪蓝灯8。
25.所述的mcu控制器11的通信端口连接电阻r1和三极管q1后通过微信回推插口连接微信回推模块12,微信回推模块12设置在外壳1内部,微信回推模块12上设置sim卡13,mcu控制器11的信号端口还连接下载端口14。
26.所述的太阳能板ⅰ7、太阳能板4与电源转换模块10的连接电路上设置二极管d1-d5,太阳能板ⅰ7和太阳能板4还通过连接二极管d6-d10后接地;mcu控制器11串联电阻r2后连接太阳能板ⅰ7,mcu控制器11连接电阻r3后接地,mcu控制器11串联电阻r4后连接太阳能板4,mcu控制器11连接电阻r5后接地;mcu控制器11与热释电传感器3的连接电路上设置二极管d11-d14,并且连接电阻r8后接地;mcu控制器11连接电阻r6和三极管q2后连接爆闪红灯5;mcu控制器11连接电阻r7和三极管q3后连接爆闪蓝灯8;mcu控制器11和语音报警器2的连接电路上设置电容c2和电容c3。
27.所述的语音报警器2采用防水喇叭。外壳1内侧为空心结构,外壳1的长度为80cm-100cm。外壳1采用树脂材质或玻璃钢材质。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
29.使用时,将该电缆警示桩埋设于电缆通道的正上方,每60米埋设一个,能够准确定位电缆的位置,同时通过太阳能供电,蓄电池储电,无需外接电源,安全方便,还能够全天24小时无间断工作。电缆警示桩采用黄色外壳,并在上面标有“下有电缆,禁止开挖”,能够很好的起到警示作用,爆闪红灯和爆闪蓝灯的穿透力较强,尤其是在夜间,光强度可高达600流明(lm),能够远距离起到警示作用。当带有热量的物体在电缆警示桩附近移动时,热释电传感器3能够感应到信号,将信号传送至mcu控制器11,mcu控制器11控制语音报警器进行语音报警,进一步提高警示作用。当检测不到带有热量的物体移动后,停止语音报警,热释电传感器3的感应距离大约是12-15米。
30.本实用新型通过文字警示、爆闪红蓝灯、热释电传感器以及语音警示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误操作损坏电缆的情况发生,能够加强对电缆的保护,降低电缆故障的发生,提高电力传输稳定性,同时电缆警示桩安装位置的设置,能够精确定位电缆的位置,在出现电缆故障时还能够便于巡线抢修人员迅速完成抢修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1.电缆警示桩在进行安装时,对每个警示桩进行编号、定位并将相关信息形成二维码粘贴在警示桩上,安装完成后巡检人员扫码绑定警示桩。警示桩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后,当有挖掘机进行挖掘造成的强烈震动,或者有人故意破坏造成震动时,连续震动超过3秒以上,会触发微信回推模块,将报警信息及定位回推至巡检人微信处,告诉巡检人员,此处电缆警示桩检测到异常,为防止电缆及警示桩遭受破坏,应尽快巡检。
32.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