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行进方法_2

文档序号:85445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寻呼系统例如可以是类似于“滴滴打车”系统、“微信”系统或者是“QQ”通讯系统相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容易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的寻呼系统。
[0031]第二步,请求联接。在利用寻呼系统搜寻到目标车辆(从车)之后,驾驶或者乘车人员可以通过该寻呼系统或其他的工具发出联接请求,要求与目标车辆进行联接。在得到目标车辆的肯定答复之后,可以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在目标车辆不同意联接时,则重新搜寻其它的目标车辆,直至搜寻到允许联接的目标车辆。
[0032]第三步,实施联接。在得到目标车辆的同意之后,可以实施与目标车辆的联接。机动车之间的联接可以包括物理性联接和非物理性联接。物理性联接是指机动车之间通过联接机构使二者物理性接触而实现联接。非物理性联接是指机动车之间并不物理性接触,而是通过一体化控制系统,使得待联接的各机动车的行驶参数基本一致或者相互协调配合,由此成为一个一体化同步行驶的整体。
[0033]更具体地,在得到目标车辆(从车)的同意之后,上述驾驶或者乘车人员可以根据目标车辆的具体位置,驱动主车靠近上述子车,然后实施联接。上述目标车辆可以是处于行驶状态,也可以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当目标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联接可以在行驶状态下进行联接。也即,在待联接的各机动车均处于行驶的状态下进行联接操作。当目标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主车靠近目标车辆,然后缓慢的移动来实施联接;或者主车靠近目标车辆一定的距离之后停止移动,二者处于静止或停止的状态下进行联接。这种联接方式可以认为是在基本停止状态下进行的。
[0034]应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上述的方法步骤将两辆、三辆以及更多的机动车联接在一起。联接之后,各车形成了一体化同步行驶的整体。
[0035]第四步,实施分离。在达到相同的目的地或者行驶完相同路径之后,主车或者从车可以向其他机动车发出分离的指令,与其他车辆分离。更具体地,主车或者从车可以利用导航系统判断分析出适当的分离路线。在行驶到分离路线时,自动或者人工操作机动车,使之分离。如果待分离的机动车的位置是在多辆联接行驶的机动车中间,则可以使得待分离的机动车与在前或在后的机动车先后分离,或者是同时与二者分离。剩余的机动车可以再次联接,作为整体一起行驶。
[0036]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将两辆、三辆以及更多的机动车联接在一起,由此至少部分减少机动车行驶时的间距和/或至少部分减少机动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降低能耗、增加行车安全性和减少机动车占用道路。
[0037]下面结合附图3和4,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物理性联接和非物理性联接的两种具体方式。
[0038]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利用本发明方法的非物理性联接后机动车行驶示意图。如图所示,各机动车之间没有物理性接触,而是通过一体化控制系统,使得各机动车的行驶参数基本一致或者相互协调配合,车间距基本保持恒定,由此成为一个一体化同步行驶的整体。如图所示,联接后至少部分机动车后的真空区变弱,由此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另外,正面空气阻力也减少;并且,还可以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减少了机动车间因速度和行驶方向不一致而碰撞导致的事故。
[0039]在本发明中,上述非物理性联接可以利用一体化控制系统来实施。该一体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机动车的车速、车间距、运动方向、加速度等参数,使得各机动车的行驶参数基本一致或者相互协调配合,车间距基本保持恒定,由此成为一个一体化同步行驶的整体。
[0040]本发明的一体化控制系统可包括信息传感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并且可以具有多种控制模式,例如“物理性联接控制模式”和“非物理性联接控制模式”。可以在物理性联接控制模式下进行物理性联接控制,在非物理性联接控制模式下进行非物理性联接控制。
[0041]所述信息传感单元用于采取机动车自身的信息以及机动车辆周围的路况信息,可以包括摄像单元、车速检测单元、发动机转速检测单元、车间距测量单元、位置传感单元,导航系统等等。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在机动车上安装一个或更多个摄像单元,用于识别机动车周围的图像信息,例如红绿灯信息,行人,车辆等,或者安装激光成像雷达,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并将结果以3D地图的方式呈现出;车速检测单元可以检测机动车的速度;发动机转速检测单元可以检测机动车自身的发动机转速;车间距测量单元可以检测机动车之间的距离,如上述主车和从车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通过雷达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来实施;导航系统可以根据要求来选择行车路线。
[0042]上述信息传感单元所采集的信息可以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接收上述信息之后进行处理,将该信息转换成具体的控制信息,包括行驶速度、加速度、方向、制动、信号灯以及喇叭的控制等信息,并将这些控制信息传输给控制单元。
[0043]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来控制机动车进行各种操作,例如对离合、制动、油门、方向盘、换挡机构、信号灯、喇叭等进行操作,由此使得各机动车的行驶参数基本一致或者相互协调配合,车间距基本保持恒定,由此成为一个一体化同步行驶的整体。
[0044]在本发明中,控制单元可以包括通讯模块、离合控制模块、制动控制模块、油门控制模块、方向控制模块、换挡机构控制模块、信号灯控制模块、喇叭控制模块、分离控制模块等等。通讯模块可以向安装有本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其他机动车发送上述控制信息,可以接收来自安装有本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其他机动车的上述控制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分别发送给其它单元或模块,例如中央处理单元、离合控制模块、制动控制模块、油门控制模块、方向控制模块、换挡机构控制模块、信号灯控制模块、喇叭控制模块进行具体控制操作。
[0045]本发明的一体化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显示单元,也即人机界面。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单元来选择自动行车模式或者人工操作模式,设定各个单元、模块的预定参数,显示各种信息等。
[0046]下面更具体地说明在行驶状态下(动态下),利用本发明的一体化控制系统进行非物理性联接的示例性操作过程。
[0047]当主车行驶靠近也处于行驶状态下的从车时,两车均启动上述一体化控制系统并进入“非物理性联接控制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车在前面行驶,所述从车跟随在后行驶。当然,也可以是主车在后而从车在前。驾驶人员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来设定各种初始化参数,例如自动行车速度设定为60公里/小时,车间距设定为4米(也可以设定其他行车速度和车间距,例如8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6米、10米、15米等),用导航系统来设定具体的行车路线,包括分离路线等。在设定好各种参数之后,启动上述一体化控制系统。
[0048]在“非物理性联接控制模式”下,控制单元包括有多种控制模式,也即,“引导模式”、“跟随模式”和“分离模式”。在前行驶的主车开启“引导模式”,在后行驶的从车开启“跟随模式”。主车开启“引导模式”之后,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沿着预定行车路线行驶,自动地将速度控制在60公里/小时。从车开启“跟随模式”之后,根据摄像单元、车速检测单元、位置传感单元、车间距测量单元以及导航系统等获取的信息,自动调整自身的行驶参数,例如方向、车速、车间距等,以将速度调整为60公里/小时,与在前主车的距离调整为上述设定的4米,并且保持与前主车基本相同的行驶轨迹。在实现上述行驶参数之后,从车通过上述通讯模块将行驶参数发送给主车。主车的通讯模块接收了行车参数之后,传输给中央处理单元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之后,主车通过通讯模块将自身的行车参数或信息例如行车速度,行车的方向、刹车等传递或共享给从车。之后,在“跟随模式”下,从车将自动根据主车的行车参数或信息来控制机动车进行各种操作,例如对离合、制动、油门、方向盘、换挡机构、信号灯、喇叭等的操作。由此,主车的控制系统能够同时控制多辆机动车,使得各机动车的行驶参数基本一致或者相互协调配合,车间距基本保持恒定,由此,成为一个一体化同步行驶的整体。
[0049]在到达分离路线之后,主车通过通信模块将指令发送给从车。从车接到指令之后,转换到“分离模式”,然后启动分离控制单元,在自动控制或者人工控制下使从车与主车分离。应该理解的是,重复上述操作可以将更多的机动车例如3辆、4辆等联接在一起,成为一个一体化同步行驶的整体。其中任意的一辆车可以根据指令与整体分离。另外,在多辆机动车形成的一个整体中,当在最前的机动车分离时,其后的机动车可启动“引导模式”,作为引导车。
[0050]另外,在“跟随模式”下,当机动车之间的距离远小于上述设定的车间距时,从车的制动控制模块将启动,以防止车辆的碰撞。如上所述,当设定正常行驶时车间距为4米时,可以预先设定当车间距测量单元测量的车间距小于例如2米或2.5米等启动制动控制模块,对车辆进行制动。
[0051]本领域技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