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复制方法和磁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771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复制方法和磁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载有信息的主载体向从属媒体进行磁复制的磁复制方法和磁复制装置。
另外,复制用磁场是在从属媒体的单面或两面密合主载体的状态下,在其单侧或两侧配置采用电磁装置、永磁装置的磁场生成装置,进行外加。这时,使密合从属媒体和主载体的结构或磁场相对旋转,将磁化图案复制在圆盘状的从属媒体圆周上的磁道上。
可是,在上述磁复制方法中,在主载体的信息记载面上,为了将正确对应于复制信息的磁化图案复制记录在从属媒体的记录面上并提高复制精度,其中,该复制信息在凹凸图案上形成了磁性层,必须在确保主载体的信息记载面和从属媒体的从属面的密合性的状态下,沿磁道方向正确地外加复制用磁场。
但是,通过实际的磁场生成装置生成的磁场,由从属媒体的内周部到整个外周部,难于以平面方向和垂直方向与磁道方向和从属面平行,由于各种原因偏离。如果该复制用磁场外加方向的偏离变大,该部分的磁化图案混乱,不能进行高精度的磁复制,在复制信息为伺服信号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充分获得跟踪功能,可靠性降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复制方法和磁复制装置,在使主载体和从属媒体密合并外加复制用磁场进行磁复制时,规定复制用磁场外加方向的允许范围,进行正确的磁化图案的复制。
本发明的磁复制方法,是一种使在对应于基板表面信息信号的部分中形成磁性层的磁复制用主载体和作为接受复制的从属媒体的磁记录媒体密合,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磁场并预先沿磁道方向使从属媒体初始直流磁化后,使主载体和上述初始直流磁化了的从属媒体密合,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在进行磁复制时,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从属面在垂直方向上为±30度以内。
本发明的另一种磁复制方法,是一种使在对应于基板表面信息信号的部分中形成磁性层的磁复制用主载体和作为接受复制的从属媒体的磁记录媒体密合,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磁场并预先沿磁道方向使从属媒体初始直流磁化后,使主载体和上述初始直流磁化了的从属媒体密合,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在进行磁复制时,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与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为±30度以内。
本发明的另一种磁复制方法,是一种使在对应于基板表面信息信号的部分中形成磁性层的磁复制用主载体和作为接受复制的从属媒体的磁记录媒体密合,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磁场并预先沿磁道方向使从属媒体初始直流磁化后,使主载体和上述初始直流磁化了的从属媒体密合,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在进行磁复制时,相对于复制用磁场的从属面的垂直方向的外加角度,和相对于与复制用磁场的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的外加角度的绝对值合计在30度以内。
另外,本发明的磁复制装置,是使在对应于基板表面信息信号的部分中形成磁性层的磁复制用主载体和作为接受复制的从属媒体的磁记录媒体密合,外加复制用磁场进行磁复制的磁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配有相对于与主载体密合的从属媒体沿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场生成装置,由该磁场生成装置产生的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从属面在垂直方向上为±30度以内,相对于与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在±30度以内。
作为前述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场生成装置,采用电磁装置或永磁装置,从设定调整磁场强度等条件的角度出发,优选采用电磁装置。
存在使主载体密合在前述从属媒体的单面上进行单面依次复制的情况,和分别使主载体密合在从属媒体的两面上进行两面同时复制的情况。这时,使主载体与从属媒体的单面或两面密合,在其单侧或两侧设置磁场生成装置,外加复制用磁场。磁场生成装置在沿从属媒体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范围内产生平行于磁道方向的磁场,使密合了从属媒体与主载体的结构或磁场生成装置相对旋转,在圆盘状的从属媒体的整个面上复制磁化图案。
从属媒体优选硬盘、软盘等圆盘状磁记录媒体。优选主载体磁性层的矫顽力Hcm为48kA/m(≈600Oe)以下的磁复制。
基本上,上述磁复制方法优选最初进行沿磁道方向直流磁化从属媒体的初始磁化,使该从属媒体与在对应于复制信息的细微凸凹图案上形成了磁性层的主载体密合,在与从属面的初始直流磁化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上外加复制用磁场以进行磁复制。作为前述信息优选伺服信号。
从属媒体的初始磁化通过在磁道方向的一部分上产生磁场,使从属媒体或磁场沿磁道方向旋转而进行,其中,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分布在磁道方向位置中在至少一个以上位置具有从属媒体的矫顽力Hcs以上的磁场强度部分。或者,优选在磁道方向的一部分上产生具有下述磁场强度分布的磁场而进行,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分布为在磁道方向位置中仅在单向上具有从属媒体的矫顽力Hcs以上的磁场强度部分,相反方向的磁场强度低于在任何磁道方向位置上的从属媒体的矫顽力。
另外,复制用磁场的外加优选通过在磁道方向的一部分上产生具有下述磁场强度分布的磁场,在使磁复制用主载体和初始直流磁化了的从属媒体密合的状态下沿磁道方向旋转,或者使磁场沿磁道方向旋转而进行,其中,所述磁场强度分布为在磁道方向的任何位置上均不存在超过最适复制磁场强度范围最大值的磁场强度,在一个磁道方向上存在至少一个位置以上成为最适复制磁场强度范围内的磁场强度的部分,与其相反方向的磁道方向的磁场强度在任何磁道方向位置中均小于最适复制磁场强度范围的最小值。最适复制磁场强度范围为从属媒体的矫顽力Hcs的0.6~1.3倍。
采用上述发明,在进行磁复制时,通过使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从属面在垂直方向上为±30度以内,或者,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与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在±30度以内,或者,与复制用磁场的从属面相对的垂直方向的外加角度,和相对于与复制用磁场的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的外加角度的绝对值的和在30度以内,从而在从属媒体的整个面上以均等的特性进行正确的磁化图案的复制,在伺服信号的情况下,可确保良好的跟踪功能,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另外,在构成磁复制装置时,通过将磁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规定在上述允许的范围内,可进行良好的磁复制,因此易于设计装置整体的组装精度、磁场生成装置的磁场强度、分布等。
图2是表示复制用磁场外加角度的第一规定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复制用磁场外加角度的第二规定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磁场生成装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概括图。
图5是表示磁复制方法基本工序的图。其中,1磁复制装置;2从属媒体;3主载体;5磁场生成装置;21圆周磁道;32磁性层;50电磁装置;α、β角度。


图1的磁复制装置1中,在磁复制时,使进行了后述初始直流磁化后的从属媒体2(磁记录媒体)的从属面(磁记录面)与主载体3的信息记载面接触,用规定的压力使之密合。在该从属媒体2和主载体3密合的状态下,利用磁场生成装置5外加复制用磁场,复制记录伺服信号等磁化图案。
从属媒体2为在两面或单面上形成磁记录层的硬盘或软盘等圆盘状磁记录媒体,在使其与主载体3密合之前,必要时进行利用滑动头(glide head)、研磨件等除去表面的微小凸起或附着灰尘的清洁处理。
另外,对从属媒体2预先进行初始磁化。该初始磁化通过在磁道方向的一部分上产生磁场,使从属媒体2或磁场沿磁道方向旋转进行整个磁道的初始磁化(直流消磁),其中,上述磁场的磁场强度分布为在磁道方向位置上至少在一个以上的位置具有从属媒体2的矫顽力Hcs以上的磁场强度部分,优选在磁道方向位置上仅在单向上具有从属媒体2的矫顽力Hcs以上的磁场强度部分,相反方向的磁场强度低于在任何磁道方向位置上的从属媒体2的矫顽力。
主载体3形成盘状,在其单面上具有形成了由磁性层32(参照图5)产生的微细凹凸图案的复制信息记载面,与之相反侧的面保持在未图示的密合装置上,与输送的从属媒体2密合。如图所示,存在使主载体3与从属媒体2的单面密合进行单面依次复制的情况,和分别使主载体3与从属媒体2的两面密合进行两面同时复制的情况。主载体3在与从属媒体2密合之前,必要时进行除去附着的灰尘的清洁处理。
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场生成装置5在上下两侧配置电磁装置50、50,在上、下沿相同方向外加具有与磁道方向平行的磁力线G(参照图2、图3)的复制用磁场,其中,所述电磁装置是在具有沿保持在密合装置上的从属媒体2和主载体3的半径方向延伸的间隙51的铁心52上卷绕绕线53而成。
在外加磁场时,使从属媒体2和主载体3一体旋转,同时通过磁场生成装置5外加复制用磁场,将主载体3的复制信息复制记录在从属媒体2的从属面上。也可以设置成使磁场生成装置5旋转移动。
复制用磁场在磁道方向的一部分上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场强度分布为在磁道方向上均不存在超过最适复制磁场强度范围(从属媒体2的矫顽力Hcs的0.6~1.3倍)最大值的磁场强度,在一个磁道方向上在至少一个以上的位置上存在成为最适复制磁场强度范围内的磁场强度的部分,与其反向的磁道方向的磁场强度在任何磁道方向位置中均小于最适复制磁场强度范围的最小值。
在进行上述磁复制时,由磁场生成装置5产生的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从属媒体2的从属面在垂直方向上为±30度以内。即,如图2所示,从正面观察,由磁场生成装置5在磁场外加部分产生的复制用磁场的磁力线G的外加方向与密合在主载体3上的从属媒体2的从属面F所成的角度α被限定在±30度以内。另外,将图中向上的角度α作为正方向。
另外,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与从属媒体2的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在±30度以内。即,如图3所示,从平面观察,将利用磁场生成装置5在磁场外加部分产生的复制用磁场的磁力线G的外加方向与从属媒体2的从属面的圆周磁道21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β规定在±30度以内。另外,将图中向外的角度β作为正方向。
而且,将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中垂直方向的上述角度α与磁道方向的上述角度β的绝对值的和限定在30度以内。将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的理由将在后面说明。
前述磁场生成装置5可以仅配置在单侧。另外,作为磁场生成装置5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两侧或单侧上配置产生图4(a)~(c)所示的复制用磁场的电磁装置或永磁装置。
图4(a)的磁场生成装置5由与沿从属媒体2半径方向延伸的一个电磁铁55(或永磁铁)的从属面平行的两侧部构成相反的磁极,沿磁道方向产生磁场。图4(b)的磁场生成装置5由朝向以规定间隔沿从属媒体2的半径方向延伸的两个平行电磁铁56、57(或永磁铁)的从属面的端面构成相反的磁极,沿磁道方向产生磁场。图4(c)的磁场生成装置5由朝向截面为U形并沿半径方向延伸的永磁铁58(或电磁铁)的从属面的两个平行端面构成相反的磁极,沿磁道方向产生磁场。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磁场生成装置5中,与前面所述一样,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中垂直方向的角度α和磁道方向的角度β分别限定在±30度以内,且绝对值的和限定在30度以内。
其次,图5是表示磁复制基本方式的图。(a)是表示沿单向外加磁场对从属媒体2进行初始直流磁化的工序的图,(b)是表示密合主载体3和从属媒体2沿相反方向外加磁场的工序的图,图(c)是表示磁复制后状态的图。
首先,如图5(a)所示,对从属媒体2沿磁道方向的单向外加初始磁场Hin,预先进行初始磁化(直流消磁)。然后,如图5(b)所示,使该从属媒体2的从属面(磁记录面)与磁性层32覆盖在主载体3的基板31的微细凹凸图案上形成的信息记载面密合,在从属媒体2的磁道方向上,沿与前述初始磁场Hin相反的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Hdu,进行磁复制。结果,如图5(c)所示,在从属媒体2的从属面(磁道)上复制记录磁化图案,所述磁化图案对应于由主载体3的信息记载面的磁性层32的密合凸部和凹部空间形成的图案。
另外,即使在上述主载体3的基板31的凹凸图案为与图5中阳型图案相反的凹凸形状的阴型图案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初始磁场Hin的方向和复制用磁场Hdu的方向与上述相反,复制记录同样的磁化图案。
在前述基板31是由Ni等构成的强磁性体的情况下,可以只用该基板31进行磁复制,也可以不覆盖前述磁性层32,但通过设置复制特性良好的磁性层32能够进行更好的磁复制。在基板31为非磁性体的情况下,必须设置磁性层32。主载体3的磁性层32优选矫顽力Hcm为48kA/m(≈600Oe)以下的软磁性层。
作为主载体3的基板31,使用镍、硅、石英板、玻璃、铝、合金、陶瓷、合成树脂等。凹凸图案的形成可以采用压印法、照相化学腐蚀制造法等进行。
压印法利用旋转涂覆等在表面光滑的玻璃板(或石英板)上形成光致抗蚀剂,旋转该玻璃板,同时对应于伺服信号照射调制的激光(或电子束),在光致抗蚀剂的整个面上,在对应于圆周上各个边框(フレ-ム)的部分曝光出规定的图案,例如曝光出相当于在各磁道中从旋转中心沿半径方向线状延伸的伺服信号的图案。然后,对光致抗蚀剂进行显像处理,除去曝光部分,获得具有光致抗蚀剂引起的凹凸形状的母盘。其次,以母盘表面的凹凸图案为基础,对该表面进行电镀(电铸),制成具有阳型凹凸图案的Ni基板,从母盘上剥离。直接将该基板作为主载体,或者必要时在凹凸图案上覆盖软磁性层、保护膜形成主载体。
另外,也可以对前述母盘进行电镀制成第二母盘,使用该第二母盘进行电镀,制成具有阴型凹凸图案的基板。而且,也可以对第二母盘进行电镀或对树脂液加压进行固化,制成第三母盘,对第三母盘进行电镀,制成具有阳型凹凸图案的基板。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前述玻璃板上形成用光致抗蚀剂引起的图案之后,进行蚀刻,在玻璃板上形成孔,获得去除了光致抗蚀剂的母盘,下面与前述相同,形成基板。
作为由金属构成的基板的材料,可以使用Ni或Ni合金,制成该基板的前述电镀可以采用包括无电解电镀、电铸、溅射法、离子镀在内的各种金属成膜法。基板凹凸图案的深度(凸起的高度)优选在80nm~8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100nm~600nm。该凹凸图案为伺服信号的情况下,沿半径方向形成得较长。例如,优选半径方向的长度为0.05~20μm,圆周方向为0.05~5μm,优选在该范围内选择半径方向上较长的图案作为记载伺服信号信息的图案。
前述磁性层32(软磁性层)的形成是利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真空成膜方法、电镀法等使磁性材料成膜。作为磁性层的磁性材料,可以使用Co、Co合金(CoNi、CoNiZr、CoNbTaZr等)、Fe、Fe合金(FeCo、FeCoNi、FeNiMo、FeAlSi、FeAl、FeTaN)、Ni、Ni合金(NiFe)。特别优选FeCo、FeCoNi。磁性层的厚度优选在50nm~5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100nm~400nm。
另外,优选在磁性层上设置DLC等保护膜,也可以设置润滑剂层。另外,更优选存在作为保护膜的5~30nm的金刚石型碳(diamond likecarbon,DLC)膜和润滑剂层。另外,在磁性层和保护膜之间,可以设置Si等密合强化层。润滑剂可以改善对在与从属媒体的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偏离进行校正时由于摩擦产生损伤等耐久性劣化的情况。
也可以采用前述母盘制作树脂基板,在其表面设置磁性层制成主载体。作为树脂基板的树脂材料,可以采用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无定形聚烯烃和聚酯等。从耐湿性、尺寸稳定性和价格等角度考虑,优选聚碳酸酯。在成型品中存在毛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抛光或研磨除去。另外,也可以采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电子束固化树脂等,通过旋转涂覆、杆涂覆在母盘上形成。树脂基板图案凸起的高度优选在50~10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00~500nm的范围内。
在前述树脂基板表面的微细图案上覆盖磁性层,获得主载体。磁性层的形成可以利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真空成膜方法、电镀法等使磁性材料成膜。
另一方面,照相化学腐蚀制造法例如在平板状基板的平滑表面上涂敷光致抗蚀剂,通过使用了与伺服信号的图案对应的光掩膜的曝光、显像处理,形成与信息对应的图案。其次,利用蚀刻工序,对应于图案对基板进行蚀刻,形成深度相当于磁性层厚度的孔。其次,利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真空成膜方法、电镀法以对应于形成的孔的厚度至基板表面使磁性材料成膜。然后,利用剥离法除去光致抗蚀剂,对表面进行研磨,存在毛刺的情况下,在除去的同时使表面光滑。
作为从属媒体2,使用硬盘、高密度软盘等圆盘状磁记录媒体,该磁记录层形成涂敷型磁记录层或金属薄膜型磁记录层。作为金属薄膜型磁记录层的磁性材料,可采用Co、Co合金(CoPtCr、CoCr、CoPtCrTa、CoPtCrNbTa、CoCrB、CoNi等)、Fe、Fe合金(FeCo、FePt、FeCoNi)。为了进行清晰的复制,优选磁通密度大,具有与磁场外加方向相同方向(如果是面内记录则为面内方向)的磁各向异性的物质。另外,为了使磁性材料之下(支撑件侧)带有必要的磁各向异性,优选设置非磁性的底层。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必须与磁性层相符合。因此,采用Cr、CrTi、CoCr、CrTa、CrMo、NiAl、Ru等。
其中,对使复制用磁场外加角度在前述范围内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实验中使用的主载体、从属媒体和磁复制方法如下所述。<主载体的制造>
利用Ni压印法制成Ni基板,所述Ni基板具有深度为0.2μm的圆盘状图案,该圆盘状图案从圆盘中心至半径方向20~40mm的位置为宽0.5μm的等间隔放射状线,所述线的间隔在半径方向20mm的最内周位置上成0.5μm的间隔。在真空成膜装置中,在室温下减压至1.33×10-5Pa(10-7Torr)后,导入氩气,在形成0.4Pa(3×10-3Torr)的条件下,在Ni基盘上形成厚度为200nm的FeCo膜(软磁性层),制成主载体。矫顽力Hcm为8kA/m(100Oe),磁通密度Ms为28.9T(23000Gauss)。<从属媒体的制造>
在真空成膜装置中,在室温下减压至1.33×10-5Pa(10-7Torr)之后,导入氩气,在形成0.4Pa(3×10-3Torr)的条件下,将玻璃板加热到200℃,制成CrTi60nm、CoCrPt25nm、磁通密度Ms5.7T(4500Gauss)、矫顽力Hcs199kA/m(2500Oe)的3.5英寸型圆盘状磁记录媒体(硬盘)。<磁复制试验方法>
配置如图1所示的环形头部电磁铁,使峰值磁场强度在从属媒体的表面为从属媒体矫顽力Hcs的两倍398kA/m(5000Oe),对从属媒体进行初始直流磁化。其次,使初始直流磁化了的从属媒体和主载体密合,调整环形头部电磁铁的电流进行设置,使峰值磁场强度在从属媒体的表面为207kA/m(2600Oe)。
这时,使上下电磁铁的磁场外加角度(峰值磁场),如图2所示的垂直方向的角度α在0°~±45°内变化,如图3所示的平面磁道方向的角度β在0°~±45°内变化,外加与初始直流磁化方向相反的复制磁场,进行磁复制。另外,主载体和从属媒体的密合夹持橡胶板,从铝板上加压。<电磁转换特性的评价方法>
利用电磁转换特性测定装置(协同电子社制SS-60),对从属媒体的复制信号进行评价。在头部,采用再生头缝隙0.24μm、再生磁道宽度1.9μm、记录头缝隙0.4μm、记录磁道宽度2.4μm的MR头。由光谱分析仪对读入信号进行频率分解,测定一次信号的峰值强度C和外加媒体噪音N的差(C/N)。将角度α和角度β同时为0°(α=β=0°)时的值作为0dB,用相对值(ΔC/N)进行评价。由于如果该相对值(ΔC/N)小于-6dB(负方向上大),则信号强度小,成为复制不佳的状态,所以将该值作为允许值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另外,表1表示角度α和角度β在任何正方向上变化时的值,表2表示角度α在负方向上变化、角度β在正方向上变化时的值。角度α的正方向是与从属媒体和主载体的密合面相对以磁力线进入从属媒体侧的方式向上倾斜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方向是负方向。角度β的正方向是与从属媒体和主载体的密合面中的磁道切线方向相对磁力线向外周侧倾斜的方向,向内周侧倾斜的方向为负方向。另外,由于使平面磁道方向的角度β变化的数据在正方向和负方向上几乎相同,所以省略负方向的数据。
表1


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角度β为0°的情况下,角度α在+30°~-30°的范围内可进行良好的磁复制。同样,在角度α为0°的情况下,角度β在+30°~-30°(负值未示出,但与正值相同)的范围内可进行良好的磁复制。另外,角度α和角度β中的一个在正方向或负方向上变大时,相对值ΔC/N的良好范围成为另一个角度的绝对值小于30°的范围,在用粗线所围的两个角度α、β的绝对值的和为30°以内的范围内,可进行良好的磁复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复制方法,为使在对应于基板表面信息信号的部分形成磁性层的磁复制用主载体和接受复制的从属媒体的磁记录媒体密合,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磁场,预先沿磁道方向将从属媒体初始直流磁化后,使主载体和上述初始直流磁化了的从属媒体密合,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在进行磁复制时,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从属面在垂直方向上为±30度以内。
2.一种磁复制方法,为使在对应于基板表面信息信号的部分形成磁性层的磁复制用主载体和接受复制的从属媒体的磁记录媒体密合,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磁场,预先沿磁道方向将从属媒体初始直流磁化后,使主载体和上述初始直流磁化了的从属媒体密合,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在进行磁复制时,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与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为±30度以内。
3.一种磁复制方法,为使在对应于基板表面信息信号的部分形成磁性层的磁复制用主载体和接受复制的从属媒体的磁记录媒体密合,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磁场,预先沿磁道方向将从属媒体初始直流磁化后,使主载体和上述初始直流磁化了的从属媒体密合,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在进行磁复制时,与复制用磁场的从属面相对的垂直方向的外加角度和相对于与复制用磁场的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的外加角度的绝对值的和为30度以内。
4.一种磁复制装置,为使在对应于基板表面信息信号的部分形成磁性层的磁复制用主载体和接受复制的从属媒体的磁记录媒体密合,外加复制用磁场,进行磁复制的磁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配有相对于与主载体密合的从属媒体沿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的磁场生成装置,由该磁场生成装置产生的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相对于从属面在垂直方向上为±30度以内,相对于与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在±30度以内。
全文摘要
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磁场,预先沿磁道方向对从属媒体2进行初始直流磁化后,使主载体3和从属媒体2密合,沿从属面的磁道方向外加复制用磁场,在进行磁复制时,将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α规定为相对于从属面在垂直方向上为±30度以内。另外,将复制用磁场的外加角度规定为相对于与从属面平行的面中的磁道方向在±30度以内。规定在使主载体与从属媒体密合并外加复制用磁场进行磁复制时的复制用磁场外加方向的允许范围,进行正确的磁化图案的复制。
文档编号G11B5/82GK1374642SQ0210528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3日
发明者小松和则, 西川正一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