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号码”配对的射频物品防失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7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号码”配对的射频物品防失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物品防失电子报警类已有的物品防失报警系统,有的只能用在固定的特定场所,如美国专利UP3609741,有的要使用特制的箱子,如美国专利UP4267553,UP4117468,UP4155079,及欧洲专利EP0014727等。它们的适用面窄,使用也不够方便。美国专利3633199提供了一种需要使用交流市电电源的物品防失报警系统,由发送机和接收机两个部分组成。使用时把发送机放在防失物品内部,当它的电源插头插上市电交流电源时,发送机内的振荡器产生的射频信号通过电容器耦合到交流电源线上。当接收机电源插头也插上交流市电电源时,接收机内的检波器便从市电电源线上接收到由发送机耦合来的信号,而使继电器电路不发出报警信号。一当物品被窃,物品内的发送机也被窃走,发送机便不再有信号耦合到市电交流电源线上,接收机也就收不到发送机的信号,于是继电器电路便发出报警信号。这种报警系统需要交流市电电源才能工作,不能作随身携带物品的防失报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能够随身携带、且有较强区别功能的物品防失报警系统。
本发明的原理如图1所示。它由发送器1和接收器2组成。发送器1向周围空间发送带有某种标志的射频信号3(一种标志为一个“号码”)。接收器2具有能够识别该标志的识别电路。当发送器1发送射频信号中所含的发送标志与接收器2中识别电路的识别标志相对应时,发送器1与接收器2就组成配对的报警系统。
发送器1的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它由标志信号发生器4、射频振荡器5、放大器6、发送天线7组成。标志信号发生器4产生带有某种标志(即“号码”)的信号,称此信号的标志为发送器1的发送标志。此信号作为调制信号送给射频振荡器5,对其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调制。这种调制过程,就是发送器1确定其发送的射频信号所带“号码”的编号过程。射频振荡器5送出的射频信号,经放大器6放大后,通过天线7向周围空间发送。
接收器2的电路框图如图3所示,它由接收天线8、接收电路9、检波电路10、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报警电路12等组成。接收电路9通过接收天线8接收到发送器1向周围空间发送的带有“号码”的射频信号,然后送给检波电路10,由检波电路10检出“号码”信号,并将其送给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去识别。当识别电路11判别该信号的“号码”与其自身的识别“号码”(即识别标志)相对应时,便送出一个信号,使报警电路12不发出报警信号,这时报警电路12中的压电蜂鸣器没有报警声响;而当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判别出送来的信号“号码”与其自身的识别“号码”不对应时,便送出一个相应信号,使报警电路12发出报警信号,这时压电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响。
发送器1和接收器2的所有电路可以分别制作于一块底板上,并分别组装于塑料盒内,成为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袖珍报警系统。在使用时,可将袖珍发送器1暗藏于防失物品(如手提包、手提箱、行李袋或其他物品)内,非该物品的主人不易觉察。而袖珍接收器2则可方便地放在防失物品需要监示的地点或防失物品监示人(通常是该物品的主人)身上的口袋内。这样,当防失物品(内有袖珍发送器1)在被监示地点或监示人(带有袖珍接收器2)周围一定距离内(例如2~3米左右),袖珍接收器2能接收到与它配对的袖珍发送器1发送的信号,便不发出报警信号,表示防失物品处在监示区内,没有失落危险。当上述二者之间距离超过规定范围(例如上述的2~3米,这个距离也可按实际需要选定)时,接收器2便接收不到与之配对的发送器1所发送的信号,这表明防失物品此时已不在监示区内,有失落危险,袖珍接收器2便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由于外出人员众多,可能其中许多人都配备本发明的物品防失报警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报警系统由于采用按“号码”配对使用,使系统具有优良的区别功能。例如甲、乙两人(相距很近),都备有本发明的报警系统。设甲-1和甲-2分别表示甲使用的配对的发送器与接收器。乙-1和乙-2分别表示乙使用的配对的发送器和接收器。袖珍发送器甲-1和乙-1分别放在甲及乙所带的包内。这时,若甲或乙中任一人把自己的包留下,而错拿(或窃走)另一人的包时,甲及乙身上的接收器都将各自发出报警信号(因为,这时两个新系统都不配对),从而有效地为错(或窃)包事件发出警报。
配对的报警系统按不同的信号标志编成不同的“号码”。一个配对系统只占用一个“号码”。显然,“号码”数量越多,使用中具有相同“号码”的几率就越小,错(或窃)包时,漏报警的几率也越小。
标志信号发生器4可分两类一类是以信号频率(或重复频率)为标志的低频振荡电路(它产生的信号频率不同,代表该信号的“号码”不同);另一类是以信号宽度(或脉冲宽度)为标志的脉冲振荡电路(它产生的信号宽度不同,代表该信号的“号码”不同)。相应的,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也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识别信号频率的电路(如低频选频电路)和一个相应的判别电路,另一类是识别信号宽度的电路(如脉冲宽度比较电路)和一个相应的判别电路。
为使上述的“号码”量更大,本发明的标志信号发生器4可以用多个(2~3个或更多)相同或不同频率的低频振荡电路及一个相应的组合电路构成;或者用多个(2~3个或更多)相同或不同宽度的脉冲振荡电路及一个相应的组合电路构成。这时,在以信号频率(或重复频率)为“号码”时,采用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信号频率(或重复频率)不相同(或相同)的组合信号作为“号码”信号;在以信号宽度(或脉冲宽度)为“号码”时,采用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信号宽度(或脉冲宽度)不相同(或相同)的组合信号作为“号码”信号。相应的在接收器2中的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也用多个(2~3个或更多)低频选频电路与一个相应的判别电路,或用多个(2~3个或更多)脉冲宽度比较电路与一个相应的判别电路,分别用于识别上述两类发生器产生的组合信号的“号码”,并判别标志信号的有无。
为了提高本报警系统的识别精度(分辨率)和稳定性,本发明在以频率(或重复频率)为系统的“号码”时,标志信号发生器4及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分别采用电音叉谐振器或石英晶体谐振器作为发送或识别信号标志的频率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例子,标志信号发生器4及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分别用二个电音叉谐振器(简称音叉)作为频率谐振元件。这样,信号发生器4由两个音叉振荡器分别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低频信号,经组合电路即可获得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信号频率(即分别是这两个音叉振荡器所产生的信号频率)不同的组合信号,并作为标志信号送给射频振荡器5。这样,发送器1发送的射频信号就带有这两个音叉所确定的频率(作为发送“号码”)的信息。相应地,接收器2的识别电路由两个音叉选频电路(此两音叉的谐振频率分别与发生器4中所用的两个音叉谐振频率相对应)及一个判别电路组成。这样,当接收电路9从接收天线8接收到发送器1的信号时,检波电路便得到上述由两个音叉振荡器产生的不同时间间隔内不同频率的组合信号,识别电路11中的两个音叉选频电路各自选出与自身音叉谐振频率相对应的信号,它们送给判别电路。只有在这两个音叉选频电路获得的信号频率与配对的发送器1中的发生器4中的两个音叉振荡电路产生的信号频率相对应、而且信号幅度要达到一定大小时,报警电路12才不报警,否则就报警。
电音叉的谐振频率一般可在1KHz~4KHz范围内选择,取变动范围Δf=4-1=3KHz,若取音叉谐振频率间隔为10Hz,则有300种不同频率取值。采用双音叉组合,即可构成9×104种不同的识别标志(号码)。可见,按这种方法构成的报警器识别号码是足够多的。因而本发明的报警系统具有优良的区别功能。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外出人员随身携带物品的防失报警,以及在其他情况下的物品防失报警,也可用在大人携带小孩外出时,防止小孩失散时报警。
权利要求
1.一种以发送器1和接收器2组成的射频物品防失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送器1由标志信号发生器4、射频振荡器5、放大器6、发射天线7等电路组成,所说的接收器由接收天线8、接收电路9、检波电路10、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报警电路12等电路组成,并且发送器1以其标志信号发生器4发生的信号标志和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的识别标志相互对应而与接收器2组成一一配对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射频物品防失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标志信号发生器4是一个以信号频率(或重复频率)为标志的低频振荡电路,或是一个以信号宽度(或脉冲宽度)为标志的脉冲振荡电路,与之相对应,所说的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是一个低频选频电路,与一个相应的判别电路,或者是一个脉冲宽度比较电路,与一个相应的判别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射频物品防失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标志信号发生器4由二个(或三个)不同(或相同)频率的低频振荡电路和一个相应的组合电路组成,或者由二个(或者三个)不同(或相同)宽度的脉冲振荡电路和一个相应的组合电路组成,与之相对应,所说的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由二个(或三个)低频选频电路与一个相应的判别电路组成,或者由二个(或三个)脉冲宽度比较电路与一个相应的判别电路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
2或3所述的射频物品防失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标志信号发生器4与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分别采用电音叉谐振器或石英晶体谐振器作为发送器1的发送标志及接收器2的识别标志的频率谐振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射频物品防失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标志信号发生器4与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采用二个电音叉振荡器作为频率谐振元件。并且标志信号发生器4由两个音叉振荡器和一个相应的组合电路组成,用于发生作为发送标志的组合信号,与之相对应,标志信号识别电路11由二个音叉选频电路和一个判别电路组成,用于识别上述组合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
2、3或者5所述的射频物品防失报警系统,其中发送器1和接收器2的所有电路分别制作于一块底板上,并且分别组装于袖珍塑料外壳内。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物品防失电子报警类,它有发送器与接收器两部分。发送器能发送带有某种标志(号码)的信号,接收器具有识别该标志信号的功能,从而使发送器与接收器组成一一配对系统。发送或识别的标志可以用信号频率或宽度的大小来表示。当以信号频率作为标志时,系统采用电音叉谐振器或石英晶体谐振器作为频率谐振元件。本发明可做成袖珍式,能够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可靠,能广泛应用于外出人员的物品防失报警等。
文档编号G08B13/18GK86101517SQ86101517
公开日1987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23日
发明者吴皖光, 沈云虎, 徐德勤 申请人:复旦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