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和解码方法

文档序号:675044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码和解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用户数据编码成纠错码(ECC)码字的方法、将纠错码码字解码成用户数据的对应的解码方法、用于编码或解码的相应设备、信息载体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诸如可重写光盘、如CD-RW、DVD+RW或DVR(数字录像机)信息载体的信息载体包含各种不同的数据。例如,可重写光学记录载体包括将写入的用户数据如音频或视频信息包含在相变材料中,而将例如指定每场中用户数据位置的地址信息、如轨道号、帧号、场号或行号包含在摆动通道(wobble channel)中。为了保护这些信息,在该信息中添加监督(parity)信息,以便可以纠正读出期间产生的差错。利用监督信息来计算和纠正数据的众所周知的方法是采用纠错码,尤其是里德-所罗门码(RS码)。
在用于从信息载体中读取信息的读设备中,解码器硬件,即纠错单元的成本尤其高。但是,在将精心设计的纠错码用于在信息载体上存储数据时,可对一种类型以上的数据应用相同的解码器,因此可以节省一种读设备中的不同类型的解码器的硬件成本。但是,不同类型的数据几乎总是蕴含着不同类型的约束,例如必须予以解决的解码器的块长度和监督信息长度的问题。
块长度不同的问题已经在WO 01/04895 A1中得到解决。其中公开了一种读取携带识别信息和用户信息的信息载体的设备。其中,对识别信息加以安排,以使其分散在信息载体上。提供了组织装置,用于组织信息,以便可由纠错装置对识别信息和用户信息二者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编码和解码方法以及允许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具体说是具有不同数量的监督位的纠错码使用相同解码器的对应的设备。
此目的是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来实现的,所述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取比第一固定数量少的第二固定数量的用户数据码元(symbol)和第三固定数量的伪数据码元,并通过以预定顺序排列所述用户数据码元和所述伪数据码元而生成由所述第一数量的数据码元组成的第一块,-使用ECC编码器将所述第一块数据码元编码以获得具有固定数量码元的码字,所述码字包括所述第一块数据码元和第二块第四固定数量的监督码元,以及-通过从所述码字中选择第五预定数量的用户数据码元和第六预定数量的监督码元来生成码矢量,所述第五和第六数量之和是预定的并且比所述第二和第四数量之和小。
权利要求2要求根据本发明的将码矢量解码的对应方法,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成包括按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第三固定数量的伪数据码元、码矢量和第七数量的填充码元的码字,所述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七数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和第四数量的所述和,-利用ECC解码器将所述码字解码以获得嵌入所述码矢量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码元。
本发明尤其基于如下思想定义具有固定块长度的第一块,在一个部分中填入要加以编码的用户数据以及用伪数据码元填满剩余部分。选择块长度,使其与已存在的、用于对其他数据进行编码的ECC编码器所期望的块长度一致。但在对所述块进行编码之后,并不将所得到的全部码字用作码矢量以及例如存储在信息载体上或通过网络传输,而是只将其中的某一部分,具体说是预定数量的用户数据码元和监督码元包含在所述码字中,以节省存储空间和/或符合给定的存储要求。
对应地,在解码期间形成相同的码字,并填以收到的码矢量、相同的伪数据码元并在剩余空闲部分中填以填充码元。所述填充是受控的,以使码元顺序与编码期间获得的码字中的一样。因此,已存在的、用于对其他码的码矢量进行解码的ECC解码器可用于对所述码矢量解码以获得嵌入所述码矢量中的用户数据。这就简化了用于记录和/或读取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信息载体的设备,因为通常只须包括一种类型的纠错装置,从而降低了这种设备的制造成本。
应注意,从码字中提取哪些用户数据码元和哪些监督码元并将其用作码矢量与本发明不相关。此外,伪数据码元和用户数据码元在码字中的位置是任意的;唯一要求是伪数据码元和用户数据码元的位置是已知的,并且伪数据码元的值也是已知的。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采用擦除标志来向解码器指示码字包含要由所述ECC解码器纠正的填充码元,具体说是向所述ECC解码器指示所述码字中填充码元的位置和/或数量。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如果解码器已经知道有差错以及这些差错在哪些位置上,则可以减少ECC解码器进行纠错所必需的监督码元的数量,例如在解码器已经知道码字包含16个差错,即包括通过擦除标志标记为擦除的16个填充码元时,只需16个监督码元来纠正这些差错,剩余16个监督码元用于纠正写入的码矢量中的其他差错。如没有这种擦除标志,则纠正16个差错必需32个监督码元。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最好分别用于对要记录到光记录载体,具体说是最好是可重写或重录类型的CD、CD-ROM、DVD或DVR盘上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具体地说,就DVR而言,将用户数据存储在专用区(SPZ)或突发切割区(BCA)中。在位于所述盘的最内侧的所述专用区中写上“条码”。此条码中的数据受ECC保护。因为条码的比特密度很低,其中只可以存储32个字节。为了利用汉明距离为17,即采用16个监督码元的ECC来保护这些字节,最好是采用用于对具有长距离码字(LDC)的码字进行解码或对突发指示子码(BIS)码字进行解码的相同的解码器。
对应的编码和解码设备分别在权利要求10和11中定义。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编码的纠错码的码矢量的信息载体,具体说是光记录介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代码方法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步骤。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显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的框图;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采用的码字和码矢量的生成;图3显示了说明码删截(code puncturing)的编码装置实施例;图4显示了说明码删截的解码装置实施例;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码矢量,以及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码矢量。
图1所示的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在块生成单元1中生成由第一固定数量的数据码元组成的第一块B。所述块生成单元1接收作为输入的若干用户数据码元U和若干伪数据码元D,这些码元以预定顺序排列以形成所述块B。所述数据码元块B随后由ECC编码器2进行编码,以获得码字E,即为了获得用于纠错的监督码元。虽然按常规所述码字E全部用作码矢量,但根据本发明,只将所述码字E的某一固定部分用作由写单元3在控制单元4控制之下存储到信息载体5中的码矢量C。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由所述码字E生成所述码矢量C,即根据固定规则选择将所述码字E中的哪些码元用作码矢量C。
这些块和码元可以参见图2,图2显示了完整的码字E及其不同部分。如上所述,所述码字E包括第一块B的第一固定数量Z1的数据码元。所述数据码元包括第二固定数量Z2的用户数据码元U(U1,U2)和第三固定数量Z3的伪数据码元D。填入这些伪数据码元D是为了获得块长度固定的所述块B,一般可任意选择。最好将它们选择为非零值,具体说是具有十六进制数表示的FF。ECC编码器2计算第四固定数量Z4的监督码元P(P1,P2),从而得到具有总计Z1+Z4个码元的编码码字E。由此,通过选择第五固定数量Z5的数据码元U2和第六固定数量Z6的监督码元P1来生成码矢量C。所述码矢量C随后存储到记录载体5上。
为了给出可应用于在DVR信息载体上存储数据,具体说是保护要存储在DVR信息载体的突发切割区(BCA)的条码中的数据的更详细的示例,将由16个用户数据码元U和14个伪数据码元D形成第一块B,这样就得到30个数据码元的第一块B。DVR信息载体的PIC和主数据包括受使用32个监督码元且码字长为62的RS码保护,即受(62,30,33)RS码保护的所谓的BIS(突发指示子码)数据。为了能够将针对所述码设计的ECC解码器用于对存储在BCA的条码中的用户数据解码,由对应的ECC编码器,即对应于[62,30,33]码的ECC编码器对具有30个数据码元的第一块B编码,生成32个监督码元,得到块长度为62个码元的码字E的编码器。因为BCA中条码的比特密度非常低,故其中只可存储32个码元(字节)。因此,根据本发明,将所述码字E中的16个用户数据码元U和16个监督码元P用作码矢量C并将其存储在信息载体上。但一般而言,如果将较少的用户数据码元和较多的监督码元组合以形成码矢量且只要所述码元数量之和为32,则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仍然有效。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将数量Z5的用户数据码元U2(如12个用户数据码元的U2)和数量Z6的监督码元P1(如20个监督码元的P1)组合成一个码矢量。
应注意,取码字E的U部分和P部分的哪些码元并将其用作码矢量C无关紧要。此外,码矢量C中D部分和U部分的位置是任意的。位置可以交换(U在先,然后是D);唯一要求是U部分和D部分的位置是已知的并且D码元的值也是已知的。
在解码期间,由读单元6从信息载体5中读取码矢量C,进而将其输入码字生成单元7中。在单元7中将重新生成码字E,以便码字E具有与编码期间相同数量和安排的码元。因此,用与编码期间所用伪数据码元D一样具有相同值的所述第三数量Z3的伪数据码元D填充码字E。随后,将包括所述第五数量Z5的用户数据码元U2和所述第六数量Z6的监督码元P1的码矢量C插入编码期间它们在码字中的相同位置上。最后,用填充码元F1、F2填充剩余位置,即将第七数量(Z71+Z72)的填充码元F1、F2填入编码期间用户数据码元U1和监督码元P2在码字E中的位置,用户数据码元U1和监督码元P2未保存到信息载体5中。所述码字的填充最好通过以正确顺序向ECC解码器8发送所述码字的数据这样来实现,所述ECC解码器8适于对所述码字E解码以得到包括用户数据码元U1和U2的原始用户数据U。
为了使码字生成单元7能够重建码字E,所述单元7必须知道编码期间是如何构造码字E的,即伪数据码元D、用户数据码元U和监督码元P的数量、它们在码字E中的位置及码矢量长度和选择用于形成所述码矢量C的码元的位置必须为码字生成单元7所知,例如必须按照相应标准固定下来。而且伪数据码元D的值也必须事先固定下来。
回顾上述将数据存储在DVR信息载体上的条码中的示例(其中码矢量C包括12个用户数据码元U2和20个监督码元P1),可以理解,解码期间4(Z71)个填充码元F1和12(Z72)个填充码元F2被填入剩余部分以形成码字E。
最好将填充码元标记为擦除,以便ECC解码器只需要Z71+Z72个监督码元来纠正这些差错。在该示例中,类似于常规的16监督码,只需要16个监督码元来纠正所述16个差错(填充码元),这就剩余16个监督码元来纠正所写入的类似于常规的16监督码元RS码的码矢量中的差错,而没有这种擦除标志则会需要两倍的监督码元来进行纠错。
如前所述,用于形成码矢量C的用户数据码元U2的数量Z5和监督码元P1的数量Z6不是固定的,而是只有所述数量之和Z5+Z6是固定的。因此,也可不以任何用户数据码元U而以所有监督码元P,即Z4个监督码元作为码矢量C。在解码期间,首先是Z3个伪数据码元D,随后是Z2个填充码元F,最后是Z4个监督码元将作为码字E被送往ECC解码器,以便获得Z2个用户数据码元U,这Z2个用户数据码元U原来位于填充码元F所在的位置上。还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Z2(小于Z4)个监督码元以及利用剩余的Z4-Z2个监督码元计算Z2个用户数据码元(擦除),以纠正源于信息载体的差错。
如果采用常规的16监督码元RS码,则通常将16个数据码元和16个监督码元写在一个盘上。在这种32个码元的码字中,最多可以纠正16个差错。根据本发明,使用32个监督码元RS码所提供的性能与使用16个监督码元RS码的性能相同。重要的是要记住,根据本发明,码矢量、如写在盘上的码元属于32个监督码元RS码字,无法由16个监督码元RS解码器予以解码。在将本发明应用于DVR上时,在编码侧形成248个码元的码字,其中包括200个伪数据码元、16个用户数据码元和32个监督码元,即采用了(248,216,33)RS码,称为DVR中的LDC或长距离码。16个用户码元和32个监督码元中的32个码元被作为码矢量写到盘上。同样,重要的是要提及,将所述48个码元中的哪32个写到盘上无关紧要。在解码侧形成相同的248个码元的码字。将200个已知的伪数据码元放置在码字中的正确位置上。还将写到盘上的32个码元也放入码字中,以及将16个未写入(和未知)的码元作为擦除码元传递给解码器。解码器利用32个监督码元中的16个监督码元来计算16个未知的码元,这就剩余16个监督码元来纠正32个码元的写入码矢量中的差错。因此,可以取得如同使用16监督码元RS码的性能。
现在将参照图3和图4来说明如欧洲专利申请EP 01201841.2中所述的码删截(code puncturing)的一般用法,该申请的说明书这里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图3说明将信息字m编码成码字c的方法,而图4说明将可能受损的码字r解码成信息字m的方法。
如图3所示,包括k个信息码元的信息字m由编码装置40的编码单元41利用中间生成矩阵G″编码。所述中间生成矩阵G″由选择单元42选择的生成矩阵G导出,具体参见欧洲专利申请EP01201841.2。中间生成矩阵G″比生成矩阵G大,因为它比生成矩阵G多包括至少一列。一般而言,生成矩阵G具有k行和n列,而中间生成矩阵G″具有k行和n+k列,且包括在不同位置上具有单一非零项的k列。在将所述中间生成矩阵G″用于对信息字m进行编码时,就得到具有k+n个码元的中间码字t。根据所述中间码字t,由码字生成单元44通过省略所述中间码字t中的若干码元而得到码字c。其中要省略的码元数量对应于所述中间生成矩阵G″和所述生成矩阵G之间的列数之差。因此,所得的码字c包括n个码元。但是,要注意,也可将G而非G″直接用于在编码装置中进行编码。
在解码期间,如图4所示,由解码器接收包括n个码元的可能受损的码字r。在第一步骤中,由扩展单元50将接收码字r扩展成第一伪码字r′。其中,将已用于编码器中的所述中间生成矩阵G″用于确定所述伪码字r′的长度,即所述伪码字r′的码元数对应于所述中间生成矩阵G″的列数,即将k个擦除添加到接收码字r的n个码元中以得到伪码字r′。如果G而非G″已直接用于编码,则伪码字r′等于添加了k个擦除的接收码字r的n个码元。
随后,在替换单元51中,将事先知道的信息码元,如m1、m5和m6换入到所述伪码字r′中与所述事先知道的信息码元位置相对应的擦除的位置中。这意味着擦除1、5和6为事先已知的信息码元m1、m5和m6所替代。得到的第二伪码字r″随后输入到解码单元52,解码单元52最好是已知差错和擦除的解码器,它利用所述中间生成矩阵G″将所述第二伪码字r″解码成包括k个码元的信息字m。
根据本实施例,采用了比标准生成矩阵G大的中间生成矩阵G″。然而,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信息码元不必是按序排列事先确知的,但事先确知任何附加信息码元,无论该信息码元在信息字中的位置如何,比之于事先不确知任何信息码元的所用码,通常都会导致增强的最小汉明距离。
下面将以不同的方式来说明基于码删截的实施例。考虑如下定义的基于伽罗华域GF(8)的[8,3,6]扩展里德-所罗门码C。如果且仅当如下条件成立时,矢量c=(c-1,c0,c1...,c6)才属于Cc-1=Σi=06ci]]>与Σj=06ciαij=0,]]>对于1≤j≤4。
这里,α是GF(8)的元素,它满足α3=1+α。
可以看出,如下中间生成矩阵G″生成码C 中间生成矩阵G″的最靠右的5列用作生成矩阵G,即生成矩阵G为 生成矩阵G所生成的码的最小汉明距离为3。知道任意j个信息码元有效地将最小汉明距离从3增加到3+j。
继续讨论本发明,如上参照图2所述的那样以及如图5所示的那样,在用于DVR的第一实施例中,码矢量C可包括Z5=16个用户数据码元U(Z71=0)和Z6=16个监督码元P1。如图6所示,在用于DVR的第二实施例中,码矢量C可包括Z4=32个监督码元P但不包括任何用户数据码元U。
为了将第一实施例(图5)的码矢量C解码,由解码器将16个擦除放在监督码元P2的位置上以重建码字E,剩余汉明距离17,可用于纠正码字E中用户数据码元U和监督码元P的位置上的差错和擦除。
为了将第二实施例(图6)的码矢量C解码,由解码器将16个擦除放在用户数据码元U的位置上以重建码字E,同样剩余至少汉明距离17,可用于纠正码字E中用户数据码元U和监督码元P的位置上的差错和擦除。但是,如果解码器事先知道数量为x的用户数据码元,这些数据码元不必由解码器擦除,从而增加剩余汉明距离。因此,对重建码字E进行解码的解码器可供利用的汉明距离为17+x,用于纠正码字E中用户数据码元U和监督码元P的位置上的差错和擦除。
如欧洲专利申请EP 01201841.2中所述的示例那样,如果根据先前读过的扇区和内容表或者根据有关读出头或写入头的近似停靠位置的知识可以推断出当前扇区的大量首部信息,则解码器可事先知道用户数据码元。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光学介质上的地址检索领域。
应注意,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编码过程类似于以上参照图3和图4所述的实施例。其中采用了k×(k+n)的矩阵G″=(I,G),其中I是k×k单位矩阵,而G是k×n生成矩阵。因为根据本发明所用的标准[62,30,33]RS码是系统码,因此其30×62的生成矩阵G标准可以写成G标准=(I,P’),其中30×32矩阵P’表示矩阵G标准的监督部分。将伪数据码元D编码对应于使用G标准的上14行,而将用户数据码元U编码对应于使用G标准的下16行。因为解码器已知伪数据码元D,因此解码器可以无误地重建它。从概念上说,解码器还知道伪数据码元D对监督部分P的贡献,因此可以从监督码元P中减去该贡献部分而获得中间监督码元P”,于是P”只取决于用户数据码元U。
G标准的底部16行形成16×62的矩阵,其中的前14列为全零。

矩阵I16对应于码字E中未传送的用户数据码元U的系统再现。矩阵P16×32′对应于有效地生成对应于用户数据码元U的监督部分的G标准的监督部分P′的一部分。就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而言,等效关系由(I,G)=(I16,P16×32′)给出。
应注意,如果码矢量C未如图6所示那样全由监督码元形成,但同时如果码矢量C由若干用户数据码元(并非全是用户数据码元)和若干监督码元构成,则由解码器使用若干事先知道的用户数据码元的有益效果仍然存在。
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或对要存储在DVR信息载体上的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本发明一般地适用于其中会采用具有不同数量的监督码元的一种以上纠错码来对不同种类的数据进行编码的任一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般地适用于任何新的光通信标准、磁通信标准或移动通信标准。本发明还适用于任何一种信息载体,无论它是只读的、可录的还是可重写的用于将任何一种数据存储在这种信息载体中的任何区域中的信息载体。此外,码矢量不一定要存储,而是还可以通过网络或传输线传输。
权利要求
1.一种将用户数据编码成纠错码(ECC)的码矢量(C)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取比第一固定数量(Z1)少的第二固定数量(Z2)的用户数据码元(U)和第三固定数量(Z3)的伪数据码元(D),并通过以预定顺序排列所述用户数据码元(U)和所述伪数据码元(D)而生成由所述第一数量(Z1)的数据码元组成的第一块(B),-使用ECC编码器(2)将所述第一块(B)数据码元编码以获得具有固定数量码元的码字(E),所述码字(E)包括所述第一块(B)的数据码元和第二块的第四固定数量(Z4)的监督码元(P),以及-通过从所述码字(E)中选择第五预定数量(Z5)的用户数据码元(U2)和第六预定数量(Z6)的监督码元(P1)来生成码矢量(C),所述第五和第六数量之和是预定的并且比所述第二和第四数量之和小。
2.一种将纠错码(ECC)的码矢量解码成用户数据的方法,所述码矢量(C)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编码并包括第五预定数量(Z5)的用户数据码元(U2)和第六预定数量(Z6)的监督码元(P1),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成包括按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第三固定数量(Z3)的伪数据码元(D)、码矢量(C)和第七数量(Z71,Z72)的填充码元(F1,F2)的码字(E),所述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七数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和第四数量的所述和,-利用ECC解码器(8)将所述码字(E)解码以获得嵌入所述码矢量(C)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码元(U)。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将所述码字(E)解码之前向所述ECC解码器(8)提供擦除标志以指示所述码字(E)包含要由所述ECC解码器(8)纠正的填充码元(F1,F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擦除标志向所述ECC解码器(8)指示所述码字(E)中的所述填充码元(F1,F2)的位置和/或数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E)的生成是受控的,以便所述伪数据码元(D)、所述码矢量(C)和所述填充码元(F1,F2)的顺序对应于由所述编码器(2)编码的所述码字(E)的顺序,其中,所述填充码元(F1,F2)设置在由所述编码器(2)编码的所述码字(E)的用户数据码元(U1)和/或监督码元(P2)的位置上,它们不包括在所述码矢量(C)中。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分别用于对要记录到光记录载体(5),具体说是CD、DVD或DVR盘上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分别用于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以便将其存储到DVR盘上的专用区(SPZ)或突发切割区(BCA)并由ECC解码器对其进行解码,所述ECC解码器用于对长距离码字(LDC)或突发指示子码(BIS)码字的码矢量(C)进行解码。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码(ECC)是(32,16,17)码,并且所述ECC编码器(2)和解码器分别适于对(248,216,33)RS码或(62,30,33)RS码编码或解码。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事先知道的用户数据码元由所述解码器在对所述码字(E)解码期间使用。
10.一种用于将用户数据编码成纠错码(ECC)的码矢量(C)的设备,包括;-用于通过取比第一固定数量(Z1)少的第二固定数量(Z2)的用户数据码元(U)和第三固定数量(Z3)的伪数据码元(D),并通过以预定顺序排列所述用户数据码元(U)和所述伪数据码元(D)而生成由所述第一数量(Z1)的数据码元组成的第一块(B)的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块(B)数据码元编码以获得具有固定数量信息码元的码字(E)的ECC编码器(2),所述码字(E)包括所述第一块(B)的数据码元和第二块的第四固定数量(Z4)的s,以及-用于通过从所述码字(E)中选择第五预定数量(Z5)的用户数据码元(U)和第六预定数量的监督码元(P)来生成码矢量(C)的装置,所述第五和第六数量之和是预定的并且比所述第二和第四数量之和小。
11.一种将纠错码(ECC)的码矢量(C)解码成用户数据的设备,所述码矢量(C)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编码并包括第五预定数量的用户数据码元(U)和第六预定数量的监督码元(P),所述设备包括-用于生成包括按预定顺序排列的所述第三固定数量(Z3)的伪数据码元(D)、码矢量(C)和第七数量的填充码元的码字(E)的装置,所述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七数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和第四数量(Z4)的所述和,-用于将所述码字(E)解码以获得嵌入到所述码矢量(C)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码元(U)的ECC解码器。
12.信息载体,具体说是光记录媒体,用于存储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编码的纠错码的码矢量(C)。
13.信息载体,用于存储一类信息的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编码的纠错码的码矢量(C),并且还存储另一类信息的码字(E)。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代码方法,所述程序代码方法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将用户数据编码成码矢量的方法及相应的将码矢量解码成用户数据的方法。为了能够将相同的ECC解码器用于对一种类型以上的数据解码,提出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的编码方法a)通过取比第一固定数量少的第二固定数量的用户数据码元和第三固定数量的伪数据码元,并以预定顺序排列所述用户数据码元和所述伪数据码元而生成第一块所述第一数量的数据码元,b)利用ECC编码器(2)将所述第一块数据码元编码以获得具有固定数量码元的码字,所述码字包括所述第一块数据码元和第二块第四固定数量的监督码元,以及c)通过从所述码字中选择第五预定数量的用户数据码元和第六预定数量的监督码元来生成码矢量,所述第五和第六数量之和是预定的并且比所述第二和第四数量之和小。
文档编号G11B20/14GK1615591SQ02827357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1日
发明者A·斯特克, C·M·谢普, M·W·布鲁姆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