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67688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施方式的机壳的剖视图;
[0048]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上盖的立体图;
[0049]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50]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51]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板和电池盒配合状态的立体图;
[0052]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板和电池盒的爆炸图1 ;
[0053]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板和电池盒的爆炸图2。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55]参见图1至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I种实施例:
[0056]本实施例的遥控器,包括机壳la、电路板4、电池盒5、上盖2a和下盖6 ;机壳Ia设有下端开口的机壳内腔101,机壳Ia的上端设有中孔104,下盖6封盖机壳内腔101的下端开口 ;电路板4上设有控制电路、发射电路和旋转式电位器400,电池盒5设于电路板4下侦U,电池盒5用于安装电池,电池盒5上设有电池安装槽501,电路板4的供电端子与电池盒5的电池触头连接;旋转式电位器400包括电位器主体401、螺纹轴套4011和调节转轴4012 ;电路板4安装于机壳内腔101中,螺纹轴套4011穿过机壳Ia上端的中孔104,螺纹轴套4011通过从其上端向下安装的螺母402与机壳Ia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盖2a安装于机壳Ia的上侧,调节转轴4012与上盖2a的中部连接。
[0057]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电池盒5,例如将电池固定在电路板4上,电池与电路板的供电端子连接。
[0058]参见图4和图8,电路板4的发射电路上设有红外发光二极管403,机壳Ia的侧壁上设有二极管通孔106,红外发光二极管403装配于二极管通孔106内。
[0059]参见图20至图24,作为一种改进方案,电池盒5对应红外发光二极管403的位置设有贯穿电池盒5上下两侧的二极管安装通槽505,二极管安装通槽505上配设有二极管保护插块506,二极管保护插块506设有供红外发光二极管403的引脚穿过的保护插块通槽5061,二极管保护插块5061从下侧向上可拆卸插设在二极管安装通槽505上。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405凸出电路板4的外侧,在安装时比较难对准机壳Ib的侧壁上的二极管通孔,所以本实用新型在电池盒5设置二极管安装通槽505,安装时通过二极管安装通槽505将红外发光二极管403推入二极管通孔内。为了避免在使用时使用者意外挤压红外发光二极管403,使其向内缩进机壳内部,导致摇控信号无法正常发出甚至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二极管保护插块506,当红外发光二极管403安装在二极管通孔后,将二极管保护插块506从下侧向上可拆卸插设在二极管安装通槽505上,当使用者意外挤压红外发光二极管403时,二极管保护插块506阻挡红外发光二极管403的端部4031,防止其向内缩进机壳内部。参见图22和图23,为方便二极管保护插块506的安装和定位,二极管安装通槽50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插槽5051,所述二极管保护插块506的两侧部对称地设置有两插片5063,安装二极管保护插块506时,两插片5063分别插入对应的限位插槽5051内。二极管安装通槽505的外端面设有限位台阶5052,二极管保护插块506的外端面的边沿设有与限位台阶5052配合的凸沿5062,安装二极管保护插块506时,凸沿5062抵顶在限位台阶5052上,实现竖向限位。为了使二极管保护插块506与二极管安装通槽505配合稳固,防止二极管保护插块506脱落,插片5063与限位插槽5051采用紧密配合。为了便于二极管保护插块506的取出,二极管安装通槽505的内侧壁上设有缺口 5053。保护插块通槽5061由两块壁部5061组成,壁部5061的前侧50611可阻挡红外发光二极管403的端部4031,防止其向内缩进机壳内部。
[0060]本实用新型的遥控器采用拨动上盖2a旋转的方式控制目标电器的开关机以及调节功率大小;采用旋转式电位器输入控制信号,可以有效地避免现有按键式遥控器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装拆简易、操作方便、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0061]为了方便人们拨动上盖2a进行遥控操作,上盖2a上表面设有防滑结构,如设置防滑条、防滑槽或凸点等。
[0062]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对电路板4的安装方式作了优化,即旋转式电位器400设于电路板4的上侧,并且电位器主体401与电路板4固定连接(电位器主体401焊接到电路板4上),电路板4通过旋转式电位器400与机壳Ia固定,大大简化了连接结构。
[0063]参见图20至图2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池盒5上设有电路板连接柱507和电池盒连接柱504,电路板4上设有供电池盒连接柱504穿过的连接柱通孔406,电路板4固定连接在电路板连接柱507上,电池盒连接柱504穿过的连接柱通孔406后与机壳上端固定连接。电路板4与电池盒5通过电路板连接柱507的配合,使两者径向配合更稳固;电路板4通过螺钉508穿过连接孔407与电路板连接柱507固定连接,实现轴向固定;机壳上端设有上侧开口的连接孔107,电池盒连接柱504的上端设有螺纹孔,连接螺钉108下端穿过连接孔107与电池盒连接柱504的上端连接,使电池盒连接柱504的上端与机壳上端固定连接,实现了整个遥控器内部元件的固定,结构简单,连接稳固。上述电路板连接柱507和电池盒连接柱504设置2条以上,本实施例中,电路板连接柱507和电池盒连接柱504各均布设置3条。由于电路板4固定在电池盒5上,而电池盒5通过电池盒连接柱504与机壳上端固定连接,故螺纹轴套4011可以不与机壳上端固定连接,也可以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因此其它实施例中,旋转式电位器400可以取消螺纹轴套4011。
[006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池盒5下端设有下盖连接螺孔502,机壳内腔101下端设有下盖安装台阶105,下盖6安装在下盖安装台阶105内,下盖6设有螺钉通孔601,下盖6通过从螺钉通孔601下端向上装配的螺钉与下盖连接螺孔502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先方案,下盖连接螺孔502设置一个,并且设置于电池盒5下端的中部,螺钉通孔601对应地设置在下盖6的中部。
[0065]通过上述结构的优化,电路板4和电池盒5都通过旋转式电位器400与机壳Ia固定,进一步简化了连接结构,并且下盖6的连接件少,所以整个遥控器的元件少,装配简单。
[0066]参见图1、图2和图4,上盖2a的下端与机壳Ia的上端大小相适配,优选的,机壳Ia的上端的外沿环设有配合台阶103a,配合台阶103a的底面低于机壳Ia的上端面102a,上盖2a的下端设有与配合台阶103a相适配的上盖凹槽203,上盖凹槽由外壁2031和顶侧2032构成;所述外壁2031和配合台阶103a的侧壁相对,外壁2031和配合台阶103a的配合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0067]参见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旋转式电位器400为带按压开关旋转式电位器电位器,上盖2a下侧与机壳Ia上侧之间留有间隙3a,工作时,先按压旋转式电位器400,即可输入开启或关闭电源的信号,可以提高电器的安全性,防止误操作。
[006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机壳Ia的上端设有中心圆槽1021,所述中孔104设于中心圆槽1021的中心。中心圆槽1021的设置方便上盖2a与Ia的配合,同时也便于产品出模。
[0069]为了优化遥控器的抗摔性能,将遥控器整体设计成圆柱形,上盖Ia的上端边角200和机壳Ia的下端边角100均为顺滑圆弧面,遥控器的外表采用圆滑的结构可以提高抗摔性能。
[0070]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机壳内腔101、电路板4和电池盒5为圆柱形,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遥控器的结构更紧凑。
[0071]参见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机壳Ia和上盖2a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上盖2a中部设有套接件安装孔202,该套接件安装孔202内装配有塑料套接件201,该塑料套接件201的中部设有下端开口的套孔2011,调节转轴4012插入该套孔2011内与其紧密连接。机壳Ia和上盖2a采用金属材料,可以提高遥控器的质感,由于本实用新型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