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及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624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及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CD或DVD等的盘状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或读取的光盘装置,尤其是涉及可从外部直接插入或直接排出光盘的所谓吸入式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盘装置多采用将光盘放置在托盘或转盘上、将该托盘或转盘安装在装置本体内的装载方式。
但是,在这样的装载方式中,托盘或转盘所需要的空间成为使光盘装置本体薄型化的限制。
另一方面,对吸入式的光盘装置提出有以下方案,即,使输送辊与光盘面抵接、吸入光盘的方式(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7-220353号公报但是,在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入方式中,由于使用比光盘直径长的输送辊,因此,必须加大装置的宽度,并且,由于该输送辊的存在还导致厚度的增加。
因此,在这样的吸入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实现光盘装置本体的薄型化和小型化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实现薄型化和小型化的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和光盘装置。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和光盘装置,该装卡方法和光盘装置在使横臂倾斜下降的情况下、可确保插入光盘时很难充分确保的光盘下面与横臂之间的间隙。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和光盘装置,该装卡方法和光盘装置在将光盘装卡后,通过不使光盘的位置限制部件动作地使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可以不使用使位置限制部件退避的连杆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一种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通过设置在基座本体上的横臂保持主轴电动机和拾波器,在横臂的一端侧设置滑动机构,在滑动机构上具有使横臂的一端侧与基座本体接近分离的凸轮机构,和使横臂向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移动的滑动凸轮机构,通过固定凸轮将横臂的另一端侧支撑在基座本体上,通过滑动凸轮机构使横臂向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移动,这样,通过固定凸轮使横臂的另一端侧与基座本体接近分离,该装卡方法具有第一步骤,通过使横臂向固定凸轮的方向移动,使横臂的另一端侧向离开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第二步骤,在第一步骤之后,通过使横臂的一端侧向离开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使光盘与主轴电动机的轴毂嵌合;第三步骤,在第二步骤之后,使横臂的一端侧向接近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第一步骤使横臂的另一端侧离开基座本体后,在第二步骤中,通过使横臂的另一端侧离开基座本体来进行装卡,这样,与仅使横臂的一端侧离开本体、进行装卡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充分确保使横臂下降的情况下的光盘插入时的光盘下面与横臂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以实现机箱外壳的薄型化。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中,在第二步骤之后,通过使横臂向固定凸轮的方向移动,使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光盘装卡后,通过不使光盘的位置限制部件动作地使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可以不使用使位置限制部件退避的连杆机构。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具有第一步骤,通过使横臂向水平方向移动,使横臂的另一端侧向离开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第二步骤,在第一步骤之后,通过使横臂的一端侧向离开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使光盘与主轴电动机的轴毂嵌合;第三步骤,在第二步骤之后,使横臂的一端侧向接近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第一步骤使横臂的另一端侧离开基座本体后,在第二步骤中,通过使横臂的另一端侧离开基座本体来进行装卡,这样,与只使横臂的一端侧离开本体进行装卡时相比较,可以充分确保使横臂下降的情况下的光盘插入时的光盘下面与横臂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以实现机箱外壳的薄型化。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中,在第二步骤之后,通过使横臂向水平方向移动,使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光盘装卡后,通过不使光盘的位置限制部件动作而使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可以不使用使位置限制部件退避的连杆机构。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通过设置在基座本体上的横臂保持主轴电动机和拾波器,在横臂的一端侧设置滑动机构,在滑动机构上具有使横臂的一端侧与基座本体接近分离的凸轮机构、和使横臂向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移动的滑动凸轮机构,利用固定凸轮将横臂的另一端侧支撑在基座本体上,利用滑动凸轮机构使横臂移动,通过固定凸轮使横臂的另一端侧与基座本体接近分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横臂的另一端侧离开基座本体后,通过使横臂的另一端侧离开基座本体可进行装卡。因此,与只使横臂的一端侧离开本体进行装卡时相比较,可以充分确保使横臂下降的情况下的光盘插入时的光盘下面与横臂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以实现机箱外壳的薄型化。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在第五实施方式所述的光盘装置中,通过利用滑动凸轮机构使横臂移动,使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装卡光盘后,由于不使光盘的位置限制部件动作地使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因此,无须使用使位置限制部件退避的连杆机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该光盘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该光盘装置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从光盘的装卡动作开始起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该状态下的主要部位的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起进一步经过第二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该状态下的主要部位的侧剖视图。
图9是表示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起进一步经过第三规定时间、横臂的最高上升状态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该状态下的主要部位的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从图10的状态起进一步经过第四规定时间、光盘的记录读取状态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该状态下的主要部位的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该光盘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侧剖视图,图3是表示该光盘装置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该机箱外壳的前面安装挡板(ベゼル)。并且,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是从设置在挡板上的光盘插入口直接插入光盘的吸入式的光盘装置。
在基座本体10的前侧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11。在基座本体10上设置横臂30。
横臂30保持主轴电动机31A、拾波器32以及移动拾波器32的驱动装置33。在主轴电动机31A的转动轴上具有保持光盘的轴毂31B。主轴电动机31A设置在横臂30的一端侧,并且,拾波器32在待机或装卡状态下被设置在横臂30的另一端侧。拾波器32可从横臂30的一端侧移动到另一端侧。驱动装置33具有驱动电动机、一对使拾波器32滑动的导轨、将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向拾波器32传递的齿轮机构,一对导轨以连接横臂30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方式设置在拾波器32的两侧部。
在横臂30上,主轴电动机31A位于基座本体10的中央部,并且,拾波器32的往复移动范围位于主轴电动机31A的光盘插入口11侧,并且,拾波器32的往复移动方向与光盘的插入方向不同。在此,拾波器32的往复移动方向与光盘的插入方向形成40~45度的角度。
横臂30通过一对固定凸轮34A、34B被支撑在基座本体10上。一对固定凸轮34A、34B设置在比主轴电动机31A的位置更靠拾波器32侧,最好设置在比拾波器32的待机位置更靠光盘插入口11侧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凸轮34A设置在光盘插入口11的内侧附近的中央部,固定凸轮34B设置在光盘插入口11的内侧附近的一端侧。固定凸轮34A、34B由向光盘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规定长度的槽形成,该槽的光盘插入口11侧的一端侧端部比另一端侧端部只从基座本体10离开第一Y轴距离。设置在横轴30上的凸轮销35A、35B通过在该固定凸轮34A、34B的槽内滑动,可使横臂30向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X轴方向)变位,同时,向与基座本体10接近、离开的方向(Z轴方向)变位。
以下,就使该横臂30动作的主滑动件40和副滑动件50进行说明。
主滑动件40和副滑动件50设置在主轴电动机31A的侧方。主滑动件40其一端设置在机箱本体10的前面侧的方向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机箱本体10的后面侧的方向上。并且,副滑动件50设置在与主滑动件40正交的方向上。
使横臂30变位的凸轮机构由滑动凸轮机构51和升降凸轮机构52构成,设置在副滑动件50上。滑动凸轮机构51由向副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规定长度的槽形成,该槽从其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到另一端侧端部逐级地接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X轴方向)。设置在横臂30上的滑动销53通过在该滑动凸轮机构51的槽内滑动,可以使横臂30向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X轴方向)变位。并且,升降凸轮机构52由向副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规定长度的槽形成,该槽从其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到另一端侧端部逐级地改变与基座本体10的距离(Z轴距离)。设置在横臂30上的升降销54通过在该升降凸轮机构52的槽内滑动,可使横臂30向与基座本体10接近、离开的方向(Z轴方向)变位。
在主滑动件40的一端侧设置有负载电动机(无图示)。并且该负载电动机的驱动轴与主滑动件40的一端侧通过齿轮机构(无图示)连接。
通过该负载电动机的驱动,可使主滑动件40向长度方向(X轴方向)滑动。并且,主滑动件40通过凸轮杆70与副滑动件50连接。
凸轮杆70具有转动支点71,利用销72与设置在主滑动件40上的凸轮槽41卡合,利用销74与设置在副滑动件50上的凸轮槽卡合。
该凸轮杆70具有以下功能,即,与主滑动件40的移动联动,使副滑动件50移动,通过副滑动件50的移动使滑动凸轮机构51和升降凸轮机构52动作,使横臂30变位。
另外,横臂30还通过一对固定凸轮36A、36B被支撑在基座本体10上。一对固定凸轮36A、36B设置在固定凸轮34A、34B和副滑动件50之间,最好设置在固定凸轮34A、34B和副滑动件50的中间位置。固定凸轮36A、36B由与固定凸轮34A、34B同样结构的规定长度的槽形成。设置在横臂30上的凸轮销37A、37B通过在该固定凸轮36A、36B的槽内滑动,可使横臂30向光盘的插入方向变位,同时,可向与基座本体10接近、离开的方向变位。
以上说明的横臂30、固定凸轮34A、34B、36A、36B、主滑动件40、副滑动件50以及负载电动机都设置在基座本体10上,在这些部件与盖体130之间形成光盘插入空间。
以下就支撑光盘的引导部件和使光盘动作的杆部件进行说明。
在基座本体10的光盘插入口11附近的一端侧设置规定长度的第一光盘引导件(无图示)。该第一光盘引导件从光盘插入方向看的剖面具有 字形的槽。通过该槽支撑光盘。
另一方面,在基座本体10的光盘插入口11附近的另一端侧设置引入杆80,在该引入杆80的可动侧端部具有第二光盘引导件81。第二光盘引导件81由圆筒形的辊构成,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引入杆80的可动侧端部。并且,在第二光盘引导件81的辊外周上形成槽,通过该槽支撑光盘。
对于引入杆80,以使其可动侧端部在比固定侧端部更靠近光盘插入口11侧进行动作的方式配置,在固定侧端部具有转动支点82。并且,在引入杆80的可动侧端部和固定侧端部之间设置规定长度的第三光盘引导件84。并且,引入杆80具有销85,通过该销85在主滑动件40的凸轮槽42内滑动,引入杆80进行动作。即,引入杆80随着主滑动件40的移动,以第二光盘引导件8l与主轴电动机31A接近、离开的方式进行动作。
并且,在基座本体10上设置排出杆100。在该排出杆100的一端侧的可动侧端部设置引导件101。并且,在排出杆100的另一端侧设置转动支点102。另外,排出杆100通过销103和凸轮槽43与主滑动件40的动作联动地进行动作。
并且,在与基座本体10的排出杆100相对的一侧设置排出杆110。在该排出杆110的一端侧的可动侧端部设置引导件111。并且,在排出杆110的另一端侧设置转动支点112。另外,排出杆110与排出杆100的动作同样地进行动作。
另一方面,在基座本体10的后侧设置固定销120。通过该固定销120限制装载或装卡光盘时的光盘的位置。
如图2所示,机箱外壳由基座本体10和盖体130构成,在盖体130的中央部设置开口部132。该开口部132是半径比光盘的中心孔大的圆形开口。因此,是比与光盘的中心孔嵌合的主轴电动机31A的轴毂31B大的开口。
在开口部132的外周部形成向基座本体10侧突出的减径部133。
在盖体130的整个内周面涂敷配有氨基甲酸乙酯空心颗粒的氟类涂层。另外,也可只对减径部133与光盘接触的面进行涂敷。涂层材料最好使用以下涂层材料,即,向空心颗粒直径为20微米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中配制对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的配制比为5%的氟和对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的配制比为1.0~1.5%的硅。并且,涂层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好为0.2~0.6,为0.55或0.55以下则更好。
以下,利用图1至图15就横臂30的动作机构进行说明。
图1至图3中的凸轮机构和销的位置表示光盘装载结束的状态。
图4是光盘装置的从光盘装卡动作开始到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俯视图,图5是表示该状态下的主要部位侧剖视图,图6是表示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并且,图7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二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俯视图,图8是表示该状态下的主要部位侧剖视图,图9是表示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并且,图10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三规定时间、横臂升到最高状态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俯视图,图11是表示该状态下的主要部位侧剖视图,图12是表示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并且,图13是表示从图10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四规定时间、光盘的记录读取状态的基座本体的主要部位俯视图,图14是表示该状态下的主要部位侧剖视图,图15是表示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首先,在光盘的装载结束状态下,如图1至图3所示,横臂30被设置在位于最后侧、最接近基座本体10侧的位置。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位于滑动凸轮机构51的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的端部。因此,横臂30被设置在最接近后侧的位置。并且,凸轮销35A、35B位于固定凸轮34A、34B的槽的另一端侧端部。因此,横臂30的另一端侧(拾波器32侧)被设置在最接近基座本体10的位置。并且,升降销54位于升降凸轮机构52的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因此,横臂30的一端侧(主轴电动机31A侧)被设置在最接近基座本体10的位置。
主滑动件40从图1所示的状态起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随着该主滑动件40的移动,副滑动件50向主滑动件40的方向移动。
然后,在进行了第一规定时间的装卡动作后的状态下,如图4至图6所示,横臂30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只移动第一X轴距离,同时,横臂30的另一端侧设置在从基座本体10起只离开第一Y轴距离的位置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使滑动凸轮机构51只移动第一Y轴距离,横臂30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只移动第一X轴距离。因此,凸轮销35A、35B向固定凸轮34A、34B的槽的一端侧端部的方向移动第一X轴距离,横臂30的另一端侧(拾波器32侧)设置在从基座本体10起只离开第一Z轴距离的位置上。并且,升降销54虽然从升降凸轮机构52的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起只移动第一Y轴距离,但在该第一Y轴距离的范围内的槽由于是相同的高度,因此,横臂30的一端侧(主轴电动机31A侧)被保持在最接近基座本体10的位置上。
从图4的状态起,通过主滑动件40进一步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副滑动件50进一步向主滑动件40的方向移动。
并且,在从图4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进行了第二规定时间的装卡动作后的状态下,如图7至图9所示,横臂30的另一端侧设置在从基座本体10起只离开第二Z轴距离(第二Z轴距离>第一Z轴距离)的位置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虽然使滑动凸轮机构51只移动第二Y轴距离,但在该移动范围中,由于滑动凸轮机构51的槽与副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平行地设置,因此,横臂30不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因此,凸轮销35A、35B也不在固定凸轮34A、34B的槽内移动。并且,升降销54在升降凸轮机构52的槽内只移动第二Y轴距离,使横臂30的一端侧(主轴电动机31A侧)从基座本体10起只移动第二Z轴距离。
从图7的状态起,通过主滑动件40进一步向光盘插入11的方向移动,副滑动件50进一步向主滑动件40的方向移动。
并且,在从图7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进行了第三规定时间的装卡动作后的状态下,如图10至图12所示,横臂30的另一端侧设置在离基座本体10最远的第三Z轴距离的位置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虽然使滑动凸轮机构51只移动第三Y轴距离,但在该移动范围中,由于滑动凸轮机构51的槽与副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平行地设置,因此,横臂30不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因此,凸轮销35A、35B也不在固定凸轮34A、34B的槽内移动。并且,升降销54在升降凸轮机构52的槽内只移动第三Y轴距离,使横臂30的一端侧(主轴电动机31A侧)从基座本体10移动第三Z轴距离(最大上升高度)。在该状态下,轴毂31B向光盘的装卡结束。
从图10的状态起,通过主滑动件40进一步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副滑动件50进一步向主滑动件40的方向移动。
并且,如图13至图15所示,横臂30向光盘插入11的方向移动,同时,横臂30的另一端侧向接近基座本体10的方向移动、设置在第一Z轴距离的位置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使滑动凸轮机构51只移动第四Y轴距离,横臂30向光盘插入口11的方向只移动第二X轴距离。因此,凸轮销35A、35B虽然向着固定凸轮34A、34B的槽的一端侧端部只移动第二X轴距离,但横臂30的另一端侧(拾波器32侧)高度不变。并且,升降销54在升降凸轮机构52的槽内只移动第四Y轴距离,使横臂30的一端侧(主轴电动机31A侧)向基座本体10的方向移动,设置在第一Z轴距离的位置上。
通过以上的动作,使光盘从盖体130离开的同时,也从固定销120离开,这样光盘处于读取记录状态。
并且,在排出安装后的光盘时,驱动负载电动机、使主滑动件40向其另一端侧的方向移动,基本上与上述动作相反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光盘装置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本发明尤其可充分确保光盘插入时的光盘下面与横臂之间的间隙。
并且,本发明在光盘装卡后、通过不使光盘的位置限制部件动作而使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可以不使用使位置限制部件退避的连杆机构。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尤其作为内置或一体安装在将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以及运算处理装置等一体化的笔记本电脑本体内的光盘装置非常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所述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所述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上的横臂保持主轴电动机和拾波器,在所述横臂的一端侧设置滑动机构,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具有使所述横臂的一端侧与所述基座本体接近分离的凸轮机构,和使所述横臂向所述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移动的滑动凸轮机构,通过固定凸轮将所述横臂的另一端侧支撑在所述基座本体上,通过所述滑动凸轮机构使所述横臂向所述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移动,这样,通过所述固定凸轮使所述横臂的另一端侧与所述基座本体接近分离,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步骤,通过使所述横臂向固定凸轮的方向移动,使所述横臂的另一端侧向离开所述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第二步骤,在第一步骤之后,通过使所述横臂的一端侧向离开所述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光盘与主轴电动机的轴毂嵌合;第三步骤,在第二步骤之后,使所述横臂的一端侧向接近所述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骤之后,通过使所述横臂向固定凸轮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
3.一种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所述光盘装置通过横臂保持主轴电动机和拾波器,具有使所述横臂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向与基座本体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使所述横臂相对于所述基座本体向水平方向移动的凸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步骤,通过使所述横臂向水平方向移动,使所述横臂的另一端侧向离开所述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第二步骤,在第一步骤之后,通过使所述横臂的一端侧向离开所述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光盘与主轴电动机的轴毂嵌合;第三步骤,在第二步骤之后,使所述横臂的一端侧向接近所述基座本体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骤之后,通过使所述横臂向水平方向移动,使所述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
5.一种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和盖体构成机箱外壳,在所述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上的横臂保持主轴电动机和拾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臂的一端侧设置滑动机构,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具有使所述横臂的一端侧与所述基座本体接近分离的凸轮机构,和使所述横臂向所述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移动的滑动凸轮机构,利用固定凸轮将所述横臂的另一端侧支撑在所述基座本体上,利用所述滑动凸轮机构使所述横臂移动,通过所述固定凸轮使所述横臂的另一端侧与所述基座本体接近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所述滑动凸轮机构使所述横臂移动,使所述光盘离开位置限制部件。
全文摘要
一种光盘装置的装卡方法,所述光盘装置由基座本体(10)和盖体(130)构成机箱外壳,在上述机箱外壳的前面形成直接插入光盘的光盘插入口(11),通过设置在上述基座本体(10)上的横臂(30)保持主轴电动机(31A)和拾波器(32),在上述横臂(30)的一端侧设置滑动机构,在上述滑动机构上具有使上述横臂(30)的一端侧与基座本体接近、离开的凸轮机构和使上述横臂(30)向上述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移动的滑动凸轮机构(51),通过固定凸轮(34A)、(34B)、(36A)、(36B)将上述横臂(30)的另一端侧支撑在上述基座本体(10)上,通过上述滑动凸轮机构(51)使上述横臂(30)向上述光盘的插入排出方向移动,这样,通过上述固定凸轮使上述横臂(30)的另一端与上述基座本体(10)接近分离。
文档编号G11B17/04GK1918645SQ20048004182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3日
发明者松下幸次郎, 和田慎一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