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报警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669012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报警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电话线连接使用的自动报警装置及其方法,特别涉及检测设置场所的气体泄漏、火灾、或外部侵入、并通过电话将其通知使用者的自动报警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通常,家庭和办公室所用的日常用品和电器使用简便,但是,也往往会因操作不当引起重大事故,频繁发生由于电热器具的过多使用或气体泄漏引起火灾等意外事故。此外,盗窃等犯罪也逐渐智能化、专业化,被盗事故也频繁发生。因此,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免遭上述事故,有人在各家庭及办公室设置了私设警备公司经营的保安装置,但是,这只能起到警备盗窃犯等侵入者的作用,而且还要负担上述保安装置的设置费用。
此外,在家庭或办公室发生被盗或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即使人位于事故发生地点附近,也不能掌握发生事故时的状况,很难作出迅速的处理。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报警装置及其方法,能在发生外部侵入或火灾时,通过电话通知使用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及使用容易、廉价的自动报警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报警装置,能够通过电话听取设置场所发生的现场声音,从而掌握当前的准确状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自动报警装置的构成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侵入;键盘,包含多个数字键、多个用于指定存储器区域的存储器地址指定键、存储命令键、和多个功能键;存储器,具有至少两个存储器区域,为了存储电话号码或消息号码,可将多个数字存储到一个存储器地址中,并且,将通过所述键盘输入的数字存储到由所述键盘的多个存储器地址指定键所选择的存储器区域中;音调信号产生部,用于产生与从所述存储器输出的数字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挂钩开关,用于将所述音调信号产生装置的所述音调信号输出端子和电话线挂通或挂断;以及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挂钩开关的挂通或挂断,并在所述挂钩开关挂断的情况下,输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电话号码或所述消息号码。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发生外部侵入时,由上述自动报警装置检测侵入事实,按存储着的电话号码自动打电话,将该事实迅速通知使用者。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自动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存储电话号码和消息号码;步骤b,判断有无外部侵入;步骤c,如果在步骤b判断有外部侵入,则读取由所述步骤a存储的电话号码和消息号码;步骤d,产生与在步骤c中读取的电话号码和消息号码对应的拨号音调;以及步骤e,将在步骤d产生的拨号音调信号提供给电话线。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发生外部侵入时,检测其事实,按存储着的电话号码自动打电话,将侵入事实迅速通知使用者。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报警装置的主体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自动报警装置的主体及安装架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自动报警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图4是表示图3的自动报警装置的存储器及音调信号产生部的电路图;图5是表示图3的控制部的判别电路部及驱动电路部的电路图;图6是表示图3的控制部的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的电路图;图7是表示图3的声音输入输出电路部的电路图;图8是表示图3的报警声音产生部及选择开关的电路图;图9是图6的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信号的示意图;图10是说明图3的自动报警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1是图1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水平检测范围的示意图;图12是图1的红外线传感器的垂直检测范围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报警装置的主体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自动报警装置的主体及安装架的分解透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在安装有上述自动报警装置的主体10的前表面上安装了前表面罩20。在上述前表面罩20的中央部上形成规定大小的透光窗21,使得来自外部的光能够透过。在上述罩20的内侧,设置了红外线传感器(未图示),用于检测通过上述透光窗21流入的红外线。此外,在上述透光窗的下部,设置了发光二极管22。上述发光二极管22通过设置在主体10一侧的选择开关120的操作,与本装置的电源电连接,从而将本装置的电源供给状态通知使用者。此外,在上述透光窗21的底面形成多个出音孔23,在形成上述多个出音孔23的上述前表面罩20的内侧安装了扬声器,用于向外部输出报警声音。
此外,在本装置的主体10的背面上,在其右侧上部设置了由多个键组成的键盘200,在上述键盘200的下面,分别设置了外部输入连接部13及电话线连接部14。
此外,在上述主体10的背面上设置了结合口,在该结合口上嵌入并固定设置了与转动球162结合的结合片160。由此,在固定设置于壁面上的固定架150的球槽152中安装上述转动球162,本装置有方向性地被固定设置。
图3是表示图1的自动报警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所示,自动报警装置的构成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00、键盘200、存储器300、音调信号产生部400、控制部500、挂钩开关600、声音输入输出部700、以及报警声音产生部800。
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检测来自外部的红外线信号。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产生与从外部输入的红外线的强度对应的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并将上述产生的红外线检测信号提供给上述控制部500。
如上所述,上述键盘200安装在本装置的主体10的背面。上述键盘200用于输入拨号数字,以便使用者将电话号码及消息号码存储到上述存储器中。上述键盘200最好包含数字键0至9,使得使用者可以输入电话号码;存储器区域选择键(A、B及C),用于指定存储器的存储器地址;存储命令键(M),用于产生存储命令信号;以及多个功能键(*及#)。
上述存储器300备有多个存储器区域,用于存储从键盘200输入的电话号码及消息号码。上述存储器300最好存储第一及第二电话号码,用于本装置呼叫使用者;以及消息号码,用于将本装置的呼叫通知使用者。上述存储器300将上述第一及第二电话号码存储到上述第一及第三存储器区域(A及C)中,而将上述消息号码存储到第二存储器区域(B)中。此外,上述键盘200包含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区域选择键(A、B及C),用于指定上述存储器300的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区域。
上述音调信号产生部400产生与从上述存储器300输出的数字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将上述产生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输出到上述挂钩开关600的第一端子S1。
上述挂钩开关600包含上述第一端子,输入来自上述音调信号产生部400的上述拨号音调信号4001、及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700的输入输出声音信号;以及第二端子,通过桥式整流电路900与电话线连接。上述挂钩开关600在上述控制部500的控制下,断开或接通上述第一端子S1与第二端子S2的电连接。即,上述挂钩开关600通过上述控制部500,将上述音调信号产生部400及声音输入输出部700与电话线挂通或挂断。
上述控制部500根据来自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的红外线检测信号,控制上述挂钩开关600的挂通及挂断。在上述挂钩开关挂断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500向上述存储器300提供数据输出命令信号5001,从上述存储器300中将存储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区域(A、B及C)中的上述第一及第二电话号码及上述消息号码输出到上述音调信号产生部400。此外,在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500产生报警声音产生命令信号5002,并将上述报警声音产生命令信号5002提供给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通过上述报警声音产生命令信号5002驱动扬声器720,向外部输出报警声音。
此外,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700通过上述挂钩开关600输出或接收声音信号,将接收的声音信号通过上述扬声器720输出到外部。此外,将通过话筒710输入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电话线上。
上述存储器300及音调信号产生部400可以用音调/脉冲拨号IC、例如HOLTEK公司的HT9305系列IC来实现。
图4是表示图1的键盘200、存储器300及音调信号产生部400的电路图。在图4中,与图3相同的部分被附以相同的标号。
在图4中,附以标号1000的上述HT9305 IC(以下称为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支持4×5键盘阵列及5个存储器区域。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4×4阵列键盘200,将3个存储器区域用于自动报警。上述键盘200的构成包括拨号号码键0至9;存储命令键(M);单触式拨号键A、B及C;以及功能键*及#。这里,上述单触式拨号键A用于选择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第一存储器区域(A),上述单触式拨号键B及C用于选择第二及第三存储器区域(B及C)。即,如果使用者按压单触式拨号键A,则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读取存储在与上述单触式拨号键A对应的上述第一存储器区域中的数字,产生上述读取的数字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然后,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将上述产生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输出到音调信号输出端子DTMF,输出到上述音调信号输出端子DTMF的上述拨号音调信号4001通过音调信号输出电路420输出到上述电话线上。此外,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在产生上述拨号音调信号4001的期间,将消音信号4002输出到消音信号输出端子XMUTE,该消音信号4002用于使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700消音。
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拨号模式选择信号输出端子P0上连接了脉中信号输出电路450。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操作电压由恒压电路410提供。上述恒压电路410通过上述挂钩开关600与上述桥式整流电路900电连接。如果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则来自上述桥式整流电路900的直流电流被提供给上述恒压电路410。此外,上述恒压电路410上电连接了电池B+,在挂钩开关600挂通时,也向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提供操作电压。因此,在挂通时也可以将第一及第二电话号码及消息号码存储到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
上述控制部500根据来自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的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判断有无外部侵入。此外,上述控制部500由判别电路部510、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以及驱动电路部550构成,用于在发生外部侵入时,控制上述存储器300、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以及上述挂钩开关600。
图5是表示上述控制部500的判别电路部510及驱动电路部550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上述判别电路部510由放大电路511、比较电路513、以及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构成,用于根据来自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的红外线检测信号,判别外部侵入。
上述放大电路511放大来自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的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产生放大信号5111。上述放大电路511由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器C1、以及第二电容器C2构成,用于放大上述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
向上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正相端子上输入上述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在其反相端子上分别连接了上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上述第一电阻R1及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连接到上述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上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上述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此外,上述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端接地。因此,向上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正相端子输入的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被上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放大,并输出到上述比较电路513。
上述比较电路513根据来自上述放大电路511的放大信号5111,产生基准信号5131,将上述放大信号5111与上述基准信号5131进行比较,产生根据比较结果而确定的比较结果信号5133。
上述比较电路513由作为比较器OP2的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第三电阻R3、第4电阻R4、第五电阻R5、以及第三电容器C3构成。
上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到上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反相端子,另一端与上述放大电路511的输出端连接。因此,从上述放大电路511输出的上述放大信号5111,通过上述第三电阻R3输出到上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反相端子。
上述第四电阻R4及第五电阻R5通过其电阻之比,对从上述放大电路511输出的上述放大信号5111的电压进行分压,产生上述基准信号5131。上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上述放大电路511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上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及上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正相端子上。上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上述第三电容器C3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上述第五电阻R5的两端。因此,上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将上述基准电压和通过上述第三电阻输入的上述放大信号5111进行比较,产生上述比较结果信号5133,并将上述产生的比较结果信号5133输出到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
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由第一二极管D1、第四电容器C4、以及第六电阻R6组成,用于根据来自比较电路513的比较结果信号5133产生上述判别信号5101。
上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到上述比较电路513的输出端、即上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上述第四电容器C4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到上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及接地。此外,上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到上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并通过其另一端将上述第四电容器C4的充电电压作为上述判别信号5101输出到上述驱动电路部550。
上述驱动电路部550响应来自上述判别电路部510的判别信号5101,控制上述挂钩开关600的挂断,产生驱动电源5501,以便驱动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并将上述产生的驱动电源提供给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因此,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根据有无来自上述控制电路部550的驱动电源5501的供给而被控制。
上述驱动电路部550由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及开关驱动电路553构成。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响应来自上述判别电路部510的判别信号5101,将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产生驱动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所需的上述驱动电源5501,并将上述产生的驱动电源5501分别提供给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及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当输入来自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的上述驱动电源5501时,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将挂钩开关600挂断,而输入来自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的挂通信号时,将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
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部551由第一NPN晶体管Q1、第七电阻R7、以及第三运算放大器OP3构成,用于响应来自上述判别电路510的上述判别信号5101而产生上述驱动电源5501。
上述第一NPN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上述第七电阻R7提供偏置,其发射极接地。上述第一NPN晶体管Q1的基极与上述判别电路部510的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的上述第六电阻R6连接,由来自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的上述判别信号5101驱动。此外,上述第一NPN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上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反相端子上,上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正相端子开路。因此,当上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接通上述第一NPN晶体管Q1时,产生上述驱动电源5501,并将上述产生的驱动电源5501分别输出到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及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
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由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构成,以便在从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的上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输入上述驱动电源5501时,使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
上述第二NPN晶体管Q2的基极通过上述第八电阻R8同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的上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连接。上述第二NPN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上述挂钩开关600的一端电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因此,当通过上述第八电阻R6从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的上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输入上述驱动电源5501时,上述第二晶体管Q2接通,将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
此外,上述第三NPN晶体管Q3的集电极通过上述第九电阻R9连接到上述第二NPN晶体管Q2的基极。此外,上述第三NPN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与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的挂通信号端子连接,当输入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的挂通信号时接通,并关闭上述第二NPN晶体管Q2,而将上述挂钩开关600挂通。
当输入来自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的上述驱动电源5501时,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产生作为上述数据输出命令信号5001的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地址信号5001、上述报警声音产生命令信号5003、以及挂通信号5331。
图6是表示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的详细电路图。
如图6所示,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由振荡电路531、计数器IC533、以及第一输出电路535至第四输出电路538构成。
上述振荡电路531在从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输入上述驱动电源5501时,产生规定频率的时钟信号5331,并将上述时钟信号5331输出到上述计数器IC 533的时钟端子CLK。上述时钟信号5331的周期最好为4秒。
上述振荡电路531最好由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四NPN晶体管Q4、PNP晶体管Q5、以及第五电容器C5构成。
上述第四NPN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上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由通过上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输入的上述驱动电源5501提供偏置。上述PNP晶体管Q5的发射极与上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由通过上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输入的上述驱动电源5501提供偏置。上述第四NPN晶体管Q4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与上述PNP晶体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上述PNP晶体管Q5的基极与上述第四NPN晶体管Q4的集电极及上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上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上述第五电容器C5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上述NPN晶体管Q5的发射极及接地。在上述第四NPN晶体管Q4的集电极产生的时钟信号5331被输出到上述计数器IC 533的计数器输入端子CLK。
上述计数器IC 533在输入上述驱动电源5501时,对从上述振荡电路531输入的时钟数进行计数,依次产生其计数结果信号,并将上述依次产生的计数结果信号T0至T9提供给上述第一输出电路535至第四输出电路538。
上述计数器IC 533最好是具有第一输出端子T0至第十输出端子T9的十进制计数器,例如,4017系列的5级约翰逊计数器533。如图9所示,每当从上述振荡电路531输入时钟信号时,上述计数器IC 533将计数结果信号T0至T9输出到上述第一输出端子T0至第十输出端子T9。
上述计数器IC 533的上述计数结果信号T0至T9被用作作为上述数据输出命令信号的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地址信号5001、上述挂通信号5331、上述报警声音产生命令信号5003、以及上述充电保持信号5333。即,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一输出端子T0至第十输出端子T9被有选择地使用。例如,向第八端子T7输出上述挂通信号5331,向第三端子T2、第七端子T7以及第十端子T9依次输出上述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地址信号5001,以便从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依次输出与上述第一及第二电话号码(A及C)及消息号码(B)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
上述第一输出电路535通过输出到上述计数器IC.533的第三端子T2、第七端子T6及第十端子T9上的存储器地址信号5001,选择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区域A、B及C,使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产生存储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区域中的号码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
上述第一输出电路535由第五NPN晶体管Q6至第七NPN晶体管Q8、第十二电阻R12至第十四电阻R14构成。上述第五NPN晶体管Q6至第七NPN晶体管Q8的各个发射极连接到上述键盘阵列的第四列。上述第五NPN晶体管Q6至第七NPN晶体管Q8的各个集电极依次连接到上述键盘阵列的第一至第三行端子上。此外,上述第五NPN晶体管Q6至第七NPN晶体管Q8的各个基极通过上述第十二电阻R12至第十四电阻R14连接到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三输出端子T2、第七输出端子T6、及第十输出端子T9上,并通过从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三输出端子T2、第七输出端子T6、及第十输出端子T9输出的上述存储器地址信号5001,从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1000中输出拨号音调信号4001。
上述第二输出电路536将从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八输出端子T7输出的上述第八计数器结果信号输出到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
上述第二输出电路536最好由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十五电阻R15、以及第六电容器C6构成。上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到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八输出端子T7上,其负极与上述第六电容器C6及上述第十五电阻R15连接。上述第六电容器C6的另一端接地,上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到上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此外,上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的第三NPN晶体管Q3的基极连接。
上述第三输出电路537由第四二极管D4、第七电容器C7、及第八NPN晶体管Q9构成。上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到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九输出端子T8,其负极连接到上述第八NPN晶体管Q9的基极。上述第七电容器C7连接在上述第八NPN晶体管Q9的基极和地之间。上述第八NPN晶体管Q9的集电极上输入上述电源B+,其发射极与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连接,提供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的驱动电源。
上述第四输出电路538是第五二极管D5。上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到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五输出端子T4,其负极与图5所示的上述判别电路部510的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的上述第六电阻R6、第一二极管D1、及第四电容器C4的连接节点连接。
图7是表示上述声音输入输出电路部700的电路图。
在该图中,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700在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时同上述电话线连接,将来自上述话筒710的声音信号通过上述挂钩开关600输出到上述电话线上。此外,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700将来自上述挂钩开关600的声音信号通过扬声器输出。如图7所示,上述声音输入输出部700可以使用三星电子(株)制造的KA8504 IC来实现。上述KA8504 IC(以下称为声音输入输出IC)同用于输出声音信号的上述扬声器720及用于将声音变换为电信号的话筒710连接。
图8是表示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及选择开关120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可以使用UM3561 IC 801来实现。上述UM3561 IC 801通过上述第三输出电路537的第八NPN晶体管Q9在施加驱动电源时产生报警声音信号8011,并将上述产生的报警声音信号8011提供给驱动晶体管Q10的基极,将上述报警信号通过上述扬声器720输出到外部。
此外,本发明的自动报警装置包含选择开关120,以便使使用者能够断开或接通由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的操作及由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产生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的输出。如图8所示,上述选择开关120分别设置在用于驱动上述扬声器720的上述驱动晶体管Q10的基极和上述UM3561 IC 801的报警声音输出端子之间、以及上述驱动晶体管Q10的基极和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音调信号输出端子DTMF之间,以断开或接通来自上述UM3561 IC 801的报警声音输出端子的上述报警声音信号8011、和向上述驱动晶体管Q10输出的来自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1000的音调信号输出端子DTMF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
此外,如图5所示,上述自动报警装置最好包含外部输入开关1100,以便能够响应来自外部的命令。上述外部输入开关1100响应来自外部的开关信号来接通或断开。例如,上述外部输入开关1100与气体传感器(未图示)等传感器连接,响应来自上述气体传感器的气体检测信号后,上述外部输入开关1100接通或断开。在上述外部输入开关1100接通的情况下,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的第四电容器C4被充电,产生上述判别信号5101,本装置如上所述地工作。
下面,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自动报警装置及其方法。
图9是上述计数器IC 533的计数结果信号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自动报警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之前,首先通过上述键盘200将使用者指定的电话号码、呼机号码、或者移动通信的终端机号码作为上述第一及第二电话号码存储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上述第一及第三存储器区域A及C中。此外,在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上述第二存储器区域B中存储消息号码,以便能够把握来话或呼出是来自本装置的信号(ST1、ST2)。
完成上述输入后,使用者接着将本装置固定设置在可容易地监视出入的场所的墙面上。在完成本装置的设置工作后,接通上述选择开关,向本装置的各部分供给驱动电源以驱动本装置。
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检测位于其检测范围内的对象所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度。
图11是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的水平检测范围的示意图,图12是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的垂直检测范围的示意图。
如图11及图12所示,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具有水平方向80°及垂直方向20°的检测范围。在某个对象进入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的上述检测范围内的情况下,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产生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并将上述产生的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提供给上述控制部500。
输入到上述控制部500的上述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被输入至上述控制部500的判别电路部510。输入到上述判别电路部510的上述红外线检测信号1001被输入至放大电路511,由该放大电路511进行放大。来自上述放大电路511的放大信号5111被提供给上述判别电路部510的比较电路513。
上述比较电路513根据上述放大信号5111产生基准信号,将上述放大信号5111与上述基准信号进行比较,产生作为比较结果的比较结果信号5133,并将上述产生的比较结果信号5133输出到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
上述比较电路513产生同上述放大信号5111与上述基准信号之间的电压差相对应的比较结果信号5133。由于上述基准信号的电压由上述比较电路513的第四电阻R4及第五电阻R5的电阻之比决定,所以上述红外线检测信号的电压越大,上述放大信号5111与上述基准信号之间的电压差越大。因此,在上述比较电路513中,在上述红外线传感器100检测到外部侵入的情况下,上述放大信号5111与上述基准信号的电压差增加,因此,上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将高电平的比较结果信号5133输出到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
输入到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的上述比较结果信号5133,对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的第四电容器C4进行充电,上述第四电容器C4的充电电压作为上述判别电路部510的判别信号5101而被提供给上述驱动电路部550。
从上述判别电路部510输入到上述驱动电路部550的上述判别信号5101被输入到上述驱动电路部550的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如果向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输入上述判别信号5101,则上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551通过上述判别信号5101的电压而产生上述驱动电源5501,并将上述驱动电源5501输出到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及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
如果向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输入上述驱动电源5501,则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的第二NPN晶体管Q2接通,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ST3、ST4)。
如果上述挂钩开关600挂断,且上述驱动电源5501被输入到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则上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530的振荡电路531产生周期为4秒的时钟信号5331。与此同时,上述计数器IC 535对从上述振荡电路531输入的时钟信号5331进行计数,并将图9所示的计数结果信号T0至T9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子T0至第十输出端子T9。
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三输出端子T2、第七输出端子T6、以及第十输出端子T9分别被用于依次选择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第一至第三存储器区域A、B、C。如果向上述计数器IC 533输入第二个时钟,则如图9所示,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三输出端子T2的输出电平从逻辑低变为逻辑高,上述逻辑高的状态一直保持到输入下一个时钟信号。接着,在上述第三输出端子T2产生的脉冲信号使上述第一输出电路535的第七NPN晶体管Q8接通,通过使上述第七NPN晶体管Q8接通来选择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的第一存储器区域A,产生同存储在上述第一存储器区域A中的第一电话号码(A)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例如,在使用者将电话号码“015-123-4456”输入到上述第一存储器区域A的情况下,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产生与上述电话号码“015-123-4567”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并将上述产生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输出到电话线上。
接着,如果上述第四个时钟信号被输入到上述计数器IC 533,则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五输出端子T4的输出电平从逻辑低变为逻辑高,上述第五输出端子T4的逻辑高信号通过第五二极管D5作为上述充电保持信号5333而被提供给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并对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的第四电容器C4进行再充电。
如果向上述计数器IC 533输入第六个时钟信号,则如上所述,上述第一输出电路535的第六NPN晶体管Q7接通,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1000的第二存储器区域B被选中。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读取存储在上述第二存储器区域B中的上述消息号码,产生与上述消息号码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ST5)。例如,在使用者将“8282**”作为消息号码而输入到第二存储器区域B的情况下,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产生与存储在第二存储器区域B中的消息号码“8282**”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4001。
接着,如果向上述计数器IC 533输入第七个时钟信号,则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八输出端子T7的输出电平从逻辑低变为逻辑高,上述第八输出端子T7的逻辑高信号通过上述第二输出电路536使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的第三NPN晶体管Q3接通。如果上述第三NPN晶体管Q3接通,则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的第二NPN晶体管Q2关闭,上述挂钩开关600挂通。因此,本装置和电话线分离(ST6)。
如果向上述计数器IC 533输入第八个时钟信号,则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八输出端子T7的输出电平从逻辑高变为逻辑低,上述挂钩开关600通过上述驱动电源5501再次挂断(ST7)。
与此同时,如果向上述计数器IC 533输入上述第八个时钟信号,则上述计数器IC 533的第九输出端子T8的输出电平从逻辑低变为逻辑高,上述第九输出端子T8的逻辑高信号通过上述第三输出电路537的第四二极管D4使第8NPN晶体管Q9接通。如果上述第三输出电路537的第八NPN晶体管Q9接通,则向上述报警声音产生部800的上述UM3561 IC 801供给电源,通过上述扬声器720将报警声音输出到外部(ST8)。
接着,如果向上述计数器IC 533输入第九个时钟信号,则上述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 1000读取存储在上述第三存储器区域C中的第二电话号码,并产生与上述第二电话号码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ST9)。
通过将同上述第二电话号码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输出到电话线上,使同上述第二电话号码对应的电话机(未图示)的铃鸣叫。然后,通过上述第二电话号码的电话机,使用者可以听取由上述声音输入输出IC 700通过上述话筒710输入的现场发出的声音,或者通过上述扬声器720输出使用者的声音。
接着,由于上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515的上述第四电容器C4的放电,上述第四电容器C4的充电电压变低。随着上述第四电容器C4的充电电压变低,从上述驱动电路部550的第三运算放大器OP3输出的上述驱动电源5501的电压也变低。结果,上述开关驱动电路553的第二NPN晶体管Q2关闭。通过使上述第二NPN晶体管Q2关闭,上述挂钩开关600将上述声音输入输出IC 700与电话线挂通(ST10、ST11)。
如上所述,上述自动报警装置作为单个产品是一体化的,其设置简单,当检测到外部侵入或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电话将检测结果通知使用者。此外,上述装置可以通过电话将现场的声音传给使用者,所以在发生危险时可以迅速进行处理。此外,由于还产生报警声音,所以在使用者位于本装置附近的情况下,可以更加迅速地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如下的自动报警装置及其方法,即、可以检测外部侵入或火灾等,并将检测结果用电话通知使用者。
以上是根据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当然可以对其进行变形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侵入;键盘,包含多个数字键、多个用于指定存储器区域的存储器地址指定键、存储命令键、和多个功能键;存储器,具有至少两个存储器区域,为了存储电话号码或消息号码,可将多个数字存储到一个存储器地址中,并且,将通过所述键盘输入的数字存储到由所述键盘的多个存储器地址指定键所选择的存储器区域中;音调信号产生部,用于产生与从所述存储器输出的数字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挂钩开关,用于将所述音调信号产生装置的所述音调信号输出端子和电话线挂通或挂断;以及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挂钩开关的挂通或挂断,并在所述挂钩开关挂断的情况下,输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电话号码或所述消息号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报警装置还包括扬声器;报警声音产生部件,根据所述报警信号来驱动所述扬声器;以及报警声音控制部件,响应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控制所述报警声音产生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报警装置还包括话筒,用于将声音信号变换为电信号;以及声音输入输出部件,包含同所述音调信号产生部的所述输出端子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子,将来自所述话筒的输入信号输出到所述电话线上,并根据通过所述电话线输入的声音信号驱动所述扬声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报警装置包含从外部输入信号的外部输入端子,所述输出控制部件根据通过所述外部输入端子输入的信号,来控制所述挂钩开关的挂通及挂断,如果所述挂钩开关挂断,则输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电话号码或所述消息号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着用于向使用者打电话的电话号码和用于传达消息的消息号码。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部件包括判别电路部,根据来自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检测信号来判别外部侵入;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在输入驱动电源时,依次产生所述存储器地址信号及挂通信号;以及驱动电路部,响应来自所述判别电路部的判别信号,来控制所述挂钩开关的挂断及所述驱动电源向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的供给,当输入来自所述存储器信号产生电路部的挂通信号时,使所述挂钩开关挂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电路部包括放大电路,放大来自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检测信号;比较电路,根据来自所述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而产生基准信号,并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进行比较;以及判别信号产生电路,根据来自所述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信号产生所述判别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包含正相端子、反相端子、及输出所述放大信号的输出端子,用于放大通过所述正相端子输入的所述红外线检测信号;第一电阻,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子连接;第二电阻,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子;第一电容器,其两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以及第二电容器,其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用作比较器;第三电阻,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子,另一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子,另一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端子,另一端接地;以及第三电容器,其两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两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上的正极;第四电容器,其两极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地之间;以及第六电阻,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并将所述第四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作为所述判别信号通过另一端输出。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产生电路部包括振荡电路,当输入所述驱动电源时产生规定频率的时钟信号;以及计数器,当输入所述驱动电源时对来自所述振荡电路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并产生计数结果信号,将所述计数结果信号作为所述存储器地址信号及所述挂通信号而输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第十电阻,通过其一端输入所述驱动电源;PNP晶体管,其发射极连接到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一NPN晶体管,其基极连接到所述PNP晶体管的集电极,集电极连接到所述PNP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接地;电容器,其两个电极连接到所述PNP晶体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地;第十一电阻,其两端连接到所述PNP晶体管的基极和所述地;以及第十二电阻,通过其一端输入所述驱动电源,另一端连接到所述PNP晶体管的基极;此外,在所述PNP晶体管的基极上产生所述时钟信号。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部包括驱动电源产生电路,响应来自所述判别电路部的判别信号而产生所述驱动电源;以及开关驱动电路,如果从所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产生驱动电源,则挂断所述挂钩开关,如果从所述存储器信号产生电路部输入挂通信号,则挂通所述挂钩开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包括第二NPN晶体管,具有输入所述判别信号的基极和接地的发射极;第十三电阻,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集电极和电源;以及第三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在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集电极产生的电压,以便产生所述驱动电源。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包括第三NPN晶体管,包含通过第十四电阻同所述驱动电源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基极、接地的发射极、以及同所述挂钩开关连接的集电极,如果输入所述驱动电源则接通,并挂断所述挂钩开关;以及第四NPN晶体管,包含通过第十五电阻同所述第三NPN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的集电极、接地的发射极、以及输入来自所述存储器信号产生电路部的挂通信号的基极,如果在所述基极上输入挂通信号,则驱动所述第三NPN晶体管而挂通所述挂钩开关。
16.一种自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存储电话号码和消息号码;步骤b,判断有无外部侵入;步骤c,如果在步骤b判断有外部侵入,则读取由所述步骤a存储的电话号码和消息号码;步骤d,产生与在步骤c中读取的电话号码和消息号码对应的拨号音调;以及步骤e,将在步骤d产生的拨号音调信号提供给电话线。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报警装置及其方法,能够在发生外部侵入或火灾时通过电话通知使用者。该装置包含红外线传感器及键盘。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存储通过键盘输入的电话号码及消息号码,在控制部的控制下读取存储的电话号码及消息号码,并产生与读取的电话号码及消息号码对应的拨号音调信号。挂钩开关在控制部的控制下使存储器/音调信号产生IC与电话线挂通或挂断。控制部根据来自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检测信号判断有无外部侵入。
文档编号G08B13/19GK1232236SQ9811679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相烨 申请人:株式会社江原移动通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