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区围界报警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50009发布日期:2024-01-06 23:3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区围界报警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周界防护安全,具体是涉及一种飞行区围界报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机场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枢纽,属于对安全要求极高的重要场所。通过飞行区围界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外来人员对于飞行区物理围界蓄意敲击、攀爬翻越、剪切破坏的行为并进行相应的报警处理。

2、现有的飞行区围界报警系统大多采用图像监控方式或者光纤传感监测方式实现报警功能,以上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过滤小动物和外界环境等因素产生的误报,但无法获得具体被入侵、盗窃、破坏的围界位置,从而无法及时警示非法人员。此外,现有的安防系统往往仅针对人的非法越界、破坏行为进行对应的报警处理,实际上针对动物的一些敲击、翻越以及破坏行为,也应当提供相应的报警处理,防止造成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获取飞行区围界被入侵、盗窃、破坏的具体位置并针对性的执行报警操作,本技术提供一种飞行区围界报警方法及系统。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飞行区围界报警方法,包括:

3、针对飞行区围界划分若干防区并对每个防区进行编号;所述飞行区围界的每个防区安装有传感光缆、光纤传感器、报警装置;

4、采集光纤传感器探测到的传感光缆因外界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对应记录每个振动信号所在防区的编号;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提取,并根据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判断振动信号对应的振动类型;所述振动类型包括自然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动物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以及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

5、获取所有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所在防区编号,根据所在防区的相对位置及振动信号的幅值确定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

6、向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下达报警执行指令,以使得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执行报警措施,并进行报警信息备案。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划分防区并针对每个防区安装传感光缆与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传感器获取每个防区内传感光纤因外界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振动信号的类型进行识别,获取所有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所在的防区,基于防区相对位置与幅值最终判断出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针对性的向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下达报警执行指令,准确及时的警示人员。

8、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9、每个防区安装有视频采集装置;

10、对应采集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视频数据,通过轮廓检测算法获取视频数据中轮廓信息;根据轮廓信息确认是否为人形轮廓,若不是人形轮廓,则向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发送强制关闭指令,以使得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强制关闭。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振动信号以及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等手段判断得到的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并非完全正确,采用视频装置获取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视频数据,并基于轮廓检测算法进一步判断检测视频中是否存在人形轮廓,若是则表明判断正确,若不是则向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发送强制关闭指令强制关闭指令强制关闭报警装置,从而避免误报情况。

12、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3、每个防区安装有超声波驱逐装置;

14、获取所有动物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所在防区编号,根据所在防区的相对位置及振动信号的幅值判定第二振动源所在防区;

15、向第二振动源所在防区的超声波驱逐装置下达驱逐执行指令,以使得第二振动源所在防区的超声波驱逐装置执行超声波驱逐措施,并进行驱逐信息备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所有动物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所在防区编号并判断出第二振动源所在防区,由此针对性的向第二振动源所在防区的超声波驱逐装置下达驱逐执行指令,准确并及时驱逐动物。

17、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8、获取报警信息、驱逐信息、报警措施执行情况、超声波驱逐措施执行情况并展示在报警信息展示平台。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存储报警信息、驱逐信息、报警措施执行情况、超声波驱逐措施执行情况,并将这些信息于报警信息展示平台展示,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分析当前的信息。

20、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所述飞行区围界的每个防区安装有振动装置;

22、定期按照各个防区的编号顺序依次向各个防区所在的振动装置下达模拟测试指令完成模拟测试;所述模拟测试具体包括:

23、向各个防区所在的振动装置下发模拟测试指令,以使得对应防区的振动装置输出模拟振动信号;检测是否采集到模拟振动信号,若未采集到模拟振动信号,则判定对应防区的传感光缆、光纤传感器、振动装置中至少一个设备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结束模拟测试并将判定结果上传至报警信息展示平台展示;

24、若采集到模拟振动信号,则判定对应防区的传感光缆、光纤传感器、振动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检测对应防区的报警装置或超声波驱逐装置的开启或关闭状态是否正确;若检测到对应防区的报警装置或超声波驱逐装置的开启或关闭状态不正确,则判定报警装置或超声波驱逐装置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结束模拟测试并将判定结果上传至报警信息展示平台展示;

25、若检测到对应防区的报警装置或超声波驱逐装置的开启或关闭状态正确,则判定报警装置或超声波驱逐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结束模拟测试并将判定结果上传至报警信息展示平台展示。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模拟测试指令使得振动装置模拟输出振动信号从而完成模拟测试;下发模拟测试指令输出模拟振动信号,检测是否采集到模拟振动信号,若未采集到则判定对应防区的传感光缆、光纤传感器、振动装置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将判定结果传送至报警信息展示平台,以便工作人员对光纤传感器、报警传感器、振动装置进行排查,找出故障设备,对故障设备进行及时维护,避免由于装置故障的原因导致报警不及时;若采集到模拟振动信号,继续检测对应防区的报警装置或超声波驱逐装置的开启或关闭状态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判定报警装置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将判定结果传送至报警信息展示平台,工作人员将对装置进行维护,避免由于装置故障的原因导致报警不及时。

2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飞行区围界报警系统,所述飞行区围界划分有若干防区且每个防区具有编号,具体包括:

28、安装于每个防区的传感光缆,用于传输光信号;

29、若干光纤传感器,每个光纤传感器独立连接一个防区的传感光缆,用于探测传感光缆因外界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

30、与光纤传感器连接的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神经网络模块与第一判定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每个防区的振动信号并对应记录每个振动信号所在防区的编号;所述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提取振动信号的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并根据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判断输出振动信号对应的振动类型;所述振动类型包括自然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动物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以及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所述第一判定模块用于获取所有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所在防区编号,根据所在防区的相对位置及振动信号的幅值判定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

31、安装于每个防区的报警装置,用于执行报警措施;

32、与第一信号处理模块、报警装置连接的报警模块,包括报警执行指令生成模块;所述报警执行指令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到第一判定模块输出的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时生成报警执行指令,向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下达报警执行指令,以使得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执行报警措施,并进行报警信息备案。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光纤传感器快速获得传感光缆因外界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利用神经网络模块的自适应学习功能提高对振动信号的识别判断,以此区分出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动物因素产生的振动,避免环境因素产生振动的干扰,利用第一判定模块根据所有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所在防区的相对位置(如相邻的防区)以及振动信号的幅值(幅值越大离振动源所在防区越接近)确定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利用报警模块向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下达报警执行指令,从而实现利用第一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及时进行警示,提高了警示操作的准确性。

34、优选的,所述传感光缆采用挂网式安装或半挂网式安装于各个防区;

35、所述挂网式安装具体为:防区为栅栏或栅栏与墙体的组合,当防区为栅栏时,传感光缆铺设在防区的栅栏上;当防区为栅栏与墙体的组合时,墙体表面安装有扣网,传感光缆铺设在防区的栅栏和扣网上;

36、所述半挂网式安装具体为:防区为墙体,墙体的顶部安装有扣网,传感光缆铺设在扣网上。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各个防区为不同的介质,有的防区为网状介质的栅栏,或者网状介质与混凝土介质的墙体,这种类型的防区直接铺设较为便利,可直接铺设或只需要在墙体的部分安装小部分扣网后直接安装;有的防区为墙体,需要在墙体的顶部安装扣网然后在进行铺设。

38、可选的,传感光缆采取平行线型铺设方式和/或s型铺设方式铺设在栅栏和/或扣网上。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平行铺设的方式和/或s型铺设方式能够更大范围的接受人或动物因素产生的振动。

40、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如上所述的方法。

41、第四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如上所述的方法。

4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3、1、针对光纤传感器获取的振动信号,采用神经元网络技术提取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并对振动信号进行判断,极大提高了对信号的智能识别能力。通过神经元网络的自适应学习功能,可以针对每个防区的环境进行学习,避免环境因素对入侵行为判断的干扰,提高系统在各种环境下无误报探测的能力;

44、2、通过获取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动物因素产生的振动信号并确定其所在防区,结合所在防区的相对位置以及振动信号的幅值大小确定振动源所在防区,针对性的对振动源所在防区的报警装置或声波驱逐装置;

45、3、通过下发模拟测试指令完成模拟测试,若模拟测试成功,则说明当前装置没有出现故障,能够实现对于人、动物产生的振动信号的预警;若模拟测试失败,则说明当前装置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的进行维护处理,避免出现未及时的做出报警或驱逐处理的情况;由于防区范围较大,若通过人工对防区进行检测需耗费大量的精力,通过定期的进行模拟测试,及时排查出装置故障问题避免出现非法越界、破坏围界行为未及时报警处理的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