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高增益rfid天线的光盘和方法

文档序号:675846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高增益rfid天线的光盘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光存储介质,尤其涉及带有嵌入式跟踪装置的光盘和将这样的跟踪装置集成进光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射频识别(RFID)技术用于提供各种装置的无线自动化识别。RFID系统一般包括称作为“标签”的转发器,由待识别的装置携带;及射频(RF)标签阅读器,该阅读器与转发器进行通信。特别地,响应于由RF标签阅读器经天线发射的无线询问信号,RF转发器将一识别码无线地发送回RF标签阅读器,该RF标签阅读器对识别码进行解码,并将它发送给主机处理器或计算机用于识别该装置。RF转发器可以是无源的、半无源的或有源的。无源转发器寄生地从由RF标签阅读器发射的无线信号中获得运行功率,而半无源和有源转发器从板上电池中获得功率。
RFID技术已有许多应用,包括识别飞行器,以避免商用飞行器情况中的碰撞或避免军用飞行器情况中的朋友间的射击;通过将安全卡安置在接近读卡机的位置,识别安全位置上的雇员;以及识别光介质,例如光盘(CD)、CD-ROM和数字多功能盘(DVD)。在后一种情况中,将RFID技术合并进光盘被标识为是下列情况中的可靠的价值提议机会i)盘上防伪技术,由此当从RFID转发器(假定目标光驱含有RFID阅读器)读取特定代码时,消除或限制复制特权;ii)在目的地国家的入口点处的伪造检测;iii)对内容所有者的版税跟踪;及iv)供应链跟踪及跟踪能力程序(假定货物所有者想进行单个组件级的跟踪)。
在第一种情景中,RFID阅读器仅需要离RF转发器几毫米远(例如,5毫米),通常将采用安装在光盘上的小型无源集成电路(IC)芯片的形式。这样,使用带有RF转发器的低增益天线,通常足以提供这种情况下在RF转发器和阅读器之间的健壮通信,该天线通常在IC本身内,能方便地合并进光盘轴心内。然而,在最后三种情景中,RFID阅读器必须能与几英尺外的RF转发器进行通信。这是因为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供应链内传送的光盘通常被包装在硬纸盒或“主包装”内,该硬纸盒或主包装将进一步安排在货盘(pallet)上。这样,当扫描每块光盘货盘时,RFID阅读器通常不能被放置在接近大部分(如不是全部)物理介质的位置。
因为目前合并进光盘的无源RF转发器芯片不具有能响应于从几英尺远的RFID阅读器接收的无线信号来激活所需的范围,因此必需通过将一个电池形式的外部便携式电源连接到RF转发器芯片(基本上将它改变成半有源或有源转发器),或将高增益天线连接到RF转发器芯片,来增加RF转发器芯片的范围。
然而,因为几个原因,不建议在光盘上使用电池,首先,电池的附加重量往往会破坏以高速(一般每分钟几千转)转动磁盘驱动器内的光盘所需的精密的动态平衡。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往往会漏出其内部物质,导致光盘的损坏,尤其导致反射面的损坏。第三,电池具有有限的寿命,由此,RF转发器芯片的功效也会随时间推移而丢失。虽然这不会必然地引起假定在电池寿命终止之前完成的版税和供应链跟踪的问题,但是一旦电池寿命终止,RF转发器芯片的任何防伪功能也将丢失。
将高增益天线耦合到RF转发器芯片的选项造成其它难题。不像用于合并一个相当大的天线可用空间实际上是不受限制的其它应用,例如跟踪飞行器,光盘上可用空间严重地受到限制-不仅是受光盘的有限总面积的限制,而且还希望不会不利地影响到光盘的数据存储区域(即,能光读取数据的光盘同心圆区)。
除了允许从相当远距离阅读RFID转发器外,也希望将RFID技术按一种防窜改且最小化对光盘的损害风险的方式合并进光盘。例如,使用应用了盘后制造(postdisk fabrication)的启用RFID的标签,RF转发器芯片可方便地施加到已形成的光盘表面,由此,消除了改变光盘制造过程的需求。然而,该解决方案有利于目无法纪的人员有机会只需通过从光盘上剥下标签和伴随的RFID转发器,来绕过RFID技术的防伪特征。此外,存在一种始终存在的风险在某些情况下,标签底层的粘合剂能转移到驱动箝位机构,由此存在损坏光阅读器的风险。
由此,需要将RFID技术合并进光盘,该光盘能在相当远的距离被激活、能防止窜改、并能使损坏光盘驱动器的机会最小化。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光盘包括光盘基底,它含有轴心和金属化的环形数据层,该环形数据层从轴心径向向外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衬底包括诸如聚碳酸脂等透光基体材料,因此,能穿过基底以光形式阅读数据层。该光盘还包括一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它被贴到光盘基底上,例如在光盘基底的无数据承载轴心上。在一个实施例中,RFID转发器包括一小型集成电路(IC)芯片,所以,它能更容易地合并进光盘内。RFID转发器也可是无源的,因此,消除了对电池的需求。为了防止篡改,RFID转发器可以至少部分地嵌入光盘基底中,所以,从光盘基底中移去RFID转发器实际上将毁坏该光盘,并且由此,会毁坏对它的非法拥有者的任何价值。
该光盘还包括电耦合到转发器的天线。该天线包括布置在金属化数据层上的导电天线层。以这种方式,通过将天线层放置在相对较大的数据层上,能增加天线的有效尺寸。光盘可包括在金属化数据层和天线层之间形成的电绝缘层(也担当保护层),以使它们彼此电隔离。以这种方式,天线层能被设计成独立于数据层。然后,可将一附加保护层施加到天线层。如果RFID转发器是由轴心承载的,则光盘还能包括至少一条电极引线,它从转发器延伸到相邻于金属化数据层的轴心周围,所以,天线层能方便地连接到天线引线。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层能被图案化以形成至少一个线性天线振子,例如,偶极振子。以这种方式,天线的长度可被调谐成信号的工作频率。
依据本发明第二方面,一种光盘包括光盘基底,该光盘基底含有轴心和从轴心向外径向延伸的环形光数据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光盘基底能含有与上面描述相似的构造。该光盘还能包括贴到光盘基底的转发器。转发器可与上面描述的相同,并可按与上面描述相同的方式贴到光盘基底上。该光盘还包括至少一个线性天线振子,该天线振子例如经过电极引线耦合到转发器并在数据区之内延伸。这样,可以理解,通过将天线振子放置在光盘的相对较大的数据区内,能有效地增加天线振子的尺寸,由此,提供了具有高增益天线的光盘。
依据本发明第三方面,一种光盘包括光盘基底和按与上面描述相同方式排列的至少一个天线振子。该光盘还包括一由轴心承载的晶片,和贴到该晶片上的转发器,转发器可类似于上面描述的那些转发器。以这种方式,转发器可被更容易地集成进光盘中。晶片可采用与轴心同心排列的圆环形状,由此,维持光盘的平衡。该晶片可至少部分地嵌入进轴心中,所以,转发器不易于被篡改。如果天线振子在光数据区内延伸,则光盘还可包括至少一条电极引线,该电极引线可贴到晶片上,并连接到转发器。然后,天线振子可经电极引线电耦合到转发器。天线振子可任选地贴到晶片上,虽然天线振子的尺寸将受尺寸较小的轴心的限制。
结合附图阅读下面描述考虑时,能更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设计和效用,在附图中,用公共的参考标号指类似的元件。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怎样获得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优点和目的,通过参考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将呈现上面简要描述的本发明的更具体描述。应理解这些附图仅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并因此不能看作为其范围的限制,本发明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殊性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附图中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构造的光盘的透视图;图2是沿线2-2截取的图1的光盘的横截面图;图3是沿线3-3截取的图1的光盘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4是沿线4-4截取的图2的光盘的放大的横截面图;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替代实施例构造的另一光盘的透视图;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替代实施例构造的另一光盘的透视图;图7是沿线7-7截取的图1的光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8是沿线8-8截取的图1的光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9是用于将射频识别(RFID)技术合并进图1的光盘中的晶片组件的透视图;图10是用于将射频识别(RFID)技术合并进图1的光盘中的另一晶片的透视图;图11是用于将图9晶片合并进图3和7的光盘基底的模具的横截面图,;图12是沿线12-12截取的图11的模具的放大的横截面图;图13是用于制造图8的光盘的光盘基底的模具的横截面图;以及图14是一种用于跟踪图1的光盘的跟踪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描述依据本发明构造的光盘的较佳实施例。此处描述的光盘具有射频识别(RFID)技术,该技术能方便且廉价地合并进标准光盘制造过程中,并能在例如几毫米的范围内工作,以当由包含在光盘驱动器内的射频(RE)阅读器检测出时,防止光盘的伪造;或能在例如几英尺的范围内工作,用于包装的光盘供货期间的跟踪目的。为了本讨论的目的,光盘被称作能承载能以光方式读取的数据区的任何盘片,例如光盘的紧致盘家族的任一个,包括,但不限于,CD-ROM、CD-R等等;以及光盘的数字视频盘家族,包括,但不限于,DVD-ROM、DVD-R等等。当前,光介质的CD和DVD家族的物理规格为直径为12厘米,厚度为1.2毫米,轴心孔为1.6厘米。可理解,依据本发明构造的光盘的大小和尺寸可不同于这些标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理解,其它存储介质,包括其它光存储介质和非光存储介质,也可实现应用本发明的类似益处。
参考图1-3,提供了按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构造的示例性光盘10。光盘10包括圆环形基底12,它含有外周边14和定义轴心孔18的内周边16。基底12含有表面20(最佳地在图2中示出),在该表面上可制成各种层。应当理解,为了说明的目的,夸大地显示了层的厚度。然而,在实际实现中,放置在基底12上的层的厚度通常为几百微米厚的数量级。如图4中最佳地示出,采用能由激光器以光方式阅读的微小凹点形式的光数据22能按螺旋形配置形成在光盘基底的表面20内。光数据图案将取决于特定的光盘。例如,如果光盘10用在DVD中,则数据能储存在比CD数据更紧密的螺旋形图案中。光盘10还包括例如铝、铜或金等薄金属层24,该金属层用适当的处理,例如物理汽相沉积法(PVD),布置在光数据22上,以形成金属化数据层。所以,激光器能从相对表面21读取光数据22,基底22由例如聚碳酸脂等透光和刚性材料构成。
金属化数据层占据了光盘基底12的数据区26,如在典型光盘中一样,它占据了与光盘基底12同心的环形区域,并从无数据承载轴心区28向外径向延伸到刚好在光盘基底12的外周边14的径向向内的区域。对于标准光盘,数据区26的内径约为4.125厘米,外径约为11.75厘米。光盘10还包括例如丙稀酸或硝化纤维等透光薄保护层30,它用例如旋涂等适当的处理施加在金属层24上,并然后用例如紫外光照射等适当的手段进行固化。
到此为止,已经描述了光盘的标准构造。光盘10还包括由光盘基底12承载的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32。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RFID转发器采用无源集成电路(IC)芯片的形式,该转发器能响应于从RF阅读器接收的RF信号,经天线34发射含有识别码的RF信号,如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RFID转发器32可以被可任选地写入。RFID转发器32可位于光盘基底12上的任何位置,但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它位于光盘基底12的轴心区28中。光盘10还包括一对导电电极引线36,它们连接在位于RFID转发器32上的一对正和负双极天线端子(未示出)之间;以及一对相应的天线接线38,天线34被电连接到天线接线38。
天线34是由光盘基底12的相对较大的数据区26承载的,由此允许使天线34的尺寸最大化。同样地,从RFID转发器32延伸的电极引线36径向地朝向与数据区26的内周边26相邻的区域,以经天线接线38连接到向外展开的天线34。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天线34包括单个线性天线振子40,并特别地包括一双极天线振子,它按环形方式连接在各自的天线接线38之间。天线振子40的长度较佳地被调谐到RFID转发器32的工作频率。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天线振子40直接连接到天线接线38,但也可以经非导电材料的薄层(未示出)电容性地耦合到天线接线38,或者,天线接线38可经非导电材料的薄层电容性地耦合到电极引线36。
应当理解,任何数量的天线振子可被形成在光盘基底12的数据区26上,取决于特定的设计约束和要求。例如,如图5所示,一种替代光盘10′包括带有多个偶极振子40的天线34′,多个偶极振子40按环形方式连接在各自天线接线38之间。如图6所示,另一种替代光盘10″括带有单个线性天线振子40的天线34″,该单个线性天线振子40能形成螺旋形配置并可连接到单根天线接线38,单根天线接线38进而经电极引线36连接到RFID转发器32的单个端子。在任何一种情况中,天线振子40施加在保护层36上面,该保护层30使天线振子40与下面的金属层24电绝缘。
天线振子40较佳地用薄膜制造过程形成为图案化层。例如,导电层能旋涂在保护层30上,并且用激光、机械或化学蚀刻,能将天线图案刻进导电层。或者,通过在保护层30中对应于天线振子40的图案的区域上覆盖掩膜,在掩膜上旋涂导电材料,并然后移去该掩膜就能形成该图案化层。也可经薄膜金属溅射涂膜、热箔冲压、印刷高导电或半导电墨水(用丝网印刷、胶板印刷、或高分辨率喷墨印刷装置)、或其它合适的技术,将天线振子40施加在保护层30上。还或者,可形成天线振子40,然后将天线振子40适当地粘结到保护层30。
不管用于将天线振子40施加到保护层30的方法如何,都必须使天线振子40对准电极引线36的自由端。这可以用自动化的、基于电荷耦合器件(CCD)照相机的光阅读/定位盘对准装置(未示出)来实现,该装置能识别天线接线38,并旋转用于施加天线振子40的装置,直到天线振子40的底部在电极引线36之间对准为止。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天线接线38是圆形的。然而,应当理解,天线接线38可以用允许它们可以光对准的任何预定形状来形成。
光盘10包括另一薄透光保护层42,例如丙烯酸或硝化纤维,它是用例如旋涂等适当的处理施加在光盘10的表面上的,并然后用例如紫外光照射等适当手段进行固化,光盘10的表面包括RFID转发器32、电极引线36、天线接线38和天线振子40。光盘10可包括附加层,例如可由打印机施加到第二保护层42上的标签,或全息结构(未示出),该全息结构是通过将全息图案蚀刻进第二保护层42,并在全息蚀刻上施加例如铜等金属层来制造的。如有需要,可施加附加的透光层。
较佳地,RFID转发器32至少部分地嵌入在光盘基底12内,由此,阻碍了为避免光盘10的防伪特征而从光盘10中移去RFID转发器。即,从光盘基底12中移去RFID转发器将导致光盘10的破坏,并且由此,会导致对其非法拥有者的任何价值的破坏。如图3所示,RFID转发器32完全嵌入在光盘基底12内(即,整个RFID转发器低于基底表面20且高于基底表面21),以保证如将RFID转发器32从光盘基底12中移去,就会彻底毁坏光盘10。或者,如图7所示,RFID转发器32能部分地嵌入在光盘基底12内,所以,RFID转发器32的顶面与基底表面20完全齐平。或如图8所示,RFID转发器32根本不嵌入在光盘基底12内,但更合适地安装在光盘基底12的轴心区域28内形成的环形凹口44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RFID转发器32可能被移去,而不会损坏光盘10,并且由此,较好地使它适用于防伪造不是问题的情况中。
特别地,即使从光盘10移去电极引线36,仍可由在相对接近的范围(几毫米)内的RF阅读器激活RFID转发器,例如在光驱阅读器内发生的情况。这样,即使电断开天线振子40和RFID转发器32,光盘10的防伪特征还是完整无缺。对于由光盘10提供的跟踪益处,因为在供应链中有权使用光盘10的对任何人都不存在电断开天线振子40和RFID转发器32的预知动机,因此电极引线36可被局部地密封在,或完全不密封在光盘基底12内,而不主要关注是否会搅乱合并进光盘10的RFID技术。特别地,电极引线36将从密封的RFID转发器32延伸到基底表面20,由此被连接到天线振子40。
为了在制造光盘基底12期间或甚至在制造光盘基底12后,便于RFID转发器32、电极引线36和天线接线38的定位,光盘10包括可任选的环形晶片46,用于承载这些元件,如图9中进一步描述的。如图3中最佳示出的,RFID转发器32完全嵌入在晶片46内,然而,天线接线38部分地嵌入在晶片46内,天线接线38的顶面与晶片46的表面齐平。或者,RFID转发器32可部分地嵌入在晶片46内(图8),或仅粘合到晶片46的表面(图7)。用任何适当的处理,例如喷射造型法,可将RFID转发器32、电极引线36和天线接线38集成进晶片46内。
为了控制RFID转发器32和天线接线38嵌入在光盘基底12内的程度,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晶片46包括环形衬垫48(除非RFID转发器32和天线接线38不是部分地或完全嵌入的,如图8描述的)。应当注意,虽然将RFID转发器32和天线接线38安排在晶片46的相对端,但这些元件可按任何适当的几何排列来放置。例如,图10示出一种替代的排列,其中RFID转发器32和天线接线38一般放置在晶片46的同一端。
虽然许多材料可适合用作晶片46,但这样的材料不应显著地增加光盘10的重量,而使得大部分光盘10落在专用标准外。另外,晶片46应当被构造并放置在光盘10上或在光盘10内,以使当光盘10被旋转时不会导致不平衡。例如,晶片46的基体材料可包括与光盘基底12相同的基体材料,例如聚碳酸脂。同样地,晶片46的厚度应小于光盘10的总厚度,例如小于1.2毫米。
环形晶片46可另外具有安全特征,仅举几个例子,例如加密的、印刷的序号;数字指纹或水印;全息图;偏振滤光片;光致发光涂层(可由特别调谐的激光器检测);微观标志(microscopic taggant),即,在基体材料内不能发现的微观标记,但可添加到基体材料中以表示该物体的来源或真实性。关于将晶片合并到光盘10中的其它细节在2003年6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0/463,559号,标题为“Optical Storage Media with Embedded Security Device(带有嵌入式安全装置的光存储介质)”中描述,该申请明确地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使用任何适当处理,可将晶片46连同RFID转发器32、电极引线36和天线接线38与光盘基底12集成在一起,但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它们是使用模压机来集成的。具体地,图11和12示出了能用于形成带有诸如图3和7所示的嵌入晶片46的光盘基底12的模具100。模具100包括两个半模具含有内表面106的顶模具部分102,它包括用于在光盘基底12内形成光数据凹点的微小隆起(未示出);以及底模具部分104,当模具100闭合时,底模具部分104与顶模具部分102构成环形腔体108。顶模具部分102和底模具部分104各自包括定心销110和凹槽112,当模具闭合时,它们互相紧密配合。定心销110用于制作轴心口18,并适当地将晶片46定位在模具100内,使得晶片46被放置在与光盘基底12成同心关系的位置上。
在使用时,晶片46被定位在敞口模具100的定心销110上,例如,这可以手动进行或用机器人臂进行。模具100闭合,并用例如喷射造型法等适当处理,用例如液化聚碳酸脂材料等合适的基体材料填充腔体108。然后,例如用液压油缸(未示出),在数吨压力下压紧模具100内的基体材料,使得顶模具部分102的内表面106将光数据凹点形成进熔化的基体材料中。可理解,衬垫48将晶片46强压到环形腔体108的底部,由此保证它与RFID转发器32一起完全被密封在光盘基底内。在基体材料已经注入进腔体108并经压紧后,然后它经冷却并从模具100中取出,作为带有部分或完全嵌入的RFID转发器32的光盘基底12。然后,先前描述的层,尤其是金属层24、天线层34、保护层30、42和可任选标签和全息图层都可施加到光盘基底12上。
图13示出了模具150,它能用于形成带有环形槽凹口44的光盘基底12,在环形凹口中能安装例如图8所示的晶片(没有环形衬垫48)。除了顶模具部分102含有环形浅凸起(定心销从该环形浅凸起伸出)152外,模具150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模具100。该环形凸起152将形成图8所示的环形凹口44。凸起152的高度较佳地对应于晶片46的厚度。除了晶片46不放置在定心销110上外,模压处理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模压处理。相反,在形成光盘结构12并从模具100中取出光盘结构后,将晶片46粘合在环形凹口44内。因为凹口44的高度相当于晶片46的厚度,因此晶片46的表面与数据区26内的基底表面20齐平,如图8描述的。
描述将晶片合并到光盘内的其它细节在美国专利申请第10/463,559号中描述,该申请先前已包含于此作为参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通常通过将两片光盘片粘合在一起形成DVD盘。例如,上面描述的光盘10可粘合到标准光盘(即,无RFID技术的盘片),以制作合并有RFID技术的DVD。例如,用作DVD的顶光盘片的光盘10的底面21能粘合到用作DVD的底光盘片的另一光盘的顶面。以标准方式,底光盘片内的金属层将是半透明的,所以,光盘驱动器不仅能读取底光盘片内的光数据,而且也能读取顶光盘片内的光数据。
已经描述了制作光盘10的结构和方法,现在将描述跟踪光盘10的一种较佳方法。能将光盘10轻易且方便地实现进供应跟踪系统中。为此,RFID转发器32较佳地遵守支持超高频(UHF)的EPCglocal标准的世界性规则。EPCglobal作为全球标准支持电子产品码(EPC)网,用于立即、自动、且精确地识别任何工业中、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公司的供应链中的任何物品。EPC是识别供应链内特定物品的唯一号码,并能储存在例如RFID转发器32等RFID装置内,一旦接收到EPC,能与如来自首创该物品的地方或其生产日期的动态数据相关联。
这样,可理解,将RFID技术合并进光盘10中将允许按全自动且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对它进行识别、计数和跟踪。光盘10可能含有比光盘10本身更有价值的音频、视频或计算机程序内容。如图14中所示,光盘10与其它类似光盘一起能被包装在包装盒50内(这些包装盒也以其自己的RFID转发器为特征),并然后装进货盘52内(这些货盘以其自己的RFID转发器为特征)。
当光盘的货盘52离开一个位置时,RFID阅读器200将RF信号发送给由光盘承载的RFID转发器。RFID阅读器200可以固定的,例如定位在固定位置,诸如在码头门202或建筑物上,或可以是手持式的。在任何情况下,RF信号较佳地在至少5英尺的范围内发射,并更佳地在至少10英尺的范围内发射,使得所有光盘上的RFID转发器都能接收到该RF信号。作为响应,RFID转发器将识别码,尤其是它们的唯一EPC发送回REID阅读器200。采用一种防数据冲突技术,使得RFID阅读器200可按有序方式从许多RFID转发器中接收EPC。在所示的实施例中,RFID阅读器200循序地接通和切断每个RFID转发器,直到已经读取所有EPC为止。
然后将EPC从RFID阅读器200发送给主机计算机204,主机计算机204将因特网上的查询发送给对象名服务(ONS)互联网协议(IP)服务器206,该服务器类似于反电话目录,将EPC号与跟踪IP服务器208的地址进行匹配,该跟踪IP服务器208含有关于产品的大量信息,并在这种情况下,该产品是发送EPC号的光盘。然后,主机计算机204将EPC号和读取EPC号的RFID阅读器200发送给跟踪服务器208,该跟踪服务器208将光盘10的当前位置(从识别特定RFID阅读器200的信息中获取)储存进跟踪数据库210中,跟踪数据库210含有关于光盘10的其它详尽信息。
一旦光盘10的货盘52到达另一位置,EPC由另一个RFID阅读器读取,重复该过程,以将关于光盘10的位置信息储存在跟踪数据库210内。跟踪服务器208可任选地将路线信息发送回到第二位置,使得光盘10能快速有效地路由到下个目的地。一旦光盘10到达其最后的目的地,能用该信息来更新跟踪数据库210。
可理解,可通过基于检测的号码获取光盘号并将它乘以版税的类似方式,来进行光盘的版税计算。通过检测从光盘获取的EPC是否有效或检测光盘是否完全用EPC响应,来执行伪造检测。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但应当理解,它不旨在于将本发明限于这些较佳实施例,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畴。这样,本发明旨在覆盖包含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畴内的替代、修改和等效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包括光盘基底,它含有轴心和金属化的环形数据层,所述环形数据层从所述轴心径向地向外延伸;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它贴到所述光盘基底;以及天线,它电耦合到所述转发器,其中,所述天线包括布置在所述金属化数据层上的导电天线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基底包括透光基体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包括集成电路(I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是无源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是由所述轴心承载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从所述转发器延伸到相邻于所述金属化数据层的轴心的周围,其中,所述天线层连接到所述至少一条电极引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轴心承载的晶片,其中,所述转发器至少部分地嵌入在所述晶片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至少部分地嵌入在所述环形光盘基底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层被图案化,以形成至少一个线性天线振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层被图案化,以形成至少一个双极振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金属化数据层和所述天线层之间的电绝缘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层是保护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天线层上的保护层。
14.一种光盘,包括光盘基底,它含有轴心和在所述轴心周围延伸的环形光数据区;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它贴到所述光盘基底上;以及至少一个线性天线振子,它耦合到所述转发器,并在所述数据区内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光盘基底包括透光基底。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包括集成电路(IC)。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是无源的。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是由所述轴心承载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条电极引线,它从所述转发器延伸到相邻于所述数据区的轴心的周围,其中,所述天线层连接到所述至少一条电极引线。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轴心承载的晶片,其中,所述转发器至少部分地嵌入在所述晶片中。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至少部分地嵌入在所述环形光盘基底内。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振子包含一个双极振子。
23.一种光盘,包括光盘基底,它含有轴心和在所述轴心周围延伸的环形光数据区;由所述轴心承载的晶片;贴到所述晶片的转发器;以及至少一个线性天线振子,它耦合到所述转发器,并由所述光盘基底承载。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光盘基底包括透光基底。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是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包括集成电路(IC)芯片。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是无源的。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电极引线,它贴到所述晶片,并电耦合到所述转发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天线振子在所述光数据区内延伸,并连接到所述至少一条电极引线。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振子是由所述晶片承载的。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部分地嵌入在所述轴心中。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完全嵌入在所述轴心中。
32.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振子是线性天线振子。
33.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振子包含一个双极振子。
3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是与所述轴心同心地排列的圆环。
35.一种制造光盘的方法,包括将转发器定位在光盘模具内;在所述光盘模具内形成带有数据储存区的光盘,由此将所述转发器至少部分地嵌入在所形成的光盘内;以及将天线振子施加到所述光盘,其中,所述天线振子被电耦合到所述转发器。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是通过将透光材料注入到所述光盘模具内形成的。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是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包括集成电路(IC)芯片。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是无源的。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能承载所述转发器的晶片,并将所述晶片定位在所述光盘模具内,其中,所述晶片至少部分地嵌入在所形成的光盘中。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承载所述天线振子。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被定位在所述光盘模具内,使得所述晶片相对于所形成的光盘同心地排列。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包含一个圆环,并且所述晶片被定位在所述光盘模具的定心销上。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包含衬垫,以防止所述转发器被嵌入成与所形成的光盘的表面齐平。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是用薄膜处理施加到所述光盘上的。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是印刷在所述光盘上的。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是在所述数据储存区内施加到所述光盘上的。
全文摘要
一种光盘包括光盘基底,该光盘基底含有轴心和从所述轴心径向地向外延伸的环形金属化光数据区。所述光盘还包含贴到光盘基底,例如在不含数据的轴心区内的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该光盘还包含至少一个线性天线振子,它例如经电极引线连接到转发器,并在数据区内延伸。天线振子被施加到光盘基底,作为在金属化数据区上的图案化天线层,并能与数据区电绝缘。
文档编号G11B7/24GK1770310SQ20051010641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M·贝内迪克特 申请人:微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