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428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存储和/或重放光盘的信息信号的盘驱动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吸入式盘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关于光盘,已经知道了例如CD(只读光盘)或DVD(数字多用盘)的光盘,或者例如MO(磁光)或MD(迷你盘)的光磁盘,而且已经出现了用于处理这些盘或盘盒的多种盘驱动设备。
在盘驱动设备的类型中,有这样一种设备类型,其中,设置在外壳前侧的盖或门被打开,盘直接放在露出的台上;这样一种类型,其中,盘设置在从外壳中水平地伸出或缩进的盘架上,并且在缩进盘架时,盘可以自动被放在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台上;以及这样一种类型,其中,盘被直接放在设置在盘架上的转台上。但是,在这些设备类型中,操作者必须进行如下的操作,例如打开或关闭盖或门,拉出或缩进盘架,或者将盘放在转台上。
另一方面,有一种所谓的吸入型盘驱动设备,其中,只要通过设置在外壳前表面的盘插入/退出开口来插入盘,盘就被放到转台上。在这种盘驱动设备中,当盘通过盘插入/退出开口而被插入时,通过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一对彼此相对、盘位于两者之间的引导辊,进行将经由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盘缩进外壳内部的载入操作,以及经由插入/退出开口将盘退到外壳外部的退出操作。
注意,在携带盘驱动设备的移动设备中,例如笔记本个人电脑,需要减小移动设备的大小和重量,从而进一步减小盘驱动设备的大小和重量。此外,近来对吸入式盘驱动设备的需求比曾经为个人电脑主流的托盘式盘驱动设备的需求大,因为吸入式盘驱动设备比托盘式盘驱动设备具有更好的用户友好性。
但是,由于吸入式盘驱动设备的引导辊对的长度比盘直径长,所以包含它的整个设备的宽度大小就增加了。因为盘夹在引导辊对间,所以设备沿着厚度的尺寸也增加。结果,传统的盘驱动设备极不利于大小或厚度的减小。
具体来说,在装在笔记本个人电脑上的超薄盘驱动设备中,标准大小为12.7mm。如果设备在尺寸上被进一步减小到与硬盘驱动设备(HDD)的厚度相等的很薄的厚度9.5mm,那么该引导辊将由于大小的原因而不能容易地对其转用。
在吸入式盘驱动设备的一个提议中,在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盘与携带装有盘的转台的基座单元之间,设置多个转臂,当这些转臂在平行于盘的平面内转动时,进行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将盘缩进外壳内部的载入操作,以及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将盘退到外壳外部的退出操作(例如参见专利公开1)。
但是,在专利公开1中描述的盘驱动设备只能够处理直径为12cm的标准尺寸的盘。因此,如果外径不同于标准尺寸的盘,例如在摄像机中使用的,用于记录的单个CD或DVD中使用的,直径为8cm的小直径盘,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那么这种小直径盘将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而被强迫退出。即,通过在上述专利公开1中描述的,具有多个转臂的盘驱动设备,不可能实现将具有不同外径的盘放置在盘安装位置的居中操作。
另一方面,通过装在用于视听的某种DVD播放器中的传统吸入式盘驱动设备,可以处理具有不同外径的盘。但是,需要不小于40mm的厚度,而元件部分的数量将增加。结果,传统机构不能被直接转用到厚度为12.7mm或厚度为9.5mm的超薄盘驱动设备。
在托盘式盘驱动设备中,存在这样一种设备,其中,环形适配器被安装到直径为8cm的盘上,以处理不同外径的盘。但是,这种适配器安装操作对于用户来说麻烦且耗力。此外,因为适配器相对于盘有较低的安装可靠性,所以如果与适配器配合的光盘将要被安装到吸入式盘驱动设备的转台上,那么不仅居中操作不稳定,而且适配器也可能掉下来,从而擦坏盘或者损坏驱动设备。
在专利公开1中描述的盘驱动设备中,在上述居中操作之后提升基座单元,以通过执行卡盘操作使盘安装到转台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卡盘操作过程中盘与基座单元之间的间隙极窄。因此,在提升基座单元以将盘装在转台上时,转臂需要被定位在基座单元外部,以避免转臂与基座单元之间的可能碰撞。
在直径为12cm的盘的情况下,夹持盘外缘的转臂被定位在基座单元外部,因此不会引起转臂与基座单元之间的碰撞问题。相反,对于直径为8cm的盘,夹持盘外缘的转臂被定位在基座单元上,使得夹持盘外缘的转臂接触盘,从而刮擦盘或使转臂变形。
日本早期公开专利2002-117604发明内容考虑到本领域的上述状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入式盘驱动设备,其中,整个设备可以在大小和厚度上被进一步减小,而不受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光盘的间隙的影响,从而可以处理不同外径的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驱动设备,包括外壳,在其前表面上具有盘插入/退出开口;基座单元,包括盘承载单元,在其上装有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到所述外壳内部的光盘;盘转动和驱动机构,用于转动和驱动安装在所述插入/退出开光盘;光学拾取头,用于写入和/或读出被所述盘转动和驱动机构转动和驱动的光盘的信号;以及光学拾取进给单元,用于进给穿过光盘的内缘和外缘的光学拾取。所述盘承载单元、盘转动和驱动机构、光学拾取头和光学拾取进给单元被形成为与基座部件为一体。所述盘驱动设备还包括盘传送机构,用于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插入/退出所述光盘的盘插入/退出位置与将所述光盘装在所述盘承载单元上的盘载入位置之间传送所述光盘。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在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主表面与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光盘的主表面之间运动的多个支撑部件。所述多个支撑部件包括可以被邻靠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光盘外缘的邻接部分,并且在所述光盘的外缘被夹在所述邻接部分之间时,执行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将所述光盘缩进到所述外壳内部的载入操作、将所示光盘定位在所述盘承载位置的居中操作、以及通过所述插入/退出开口将所述光盘推迟到所述外壳外部的退出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该盘驱动设备,根据本发明,可以由多个支撑部件正确而稳定地执行光盘的载入操作、居中操作或退出操作,而不受在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光盘与基座单元之间的间隙的影响,因此,作为吸入式盘驱动设备的设备可以在大小和重量上被进一步减小。此外,可以处理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


图1是示出了装有盘驱动设备的笔记本个人电脑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从其内部看到的顶盖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结构的平面视图。
图5是示出了基座单元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最初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7是示出了开始插入大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8是示出了开始缩进大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9是示出了缩进大直径盘时的传送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0是示出了将大直径盘居中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1是示出了卡住大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2是示出了卡盘松开大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3是示出了大直径盘的退出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4是示出了在退出大直径盘时的传送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5是示出了大直径盘的完全退出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6是示出了开始插入小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7是示出了开始缩进小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8是示出了缩进小直径盘时的传送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19是示出了将小直径盘居中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0是示出了卡住小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1是示出了卡盘松开小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2是示出了小直径盘的退出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3是示出了在退出小直径盘时的传送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4是示出了小直径盘的完全退出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5是示出了在退出小直径盘时交出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6是示出了基座单元的卡盘松开状态的侧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7是示出了基座单元处于被卡状态的侧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8是示出了基座单元处于中间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29是用于图示对大直径盘和小直径盘的居中操作的示意图。
图30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第一改进的平面视图。
图31是示出了第一改进的大直径盘和小直径盘的居中操作的示意图。
图32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第二改进的平面视图。
图33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顶盖已经被去除的状态的平面视图。
图34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某些元件已经被去除的状态的平面视图。
图35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其他元件已经被去除的状态的平面视图。
图36是示出了盘驱动设备的检测开关与驱动杆直径的位置关系的平面视图。
图37a是从一侧示出驱动杆的侧视图,图37b从上面示出驱动杆的平面视图,图37c是从另一侧示出驱动杆的侧视图,图37d是从下面示出驱动杆的平面视图。
图38a是示出凸轮杆的结构的平面视图,图38b是凸轮杆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9a是从下面示出在载入过程中的驱动杆的平面视图,图39b是从上面示出驱动杆的平面视图。
图40a是从下面示出在退出时的驱动杆的平面视图,图40b是从上面示出驱动杆的平面视图。
图41是示出了开始插入大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42是示出了开始插入大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43是示出了将大直径盘居中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44是示出了大直径盘的卡住完成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45是示出了大直径盘的记录和/或重放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46是示出了大直径盘的退出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47是示出了大直径盘的退出完成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48是示出了开始插入小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49是示出了开始载入小直径盘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50是示出了将小直径盘居中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51是示出了小直径盘的卡住完成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52是示出了小直径盘的记录和/或重放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53是示出了小直径盘的退出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54是示出了小直径盘的退出完成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55是示出了小直径盘已经被插到偏向一侧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示了盘驱动设备的操作。
图56a至图56f是用于图示在退出过程中第三转臂的操作的平面视图。
图57是示出了推杆和驱动杆之间的配合状态的示意平面视图。
图58a至图58d图示了基座提升机构的操作,其中,图58a是基座单元处于卡盘松开位置的情况的平面视图,图58b是示出了在卡盘松开位置的基座的第一枢轴与驱动杆的第一凸轮缝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58c是示出了在卡盘松开位置的基座的第二枢轴与凸轮件的第二凸轮缝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58d是示出了处于盘松开位置的基座单元位置的侧视图。
图59a至图59d图示了基座提升机构的操作,其中,图59a是示出了基座单元处于卡住位置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59b是示出了在卡住位置的基座的第一枢轴与驱动杆的第一凸轮缝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59c是示出了在卡住位置的基座的第二枢轴与凸轮件的第二凸轮缝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59d是示出了处于卡住位置的基座单元位置的侧视图。
图60a至图60d图示了基座提升机构的操作,其中,图60a是示出了基座单元处于中间位置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60b是示出了在中间位置的基座的第一枢轴与驱动杆的第一凸轮缝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60c是示出了在中间位置的基座的第二枢轴与凸轮件的第二凸轮缝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60d是示出了处于中间位置的基座单元位置的侧视图。
图61是示出了在盘驱动设备的带有盘的最初操作时,第一到第四开关的改变状态的时序图。
图62是示出了在盘驱动设备的没有盘的最初操作时,第一到第四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3是示出了在盘驱动设备的载入操作时,第一到第四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4是示出了在盘驱动设备的大直径盘的退出操作时,第一到第四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5是示出了在盘驱动设备的小直径盘的退出操作时,第一到第四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6是示出了第一盘引导机构、第二盘引导机构、挡门打开/关闭机构和小直径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视图。
图67是示出了第一盘引导机构、第二盘引导机构、挡门打开/关闭机构、大直径盘和小直径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视图。
图68是示出了第一盘引导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9是示出了挡门打开/关闭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前视图。
图70a和图70b图示了第一盘引导机构和挡门打开/关闭机构的操作,其中图70a是示出了基座单元处于卡盘松开位置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70b是示出了基座单元处于记录和/或重放位置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71a和图71b图示了第二盘引导机构的操作,其中图71a是示出了基座单元处于卡盘松开位置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71b是示出了基座单元处于记录和/或重放位置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72是从其内侧示出了顶盖的平面视图。
图73是示出了顶盖的卷边部分与第一和第二转臂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视图。
图74是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另一个图示性结构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某些优选实施例。
实现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是装在笔记本个人电脑1000的主体单元1001上的吸入式盘驱动设备1,如图1中的示例所示。该盘驱动设备1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整个设备在厚度上被减小到例如12.5mm,如图2所示,并且能够记录和/或重放光盘2的信息信号,光盘2例如为CD(只读光盘)或DVD(数字多用盘)。该盘驱动设备1能够处理直径为标准尺寸的12cm的盘(以下称为大直径盘),以及直径比大直径盘的直径小的盘,具体是直径为8cm的盘(以下称为小直径盘)。
首先,盘驱动设备1的具体结构包括外壳3,其作为设备主体单元的外壳,如图2所示。外壳3由基本上为扁盒形式的、作为下部外壳的底壳4和封闭底壳4的上部开口的顶盖5组成。
顶盖5由薄金属片形成,并且包括封闭底壳4的上部开口的顶板部分5a,以及在顶盖5a边缘、沿着底壳4的侧面弯曲的一对狭窄的侧板部分5b,如图2和图3所示。在顶板部分5a的中间部分形成有近似为圆形的开口6。该开口6用于露出转台23a的配合突起28a,如后面解释的,配合突起28a在卡住操作时在光盘2的中间开口2a配合。在顶盖5a的开口6的边缘周围形成邻接突起7,其向外壳3的内部稍微突出以与光盘2的中间开口2a的边缘邻接。
在顶板部分5a的内部主表面上形成有引导部件8,用于在第一转臂35的末端和第二转臂36的末端被控制在高度方向上时,在彼此朝向和离开的方向上引导第一转臂35的末端和第二转臂36的末端。该引导部件8由横跨顶板部分5的两个侧板部分5b的、基本上为弓形的金属片形成,并且例如通过点焊被安装到顶盖5a的前侧。引导部件8的后表面包括处于比前侧的安装表面更高的水平面上的台阶8a。这形成了在顶板部分5a与引导部件8的后表面上的台阶8a之间的引导槽9,第一转臂35的末端和第二转臂36的末端在该槽中配合。在顶板部分5a中形成工作窗10,以允许第一转臂35的末端和第二转臂36的末端在引导槽9中配合。
参照图4,底壳4由基本上为扁盒形状的金属片形成,其底表面基本上为矩形,并且其侧表面形成被升高到高于底板部分的水平面的甲板4a。
在底壳4的底表面上安装有电子部件,例如IC芯片,形成驱动控制电路(未示出)、用于各部分的电连接的连接器以及用于检测各部分的操作的检测开关。在底壳4的底表面上,通过固定螺丝安装有底盘11。底盘11被安排用于将在电路底板上方的底壳4的内部分成与甲板4a近似处于相同水平面的上部分和下部分。
顶盖4通过固定螺丝被安装到底壳5,如图2所示。具体地,在顶板部分5a的外缘形成供固定螺丝穿过的多个通孔13,如图2所示。通过将底壳4的外缘部分以基本上为直角的角度向内侧弯曲,来形成多个引导片14。底壳4的外缘形成有以基本上直角的角度朝内侧弯曲的多个固定片15,如图4所示。这些固定片15形成有与顶盖5的通孔13相对的开孔16。在底壳4的两个侧表面部分都形成有多个引导缝,用于防止顶盖5的多个引导片14的脱离。
在将顶盖5安装到底壳4上时,当多个引导片14配合到顶盖5的多个引导缝17中时,顶盖5从前侧向后侧滑动。因此,顶盖5的顶板部分5a封闭底壳4的上部开口。在这种状态下,固定螺丝12通过顶盖5的多个通孔13穿入底壳4的开孔16中。这形成了图2中示出的外壳3。
在组装后,标签封条(未示出)被粘到顶盖5的顶板部分5a,用于覆盖开口6和工作窗10,以防止灰尘进入外壳3的内部。
在外壳3的前侧安装有基本上为矩形的扁盘形的前平板18,如图2所示。在该前平板18上形成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插入/退出光盘2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即,光盘2可以经由该盘插入/退出开口19进入外壳3的内部或从其中被退出。在前平板18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照明并显示对光盘2的访问状态的显示单元20,以及被按下用于退出光盘2的退出按钮21。
在该盘驱动设备1中,形成设备主体单元的基座单元22设置在底壳4的底表面部分上,如图4和图5所示。
该基座单元22包括盘承载单元23,用于承载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盘转动驱动单元24,用于转动和驱动装在盘承载单元23上的光盘2;光学拾取头25,用于写入或读出被该盘转动驱动单元24转动地驱动的光盘2的信号;以及拾取进给机构26,用于沿着光盘2的半径进给光学拾取头25。这样形成的基座单元22被安装成与基座部件27形成具有超薄厚度的结构。
该基座单元22比底盘11安排得更靠前,以使盘承载单元23位于底壳4的底表面部分的基本上中间的部位。基座单元22还可以通过基座提升机构55被提升/降低,如后面说明的。在最初状态,基座单元22位于比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而被引入外壳3内部的光盘2更低的位置。
基座部件27通过将金属片冲压成预定形状并将其边缘部分稍微向下弯曲来形成。基座部件27的主表面形成有用于台27a的基本上为半圆形的小孔,用于向上露出盘承载单元23的台23a,还形成有用于拾取头27b的基本上为矩形的小孔,用于同样地向上露出光学拾取头25的物镜25a,如后面解释的,用于台27a的小孔被形成为与用于拾取头27b的小孔连续。形成有与这些小孔27a、27b对准的开口的平板(未示出),被安装到基座部件27的上表面部分。
盘承载单元23包括转台23a,由盘转动驱动单元24转动地驱动。用于承载光盘2的卡盘机构28被设置在转台23a的中间。该卡盘机构28包括与光盘2的中间开口2a配合的配合突起28a,以及用于夹持与配合突起28a配合的光盘2中间开口2a边缘的多个止动爪28b,并将光盘2固定在转台23a上。
盘转动驱动单元24包括平面形状的心轴马达24a,用于与转台23a一致地转动地驱动光盘2。该心轴马达24a经过支撑板24b由固定螺丝被安装到基座部件27的下表面上,使得设置在上表面上的转台23a从基座部件27的台27a的小孔中稍微突出。
光学拾取头25包括光学元件,用于聚集来自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的、被物镜辐射的光束,将返回光束投射到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并用于通过例如由光接收元件形成的光检测器来检测从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被反射回的光,并且该光学元件被设计用于写入或读出光盘2上的信号。
光学拾取头25包括物镜驱动机构,例如双轴致动器,用于在光轴方向(聚焦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光盘的记录磁道的方向(追踪方向)上移动和驱动物镜25a。基于来自光盘2的由光检测器检测的检测信号,光学拾取头执行驱动控制,例如在物镜25a被双轴致动器在聚焦方向和追踪方向上移动时,将透镜25a聚焦到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的聚焦伺服,或者使光束点被物镜25a聚集到记录磁道上的追踪伺服。关于物镜驱动机构,三轴致动器,不仅使得能够进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而且使得能够进行调整物镜25a相对于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的倾斜(歪斜)的歪斜调整,用于将由物镜25a聚集的光束从垂直的方向上投射到光盘的信号记录表面上。
拾取头进给机构26包括拾取头基座29,其装有光学拾取头25;一对引导轴30a、30b,用于支撑拾取头基座29在沿着光盘2半径的方向上滑动;以及移动驱动机构31,用于沿光盘2的半径方向移动并驱动由引导轴对30a、30b支撑的拾取头基座29。
拾取头基座29设置有在引导轴对30a、30b外侧的、形成有由引导轴30a通过的引导开口的一对引导件32a、32b,以及形成有用于接收另一个引导轴30b的引导槽的引导件33。引导件32a、32b以及引导件33从拾取头基座的相对侧边突出。在这种形式下,拾取头基座29由引导轴对30a、30b支撑来滑动。
引导轴对30a、30b以平行于光盘2半径方向的方向被设置在基座部件27的下表面上,并且被设计用于引导拾取头基座29,其光学拾取头25通过基座部件27的拾取头27b的小孔而露出,横跨盘2的内缘和外缘。
移动驱动机构31通过齿轮或齿条(未示出)将安装在基座部件27上的驱动马达31a的转动驱动转变成线性移动,以在沿着引导轴对30a、30b的方向上,即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移动和驱动拾取头基座29。
盘驱动设备1包括盘传送机构34,用于在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来插入/退出光盘2的盘插入/退出位置与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上的承载光盘2的盘承载位置之间传送光盘2,如图4所示。
盘传送机构34包括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作为在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主表面之间移动的支撑部件,它们可以在平行于光盘2的主表面的平面内摆动。
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被安排在盘承载单元23的左右两侧。这些第一和第二转臂的更靠近后表面侧而非盘承载单元23的近端被支持以转动,而它们的更远离后表面侧而非盘承载单元23的末端,可以在平行于光盘2主表面的平面内在彼此朝向和远离的方向上摆动。
具体地,第一转臂35由加长的金属片形成,并设置在左侧或右侧,使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位于其间,例如设置在图4的右侧,并且其由设置在底盘11上的第一支撑轴37支持而在由箭头a1指示的方向上或者在由箭头a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在第一转臂35的末端上,设置向下突出的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其被设计成邻靠在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外围上。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被安装在用于向下突出的第一转臂35的近端附近,当光盘2被放在盘承载位置上时,其与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一起邻靠在光盘2的外缘部分上。
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由比光盘2更软的树脂形成。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的、邻靠从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外缘的中间部分向内弯曲,使得它们的两个最末端形成为直径加大的凸缘部分38a、39a,以程现鼓的形状以防止光盘2沿高度的移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可以是被安装用于在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第一转臂35的主表面上转动的小直径卷轴。
第二转臂36由位于左侧和右侧中另一个的加长金属片形成,例如,位于图4的左侧,位于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的两侧。第二转臂36的近端由设置在底盘11上的第一支撑轴37支持而在由箭头b1指示的方向上或者在由箭头b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设置用于向下突出的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其邻靠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外缘。
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由比光盘2更软的树脂形成。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的、邻靠从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外缘的中间部分向内弯曲,使得它们的两个最末端形成为直径加大的凸缘部分40a,以程现鼓的形状以防止沿光盘2高度的移动。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可以是被安装用于在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第二转臂36的主表面上转动的小直径卷轴。
在这种形式下,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被安排成基本上对称地位于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的两侧,使得第一和第二转臂的转动中心在更靠近后侧而非盘承载单元23的中间部分相一致。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配合在顶板部分5a的引导槽9中的末端,被支持用于沿着转动方向滑动。
盘传送机构34包括联锁机构41,用于联锁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运动。通过该联锁机构41,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
具体地,联锁机构41包括将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互连在一起的第一连接臂42和第二连接臂43。第一连接臂42和第二连接臂43由加长的金属片形成。根据所谓的伸缩式(pantographic)结构,第一和第二连接臂的一个纵向端由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近端支持,而它们的另一个纵向端由第二支撑轴44支持。第二支撑轴44配合在形成于更靠近前侧而非第一支撑轴37的位置的引导缝45中,该引导缝45沿着光盘2的插入方向线性地形成。
结果,通过第二支撑轴44在引导缝45中滑动,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臂42和第二连接臂43而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即,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末端可以通过该联锁机构41而在彼此朝向和彼此远离的方向上摆动。
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近端设置有扭转卷簧(未示出),其作为用于对这些转臂35、36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弹性加载的弹性加载装置。
该盘传送机构34包括第三转臂46,其作为用于帮助将光盘2缩进外壳3内部的载入操作的载入帮助装置,其可以在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主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摆动。
该第三转臂46由加长的金属片形成,并且被设置在更靠近在左侧或右侧的第二转臂36的位置,例如在图4的左侧,在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的两侧。第三转臂46的近端由设置在甲板部分4a上的支撑轴47支持以在由箭头c1和c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第三转臂46的末端设置有第三邻接部件48,其邻靠从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外缘,使得第三邻接部件48可以向上突出。
第三邻接部件48是小直径卷轴,用于在面对第三转臂46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上转动,并且其由比光盘2更软的树脂形成。第三邻接部件48基本上具有鼓的形状,使得邻靠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的外缘的中间部分向内弯曲,并使其两端以凸缘40a的形式而在直径上加大,以防止光盘2沿高度方向的运动。
盘传送机构34包括第四转臂49,其可以在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的主表面平行的平面内转动,用于作为帮助将光盘2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退到外壳3外的操作的退出帮助装置。
第四转臂49由加长的金属片形成,并且被设置在左侧或右侧的第二转臂36的中间部分,例如在图4的左侧,在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的两侧,并且被支撑以在由箭头d1指示的方向上和由箭头d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第四转臂49的末端设置有第四邻接部件50,其可以邻靠从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外缘部分的后侧,使得第四邻接部件50可以向上突出。
第四邻接部件50由比光盘2更软的树脂形成,并且基本上具有鼓的形状,使其邻靠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的外缘的中间部分向内弯曲,并使其两端以凸缘50a的形式而在直径上加大,以防止光盘2沿高度方向上的运动。第四邻接部件50还可以是小直径卷轴,其被安装用于在面对第四转臂49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上转动。
第二转臂36设置有转动防止件51,用于在第四转臂49在朝向后侧转动时,防止第四转臂49向后侧,即由箭头d1指示的方向上的转动。
盘传送机构34包括驱动杆52,用于实现转臂35、36、46、49的协同操作。该驱动杆52由树脂部件形成,其整体上由基本上矩形的树脂部件形成,并且设置在底壳4底侧位于底壳4的一个侧边与基座单元22之间。驱动杆52位于比光盘2低的高度水平上,并且其上表面处于与甲板部分4a的下表面基本上一致的高度水平。该驱动杆52通过移动机构(未示出)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所述移动机构由设置在底壳4的底表面上的驱动马达和一组齿轮形成。
在盘传送机构34中,与驱动杆52的滑动在操作上关联地,前述的第二支撑轴44在引导缝45中滑动。这引起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通过联锁机构41的在相反方向上的转动。第三转臂46的近端设置有配合在形成于驱动杆52上表面的引导缝53中的引导销54。与驱动杆52的滑动相关联地,第三转臂46通过引导销54在引导缝53内滑动而进行摆动。第四转臂还通过连接机构(未示出)与驱动杆52的滑动相关联地转动。
该盘传送机构34通过第一到第四转臂35、36、46和49的协同操作,执行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将光盘2缩进外壳3内部的载入操作,将光盘2定位在盘承载位置的居中操作,以及通过盘插入/退出开口19将光盘2退到外壳3外的退出操作。
盘驱动设备1包括基座提升机构55,用于与驱动杆52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提升基座部件27。
基座提升机构55实现基座部件27在卡住位置、卡盘松开位置以及中间位置之间的上下运动,其中,在卡住位置,基座部件27被提升以将定位在盘安装位置的光盘2定位在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在卡盘松开位置,基座单元27被降低以使光盘2离开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在中间位置,基座单元27被定位在卡住位置与卡盘松开位置之间,以实现光盘2的信号记录和/或重放。
具体地,形成有与卡住位置、卡盘松开位置以及中间位置中的每一个都相关联的凸轮缝(未示出),用于沿着基座部件27的后表面纵向延伸。
在底壳4的底表面上,形成凸轮杆56,用于沿着基座部件27的后表面延伸。该凸轮杆56是加长的平面形状的部件,其与驱动杆52沿前后方向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在与驱动杆52的滑动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滑动。凸轮杆56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从面对基座部件27的凸轮杆的边向上弯曲的凸轮件57。在凸轮件57中,形成有与卡住位置、卡盘松开位置以及中间位置相关联的纵向延伸的凸轮缝(未示出)。
底壳4的底表面形成有用于沿基座部件27的侧表面延伸的弯曲件58。在该弯曲件58中钻有竖直延伸的缝(未示出),以允许基座部件27的上下运动。
参照图5,基座部件27包括第一支撑轴59,其配合在驱动杆52的凸轮缝中并由其支持。第一支撑轴59朝向盘承载单元23定位在面对驱动杆52的基座部件27的侧表面上。基座部件27还包括第二支撑轴60,其配合在凸轮件57的凸轮缝中并由其支持,并处于弯曲件58的竖直延伸缝中。第二支撑轴60朝向盘承载单元23定位在面对驱动杆56的基座部件27的侧表面上。基座部件27还包括第三支撑轴62,其位于与驱动杆52相对的基座部件的前侧。第三支撑轴62由形成在底壳4的相对侧中的轴开口61旋转地支持。基座部件27还包括固定支撑件65,例如由固定螺丝64经由绝缘体63被固定到底壳4的底表面,所述绝缘体63由例如橡胶的黏弹性部件形成。固定支撑件65朝向基座部件的与其面对凸轮杆56的侧边相对的前侧定位。
这样,在该基座提升机构55中,朝向基座部件27的盘承载单元23的一侧,通过在驱动杆52的凸轮缝中滑动的第一支撑轴59,以及在凸轮杆56的凸轮缝中、以及在弯曲件58的竖直延伸的缝中滑动的第二支撑轴60,与驱动杆52和凸轮杆56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相对于前表面侧,在卡住位置、卡盘松开位置与中间位置之间进行上下运动。
参照图4,在底壳4的底表面部分上设置升起销66,作为用于在基座部件27由基座提升机构55降低时,将承载于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上的光盘2从转台23a上松开的卡盘松开装置。该升起销66设置在接近基座单元22的盘承载单元23的基座部件27的后表面侧,具体地,设置在最靠近盘承载单元23的后表面部分,用于从底壳4的底表面部分向上突出。
现在将解释如上所述的盘驱动设备1的具体操作。
在盘驱动设备1中,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被保持为在插入光盘2之前的初始状态中,各个末端打开一个预定的打开角,如图6所示。第三转臂46被保持在其末端比其近端更向外和更朝前的状态。第四转臂49被保持在其末端比其近端更向内和更朝前的状态。第四转臂被设置在底壳4的前表面侧。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经由外壳3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不同直径的光盘2A、2B,可以通过盘载入的方式而被缩进到盘承载位置。
具体地,当大直径盘2A已经经由外壳3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时,经由外壳3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到外壳3内部的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后表面侧,邻靠第一转臂35的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以及第二转臂36的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
在大直径盘2A经由外壳3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进一步引入到外壳3内部时,大直径盘2A的外缘被夹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与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之间,如图8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后侧时,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抵抗扭转卷簧(未示出)的弹性加载,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即在由图8中的箭头a2指示的方向上和由箭头b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
当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已经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被转动预定量时,设置在电路底板上的检测开关被移动驱动机构推动,以使驱动杆52滑向后侧。
这使得第三转臂46在图8中所示的箭头c1的方向上转动。另一方面,因为第三转臂46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前侧,所以当第三转臂46推动大直径盘2A的外缘部分的前表面侧时,大直径盘2A被缩进到外壳3的内部。
如果大直径盘2A缩进到外壳3的内部,到大直径盘2A的中间开口2a位于朝向后表面侧的在互连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的直线之外的位置时,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在大直径盘2A的外缘被从后表面侧转向前表面侧,如图9所示。然后,通过使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前表面侧,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扭转卷簧(未示出)的弹性加载下,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转动,即在图9中由箭头a1和b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
在这种形式下,在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推动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前表面侧时,大直径盘2A被缩进到盘承载位置,如图10所示。
另一方面,第四转臂49通过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后表面侧并被其推动的第四邻接部件50,在由图9中的箭头d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当大直径盘2A已经缩进到盘承载位置时,如图10所示,第四转臂49邻靠第二转臂36的防止部件51,从而被防止转动。
如果小直径盘2B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那么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到外壳3内部的小直径盘2B的后表面侧邻靠第一转臂35的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转臂36的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
如果小直径盘2B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从该状态被进一步引入到外壳3内部时,如图17所示,小直径盘2B的外缘被夹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与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邻靠小直径盘2B的外缘的后侧时,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抵抗扭转卷簧(未示出)的弹性加载,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即在由图17中的箭头a2指示的方向上和由箭头b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
当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已经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被转动预定量时,设置在电路底板上的检测开关被移动驱动机构推动,以使驱动杆52滑向后侧。
这使得第三转臂46在图17中所示的箭头c1的方向上转动。另一方面,因为第三转臂46邻靠小直径盘2B的外缘的前侧,所以当第三转臂46推动小直径盘2B的外缘部分的前表面侧时,小直径盘2B通过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缩进到外壳3的内部。
如果小直径盘2B缩进到外壳3的内部,到小直径盘2B的中间开口2a位于朝向后表面侧的、在互连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的直线之外的位置时,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在小直径盘2B的外缘被从后表面侧转向前表面侧,如图18所示。然后,通过使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邻靠小直径盘2B的外缘的前表面侧,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扭转卷簧(未示出)的弹性加载下,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转动,即在图18中由箭头a1和b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
在这种形式下,在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推动小直径盘2B的外缘的前表面侧时,小直径盘2B被缩进到盘承载位置,如图19所示。
另一方面,第四转臂49通过邻靠小直径盘2B的外缘的后表面侧并被其推动的第四邻接部件50,在由图18中的箭头d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当小直径盘2B已经缩进到盘承载位置时,如图19所示,第四转臂49邻靠第二转臂36的防止部件51,从而被防止转动。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在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已经被缩进到盘承载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光盘2A、2B被夹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和第四邻接部件50的内侧之间,用于通过居中的方式将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定位在盘承载位置。即,使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的中间开口2a与转台23a的配合突起28a在垂直于光盘2主表面的方向上一致。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在上述的光盘2的居中操作之后,基座提升机构55提升基座部件27,以进行将位于盘承载位置的光盘2装到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上的卡住操作。
具体地,当基座部件27被基座提升机构55从图26中所示的卡盘松开位置提升到图27中所示的卡住位置时,光盘2的中间开口2a的中间部分被推靠在顶板部分5a的邻靠突起7上,这时配合部分28a被引入到光盘2的中间开口2a中,同时光盘2被固定在转台23a上,多个止动爪28b与光盘2的中间开口2a的边缘配合。在光盘2固定在转台23a上的同时,基座27被降低到图28中所示的中间位置。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在上述卡住操作之后,与朝向驱动杆52的后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两个臂彼此离开的方向上,即在由图11和图20中示出的箭头a2和b2指示的方向上被稍微转动。这时,第四转臂49与第二转臂36一起转动,因为第四转臂邻靠在转动防止件51上。此外,与朝向驱动杆52的后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第三转臂46在由图11和图20中示出的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被稍微转动。
因此,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第三邻近部件48和第四邻接部件50,被从固定在转台23a上的光盘2A、2B的外缘间隔开。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如果处于图11、20和28所示状态的个人计算机1000发送记录或重放的命令,那么光盘2的信息信号基于该命令而被记录或重放。具体地,心轴马达24a转动地驱动光盘2以及转台23a,同时,在光学拾取头25被拾取头进给机构26从外缘部分移向内缘部分时,进行聚焦伺服和追踪伺服。这使得记录在光盘2导入区中的TOC数据被读出。如果之后信息信号将被记录,那么基于读出的TOC数据,光学拾取头25被移到光盘2数据区的预定地址。在重放信息信号时,光学拾取头25被移到记录有特定数据的数据区中的地址。该光学拾取头25写入/读出期望的光盘2记录磁道的信息信号。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如果设置在前平板18上的退出按扭21被按下,或者如果来自个人电脑1000的退出命令被发送到盘驱动设备1,那么驱动杆52开始通过移动机构朝向前侧滑动。
然后,与朝向驱动杆52的前表面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朝向彼此移动的方向上被稍微转动,即在由图11和图21中箭头a1、b1的方向上转动。这时,第四转臂49与第二转臂36一起转动,因为转动防止件51邻靠在第四转臂49上。第三转臂46在由图12和图21中箭头c1指示的方向上被稍微转动。
在这种形式下,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第三邻近部件48和第四邻接部件50,都邻靠在固定在转台23a上的光盘2A、2B的外缘部分上。在小直径盘2B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第四邻接部件50被从小直径盘2B的外缘间隔开。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基座提升机构55通过卡盘松开操作,将基座部件27降低到卡盘松开位置,以将光盘2从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上分开。
具体地,当基座部件27被降低到卡盘松开位置时,升起销66的末端被邻靠在光盘2的内缘侧的非信号记录区上,以提升光盘2,从而使盘从转台23a上松开,所述光盘2装在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上。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在盘承载单元23上的光盘2A、2B被从盘插入/退出开口19退出到外壳3外部。
具体地,当大直径盘2A经由外壳3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退出时,与朝向驱动杆52的前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第四转臂49在由图13中的箭头d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因为第四邻接部件50邻靠在大直径盘2A的外缘部分的后侧,所以第四转臂49推动大直径盘2A的外缘部分的后表面,以将大直径盘2A推到外壳3外部。
如果大直径盘2A被退出到外壳3外部,到大直径盘2A的中间开口2a位于朝向前表面侧的在互连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的直线之外的位置时,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在大直径盘2A的外缘被从前表面侧转向后表面侧,如图14所示。然后,通过使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后表面侧,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扭转卷簧(未示出)的弹性加载下,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转动,即在图14中由箭头a1和b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
第三邻近部件48因为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而被推动,由此,第三转臂46在由图14中的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
推动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后表面侧的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将大直径盘2A推到图15中示出的盘载入/退出位置,即,到达中间开口2a通过盘插入/退出开口19而露出到外壳3外部的位置。
在将小直径盘2B从外壳3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退出时,与朝向驱动杆52的前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第四转臂49在由图22中示出的箭头d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如图22所示。因为第四转臂49邻靠在小直径盘2B的外缘部分的后侧,所以第四转臂49推动小直径盘2B的外缘部分的后表面,以将小直径盘2B推到外壳3外部。
如果小直径盘2B被退出到外壳3外部,到小直径盘2B的中间开口2a位于朝向前表面侧的在互连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的直线之外的位置时,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在小直径盘2B的外缘被从前表面侧转向后表面侧,如图23所示。然后,通过使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邻靠小直径盘2B的外缘的后表面侧,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扭转卷簧(未示出)的弹性加载下,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转动,即在图23中由箭头a1和b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
第三邻近部件48因为邻靠小直径盘2B的外缘而被推动,由此,第三转臂46在由图23中的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
推动小直径盘2B的外缘的后表面侧的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将小直径盘2B推到图24中示出的盘插入/退出位置。
在小直径盘2B的情况下,通过在靠近彼此的方向上,即在由图25中的箭头a1和b1指示的方向上进一步转动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小直径盘2B可以向上突出到小直径盘2B的中间开口2a通过盘插入/退出开口19而露出到外壳3外部的位置。
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在具有不同直径的光盘2A、2B已经被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缩进到盘承载位置时,具有不同直径的光盘2A、2B通过居中的方式,即通过使光盘2A、2B夹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和第四邻接部件50的内侧之间,而被定位在盘承载位置。
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被安排成基本上对称地位于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的两侧,使得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可以在比转台23a更靠后的转动中心O附近,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转动,如图29中示意地示出的。
在四个邻接部件,即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和第四邻接部件50中,一方面,更靠近前表面侧而非转台23a的第一转臂35的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更靠近后表面侧而非转台23a的第一转臂35的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以及更靠近前表面侧而非转台23a的第二转臂36的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更靠近前表面侧而非转台23a的第二转臂36的第四邻接部件50,被安排为基本上对称地位于经过中间部分和转台23a的转动中心O、沿光盘2的插入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两侧。
注意,在使直径为12cm的大直径盘2A居中的情况下,以及在使直径为8cm的小直径盘2B居中的情况下,在围绕转动中心O居中的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转动范围内产生角度差Δθ。
因此,考虑角度差Δθ,通过预先设定四个邻接部件38、39、40和50的安排,变得有可能在前面所述的居中操作中,使这四个邻接部件38、39、40和50邻靠具有不同直径的光盘2A、2B的外缘部分。
具体地,当经过更靠近前表面侧而非转台23a的点的圆弧是S1,圆弧S1与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在盘承载位置的接触点分别是A和B,经过更靠近后表面侧而非转台23a的点的圆弧是S2,这里S1>S2,并且圆弧S2与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在盘承载位置的接触点分别是A’和B’,满足角度关系AOB=A’OB’=Δθ的两个圆弧S1和S2,在预定的半径范围内存在。四个邻接部件38、39、40和50被设计以被安排成定位在满足该关系的位置。
在圆弧S1附近,半径越小,Δθ变得越小,半径越大,Δθ变得越大。圆弧S1被稍微超过的点,即小直径盘2B的外缘部分几乎不能接触的点,代表设计极限。另一方面,在圆弧S2附近,半径越小,Δθ变得越大,半径越大,Δθ变得越小。该Δθ具有代表设计极限的局部最小值。
在实际的设计中,最优选地在设计自由度的整个范围内设定S1和S2的半径值以及角度差Δθ。在使用例如CAD软件来设计图时,这些可以容易地被发现。
这样,关于该盘驱动设备1,当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被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夹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和第四邻接部件50的内侧之间时,可以使这些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的中间部分(中间开口2a)与盘承载单元23的中间部分(转台23a的配合突起28a)在垂直于光盘2主表面的方向上一致。即,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可以通过居中的方式而被正确而稳定地定位在盘承载位置。
在该盘驱动设备1中,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可以被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缩到盘承载位置并同时被居中。即,通过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居中操作同时将被第三转臂46缩进的光盘2进一步缩进到盘承载位置。
这样,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将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缩进到盘承载位置的载入操作可以被正确而稳定地进行,而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而被引入的光盘2A、2B的外径差无关。
具体地,大直径盘2A的半径是6cm,而小直径盘2B的半径是4cm,因此,到盘承载位置的距离是不相等的,除非小直径盘2B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推进到外壳3内部比大直径盘2A更靠内约2cm。即,小直径盘2B到盘承载位置的行程短约2cm。
这样,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小直径盘2B被第三转臂46推到外壳3内部,直到小直径盘2B的中间开口2a位于更靠近后表面侧而非互连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的直线,以补偿由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的外径差引起的行程差。同时,如果通过以实际容限的方式,将小直径盘进一步推进到外壳3内部约10cm,那么接着进行的缩进操作的稳定性就可能更高。
夹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之间的小直径盘2B,然后可以通过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转动、在扭转卷簧的弹性加载下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被缩到盘承载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由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的外径差引起的行程差,可以取决于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接近程度来补偿。这必定将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缩到盘承载位置。
在上述的盘驱动设备1中,第三转臂46的第三邻接部件48也被设计成在大直径盘2A的居中操作时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即,五个邻接部件,即邻接部件38、39、40、48和50,全部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
注意,在围绕转台23a的四个位置中,至少在三个位置需要在居中操作时对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三个或更多个邻靠,即更靠近第一转臂35的前侧而非转台23a的位置,更靠近第一转臂35的后侧而非转台23a的位置,更靠近第二转臂36的前侧而非转台23a的位置,以及更靠近第二转臂36的后侧而非转台23a的位置。
这样,关于上述的盘驱动设备1,上述的构造仅仅是说明性的,使得可能使用在居中操作时,其中第三邻接部件48被与大直径盘2A的外缘间隔开的构造,或者其中设置有三个邻接位置的构造。
此外,关于上述的盘驱动设备1,在居中过程中被推靠在光盘2的外缘部分的邻接38、39、40和50在轮阔上可以基本上为弓形的,如在图30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那样。弓形的半径优选地小于大直径盘2A的半径。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载入开始位置可以在短边上,而在退出操作结束之后光盘2从盘插入/退出开口19中的退出量可以增加。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大直径盘2A的外缘邻靠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和第四邻接部件50的基本上为弓形的后侧(图31中示出的点A’)。另一方面,在居中小直径盘2B时,小直径盘2B的外缘邻靠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和第四邻接部件50的基本上为弓形的前侧(图31中示出的点B’)。
因此,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和第四邻接部件50的弓形部分的长度越长,A’OB’=Δθ变得越小。此外,在角度差Δθ变得更小的情况下,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转动范围变得更窄。结果,由于转臂35、36的横向部分的降低,可以有利地减小无效区(dead space),同时由于驱动这些转臂35、36的驱动杆52的驱动行程的降低,机械应力也可以被有利地降低。
通过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和第四邻接部件50的基本上为弓形的轮阔,角度差Δθ的设定范围可以更宽,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设计自由度。
在上述的盘驱动设备1中,在居中过程中,可以在邻靠光盘2外缘的各个邻接位置安排多个邻接部件,如在图32中作为示例示出的第二改进中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取代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39,可以邻靠大直径盘2A的外缘的邻接部件70a,以及可以邻靠小直径盘2B的外缘的邻接部件70b,被安排成更靠近第一转臂35的后表面侧而非转台23a。
可以设想将第四邻接部件50分成多个邻接部分。但是,在前面所述的载入或退出操作中,第四邻接部件50被驱使以沿光盘2的外缘移动,因此,期望为基本上弓形的形状,显示出形状的连续性,以防止由多个分开的邻接部分引起的第四转臂49的不连续操作。
可以以用于帮助光盘2的退出操作的退出帮助装置的方式,使用被设置用于向第一转臂35转动的第五转动部件71,其可以在平行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的主平面的平面内摆动。第五转动部件71设置有第五邻接部件72,用于向上延伸到邻靠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的外缘的后表面侧。这确保了更可靠的如上所述的退出操作。
在上述的盘驱动设备1中,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由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的主表面之间限定的位置上转动。
结果是,在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与基座部件27之间的间隙的影响可以被消除,从而能够正确而稳定地进行光盘2的载入、居中和退出操作。
具体来说,即使在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中的小直径盘2B被居中、且基座部件27被提升以通过卡住操作将小直径盘2B装到转台23a上的情况下,也可能避免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与基座部件27的碰撞。
结果,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与基座部件27之间的间隙的影响可以被消除,所述间隙在卡住操作过程中倾向于变得更窄,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设备的大小和重量,并能够处理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
在上述的盘驱动设备1中,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被支持,以在它们的末端配合在设置在顶板部分5a的引导部件8的引导槽9中时滑动。因此,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可以在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主表面之间稳定地转动。
此外,通过使安装在顶板部分5a的前侧的外壳3、引导部件8作为加强肋来操作,结果,顶盖5的刚度可以被提高。在这种形式下,可能防止顶盖5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周围的强度下降,并可能改进在通过提升基座部件27来将光盘2安装到盘承载单元23的转台23a上时的操作可靠性。
这样,通过具有简化结构的盘驱动设备1,可以处理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不必如大直径盘2A的使用适配器来使用小直径盘2B,从而可以更加便于设备的操作。此外,可以同时获得操作可靠性和低成本。
此外,与能够处理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的传统吸入式盘驱动设备1相比,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元件部分的数量可以被大大减小,以进一步减小设备的大小和重量。具体地说,盘驱动设备1能够处理安装在笔记本个人电脑1000上的超薄吸入式盘驱动设备的在12.7mm或9.7mm数量级的厚度。
现在解释用于驱动控制盘驱动设备1的具体结构。在下面的解释中,与上面描述的盘驱动设备1的那些部分或元件等同的部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为了简化省略了相关描述。与上面描述的盘驱动设备1的那些部分或元件不同的部分,或者在结合盘驱动设备1时没解释的部分,在必要时将进行解释。
在组成盘传送机构34的第一到第四转臂35、36、46、49中,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经由一对前卷轴和一对后卷轴73a、73b被安装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和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上以转动,如图33所示。在这些卷轴对73a、73b中,前侧卷轴73a在载入过程中和退出过程中邻靠光盘2的外缘,而后侧卷轴73b在上述的居中过程中邻靠光盘2的外缘。通过给卷轴对73a、73b分配不同的功能,如上所述地,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通过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居中和退出操作可以稳定而可靠地进行。
通过上述的联锁机构41,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需要与不同外径的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一起转动,如图33至图35所示。因此,从凸轮杆56的中间部分向上弯曲的凸轮件57以基本上为字母U的形状被进一步水平地弯曲。该凸轮件57具有水平表面部分57a,通过将第一凸轮部分74a的前侧以缝的形式切除掉,其形成有与大直径盘2A相关联的第一凸轮部分74a,以及与小直径盘2B相关联的第二凸轮部分74b。
通过该联锁机构41,当大直径盘2A或小直径盘2B经由光盘2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时,第二支撑轴44与第一凸轮部分74a和第二凸轮部分74b的配合状态取决于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打开程度的差别而被完全改变。
具体地,当大直径盘2A被引入时,第二支撑轴44与第一凸轮部分74a配合,并且与上述的在凸轮杆56的左右方向上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在引导缝45中滑动。因此,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可以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与大直径盘2A的外径一致地转动。
当小直径盘2B被引入时,第二支撑轴44与第二凸轮部分74b配合,并且与上述的在凸轮杆56的左右方向上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在引导缝45中滑动。因此,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可以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与小直径盘2B的外径一致地转动。
现在参照图34,盘传送机构34包括第一扭转卷簧75,作为用于给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弹性加载的弹性加载装置。该第一扭转卷簧75具有由第一支撑轴37配合的绕卷部分,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其一端被臂35的近端保持,其另一端被第二转臂36保持,以在靠近彼此的方向上给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弹性加载。
现在参照图34和图57,盘传送机构34包括用于推动第二转臂36的推动杆76,作为用于在给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靠近彼此的方向上弹性加载的弹性加载状态与未弹性加载状态之间转换的弹性加载转换装置,以及第二扭转卷簧77,作为用于在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靠近彼此的方向上被弹性加载的方向上给推动杆76弹性加载的弹性加载装置。
推动杆76是加长的金属片,其具有位于一端的用于邻靠第二转臂36的邻接销76a,以及位于另一端的用于配合凸轮槽78的凸轮销76b,所述凸轮槽78形成在图37中示出的驱动杆52上表面中。推动杆76被支持在底盘11上,以在邻接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邻接位置,邻接销76a被推靠在第二转臂36上,在所述后退位置,凸轮销76b被与第二转臂36分隔开。
第二扭转卷簧77使得其绕卷部分与底盘11配合,并且在这种状态下,使其一端由底盘11保持,而另一端由推动杆76保持,使得推动杆76的邻接销76a邻靠第二转臂36。
这样,通过本盘传送机构34,可能通过推动第二转臂36的推动杆76,从其中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靠近彼此的方向上被弹性加载的状态转换到未弹性加载的状态,即,其中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这种形式下没有被弹性加载的状态。在未弹性加载的状态下,当驱动杆52被滑到后表面侧端时,通过与驱动杆52朝向后表面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推动杆76的凸轮销76b在驱动杆52的凸轮槽78中的滑动,抵抗第二扭转卷簧77的弹性加载,推动杆76被转到退回位置。
现在参照图33和图34,第三转臂46被设置在甲板部分4a上作为弹性加载装置的扭转卷簧79弹性加载。该扭转卷簧79使其一端由甲板部分4a的止动销79a保持,而使其另一端被设置在第三转臂46的下表面上的止动销79b保持。扭转卷簧79能够在第三转臂46被推靠在光盘2外缘的方向与被从光盘2的外缘间隔开的方向之间转换对第三转臂46的弹性加载力的方向。
第三转臂46包括由支撑轴47通过的基本上为L形的轴开口46a,以及配合在形成于图37所示的驱动杆52上表面中的凸轮槽80中的凸轮销46b。通过与如图56所示的驱动杆52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凸轮销46b在凸轮槽80中的滑动,该第三转臂46被转动。注意,第三转臂46的转动中心可以取决于支撑轴47在轴开口46a中的位置而被完全改变。
与驱动杆52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第四转臂49经由在图33中示出的联接机构81被转动。
具体地,该联接机构81包括由第一支撑轴37支持的可转动曲柄臂82a,以及互连曲柄臂82a和第四转臂49的互连臂82b。互连臂82b形成有被设置在第二转臂36上的引导销83a通过的加长开口83b。这样,通过该曲柄机构,曲柄臂82a可以与第四转臂49的转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转动。
该联接机构81包括位于底壳4的底表面上、经由曲柄臂82a被转动的第一齿轮84,与第一齿轮84啮合的第二齿轮85,以及形成有与第二齿轮85啮合的第三齿轮86的转动部件87,如图35所示。
转动部件87被用于与驱动杆52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转动第四转臂49,并且包括配合销88和定位销89,其中,如后面解释地,配合销88与驱动杆52的滑动部件92配合,定位销89在记录和/或重放过程中邻靠驱动杆52的后侧端以定位和固定驱动杆52。
转动部件87由作为弹性加载装置的扭转卷簧90在一个转动方向(图35中的逆时钟方向)上弹性加载。该扭转卷簧90使其一端由设置在底壳4的底表面上的止动销90a保持,而使其另一端由止动销90b保持,所述止动销90b被设置给转动部件87,用于在一个转动方向上给转动部件87弹性加载。转动部件87形成有基本上弓形的缝91,用于允许止动销90a穿过转动部件87。
在驱动杆52的后表面侧安装有滑动部件92,其能够在相对于驱动杆52的前后方向上滑动。该滑动部件92由第一和第二扭转卷簧93a、93b朝向前表面侧弹性加载,并且使其后表面端与转动部件87的配合销88配合,从而与驱动杆52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转动转动部件87。
第一和第二扭转卷簧93a、93b中的每一个使其前侧端由驱动杆52保持,而使其后侧端由滑动部件92保持,用于朝向相对于驱动杆52的前侧弹性加载滑动部件92。这其中,第一扭转卷簧93a被用于一致地起动通常的驱动杆52和滑动部件92,并且具有在200到300gf数量级的弹簧力。另一方面,第二扭转卷簧被用于在光盘2没有被正常退出的情况下保护机构,其弹簧力在400到600gf的数量级。
这样,通过本联接机构81,如果第四转臂在光盘2的载入过程中被朝向后表面侧转动,那么第一齿轮84通过前述的曲柄机构82被转动。然后,通过第一齿轮84、第二齿轮85和第三齿轮86的啮合,转动部件87在相反的转动方向(这里是图35中的逆时钟方向)上抵抗扭转卷簧90的弹性加载而被转动,这使得与朝向第四转臂的后表面侧的转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驱动杆52被朝向后表面侧滑动。
在退出光盘2时,驱动杆52被滑向前表面侧,以使转动部件87在一个转动方向(这里是图35中的逆时钟方向)上转动。这样,通过第三齿轮86、第二齿轮85和第一齿轮84的啮合,第四转臂可以经由曲柄机构82朝向前侧转动。
第五转动部件71包括沿着其外缘部分的预定区域形成的齿轮71a,如图33所示。该齿轮71与设置在底盘11上的内齿轮94啮合,以与第一转臂35的转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被转动。
关于通过基座提升机构55来提升/降低基座单元22,驱动杆52包括形成在其侧表面的、面对基座单元22的第一凸轮缝95,如图37c所示。该第一凸轮缝95包括用于将基座单元22设定在卡盘松开位置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95a,用于将基座单元22设定在卡盘松开位置的顶表面部分95b,以及用于将基座单元22设定在中间位置的第二水平表面部分95c。
另一方面,凸轮杆56的凸轮件57形成有第二凸轮缝96,如图38b所示。该第二凸轮缝96用于将基座单元22设定在卡盘松开位置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96,用于将基座单元22设定在卡盘松开位置的顶表面部分96b,以及用于将基座单元22设定在中间位置的第二水平表面部分96c。
凸轮杆56包括形成在其主表面上的成对的前和后引导缝97a、97b。这些引导缝97a、97b与从底壳4底表面部分伸出的成对朝向的引导销98a、98b配合,如图35所示,使得凸轮杆沿着基座单元22的后侧侧表面在基本上垂直于驱动杆52的滑动方向的方向上滑动,即在左右方向上滑动。
在凸轮杆56与驱动杆52的交点形成向上伸出的引导销99。与引导销99配合的引导缝100,形成在驱动杆52的底表面上,如图37d所示。通过与在驱动杆52的前后方向上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引导销99在引导缝100内的滑动,凸轮杆56在与驱动杆52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滑动,如图35所示。
现在参照图5,基座部件27包括第一支撑轴59,其由驱动杆52的第一凸轮缝95配合和支持。第一支撑轴59被定位为朝向面对驱动杆52的基座部件27的侧表面上的盘承载单元23。基座部件27还包括第二支撑轴60,其由凸轮件57的凸轮缝96配合和支持,并且处于弯曲件58的竖直延伸缝中。第二支撑轴60被定位为朝向面对驱动杆56的基座部件27的侧表面上的盘承载单元23。基座部件27还包括第三支撑轴62,其位于与驱动杆52相对的基座部件的前侧。第三支撑轴在形成于底壳4的相反侧的轴开口61中被转动地支持。基座部件27还包括固定支撑件65,例如通过固定螺丝64经由绝缘体63被固定到底壳4的底表面,所述绝缘体63由例如橡胶的黏弹性部件形成。固定支撑件65朝向基座部件的与其面对凸轮杆56的侧边相对的前侧定位。
这样,在该基座提升机构55中,通过第一支撑轴59在驱动杆52的第一凸轮缝95中的滑动,以及通过第二支撑轴60在凸轮杆56的第二凸轮缝96中、以及在弯曲件58的竖直延伸的缝中的滑动,朝向基座部件27的盘承载单元23的一侧,与驱动杆52和凸轮杆56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相对于前表面侧,在卡住位置、卡盘松开位置和之间位置之间进行上下运动。
具体地,在图58中示出的卡盘松开位置,与驱动杆52朝向前表面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凸轮杆56向右滑动,从而第一支撑轴59位于第一凸轮缝95中的第一水平表面部分95a上,而第二支撑轴60位于第二凸轮缝96中的第二水平表面部分96a上。这将基座单元22降低到卡盘松开位置。
在图59中示出的卡住位置,与驱动杆52朝向后表面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凸轮杆56向左滑动,从而第一支撑轴59位于第一凸轮缝95中的顶表面部分95b上,而第二支撑轴60被定位在第二凸轮缝96中的顶表面部分96b上。这将基座单元22提升到卡住位置。
在图60中示出的中间位置,与驱动杆52朝向后表面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凸轮杆56向左滑动,从而第一支撑轴59位于第一凸轮缝95中的第二水平表面部分95c上,而第二支撑轴60被定位在第二凸轮缝96中的第二水平表面部分96c上。这将基座单元22下降到在卡盘松开位置与卡住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在驱动杆的前表面侧安装有齿条部件101,其可以在相对于驱动杆52的前后方向上滑动预定的行程长度,如图39和图40中所示。齿条101被形成为在齿条部件10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底壳4的底表面部分,安排有形成移动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102,安装到驱动马达102的转轴的蜗轮103,以及将驱动马达的动力从蜗轮传到齿条的齿轮系104,如图35所示。
这样,当齿条部件101通过蜗轮103、齿轮系104和齿条101a被朝向后表面侧缩进时,通过该移动驱动机构,驱动马达102在一个方向上被转动驱动,以与齿条部件101一致地朝向驱动杆52的后表面侧移动和驱动驱动杆52,如图39中所示。另一方面,当齿条部件101通过蜗轮103、齿轮系104和齿条101a被朝向前表面侧缩进时,通过该移动驱动机构,驱动马达102在另一个方向上被转动驱动,以与齿条部件101一致地朝向驱动杆52的前表面侧移动和驱动驱动杆52,如图40中所示。
在底壳4的底表面部分安装有电路底板105,在其上支持有用于驱动和控制各种元件的驱动控制电路,如图36所示。电路底板105通过固定螺丝被安装在底壳4后表面侧的底表面部分上。在底壳4的底表面部分上以及在电路底板105上,安排有形成驱动控制电路的例如IC芯片的电子元件(未示出),用于各种元件的电连接的连接器106,以及用于检测各种元件的操作的检测开关SW1到SW4。
基于来自这些检测开关SW1到SW4的检测信号,当驱动控制电路检测由上述移动驱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杆52的位置时,驱动控制电路通过移动驱动机构驱动控制驱动杆52。
在这些开关中,第一检测开关SW1被安排在底壳4的前表面侧端。第一检测开关SW1通过驱动杆52的前侧端来使切换其开/关状态。另一方面,第二到第四检测开关SW2到SW4以彼此间预定的间隔被并排排列在电路底板9的面对驱动杆52的端沿。这些第二到第四检测开关SW2到SW4的开/关状态由设置在驱动杆52侧表面的凸轮部分107切换,如图37b和图37c所示。
下面解释如上所述构造的盘驱动设备1的具体驱动控制。
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在根据图61中示出的时序图来进行驱动杆52的驱动控制时,如果光盘2已经被插入到适当的位置,那么进行在插入光盘2之前的默认操作。或者,在根据图62中示出的时序图来进行驱动杆52的驱动控制时,进行在插入光盘2之前的默认操作。
当接下来大直径盘2A通过外壳3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时,在根据图63中示出的时序图来进行驱动杆52的驱动控制时,大直径盘2A被载入,如图41到图44所示。
具体地,在大直径盘2A的插入开始状态,如图41所示,通过推动杆76的邻接销76a被推靠在驱动杆52上,驱动杆52被朝向前表面侧弹性加载,以朝向前表面侧对驱动杆52弹性加载。此外,通过推动杆76的凸轮销76b推动驱动杆52的凸轮槽78,驱动杆52受到朝向前表面侧的推力。
在大直径盘2A的载入开始状态,如图42所示,当被大直径盘2A推动的第四转臂49朝向后表面侧转动时,驱动杆52通过联接机构51朝向后表面侧滑动。这时,第三转臂46的凸轮销46b在驱动杆52的凸轮槽80中的运动被禁止。因此,滑动部件92抵抗第一扭转卷簧93a的弹性加载,朝向后表面侧运动。当第三转臂46已经被转动到预定角度位置时,即,当向内拉大直径盘2A已经变得可能时,驱动控制电路检测到驱动杆52已经朝向后表面侧运动预定行程,从而开始在一个方向上的驱动马达102的转动驱动。
在大直径盘2A的居中状态中,如图43所示,在第三转臂46的第三邻接部件48、第四转臂49的第四邻接部件50和第五转臂71的第五邻接部件72之间进行大直径盘2A的居中。然后,大直径盘2A的卡住操作结束,如图51所示。
在该盘驱动设备1中,通过第一卡住操作,基座单元22被提升到卡住位置以将大直径盘2A放到转台23a上。通过第二卡住操作,基座单元22被降低到中间位置,心轴马达24a转动地驱动大直径盘2A,盘被逐步偏移,基座单元22被再次提升到卡住位置,并且大直径盘2A被放到转台23a上。
接下来,在大直径盘2A的记录和/或重放状态中,如图45所示,第三转臂46的第三邻接部件48、第四转臂49的第四邻接部件50和第五转臂71的第五邻接部件72被与大直径盘2A的外缘间隔开。
另一方面,在该盘驱动设备1中,当根据图64中所示的时序图来进行驱动控制时,大直径盘2A被退出,如图46和图47所示。
注意,在退出大直径盘2A时,如图46所示,通过切换支撑轴47在第三转臂46的轴开口46a中的位置,第三转臂46以比载入时更快的时序在离开大直径盘2A外缘的方向上转动。
更具体地说,与驱动杆52朝向前表面侧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该第三转臂46从图56a中所示的状态转变到图56b中所示的状态。这时,通过凸轮销46b在凸轮槽80的向右弯曲部分中的滑动,第三转臂46被逆时钟转动。
当第三转臂表现为图56c中示出的状态时,第三转臂46被邻靠凸轮槽89的倾斜表面的凸轮销44b向左推。这时,支撑轴47穿过与轴开口的大写入字母L的下臂相对应的线性部分。在该点,大直径盘2A的退出成为可能。
当第三转臂表现为图56d中示出的状态时,通过支撑轴47在轴开口46a中的位置被转换到大写入字母L的右侧端,以该位置作为转动中心,第三转臂46被完全打开。
当第三转臂表现为图56e中示出的状态时,在扭转卷簧79的弹性加载下,第三转臂46被转换到大写入字母L的左侧端,以回到在载入开始之前的状态。
这样,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通过完全改变第三转臂46的转动中心,可能防止在退出时,第三转臂46从第二扭转卷簧93b已经伸展的状态被突然打开,从而可能稳定地进行大直径盘2A的退出操作。
另一方面,与大直径盘2A的情况一样,如果小直径盘2B通过外壳3的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在根据图63中示出的时序图来进行驱动杆52的驱动控制时,进行小直径盘2B的载入操作,如图48到图52所示。
具体地,在小直径盘2B的插入开始状态,如图48所示,通过推动杆76的邻接销76a被推靠在驱动杆52上,驱动杆52被朝向驱动杆52的前表面侧弹性加载。另一方面,通过推动杆76的凸轮销76b推动驱动杆52的凸轮槽78,驱动杆52受到朝向驱动杆52的前侧作用的推力。
在小直径盘2B的载入开始状态,如图49所示,当被小直径盘2B推动的第四转臂49朝向后表面侧转动时,驱动杆52通过联接机构81朝向后表面侧滑动。驱动控制电路检测到驱动杆52已经朝向后表面侧运动预定行程,在一个方向上的驱动马达102的转动驱动开始。通过使第三邻接部件48被推靠在小直径盘2B的外缘,第三转臂46在向内缩进小直径盘2B的方向上转动。
然后,在小直径盘2B的居中状态中,如图50所示,在设置在第一转臂35的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上的后表面侧卷轴73b、设置在第二转臂36的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上的后表面侧卷轴73b、第四转臂49的第四邻接部件50与第五转臂71的第五邻接部件72之间进行小直径盘2B的居中操作。这结束了小直径盘2B的卡住操作,如图51所示。
在该盘驱动设备1中,通过第一卡住操作,基座单元22被提升到卡住位置以将小直径盘2B放到转台23a上。通过第二卡住操作,基座单元22被降低到中间位置,心轴马达24a转动地驱动小直径盘2B,盘被逐步偏移,基座单元22被再次提升到卡住位置,并且小直径盘2B被放到转台23a上。
接下来,在小直径盘2B的记录和/或重放状态中,如图52所示,设置在第一转臂35的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38上的后表面侧卷轴73b、设置在第二转臂36的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40上的后表面侧卷轴73b以及第五转臂71的第五邻接部件72被与小直径盘2B的外缘间隔开。
另一方面,在该盘驱动设备1中,当根据图65中所示的时序图来进行驱动控制时,小直径盘2B被退出,如图53和图54所示。
具体地,在小直径盘2B的退出状态中,如图53所示,当驱动杆52朝向后侧滑动时,第四转臂49通过联接机构81朝向前侧转动。推动杆76的邻接销76a被邻靠在驱动杆52上,以给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弹性加载。这使得小直径盘2B能够被有力地退出,如图54所示。
同时,在该盘驱动设备1中,如果小直径盘2B从盘插入/退出开口的朝向第一转臂35偏离的位置被插入,那么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通过联接机构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被转动。但是,在引导缝45中滑动的第二支撑轴由向左弯曲的弯曲部分45a制动,使得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彼此远离方向上的转动被限制,从而禁止小直径盘2B的进一步插入。
这样,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可能防止不正确地进行小直径盘2B的载入。
同时,在小直径盘2B从盘插入/退出开口的朝向第二转臂36偏离的位置被插入,那么驱动马达102在一个方向上的转动驱动在较早的时间开始。因此,不会存在与小直径盘2B朝向第一转臂35的偏离相关的问题。
同时,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驱动杆朝向后侧的驱动可以在驱动杆52已朝向后表面侧滑动相同行程距离的时间点开始,而不管插入的盘是大直径盘2A还是小直径盘2B。因此,随后可能通过相同的系列控制来驱动驱动杆52,使得结构可以被简化,而不需要为具有不同外径的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提供单独的检测开关。
现在参照图66和图67,盘驱动设备1包括在底壳4的前侧的第一盘引导机构108,用于在光盘2的插入角度的调整下,引导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以及,挡门打开/关闭机构109,用于防止光盘2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到外壳3内部。
现在参照图66到图68,第一盘引导机构108包括插入引导杆110,其与基座单元22通过基座提升机构55的竖直运动同步地被提升和降低。由与光盘2只是稍有摩擦的树脂部件形成的该插入引导杆110,被沿着光盘2的插入方向安排,并且通过使在其近端的支撑轴111与设置在马达外壳112后侧的轴承113配合而被支持以转动。在插入引导杆110的上表面部分上,被形成沿着盘插入/退出开口19延伸的水平引导件110a,形成为朝前表面侧突出,以处理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由推动件114推动的、设置到基座部件27的推动件110b,在插入引导杆110的后表面上突出地形成。
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件110a的下表面,与由马达外壳112后表面支持的扭转棒115的末端配合。通过扭转卷簧116引入的、安装到马达外壳112的该扭转棒115,在扭转卷簧116的弹性加载力下,分别使其一端和另一端向上和向下弯曲。
通过该第一盘引导机构108,在基座单元27处于卡盘松开位置时,通过由基座单元27的推动件114将插入引导杆110的推动件110b向下推,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件110a可以被提升到调整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的插入角度的位置,如图70a所示。相反地,在基座单元27处于中间位置时,通过释放基座单元27的推动件114对插入引导杆110的推动件110b的压力,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件110a可以被下降到与装在转台23a上的光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间隔开的位置,如图70b所示。
这样,通过该盘驱动设备,其中,与通过基座提升机构55来提升/降低基座部件27在操作上相关联地,第二盘引导机构108提升和降低插入引导杆110,通过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件110a对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来插入光盘2(外径不同的大直径盘2A或小直径盘2B)的角度的调整,可能防止盘2的信号记录表面被接触从而被毁坏。具体来说,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件110a具有沿着盘插入/退出开口19的横向加长的形状,因此不仅能够处理大直径盘2A,而且能够处理外径比大直径盘2A小的小直径盘2B。
现在参照图66、67和69,挡门打开/关闭机构109包括挡门部件117,其与通过第一盘引导机构108的插入引导杆110的提升/降低运动同步地被提升/降低。该挡门部件117为基本上平面的形状,并且通过使其后表面与形成于底壳4前表面上的竖直缝118配合,而被支持以在上下方向上滑动。挡门部件117的侧表面设置有沿着盘插入/退出开口19延伸的成对的挡门件117a,用于处理大直径盘2A和小直径盘2B。挡门部件117使其后表面由扭转棒115的相对端支持。这使挡门部件117保持向下。
挡门部件117可以与通过第一盘引导机构108的插入引导杆110的提升/降低运动在时间上相关地,在关闭通过盘插入/退出开口19插入光盘2的路径的关闭位置与打开通过盘插入/退出开口19插入光盘2的路径的打开位置之间被提升/降低。
具体地,通过该挡门打开/关闭机构109,在基座部件27处于卡盘松开位置时,挡门部件117可以被降低到打开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引入光盘2的路径的打开位置,如图70a所示。另一方面,通过该挡门打开/关闭机构109,如果基座部件27处于中间位置,并且插入引导杆110被提升,那么由马达外壳112支持的扭转棒115被围绕其轴转动,以提升挡门部件117,如图70b所示。这使得挡门部件117能够被提升到关闭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引入的光盘2的路径的关闭位置。
这样,通过该盘驱动设备,可能防止大直径盘2A或小直径盘2B在其中光盘2已经被放在转台23a的状态下,被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引入到外壳3内部。具体地说,挡门部件117的成对的挡门件117a包括沿着盘插入/退出开口19延伸的翼形部分,所以可能防止小直径盘2B经由在挡门部件117与盘插入/退出开口19之间限定的间距被引入。
现在参照图66、67和71,盘驱动设备1包括第二盘引导机构118,用于通过将小直径盘2B的高度控制为可以邻靠在第四转臂49的第四邻接部件50上的高度,将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小直径盘2B引导到外壳3内部。
该第二盘引导机构118包括在第四转臂49末端附近的引导杆119,其可以与通过基座提升机构55的基座单元22的提升/降低运动同步地被提升/降低。该引导杆119由与光盘2稍有摩擦的树脂部件形成,并且被安排为沿着小直径盘2B的插入方向延伸。此外,引导杆由设置在末端的支持轴119a转动地支持,与设置在底壳4底表面部分的支承部件120的支承部分120a配合。
在引导杆119的末端,形成有朝向驱动杆52突出的引导销119b。另一方面,驱动杆52设置有凸轮121,其适于与引导销119b有滑动接触,如图39b和图39c所示。在引导杆119的近侧,形成有从前侧朝向后侧延伸的弹性件119c。弹性件119c的末端由支承部件120的止动部分120b保持。因此,引导杆119的末端在弹性件119c的弹力下被向下弹性加载。
在引导杆119的前表面侧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盘引导部分119d,用于将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小直径盘2B引导到第四转臂49的第四邻接部件50上。在引导杆119的后表面侧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臂引导单元119e,用于在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将小直径盘2B退出到外壳3外部时,通过在其高度方向上调整第四转臂49,来将第四转臂49从后表面侧朝向前表面侧引导。这使得能够避免当第四转臂49被从后表面侧朝向前表面侧转动时,第四转臂49的第四邻接部件50与转台23a的配合突起28a的碰撞。
当驱动杆52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时,引导销119b在凸轮121的上表面上滑动,由此引导杆119可以在于高度方向上调整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小直径盘2B的引导位置与从安装在转台23a的小直径盘2B的下表面缩进的缩进位置之间被提升或降低。
这样,通过该盘驱动设备,位于第四转臂49末端附近的第二引导杆,能够在小直径盘2B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时,将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小直径盘2B引导到外壳3内部,因为第二引导杆将小直径盘2B调整到可以被邻靠在第四转臂49的第四邻接部件50上的高度,从而使得能够进行小直径盘2B的随后正确而可靠的载入。
注意,插入引导杆110位于第二转臂36的末端附近,并且具有类似于引导杆119的功能,即,通过将光盘2的高度调整到可以被邻靠在第四转臂49的第四邻接部件50上的高度,来将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引导到外壳3内部的功能。
上述的盘驱动设备1可以设置有加强卷边130,用于增加顶盖5的顶板部分5a的刚度,如图72所示。该卷边130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朝向外壳3的内部稍微突出,而其相反侧凹进,如图73所示。卷边130设置在顶板部分的主表面的、排除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运动范围的区域中,具体地,处于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的主表面位于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之间的区域中。
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在位于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主表面之间的区域中转动。这样,通过该盘驱动设备1,可以在顶板部分的主表面的、排除第一转臂35和第二转臂36的运动范围的区域中,保持用于增加顶盖5的顶板部分5a的刚度的足够大小和高度的加强卷边130。
通过如上所述的该盘驱动设备1,可以保持顶盖5的足够刚度,使得即使在为了减小整个设备的大小和重量而减小顶盖5的厚度和重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光盘2的卡住操作的操作可靠性。
本发明不限于盘驱动设备1的上述构造,并且可以例如是在图74中作为示例示出的盘驱动设备200。在下面的解释中,与盘驱动设备1的那些部件或元件相同的部分将不做解释,并且在附图中由相同的标号表示。
该盘驱动设备200包括取代盘传送机构34的盘传送机构201,如图33所示。该盘传送机构201包括可在平行于光盘2主表面的平面内滑动的第一滑动板202和第二滑动板203,作为可在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的主表面之间运动的支撑部件。
第一滑动板202和第二滑动板203被安排在盘承载单元23的两侧,并且支撑在支撑板204上,设置在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上,以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即在由图74中的箭头E指示的方向上滑动。另一方面,支撑板204被支撑在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顶板部分5a的主表面上,以在光盘2的插入/退出方向上,即在与图74中箭头E的方向垂直的、由箭头F指示的方向上滑动。
在第一滑动板202和第二滑动板203的主表面上,面对盘承载单元23,安装有第一转臂205和第二转臂206,以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即在由图74中的箭头G和H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在第一转臂205的两端以及在第二转臂206的两端,安装有朝向下边突出的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207a、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207b、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208a和第二后表面侧邻接部件208b,使得这些邻接部件将被邻靠在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的外缘。
在上述的盘驱动设备200中,当第一滑动板202和第二滑动板203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滑动时,第一转臂205和第二转臂206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转动,从而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光盘2,一方面被夹在第一前表面侧邻接部件207a与第一后表面侧邻接部件207b之间,另一方面被夹在第二前表面侧邻接部件208a和第二后表面侧邻接部件208b之间。支撑板204在这种状态下滑到盘承载位置,从而执行将光盘2缩进到盘承载位置的载入操作。通过该盘驱动设备200,执行将光盘2固定到盘承载位置的居中操作,所以光盘2被朝内缩进到盘承载位置。另一方面,通过该盘驱动设备200,通过将上述操作反过来,光盘2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退出到外壳3外部。载入、居中和退出光盘2的这些操作可以应用于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即直径为12cm的大直径盘2A和直径为8cm的小直径盘2B。
通过该盘驱动设备200,与盘驱动设备1类似地,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2A、2B的载入、居中和退出操作,可以以足够的稳定性进行,而不会受基座部件27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引入的光盘2之间间隙的影响。此外,整个设备可以在大小和厚度上被进一步减小。
本发明不限于用于安装在上述笔记本个人电脑上的吸入式盘驱动设备1或200的盘驱动设备,而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用于记录和/重放光盘的信息信号的盘驱动设备。
本发明要求在2003年12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408087,这里通过引用将其全文包括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盘驱动设备,包括外壳,在其前表面上具有盘插入/退出开口;基座单元,包括盘承载单元,在其上承载有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到所述外壳内部的光盘;盘转动和驱动机构,用于转动和驱动安装在所述盘承载单元上的光盘;光学拾取头,用于写入和/或读出被所述盘转动和驱动机构转动和驱动的光盘的信号;以及光学拾取头进给单元,用于穿过光盘的内缘和外缘进给光学拾取头;所述盘承载单元、盘转动和驱动机构、光学拾取头和光学拾取头进给单元被形成为与基座部件为一体;以及盘传送机构,用于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插入/退出所述光盘的盘插入/退出位置与将所述光盘装在所述盘承载单元上的盘载入位置之间传送所述光盘;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在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所述外壳的主表面与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光盘的主表面之间运动的多个支撑部件;所述多个支撑部件包括可以被邻靠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光盘的外缘的邻接部分,并且在所述光盘的外缘被夹在所述邻接部分之间时,执行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将所述光盘缩进到所述外壳内部的载入操作、将所述光盘定位在所述盘承载位置的居中操作、以及通过所述插入/退出开口将所述光盘退出到所述外壳外部的退出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件能够处理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是直径为12cm的大直径盘和直径为8cm的小直径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邻接件被设置以从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所述支撑部件的主表面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邻接件是被安装以在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所述支撑部件的主表面上转动的卷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邻接件包括在其末端的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邻接件由比所述光盘的材料更软的树脂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件由金属片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通过使所述邻接部分形成在其末端,并通过使近端部分被支撑以转动,所述支撑部件是可在平行于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光盘的主表面的平面内转动的转动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所述外壳的主表面设置有引导部件,用于通过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所述转动部件的末端来引导所述转动部件的末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转动部件的末端被配合在形成于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外壳的主表面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的引导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所述外壳的主表面设置有工作窗,用于在所述引导槽中配合所述转动部件的末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支撑部件是安排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盘承载单元的左右两侧的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通过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动部件的近端被定位为比所述盘承载单元更靠近后表面侧,被转动地支撑,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动部件的末端被定位为比所述盘承载单元更靠近前表面侧,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动部件可以在平行于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光盘的主表面的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包括可以被邻靠在大直径光盘和小直径光盘的外缘的多个邻接部分;所述大直径光盘和小直径光盘被夹在所述邻接部分的内侧之间,以通过居中所述光盘的方式,将所述光盘定位在所述盘承载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被形成为基本上平板形的底壳,和靠近所述底壳的上部开口的顶板;在所述顶板的前表面侧安装有引导部件,用于通过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的末端,来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引导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转动部件的末端被配合在形成于所述顶板与引导部件之间的引导槽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末端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件的末端配合在所述引导槽中的工作窗,被形成在所述顶板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形成为扁盒形状的底壳,以及关闭形成在所述底壳中的所述开口的顶板,并且其中在所述顶板的排除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范围的区域中,设置用于增加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所述顶板的主表面的刚度的加强卷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卷边设置在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第二转动部件之间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位置之前和之后的所述顶板的区域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件是可滑动地支持在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所述外壳的主表面上的滑动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用于提升/降低所述基座的基座提升机构,所述基座提升机构在将位于所述盘承载位置的所述光盘装在所述盘承载单元上的卡住位置,与将所述光盘从所述盘承载单元上松开的卡盘松开位置之间,提升/降低所述基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承载单元包括由所述盘转动和驱动机构转动地驱动的转台,形成在所述转台中间、用于与所述中间开口配合的配合突起,以及用于保持由所述配合突起配合的所述光盘的中间开口的边缘的多个止动爪;所述外壳在其面对所述盘承载单元的主表面上包括开口和邻接突起,在卡住操作过程中所述配合突起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到外面,作为所述开口的升高缘所述邻接突起朝向所述盘承载单元延伸;所述基座提升机构这样操作使得,当所述基座被提高到所述卡住位置时,所述配合突起进入位于盘承载位置的所述光盘的所述中间开口,以向盘的中间开口的边缘推靠邻接突起,从而将所述配合突起配合到所述光盘的所述中间开口中,通过进行将光盘装到所述盘承载单元上的卡住操作,使止动爪保持光盘的中间开口的边缘,来将所述光盘固定在所述转台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升起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表面部分上,用于从盘承载单元的附近向上突出;所述基座提升机构这样操作使得,当所述基座被降低到所述卡盘松开位置时,所述升起部件的末端被邻靠在装在所述盘承载单元上的所述光盘内缘侧的非记录区上,从而通过进行卡盘松开操作以提升所述光盘,以将所述光盘从盘承载单元上松开。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在所述基座提升机构将所述基座保持在位于所述卡住位置与卡盘松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进行对所述光盘的信号记录和/或重放操作。
24.一种盘驱动设备,包括外壳,在前表面上具有盘插入/退出开口,用于插入具有不同外径的光盘,即大直径光盘和小直径光盘;基座,包括盘承载单元,在其上承载有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到所述外壳内部的所述光盘;盘转动和驱动机构,用于转动和驱动安装在所述盘承载单元上的光盘;光学拾取头,用于写入和/或读出被所述盘转动和驱动机构转动和驱动的光盘的信号;以及光学拾取头进给单元,用于穿过光盘的内缘和外缘进给光学拾取头;所述盘承载单元、盘转动和驱动机构、所述光学拾取头和光学拾取头进给单元被形成为与基座部件为一体;以及盘传送机构,用于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插入/退出所述光盘的盘插入/退出位置与将所述光盘装在所述盘承载单元上的盘载入位置之间传送具有不同外径的所述光盘;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安排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盘承载单元的左右两侧的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通过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动部件的近端被定位为比所述盘承载单元更靠近后表面侧,被转动地支撑,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动部件的末端被定位为比所述盘承载单元更靠近前表面侧,在平行于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光盘的主表面的平面内、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包括可以被邻靠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所述大直径光盘和小直径光盘的外缘的多个邻接部分;其中当所述大直径光盘和小直径光盘被夹在所述邻接部分的内侧之间时,所述光盘的中间开口和所述盘承载单元的中间部分在垂直于光盘主表面的方向上是彼此对齐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大直径光具有盘12cm的直径,所述小直径光盘具有8cm的直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邻接部分中的三个或更多个被设置在如下位置中的至少三个位置处,所述如下位置即,在位于所述盘承载单元前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中的位置,在位于所述盘承载单元后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中的位置,在位于所述盘承载单元前的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中的位置,以及在位于所述盘承载单元后的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中的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被安排为基本上对称地位于所述盘承载单元的两侧。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转动中心与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中心一致。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联锁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操作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的操作联锁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经由所述联锁机构被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联锁机构包括互连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使一端由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的近端转动地支持;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使另一端由配合在引导缝中的支撑轴转动地支持,所述引导缝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中心、朝向前表面侧设置,以形成伸缩式结构;通过所述支持轴在所述引导缝的前后方向上的滑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在相对于彼此的相反方向上被转动。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引导缝是被形成为沿所述光盘的插入/退出方向延伸的加长开口;在所述加长开口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弯曲部分以在向左和向右方向中的一个上延伸;其中在小直径光盘从朝向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的向左和向右方向中的另一个偏移的位置被插入的情况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通过所述联锁机构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被转动,但是,所述支撑轴由所述弯曲部分制动,以禁止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的转动,从而防止所述小直径光盘的进一步插入。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用于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给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弹性加载的弹性加载装置;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包括分别位于其末端的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所述光盘的外缘夹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邻接部分之间;当盘的中心位于比互连所述第一和第二邻接部分的直线更靠近后表面侧时,所述光盘在所述弹性加载装置的弹性加载力下,在通过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缩进所述外壳内部的方向上被推动;当盘的中心位于比互连所述第一和第二邻接部分的直线更靠近前表面侧时,所述光盘在所述弹性加载装置的弹性加载力下,在通过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退到所述外壳外部的方向上被推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传送机构这样操作使得,当所述光盘通过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到所述外壳内部时,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将光盘的外缘保持在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被邻靠在光盘的外缘的后表面侧,在这种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抵抗所述弹性加载装置的弹性加载、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被转动,使得在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已经沿着所述光盘的外缘从后表面侧转到前表面侧之后,所述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被邻靠在光盘的外缘的前表面侧,在这种状态下,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所述弹性加载装置的弹性加载下、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被转动,从而所述光盘通过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缩进到所述外壳内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用于帮助载入操作的载入帮助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载入帮助装置包括安排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盘承载单元的左侧和右侧两侧中的一个上的第三转动部件;所述第三转动部件的近端,被定位于比盘承载单元更靠近前表面侧,其被转动地支撑;所述第三转动部件的末端,在与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光盘的主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摆动;所述第三转动部件包括,在其末端的、推靠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光盘的外缘上的第三邻接部分;当所述第三邻接部分被邻靠在所述光盘外缘的后表面侧时,所述第三转动部件朝向后表面侧转动,使得光盘在通过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缩进到所述外壳内部的方向上被推动,直到至少盘的中心位于比互连所述第一和第二邻接部分的直线更靠近后表面侧。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退出帮助装置,用于帮助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将所述光盘退出所述外壳外部的操作。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退出帮助装置包括安排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盘承载单元的左侧和右侧两侧中的一个上的第四转动部件;所述第四转动部件的近端,被定位于比盘承载单元更靠近后表面侧,其被转动地支撑;所述第四转动部件的末端,在与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引入的光盘的主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摆动;所述第四转动部件包括,在其末端的、推靠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光盘的外缘上的第四邻接部分;处于被推靠在所述光盘外缘的后表面侧状态下的所述第四转动部件被朝向前表面侧转动,使得光盘在通过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退出到所述外壳外部的方向上被推动,直到至少盘的中心位于比互连所述第一和第二邻接部分的直线更靠近前表面侧。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传送机构这样操作使得,当所述第四邻接部分被邻靠在处于盘承载位置的光盘的外缘的后表面侧时,以及当所述第四邻接部分朝向前表面侧被转动时,所述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被邻靠在光盘外缘的前表面侧,在这种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抵抗所述弹性加载装置的弹性加载、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被转动,使得在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已经沿着所述光盘的外缘从前表面侧转到后表面侧之后,沿着所述光盘的外缘,所述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被邻靠在光盘的外缘的后表面侧,在这种状态下,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所述弹性加载装置的弹性加载下、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被转动,从而所述光盘通过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退出到所述外壳外部。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邻接部分和第二邻接部分每一个都设置有一对卷轴,被安装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的末端上转动。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退出帮助装置包括被安装以在所述第四转动部件的相对侧转动的第五转动部件,其位置更靠近后表面侧而非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中的一个的盘承载单元,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五转动部件的外缘上的、与所述外壳内安排的内部齿轮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五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转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在与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光盘的主表面平行的平面内被转动;所述第五转动部件包括推靠在经由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被插入的光盘的外缘上的第五邻接部分;处于被推靠在所述光盘的外缘的后表面侧状态下的所述第五转动部件被朝向前表面侧转动,使得光盘在通过所述盘插入/退出开口退出到所述外壳外部的方向上被推动,直到至少盘的中心开口位于比互连所述第一和第二邻接部分的直线更靠近前表面侧。
4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包括驱动杆,其被安排在所述外壳的底表面部分上,以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以及驱动机构,用于移动和驱动所述驱动杆;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驱动杆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被转动。
42.根据权利要求30或4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凸轮杆,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驱动杆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所述凸轮杆沿着所述基座的后侧表面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所述凸轮杆包括被定位为比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更靠近前表面侧;其中在所述大直径光盘被插入的情况下,与由所述驱动机构引起的所述驱动杆和所述凸轮杆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所述支撑轴由所述第二凸轮配合并且在所述引导缝中滑动,从而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与大直径光盘一致地被转动;并且其中在所述小直径光盘被插入的情况下,与由所述驱动机构引起的所述驱动杆和所述凸轮杆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所述支撑轴由所述第二凸轮配合并且在所述引导缝中滑动,从而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在朝向和远离彼此的方向上与小直径光盘一致地被转动。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滑动部件和扭转卷簧,所述滑动部件安装在所述驱动杆的后表面侧,以在所述驱动杆的前后方向上滑动,所述扭转卷簧使其后表面侧端由所述滑动部件保持,并使其前表面侧端由所述驱动杆保持。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传送机构包括推动部件和弹性加载装置,所述推动部件在推靠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中的一个的邻接位置和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间隔开的后退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弹性加载装置用于在所述推动部件被邻靠在所述一个转动部件上时,在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动部件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上给所述推动部件弹性加载;并且其中所述推动部件包括配合在凸轮槽中的凸轮销,所述凸轮槽形成于所述驱动杆的上表面部分中;在所述驱动杆被滑到后表面侧端时,与由所述驱动机构引起的所述驱动杆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使所述凸轮销在所述凸轮槽中滑动,所述推动部件抵抗所述弹性加载装置的弹性加载,被转到所述后退位置。
45.根据权利要求35或4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使其近端由支撑轴转动地支持,并且包括由所述支撑轴通过的基本上为L形的轴开口,以及配合在形成于所述驱动杆上表面部分的凸轮槽中的凸轮销;与由所述驱动机构引起的所述驱动杆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所述第三转动部件被转动,当所述凸轮销在所述凸轮槽中滑动时,所述第三转动部件的转动中心根据支撑轴在所述支撑开口中的位置而改变。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载入帮助装置包括弹性加载装置,用于在转动方向上给所述第三转动部件弹性加载,所述弹性加载装置与由所述驱动机构引起的所述驱动杆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改变给所述第三转动部件弹性加载的弹性加载力的方向。
47.根据权利要求37或4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退出帮助装置包括连接机构,用于互连所述第四转动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并且其中与由所述驱动机构引起的所述驱动杆的滑动在操作上相关联地,所述第四转动部件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被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处理具有不同外径的盘的超薄吸入式盘驱动设备。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盘2的外缘,被保持在一对转臂35、36之间,所述转臂35、36在面对盘承载单元23的设备的主表面与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被插入的盘2的主表面之间被转动地驱动。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将盘2缩进到外壳3内部的载入操作,将盘2固定在盘承载单元23上的居中操作,以及经由盘插入/退出开口19将盘2退出到外壳3外部的退出操作。
文档编号G11B17/022GK1627408SQ20041010014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5日
发明者山本一幸, 熊谷秀昭, 山田孝, 间宫敏夫, 青山隆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