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160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记录音频和视频信号之类的数字信号的盘的盘容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能够牢固地保持具有中心孔的光盘、并且能够容易地将盘从中取出和把盘插入容器中的机构的容器。
当前用于容纳数字化视频盘(DVD)这样的记录大量音频和视频信息的盘的容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容器是用于存放激光唱盘(CD)的平行六面体盘盒。像DVD盘这样的非CD盘的形状与CD盘的形状相同,因此,把这种CD盘的平行六面体构造的盘盒也用作非CD盘的容器。
但是,很难把这样的平行六面体盘盒与CD盘盒区分。此外,在记录电影的情况下,这种平行六面体盘盒的尺寸很小,因而限制了介绍电影内容的封皮或小册子的大小。因此,也使用一种与存放录像带的视频软件的容器的尺寸相同大小的容器。
对于这种类型的容器来说,如何能够把盘容易地取出容器是很重要的。由于盘的标准直径相当大,例如120mm,因而像儿童这样的手较小的人很难拿住盘。在DVD盘的情况下,需要DVD盘具有比CD盘更大的记录容量。因此,一些DVD盘采用了将两个盘粘结在一起的结构。此外,还需要有能够释放对DVD盘的过量应力以便防止DVD盘剥落的紧固和取出装置。
提供有各种类型的盘容器,这些容器能够牢固地支撑盘,并且在盘从容器取出时保证能够容易地取出盘。第5,788,068和5,101,971号美国专利中分别公开了一种盘容器。
根据5,101,971号美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个圆环肋片的容器,圆环肋片被分割成9段,以便与盘的中心孔相吻合。肋片末端的外径稍大于盘的中心孔的内径,从而能够利用圆环肋片的弹性使盘牢固地固定和容易地取出。如果把盘的中心孔与肋片之间的啮合设置得比较宽松,以缓解盘的过负压,盘在容器中能够容易地从肋片上取下。因而,盘在容器内自由移动,可能使盘的记录有信号的表面划伤。另一方面,如果把啮合设定得比较紧,使盘不会脱落,那么就很难把盘插入或取出。因此,在强力插入或取出盘时,可能损坏盘。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划痕或损坏,几乎不可能重放记录在划伤或损坏的盘上的信号。
因此,出于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的考虑,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盘盒,该盘盒能够牢固地保持具有中心孔的光盘,并且保证能够容易地从容器中取出光盘,和易于把盘插入到容器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容器,其包括脊部;设置在脊部的一侧以便能够自由地关闭和打开的盖部分;和设置在脊部的另一侧以便能够自由地关闭和打开的托盘部分,其中所述托盘部分带有用来与盘的中心孔啮合的啮合部分,并且其中啮合部分与盘啮合并且支撑盘,以便自由地装载和取下盘,啮合部分进一步包括用于把盘支撑在预定高度的C形凸台部分;由设置在C形凸台上的、分别与C形凸台支撑的盘的中心孔的内壁接触的多个肋片构成的圆柱形肋片;和设置在托盘部分的紧固部分,其由在穿过盘的中心孔后压下和紧固由C形凸台部分支撑的盘的唇形部分、把盘从压下和紧固盘的唇形部分的啮合中释放的按钮形部分、和一个具有弹性的悬臂部分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盘容器,包括脊部;提供在脊部的一侧以便能够自由地关闭和打开的盖部分;和提供在脊部的另一侧以便能够自由地关闭和打开的托盘部分,其中所述托盘部分带有用来与盘的中心孔啮合的啮合部分,并且其中啮合部分与盘啮合并支撑盘,以便自由地装载和释放盘,啮合部分进一步包括用于把盘支撑在预定高度的C形凸台部分;由设置在C形凸台上的、分别与C形凸台支撑的盘的中心孔的内壁接触的多个肋片构成的圆柱形肋片;和设置在托盘部分的紧固部分,其由在穿过盘的中心孔后压下和紧固C形凸台部分支撑的盘的唇形部分、把盘从压下和紧固盘的唇形部分的啮合中释放的按钮形部分,和具有弹性的悬臂部分构成,并且脊部进一步包括用于防止盘意外跌落的舌形部分,舌形部分从脊部突起并且具有一种定位,以便在盘与啮合部分啮合后关闭容器时靠近盘的上表面,并且啮合部分的进一步的特征在于,使啮合部分形成为使舌形部分和C形凸台部分相互面对。
在结合附图研读了以下详细说明后,可以对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进一步的特征有更清楚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开成平面的盘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开成平面的盘容器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开成平面的盘容器的立体图;图4是容纳有一个盘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2所示容器的剖视图;图5是容纳有一个盘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3所示容器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盘容器的啮合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7是图6所示啮合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8是显示图6所示啮合部分的形状的、实际上沿图7的1-1线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显示盘与根据本发明啮合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在释放位置时的圆柱形肋片与按钮形部分之间的高度关系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显示变形的容器盖的容器的剖视图;图12是显示当容器盖变形时图10中所示的圆柱形肋片与按钮形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3是显示把盘装到根据本发明的容器中的第一阶段的剖视图;图14是显示在把盘装到容器中时的中间位置的剖视图;图15是显示在盘完全装到容器中并且盘恰当地与啮合部分啮合时的剖视图;图16是显示把盘从容器中取出的第一阶段的剖视图;图17是显示在取出盘时的盘的中间状态的剖视图;图18是在盘完全从啮合部分释放时的剖视图;图19是显示盘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辅助肋片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0显示当把盘从根据本发明的容器中取出时盘倾斜的剖视图;图21是当盘完全装到容器中并且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啮合部分啮合时的剖视图;图22是显示当把盘装到根据本发明的容器中时减小盘的倾斜度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3(a)到23(c)是显示当根据本发明的容器跌落时盘的运动的局部剖视图;图2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容器中的舌形突起与盘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舌形突起的一个示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舌形突起的另一个示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开成平面的盘容器的透视图。
如图1中所示,盘容器100包括一个盖部分110,一个托盘部分120,和一个与盖部分110和托盘部分120结合的脊部180,它们模制为一个整体。在脊部180的两侧带有两个铰轴(hinge)部分141a和141b铰轴部分141a连接于盖部分110,而另一个铰轴部分141b连接于托盘部分120。弯曲这两个铰轴部分141a和141b,以使盖部分110和托盘部分120相互面向,并使它们啮合。由此形成一个容器。
提供有两对锁钩111a-121a和111b-121b两个锁钩111a和111b提供在盖部分110上,而两个锁钩121a和121b提供在托盘部分120上。当弯曲铰轴部分141a和141b形成一个容器时,锁钩111a和111b分别与锁钩121a和121b啮合,从而可以防止铰轴部分141a和141b的弹性使容器100意外打开。
在盖部分110的内侧带有两个突起的悬臂(arm)112a和112b。除了容纳在容器100中的盘之外,可以把说明如何使用记录在盘上的内容信息的小册子(未示出)和一个解释插在杆112a和112b中。
托盘120上带有一个用于紧固住盘的啮合部分130,和四个位于盘的外圆周区用于保护容纳在容器100中的盘的盘保护肋片170。每个盘保护肋片170用于当偶然有外力从盘的径向作用在容纳在容器100中的盘上时,或当容纳盘的容器100偶然跌落时,防止损坏盘的外圆周。它们并不提供对盘的支撑或把盘保持在预定的高度。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盘容器的啮合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啮合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8是显示图6所示啮合部分的形状的、沿图7的1-1线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6和8中所示,啮合部分130包括一个用于紧固和取出盘的紧固部分140,一个分割成多个部分、用于与紧固部分140一同支撑盘的圆柱形肋片150,和一个位于圆柱形肋片150底部、用于使盘保持在预定高度的凸台160。
构成啮合部分130的紧固部分140包括一个从容器100内侧的托盘120的底板125向上延伸的悬臂141,一个从底板125垂直向上并且与盘的中心孔的内壁松散啮合的垂直面142,一个作为垂直面142的延续部分连续形成的并且在中心孔的邻近部分压下盘的唇形部分143,一个按下以取出盘的按钮形部分144,和一个从按钮形部分144延续到唇形部分143的倾斜面145。如图6和7中所示,适当地形成紧固部分140,使按钮形部分144能够进入圆柱形肋片150的内周,并且悬臂141也能够进入邻接于凸台160的空间。
构成啮合部分130的凸台160形成为一个类似于字母“C”形状的弧形,并且包括一个提供在底板125上的凸台160的上表面上的平面部分161,和一个侧壁162。在靠近悬臂141的连接部分的两端的凸台160的侧壁162与底板125之间的连接部分上带有一对槽口165(即165a,165b)。此外,如图7中所示,实际上提供了两个槽口165a和165b。
槽口165上方的平面部分的一部分没有被底板125直接支撑,并且把它称为未支撑部分164。未支撑部分164的上表面在结合部166连续地连接于平面部分161的表面,并且未支撑部分164的侧壁部分也在结合部166连续地连接于侧壁162。如果按下按钮形部分144,压力通过支撑在凸台160上的盘施加到结合部166,并且在结合部166产生弹性变形。因此,未支撑部分164可以向下偏斜。
构成啮合部分130的圆柱形肋片150是由多个分别从凸台160上突起并且共同形成一个类似于字母“C”的弧形的肋片151形成的。隔离每个肋片151的槽152沿凸台160的平面部分161延伸。在取出盘时,每个肋片151可以容易地向圆柱形肋片150的中心方向偏转。此外,如图7中所示,实际上总共有151-1到151-6六个肋片,和152-1到152-5五个槽。
图9是显示盘与根据本发明的啮合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6和7中所示,圆柱形肋片150和紧固部分140的垂直面142共同形成了一个弧形。
此外,如图9中所示,规定弧形的直径“d”使其与近似等于盘500的中心孔501的直径“D”。
另外,如图7至9中所示,在肋片151-3和151-4的外圆周上提供一个突缘153,但在图6中没有示出。容纳在容器100中的盘500被每个突缘153轻微压下,并且由平面部分161支撑盘500的下表面。因此,盘500被水平地支撑,而不会向底板125倾斜。
与啮合部分130啮合并且被啮合部分130紧固的盘500固定在凸台160上,其位置受到圆柱形肋片150的限制。因此,盘500是不可移动的,以便在容器100受到振动或冲击时,盘500协同紧固部分140的唇形部分143,使盘500不会从啮合部分130松脱。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在松脱位置的圆柱形肋片与按钮形部分之间的高度关系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显示容器盖变形时容器的剖视图。
图12是显示当容器盖变形时图10中所示圆柱形肋片与按钮形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10中所示,在松脱按钮形部分144与盘500之间的啮合时,每个肋片151的高度“H”高于按钮形部分144的高度“h”。如图11中所示,尽管当用手用力握住容器100时盖部分110的中心部分偶然地被向下压到啮合部分130,但作为弹性变形的盖部分110的变形盖部分110A,在按钮形部分144被下压到释放盘500到高度“h”之前碰到了每个肋片151的顶部。因此,如图12中所示,变形的盖部分110A不会向下或向底板125进一步地变形。
因此,尽管变形的盖部分110A偶然地被下压到按钮形部分144,但是由于按钮形部分144不会被压下到盘的松脱点,所以啮合并且紧固于啮合部分130的盘500不会从啮合部分130松脱。此外,即使把等于上述施加到盖部分110的力的压力同时施加到盖部分110和托盘部分120,或是仅施加到托盘部分120,也不会松脱容纳在容器100中的盘。
图13是显示把盘装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容器的第一阶段的剖视图。
图14是显示在把盘装到容器中时的盘的中间位置的剖视图。
图15是当盘完全装入到容器中时的剖视图。
图16是从容器取出盘的第一阶段的剖视图。
图17是显示当取出盘时的盘的中间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当盘从容器中完全取出时的剖视图。
如图13中所示,当在把盘500装入容器100中时,把盘500放置在啮合部分130上,以便使盘500的中心孔501与啮合部分130大致重合。然后,如图14中所示,施加力“P”把盘500中心孔501的邻近部分向下压。为了在把盘500装入容器100中时利用具有上述槽165的未支撑部分164的偏斜啮合并紧固盘500,希望把力“P”施加到面对紧固部分140的唇形部分143或面对圆柱形肋片150的区域。因此,盘500的中心孔501分别与每个肋片151接触,并且盘500的下表面与凸台160的平面部分161平面接触。
当把盘500向底板125进一步压下时,力“P”通过盘500施加到未支撑部分164。如图14中所示,未支撑部分164向下朝底板125方向弹性变形。如图14中所示,与由于弹性变形而使未支撑部分164的倾斜结合,产生了一个使盘500沿紧固部分140的唇形部分143的上表面向唇形部分143径向滑动的力“S”。力“S”使与盘500接触的每个肋片151向着指向唇形部分143的图14中所示的方向“T”弹性变形。
向下压迫未支撑部分164的力“P”进一步施加到整个凸台160,使整个凸台160向下弹性变形。因此,设置在凸台160上的圆柱形肋片150向下弹性变形,并通过力“S”的共同作用使每个肋片151向紧固部分140倾斜。盘500可以向紧固部分14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盘500的中心孔501与紧固部分140的唇形部分143的重叠距离减小。因此,唇形部分143可以容易地通过盘500的中心孔501。
通过悬臂141的弹性恢复力,在每个肋片151和悬臂141的变形一直持续到唇形部分143的顶端可以通过盘500的中心孔501的时刻,唇形部分143的顶端滑过盘500的中心孔501,然后紧固部分140返回到原始形态。如果在紧固部分140返回的原始形态时放松向下的压力“P”,每个肋片151和未支撑部分164分别返回到原始形态,因而盘500返回到啮合部分130的中心位置。因此,盘500可以由凸台160和唇形部分143共同支撑。
对通过槽口165使侧壁162离开底板125的切口尺寸的考虑是,切口尺寸应当足以使未支撑部分165产生弹性变形,在模制处理时能够保持足够量的树脂流入未支撑部分164,并且应当保持一定的连接距离,以免发生不需要的变形。如图7中所示,未支撑部分164a和164b设置在凸台160的两侧。未支撑部分164a和164b从凸台160的两侧分别大致延伸到槽152-1和152-5。提供未支撑部分164的切口尺寸的考虑是,当向下压力施加到凸台160时,稳定地产生对应于槽152-1到152-5的弹性变形。
由于使未支撑部分164的连接部分的断面形成一个字母“L”的形状,因而需要有一定的力使未支撑部分164向下弹性变形。因此,在把盘500装入容器100时,不会由于盘500自身的重量造成未支撑部分164的意外变形而使盘500从啮合部分130松脱。
另一方面,在盘500如图15中所示容纳在容器中时,要把啮合并且紧固于啮合部分130的盘500取出的情况下,用图16中所示向下压力“R”向下按动按钮形部分144。悬臂141绕与底板125的结合部向下摆动,结合部协同悬臂141的偏转起到一个铰轴的作用,唇形部分143与盘500之间的接触距离减小。盘500根据唇形部分143与盘500之间的接触距离,沿图17中所示方向“S”向外推向被紧固部分140。并且随后圆柱形肋片150的每个肋片151根据盘500的移动沿图17中所示方向“T”向啮合部分130的中心偏转。通过唇形部分143施加向下力的盘500向下推未支撑部分164,从而使整个凸台160向下弹性变形。因此,每个肋片151朝方向“T”更多地偏转。使包括未支撑部分164的凸台160的弹性变形程度足以大于悬臂141的变形程度,因而即使未支撑部分143被压下的程度与按钮形部分144的相同,盘500也不会取不出。
盘水平地移动,并且当悬臂141的弹性恢复力超过盘500的中心孔501的内壁与唇形部分143的顶端之间的摩擦力时,唇形部分143的顶端从盘500的中心孔501滑出,然后唇形部分143进入盘500的下方。因此,盘500从啮合部分130松脱。与此同时,施加到肋片151使其水平变形的力消失。此外,施加到未支撑部分164的下压力也消失。因此,肋片151返回到如图18所示的原始形态。
当撤除向下压力“R”时,已经返回到原始形态的圆柱形肋片150限制盘500的位置,从而使唇形部分143的末端不会再滑过盘500的中心孔501。盘500静止地保持在包括唇形部分143上面的倾斜面145的按钮形部分144上。因此,盘500从啮合部分130完全松脱,并且可以用手容易地取出。(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容器的主要特征和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大致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基本上只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开成平面的盘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容纳有一个盘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2中所示容器的剖视图。
图19是显示盘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辅助肋片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0是显示当把盘从根据本发明的容器中取出时盘倾斜的剖视图。
图21是当盘装入并且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容器中的啮合部分啮合时的剖视图。
图22是显示当把盘装入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容器中时盘的减小了倾斜度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3(a)至23(c)是显示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容器跌落时盘的运动的局部剖视图。
图2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容器中舌形突起与盘的相对位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在图2中,盘容器200包括一个盖部分110,一个托盘部分220,和一个结合盖部分110和托盘部分220的脊部280,它们模制成一体。在脊部280的两侧提供有两个铰轴部分141a和141b一个铰轴部分141a连接于盖部分110,另一个铰轴部分141b连接于托盘部分220。弯折这两个铰轴部分141a和141b,以使盖部分110和托盘部分220彼此面对,并使它们啮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容器。
托盘部分220包括用于牢固地固定盘的啮合部分130和四个盘保护肋片270a至270d,此后将这四个盘保护肋片称为盘保护肋片270,它们位于盘的外圆周区,以保护装在容器200中的盘。
在每个盘保护肋片270的内壁的两端带有一对辅助肋片271。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盘保护肋片270用于在有外力从盘的径向偶然地施加到装在容器200中的盘时,或当装着盘的容器200意外跌落时,防止盘的外圆周损坏。但是,在固定于啮合部分130的盘与盘保护肋片270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盘可以水平地滑动。在这种情况下,随盘的水平滑动,盘的中心孔可能会严重损坏诸如紧固部分140和圆柱形部分150之类的啮合部分130中的主要组件。
如图19中所示,为了减小盘500的外圆周503与盘保护肋片270之间的间隙,提供了辅助肋片271。在辅助肋片271的上端提供有一个用于在装载时引导盘500使其易于定位的斜面272。在盘500的外圆周503与辅助肋片271之间存在必要的间隙,从而在装入和取出盘500时,盘500不会与辅助肋片271接触。
此外,在盘保护肋片270c和270d上的辅助肋片271的下部分别提供有一个隆起部275。提供隆起部275是为了比较容易地取出盘500。在取出盘500时,盘500如图20中所示倾斜的情况下,盘500的外圆周503的下缘504与托盘部分220的底板225接触。用手指很难拿起与底板225接触的盘500的外圆周503。因此,提供隆起部275以改善上述情况。
在图21中,当把盘500装入并完全定位时,盘500保持水平,在盘500的外圆周503的下缘504与隆起部275之间具有一个间隙。
如图22中所示,尽管盘500倾斜,但由于隆起部275支撑着盘500的外圆周503的下缘504,仍然能够容易地用指尖取出盘500。此外,把隆起部275的高度设定为低于凸台160的高度,从而当取出盘500时,盘500不会与隆起部275接触。因此,在取出盘时隆起部275不会影响盘。
如图2中所示,脊部280带有一个突出以防止盘跌落的舌形突起281。在用啮合部分130固定了盘500的同时关闭容器200时,如图4中所示,舌形突起281位于靠近盘500的上表面的位置。
为了在容纳盘的容器200跌落时经受住冲击,希望舌形突起281是由如图2中所示的一个圆柱销钉形部分282和翅片形部分283a和283b构成的。翅片形部分283a和283b从圆柱销钉形部分282的两侧延伸到脊部280的两侧边缘,并且其厚度薄于圆柱销钉形部分282的直径。如此形成舌形突起281的形状,使得圆柱销钉形部分282最高,并且翅片形部分283a和283b的高度向脊部280的两侧边缘逐渐减小。也就是说,舌形突起281与盘500之间的相对距离向舌形突起281的两侧逐渐减小。此外,当盘500倾斜时,盘500仅与圆柱销钉形部分282接触。
如图4中所示,将舌形突起281设计为最大高度以便使舌形突起281的顶端与盘500重叠。此外,最好使舌形突起281能够在舌形突起281的下表面与盘500的上表面之间保持一个小的间隙。也就是说,分别配置圆柱形肋片150的隆起部153以及唇形部分143和舌形突起281,以便当盘500水平地支撑在它们之间的稳定状态时,使盘500的外圆周503的下缘不会与舌形突起281接触。其目的是要在长时间存放盘500并且总是保持盘500与舌形突起281的接触时,消除可能造成的盘500的变形。
如果没有在脊部280上提供舌形突起281,那么因为唇形部分143固定盘500比突缘153的固定强得多,盘500将以唇形部分143为中心向图23(a)中所示的方向“V”摆动。摆动的结果将使盘500的中心孔501脱离与圆柱形肋片150的啮合,并且盘500可以向图23(b)中所示方向“V1”移动。因此,如图23(c)中所示,盘500也脱离与唇形部分143的啮合。提供舌形突起281的目的是要防止如上所述的盘从啮合部分130脱落。如图23(a)至23(c)中所示,必须使舌形突起281配置在正确的位置,从而在由于摆动运动的结果使盘500的中心孔501移动到圆柱形肋片150的突缘153上方之前,盘500的外圆周503的上缘能够碰到舌形突起281。
当盘500受到跌落施加的冲击开始如图23(a)至23(c)中所示绕唇形部分143摆动时,盘500的外圆周503的上缘与舌形突起281的圆柱销钉形部分282接触,并且在盘500的中心孔501从圆柱形肋片150的突缘153脱离之前使盘500停止摆动。因而盘500的中心孔501不会从圆柱形肋片150的突缘153滑出。因此,跌落造成的冲击不会使盘500从啮合部分130松脱。
要求舌形突起281完成上述功能,从而圆柱销钉形部分282不必总是与盘500接触。因此,舌形突起281适用于防止跌落产生的冲击使盘500摆动脱离圆柱形肋片150的突缘153。最好是这样配置舌形突起281,使舌形突起281的圆柱销钉形部分282与盘500的下表面500A之间的间隙向着圆柱销钉形部分282的顶端方向逐渐增大,如图24中所示。通过这种构造,当盘摆动并且与舌形突起281接触时,盘500的外圆周503的下缘504仅仅碰到圆柱销钉形部分282。因此,跌落造成的冲击不会影响记录在内圆周区上的记录信号。(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容器与第二实施例的容器之间的主要差别是托盘部分的结构。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基本上仅说明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别。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开成平面的盘容器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容纳有一个盘的图3所示容器的剖视图。
在图3中,盘容器300包括一个盖部分110,一个托盘部分320,和一个连接盖部分110和托盘部分320的脊部280,它们被模制成一体。
盖部分110的结构与功能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而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进行说明。
托盘部分320包括两个锁钩121a和121b,用于紧固住盘的啮合部分130,和两个盘保护肋片370a和370b。盘保护肋片370a和370b定位在盘的最外侧圆周区,以保护装在容器300中的盘。
适当地构造盘保护肋片370a和370b,使得一个连接肋片373连接第二实施例中公开的两个相邻的盘保护肋片之间的间隔。也就是说,位于提供在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容器200中的两对盘保护肋片270a-270d和270b-270c之间的每个间隔分别由连接肋片373连接。此外,在除了连接肋片373的区域之外的各盘保护肋片370a和370b的整个内壁上,提供有截面形状与图19中所示辅助肋片271的截面形状相同的造型。但是,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辅助肋片271只是间隔地设置在各盘保护肋片271a至271d的两端。此外,在造型的上部提供有与图19中所示的斜面272相同的斜面部分372。因此,通过造型的外部形状,盘保护肋片371a和371b的内壁接近盘500的外圆周503。
盘保护肋片370a和370b也能获得与第二实施例的盘保护肋片获得的相同的效果。在盘保护肋片370a和370b上分别提供一个与第二实施例盘保护肋片上设置的隆起部275相同的隆起部375。
容器300的构造与第二实施例的容器200的构造相同。设置在脊部280上的舌形突起281也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
舌形突起281的功能和效果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因而不再对它们详细说明。
尽管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但是应当知道可以在装备和设备的安排上和材料上进行多种改变,修改和变化,而不脱离这里说明的本发明的概念。例如,可以通过不同于舌形突起281的圆柱销钉形肋片282的形状获得与舌形突起281相同的功能。
图2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舌形突起的示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舌形突起的示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在图25中,提供在脊部280A上的舌形突起281A的圆柱销钉形肋片282A的顶端被切削成圆弧形。在图26中,设置在脊部280B上的舌形突起281B的圆柱销钉形肋片282B具有一种直线和斜线的组合表面。盘500的外圆周503的下缘504与圆柱销钉形肋片282A或282B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两端带有能够自由打开和关闭的盖部分和托盘部分的脊部的盘容器,其中托盘部分带有用于与装入容器的盘的中心孔啮合的啮合部分。此外,啮合部分包括一个“C”形凸台,和一个圆柱形肋片,以及一个由唇形部分、按钮形部分和悬臂部分构成的紧固部分。在取出盘时,圆柱形肋片可以容易地朝圆柱形肋片形成的弧形的中心向内弹性变形,并且盘可以容易地向唇形部分方向滑动,从而释放了施加到盘的应力,并使唇形部分容易地滑过盘的中心孔。此外,由于提供了“C”形凸台,从而把盘在盘的最靠内的圆环区牢固地固定。此外,提供了一个具有槽口的未支撑部分,在圆柱形肋片弹性变形时唇形部分可以容易地滑过盘的中心孔。另外,在松开了按钮形部分与盘之间的啮合时,圆柱形肋片的高度高于按钮形部分的高度,因而偶然施加到容器的盖部分的压力不会使盘从啮合中松脱。因此,可以用啮合部分牢固地固定盘,并且可以容易地取出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一个脊部,一个盖部分和一个托盘部分的盘容器,其中盖部分和托盘部分提供在脊部的两侧,以便自由地关闭和打开,和其中托盘部分带有一个用于与装入容器的盘的中心孔啮合的啮合部分。脊部进一步带有一个舌形部分,舌形部分在脊部上垂直地突出,并且被定位在靠近容纳在容器中并由啮合部分固定的盘的上表面。因此,盘可以被啮合部分牢固地固定和容易地取出。此外,由于舌形部分限制盘的上表面移动它的位置并且防止盘从啮合部分脱落,因而防止了容纳着由啮合部分啮合的盘的容器的偶然跌落造成的冲击使盘从啮合部分脱落。
权利要求
1.一种盘容器,包括脊部;提供在所述脊部一侧以便能够自由关闭和打开的盖部分;和提供在所述脊部的另一侧以便能够自由关闭和打开的托盘部分,其中所述托盘部分带有一个用于与盘的中心孔啮合的啮合部分,和其中所述啮合部分与盘啮合并固定盘,以便自由地装入和取出盘,所述啮合部分进一步包括用于把盘支撑在预定高度的C-形凸台部分;由多个设置在C-形凸台部分上的、分别与C-形凸台部分支撑的盘的中心孔的内壁接触的肋片构成的圆柱形肋片;和设置在所述托盘部分上的紧固部分,其由唇形部分、把盘从所述下压并且固定盘的唇形部分啮合中释放的按钮形部分、和具有弹性的悬臂部分构成,唇形部分在其穿过盘的中心孔后向下压住并且固定所述C-形凸台部分支撑的盘。
2.一种盘容器,包括脊部;设置在所述脊部一侧以便能够自由关闭和打开的盖部分;和设置在所述脊部的另一侧以便能够自由关闭和打开的托盘部分,其中所述托盘部分带有用于与盘的中心孔啮合的啮合部分,和其中所述啮合部分与盘啮合并固定盘,以便自由地装入和取出盘,所述啮合部分进一步包括用于把盘支撑在预定高度的C-形凸台部分;圆柱形肋片,其由多个设置在C-形凸台部分上的、分别与C-形凸台部分支撑的盘中心孔的内壁接触的肋片构成;和设置在所述托盘部分上的紧固部分,其由唇形部分、把盘从所述下压并且固定盘的唇形部分啮合中释放的按钮形部分、和具有弹性的悬臂部分构成,唇形部分在穿过盘中心孔后向下压住并且固定所述C-形凸台部分支撑的盘,和所述脊部进一步包括用于防止盘偶然脱落的舌形部分,舌形部分突起在所述脊部上,并且适当地定位以便在盘与所述啮合部分啮合后关闭所述容器时靠近盘的上表面,并且所述啮合部分进一步的特征在于适当地形成所述啮合部分,以便使所述舌形部分和所述C-形凸台部分相互面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容器,其中所述舌形部分进一步的特征在于舌形部分形状使得所述舌形部分与盘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向所述舌形部分的两端逐渐增大。
全文摘要
一种盘容器200,包括盖部分110、托盘部分220和脊部280。其中盖部分110和托盘部分220提供在脊部280的两侧,并能自由地打开和关闭。容器200进一步包括提供在托盘220上的啮合部分130,啮合部分130与容纳在容器200中的盘500的中心孔501啮合并且固定盘500,以便自由地装入或取出盘。啮合部分130包括“C”形凸台160,多个肋片151,和紧固部分140。此外,脊部280包括用于防止盘脱落的舌形部分281。
文档编号G11B33/04GK1325814SQ0013614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30日
发明者高桥仁志, 冈井滋 申请人: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