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记录媒体和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551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记录媒体和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记录媒体和记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色素类追记型DVD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以及适合于该方法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和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大容量光盘,正在进行DVD±R的高速化开发。作为提高记录容量的重要技术,用于记录坑微小化的记录材料的开发、以MPEG2为代表的图像压缩技术的采用、记录坑读取用半导体激光的短波长化等技术开发是必要的。
迄今为止,作为红色波长区域的半导体激光器,只有条形码阅读器或计量仪器用的670nm带区的AlGaInP激光二极管被商品化,但伴随着光盘的高密度化,红色激光开始正式地在光存储器市场上使用。在DVD驱动器的场合,使用635nm带区和650nm带区的2个波长带的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已被标准化。另一方面,再现专用的DVD-ROM驱动器使用约为650nm的波长已被商品化。
通常,通过加热方式形成坑(标记)的色素类追记型DVD媒体在特定的记录速度下,记录时的激光发光产生的记录脉冲串的脉冲宽度和记录功率被最佳化,在不同的记录线速度下形成的标记或空间(space)的状态发生变化。即,由于形成标记所必须的加热脉冲产生热容量不足,或者对于最佳分解温度所到达的加热温度不同,标记的平均长度产生偏差,或者最佳的加热脉冲的占空比不同,得不到均匀的标记宽度,对应于标记长度,会产生粗或细的标记宽度,因此抖晃特性恶化。
由于这样的背景,例如对于DVD+R记载了记录脉冲串的发光波形(例如参见DVD+R4.7位基本格式规格1.3版和DVD+R8.5位基本格式规格1.0版)。前者是对应16倍速的单层型,后者是对应2.4倍速的2层DVD+R媒体的规格书。
但是,特别是在2层型媒体上以2.4倍速以上的记录速度记录时,上述规格书中记载的记录脉冲串的发光波形下,记录媒体有时得不到充分的品质。
并且,关于DVD类媒体的物理格式,在DVD-R媒体的格式时,切割称为岸台预制坑的区域部分,用格式使其标准化。这种方式在岸台预制坑信号(LPPb)不到0.16情况下预制坑地址等预制坑信号不能良好地再生,超过0.32时LPP信号本身在数据领域中产生噪声行为,经常产生数据错误。因而,LPP用光盘母盘微调整适于记录材料的切纹宽度,LPPb必须将岸台切纹宽度控制在0.16~0.32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在记录层中使用了色素的光记录媒体的例子,有使用聚甲炔色素或聚甲炔色素和光稳定化材料作为记录材料的光记录媒体、以四氮杂卟啉(porphyradine)色素或赛安宁色素+偶氮金属螯合物色素(成盐色素)制得的层和反射层作为记录层的光记录媒体、使用甲 (金属螯合物)色素+其他色素作为记录材料的光记录媒体、使用次甲基二吡咯(金属螯合物)色素+其他色素作为记录材料的光记录媒体等,不胜枚举。另外,已知大量的在记录材料中使用色素进行多脉冲记录的光记录媒体,但就本发明人等所知,着眼于本发明这样的对色素类追记型DVD媒体用1个脉冲进行记录,且进行高线速度记录时的记录波形的文献尚未发现。
而使用矩形波或对应于1个标记的1个脉冲光的记录方法是公知的(例如参见特开2001-243626号公报,特开2002-063721号公报,特开2001-273636号公报,特开2002-298415号公报,特开2001-176073号公报,特开2001-155339号公报和美国专利第464610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各问题,以实现下列目的为课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色素类追记型DVD媒体进行12m/s以上的记录时可以得到良好的记录波形的光记录再现方法。
另外,本发明是使用与CD类媒体相比为具有以短波长为发射波长的半导体激光的追记型DVD系统的新格式方式,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LPP方式同样的、消除在数据的补充写入部分的未记录区域的有效方式,另外,还提供一种与DVD-R岸台预制坑方式相比较,能控制制作光盘母盘时微细的切纹宽度和不会产生由于LPP信号向数据部分的泄露而导致的数据错误的优异的方式。
本发明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具有形成于具有导向槽的基板上的色素的记录层上,用一个脉冲光来记录长度最短的标记,在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脉冲功率以下、且脉冲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个位置在一定时间内用1个脉冲光来记录比长度最短的标记长的标记,上述各标记记录时的记录线速度为12m/s以上时,在上述脉冲后端部的冷却脉冲的光照射量作为Pc,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作为W4时,Pc/W4为1.0以上3.0以下的范围,或者Pc/W4在0.14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上述脉冲施加后的冷却脉冲的照射时间Tc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各项问题,对于色素类追记型DVD媒体,在12m/s以上的线速度下低抖晃、低错误率的记录成为可能,在DVD-R中使用的可以比岸台预制坑格式更简单地制造的高频摆动格式下,可以高效率地实施数据部分的补充写入。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能降低补充数据部分开头的未记录区域,并且低错误率的色素类DVD媒体的记录再现方法。
本发明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在基板上具有记录层,还具有选自反射层、保护层、粘合层、保护基板、基板面的硬涂层中的至少一个层。
本发明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其是在具有设置了摆动的导向槽的基板上至少具有记录层和反射层、保护层,并且通过粘合层具有保护基板的单层型结构,或者是在具有设置了摆动的导向槽的基板上有2组至少具有记录层、反射层的结构单元,以及通过上述粘合层在外侧贴合基板的2层型结构。
本发明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在具有导向槽的基板上形成含有有机色素的记录层的形成装置、用1个脉冲光在上述记录层上记录长度最短的标记的第1记录装置和在上述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脉冲功率以下、且脉冲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个位置在一定时间内高输出化的1个脉冲光来记录第二短以后的长度的标记的第2记录装置,在上述各标记记录时,在脉冲后端部以后设置的冷却脉冲的光照射量作为Pc,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作为W4时,Pc/W4在记录线速度为12m/s以上时为1.0以上3.0以下的范围,或者Pc/W4在0.14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上述脉冲施加后的冷却脉冲的照射时间Tc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长度。


图1是示出本发明基本脉冲照射图案的说明图。
图2A是示出通常的追记型光盘的层结构例子的截面图。
图2B是示出通常的追记型光盘的层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图2C是示出通常的追记型光盘的层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图2D是示出通常的追记型光盘的层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图3A是示出通常的CD-R媒体的层结构例子的截面图。
图3B是示出通常的CD-R媒体的层结构的其他结构例子的截面图。
图3C是示出通常的CD-R媒体的层结构的其他结构例子的截面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追记型DVD媒体的层结构例子的截面图。
图4B是示出本发明的追记型DVD媒体的层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图4C是示出本发明的追记型DVD媒体的层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图4D是示出本发明的追记型DVD媒体的层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脉冲照射图案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的构成例子的功能区块图。
图7是使用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简略区块图。
图8是示出对于本发明的Pc/W4的抖晃值变化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对于本发明的Pc/W4的抖晃值变化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对于本发明的Pc/W4的抖晃值变化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对于本发明的Pc/W4的抖晃值变化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对于本发明的Pc/W4的抖晃值变化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冷却脉冲的照射时间Tc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脉冲照射图案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等中使用的基本脉冲照射图案。
最短标记的脉冲长度(T1)优选在基本时钟周期T的1/16~48/16倍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25/16倍~48/16倍范围。这是因为脉冲长度(T1)短时,记录敏感度容易降低。
并且在从第二短以后长度的标记、即最短长度的标记以外的标记中,在脉冲串的开头部分加上补加的功率而高输出化的长度(T2)优选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16倍~32/16倍,特别优选为16/16倍~32/16倍。并且,在后端部上加上补加的功率而高输出化的长度(T3)优选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0/16倍~32/16倍,特别优选为0/16倍~16/16倍。
补加的功率(W1)相对于未加上补加功率的部分的功率(W2),优选W1/W2为比1.0倍大,但比2.0倍小的范围。偏离该范围时,标记的长度容易偏离基本时钟,有时难以得到良好的抖晃。另外,补加功率W1、未补加时的功率W2、最短长度标记的脉冲功率(W0)和最短长度标记以外的标记的后端部功率(W3)的关系优选为W0≥W1≥W3,且W1≥W3的情况下有W3>W2的关系,W1>W3的情况下有W3≥W2的关系。
本发明中,在各脉冲光之前,可以照射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光。图1的例子中在记录脉冲串之间W4的照射光水平部分进行脉冲光的照射。并且在各标记记录时,在脉冲后端部以后设置了冷却脉冲区域,并将其光照射量作为Pc,在记录线速度在12m/s以上时Pc/W4在1.0~3.0范围内容易获得良好的抖晃。特别是,为了降低标记间的热干涉,大多将Pc设定在0.1mW以下,但是设定满足Pc≥W4关系的功率时,3T标记容易产生距离,在低功率下容易获得良好的抖晃。特别是记录线速度在12.64m/s(5英寸/s)以上时,容易获得这样的效果。并且Pc/W4超过3.0时,在高Pw(功率)侧,因为3T标记变得容易抖动,抖晃容易变差。
另外,Pc为0mW时冷却脉冲(Tc)缩短,通过使W4为0.75~2.25mW,容易获得和上述相同的效果,3T标记容易产生距离,从而容易获得良好的抖晃。
此时,Tc优选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40/16以下的长度,记录线速度在12m/s以上时容易获得良好的抖晃。DVD媒体的情况下,采用单层型记录媒体和2层型记录媒体可以根据线密度的不同来设定,单层型的线密度为3.49m/s,2层型的线密度为3.83m/s。特别是2层型记录媒体的记录线密度、即对于DVD信号的记录线速度在3.83±0.03m/s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目前,也提出了用多个脉冲光(多脉冲)写入1标记的记录方法,但是因为使用多个脉冲光,在记录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由于脉冲光上升、下降的时间容易产生偏差,更高速的应答变困难,因此,难以采用12.64m/s以上的记录线速度。
因此,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优点是提供这样一种记录方法,其因为是每一个标记采用1个脉冲光来记录,相比多脉冲光记录,记录品质的偏差变小。
本发明的该功率控制波形的例子示于图5中。
接着说明记录层必要的光学特性。
作为记录层中必要的光学特性,记录层单层对于记录再现波长的长波长附近的波长区域的光、即记录光以及再现光的波长±5nm的波长区域的光的折射率n优选为1.5≤n≤3.0的范围,消光系数k优选为0.02≤k≤0.2的范围。n不到1.5时,难以得到充分的光学变化,并且由于记录调制度变低,因此不优选,当n超过3.0时,波长依赖性变得过高,即使是记录再现波长区域也会出现错误,因此不优选。另外,k不到0.02时,由于记录灵敏度变差,因此不优选,k超过0.2时,难以得到50%的反射率,因此不优选。
另外,DVD在再现专用机上在650nm附近被标准化,但记录型媒体的记录光的波长除了在写入(authoring)专用媒体的635nm之外,作为通常的用途,在650~660nm处被标准化。但是,这些波长归根结底是中心波长,由于在照射光、再现光等光中使用的LD(激光二极管)制造的偏差而在短波长侧和长波长侧产生偏差。另外,LD在其特性上,通常,温度上升时波长向长波长侧移动。本发明是可以以包含上述波长区域的600~720nm范围的记录波长实施的方法,优选是可以以635~665nm范围的记录波长实施的方法。
下面,对设置在基板上的蛇行的导向槽的摆动特性进行阐述。用于特别规定该摆动频率的T为基本时钟周期,如果是DVD(例如4.7GB)媒体,约为0.133μm,用时间表示约为38纳秒。
通常,作为摆动的频带,可以使用相当于150T~400T。但该频带无论是频率调制还是相位调制的情况,在进行数据补写时摆动的频率都过低,在前数据和补写数据之间产生相当的空白,因此不适合高密度记录。与此相反,在DVD-R中设置LPP,通过该LPP信号控制数据的写入位置。
但是,在LPP方式中,LPP的信号振幅过小时,不能良好地读出LPP,相反地,LPP过大时,LPP信号本身漏入写入的数据中,产生经常发生数据错误的不良现象。因此,LPP产生0.16≤LPPb≤0.32,优选0.18≤LPPb≤0.26这样的制约,在光盘母盘制作时,必须微细地控制岸台的切纹宽度。
与此相反,如果设置为高频摆动方式,则LPP就没有必要了,由于调制摆动并采取同步,因此不至于如LPP方式那样经常发生数据错误的情况。本发明中摆动频率优选为4T~96T的范围。比4T小时,频率过高,难以检测,在旋转控制或地址检测信赖性方面也有问题。
另一方面,比96T大时,频率过低,在追写数据时的接头中,间隔过大,产生容量降低或数据处理速度降低等问题。
作为本发明对象的DVD媒体的摆动振幅,只要是通过适当的滤波器、例如通过4MHz、30kHz的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信号的摆动振幅(Wo)、和通过适当的滤波器、例如30kHz的滤波器的推挽信号(PP)之比Wo/PP满足0.1≤Wo/PP≤0.4的范围,则在作为本发明目的的摆动下的同步配合变得容易。该比值更优选在0.15≤Wo/PP≤0.30的范围。Wo/PP的值如果不到0.1,虽然采取同步,但是信号强度不充分,另外,超过0.4时,数据错误有增加的倾向。但是,与LPP方式相比,对LPP大的媒体的数据错误发生的影响度小,随着摆动振幅的增加的数据错误得到缓解。
另外,制成光盘母盘时,要想将LPP方式的LPP切纹宽度设置在上述的0.16~0.32的范围内,高度的切纹宽度控制技术是必要的。与此相反,本发明的高频摆动方式中,只要管理高频波发生源和摆动的振动量的大小(在控制摆动振动量的电路中,振动量可以任意且再现性良好地制作),就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因而光盘母盘的合格率或媒体的合格率可以有飞跃性的提高。
另外,作为具有上述格式的基板的槽形状,如果以使用有机色素通过溶剂涂布法形成记录层的情况为例,优选的槽深是100~250nm,更为优选150~200nm。槽深不足100nm时,推挽信号不能充分获取,并且不能寻轨控制。另外,如果超过250nm的话,在基板成型时转印性变钝(甘ㄑ),因此不优选。
另外,设置了色素记录层时的色素槽深度在将摆动频率设为mT(m为自然数,T和上述相同),色素槽深设为d1时优选在1200≤d1×m≤160000的范围。d1×m低于1200时,不能得到充分的差信号,在记录再现时不能进行充分的寻轨,另外d1×m大于160000时,由于产生振荡,对于寻轨仍然是不优选的。另外,起因于上述基板成型的转印界限的基板槽深也有界限,因此,实际上也不能超过160000。
另外,为确保记录密度4~5GB的容量,轨道间距为0.64~0.8μm左右是必要的。对于槽宽,根据记录材料而不同,但在几乎所有有机材料中,都能使用半值宽0.18~0.40μm的宽度。
下面,对本发明的色素类追记型DVD媒体的层结构、各层的特性以及构成材料进行说明。
图2A~图2D是通常的追记型光盘的层结构的例子,图3A~图3C是通常的CD-R媒体的层结构的例子,图4A~图4D是追记型DVD媒体的层结构的例子。特别的,图4D是一面2层型的记录媒体的层结构的例子。本发明的色素类追记型DVD媒体的优选的基本结构如图4B~图4D所示,是将记录层夹在中间的方式用粘合剂贴合第1基板和第2基板(保护基板)。
记录层可以是有机色素单层,为了提高反射率,也可以是有机色素层和反射层的叠层。记录层和基板之间可以设置底层或保护层,为提高功能,可以是将各层制成2层以上的叠层结构的构成。最普遍使用的是包括第1基板/记录层(有机色素层)/反射层/保护层/粘合层/第2基板(保护基板)的结构。
下面具体说明构成媒体的各层。
(基板)从基板侧进行记录再现时,基板1对使用的激光必须是透明的,但从记录层侧进行记录再现时则不必是透明的。作为基板材料,可以使用例如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烯烃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塑料或者玻璃、陶瓷、金属等。另外,也可以在基板表面形成寻轨用的导向槽或导向坑、以及地址信号等预格式(preformat)。
(记录层)记录层2是通过激光的照射产生若干光学变化,并根据该变化前后的不同记录信息的层,作为其材料,使用含有有机色素(例如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这里,主要成分是指含有记录再现中所必须的充分量的有机色素,通常除根据需要适当添加的少量添加剂以外,只使用有机色素。
作为有机色素的例子,可以举出偶氮类、甲 类、次甲基二吡咯类、(聚)甲炔类、萘酞菁类、酞菁类、四氮杂卟啉类、角鲨烷类(スクアリリウム系)、克酮酸类(クロコニウム系)、吡喃类、萘醌类、蒽醌类(阴丹士林类)、呫吨类、三苯基甲烷类、甘菊环类、四氢胆碱类、菲类、三苯并噻嗪类色素或它们的金属配位化合物等。其中,优选偶氮(金属螯合物)色素、甲 (金属螯合物)色素、角鲨烷(金属螯合物)色素、次甲基二吡咯(金属螯合物)色素、三次甲基酞菁色素、四氮杂卟啉色素。
作为在记录层中使用的色素其热分解特性,优选分解开始温度为100~360℃的,特别优选100~350℃。分解开始温度超过360℃时,记录时的坑形成不能顺利进行,抖晃特性恶化。另外,不到100℃时,盘片的保存稳定性恶化。
以提高光学特性、记录灵敏度、信号特性等为目的,可以在上述色素中混合其他有机色素、金属、金属化合物,或者也可以将色素层和含有其他有机色素、金属、金属化合物的层叠层。
作为这样的金属、金属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In、Te、Bi、Se、Sb、Ge、Sn、Al、Be、TeO2、SnO、As、Cd等,可以将它们的一种单独使用,或者分别分散混合或叠层使用。
另外,还可以向上述染料中分散混合高分子材料,例如离聚物树脂、聚酰胺树脂、乙烯基类树脂、天然高分子、聚硅氧烷、液态橡胶等各种材料、或者硅烷偶合剂等,另外,以特性改良为目的,还可以一起使用稳定剂(例如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分散剂、阻燃剂、润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等。
记录层的形成可以通过蒸镀、溅射、CVD、溶剂涂布等通常手段进行。使用涂布法时,可以将上述染料等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通过喷涂、辊涂、浸渍、旋涂等常用的涂布法进行。作为使用的有机溶剂,通常可以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丙酮、甲乙酮、环己酮等酮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二甲亚砜等亚砜类;四氢呋喃、二烷、乙醚、乙二醇单甲醚等醚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等酯类;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烷等脂肪族卤代烃类;苯、二甲苯、一氯代苯、二氯代苯等芳香族类;甲氧基乙醇、乙氧基乙醇等溶纤剂类;己烷、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烃类等。
记录层的厚度为10nm~10μm为合适、优选为50~200nm。
(底层)底层3是以下述目的而设置的。
(1)提高粘合性、(2)隔离水或气体等、(3)提高记录层的保存稳定性、(4)提高反射率、(5)保护基板不受溶剂损害、(6)形成导向槽、导向坑、预格式等。
对于(1)的目的,可以使用离聚物树脂、聚酰胺树脂、乙烯基树脂、天然树脂、天然高分子、聚硅氧烷、液态橡胶等各种高分子化合物、或者硅烷偶合剂等。
对于(2)和(3)的目的,可以在上述高分子材料以外使用SiO、MgF、SiO2、TiO、ZnO、TiN、SiN等无机化合物,还可以使用Zn、Cu、Ni、Cr、Ge、Se、Au、Ag、Al等金属或准金属。
对于(4)的目的,可以使用Al、Au、Ag等金属、或含有甲炔染料、呫吨类染料等的具有金属光泽的有机薄膜。
对于(5)和(6)的目的,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热塑性树脂等。
作为底层的厚度,0.01~30μm的范围是合适的,优选为0.05~10μm的范围。
(反射层)作为反射层6的材料,可以举出Au、Ag、Cr、Ni、Al、Fe、Sn等可以得到高反射率的、不易腐蚀的金属和准金属的单质,但从反射率或生产性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Au、Ag、Al。另外,这些金属或准金属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制成2种以上的合金来使用。
为了将反射层以膜状来形成,作为膜成形方法可以举出蒸镀、溅射等,作为厚度,为50~500nm的范围,优选为100~300nm的范围。
(保护层、基板面硬涂层)保护层4和基板面硬涂层5是以下述目的而设置的。
以(1)保护记录层(反射吸收层)不受损伤、灰尘、污染等的伤害、(2)提高记录层(反射吸收层)的保存稳定性、(3)提高反射率等为目的而使用。出于这些目的,可以使用与上述底层相同的材料。另外,也可以使用聚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纤维素树脂、脂肪族烃树脂、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树脂、氯丁橡胶、石蜡、醇酸树脂、干性油、松香等热软化性、热熔融性树脂等有机材料。最为优选的是生产性优异的紫外线固化树脂。
保护层或基板面硬涂层的厚度为0.01~30μm的范围,优选0.05~10μm的范围。
在底层、保护层以及基板面硬涂层中还可以与记录层同样地含有稳定剂、分散剂、阻燃剂、润滑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等。
(保护基板)在从保护基板侧照射激光时,保护基板7对于使用的激光必须是透明的,但在作为单纯的保护板使用时也可以不是透明的。可以使用的保护基板材料与上述基板材料完全相同,可以使用选自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烯烃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塑料或者玻璃、陶瓷、金属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
(粘合层)作为粘合层8的材料,只要是可以粘接2片记录媒体的材料,任何材料都可以,考虑到生产性时,优选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或热熔型粘合剂。
下面,对本发明的记录再现装置进行说明。
光盘作为记录大容量信息的装置来使用,而光盘通常通过光盘驱动器(记录再现装置)进行记录再现。这里,对于光盘和光盘驱动器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DVD-RAM·WO、DVD-R、DVD+R、以及DVD-RAM、DVD-RW、DVD+RW盘片是可以写入(可以记录)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RAM·WO、DVD-R、DVD+R是只可以写入一次的DVD(也叫做DVDWrite Once)。另外,DVD-RAM、DVD-RW、DVD+RW是可以多次写入的DVD。这些DVD+R或DVD+RW盘片等光盘可以通过下面的如图6所示的驱动器进行信息记录再现。
对于光盘驱动器,图6是示出其主要部分构成的一例的功能框图。在图中,11为光盘,12为主轴电动机,13为光拾取器,14为电机驱动器,15为读取放大器,16为伺服装置,17为DVD解码器,18为ADIP解码器,19为激光控制器,20为DVD编码器,21为DVD-ROM编码器,22为缓存RAM,23为缓存管理器,24为DVD-ROM解码器,25为ATAPI/SCSI接口,26为D/A转换器,27为ROM,28为CPU,29表示RAM,LB表示激光,Audio表示音频输出信号。
在该图6中,箭头表示数据的主要流动方向,另外,为简化该图,在控制图6的各框图的CPU28中,仅使用粗线,将与各框的连接省略。以可以用CPU28解读的代码编写的控制程序存储在ROM27中。另外,光盘驱动器的电源为ON状态时,上述程序加载至主存储器中(未图示),上述CPU28按照该程序控制上述各部分的运转,同时,控制所必须的数据等暂时保存在RAM29中。
光盘驱动器的构成和运转表示如下。光盘11由主轴电动机12旋转驱动。该主轴电动机12通过电机驱动器14和伺服装置16将线速度或角速度控制为一定速度。该线速度或角速度可以阶段性地改变。
光拾取器13内安装有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器、光学系统、聚焦传动装置、寻轨传动装置、受光元件以及位置传感器,将激光LB照射到光盘11上。另外,该光拾取器13可以通过搜寻电动机(シ一クモ一タ)向滑架(sledge)方向移动。这些聚焦传动装置、寻轨传动装置、搜寻电动机,基于从受光元件以及位置传感器得到的信号,通过电机驱动器14和伺服装置16,控制激光LB的光点位于光盘11上的目标位置。
并且,读取时(数据读取时),由光拾取器13得到的再现信号被读取放大器15放大并2值化之后,输入到DVD解码器17中。输入的2值化数据在该DVD解码器17中进行8/16解调。另外,记录数据每8位一起进行调制(8/16调制),在该调制中,将8位转换为16位。此时,结合位(結合ビツト)平均且相等地使用了到此为止的“1”和“0”的数目。将其称为“DC成分抑制”,可以抑制被DC截止的再现信号的限幅电平的变动。
解调的数据进行解交织(デインタ一リ一ブ)和错误的校正处理。然后,该数据输入到DVD-ROM解码器24中,为提高数据的信赖性,进一步进行错误的校正处理。这样,进行了2次错误修正处理的数据通过缓存管理器23暂时保存在缓存RAM22中,以作为区段数据整齐的状态通过ATAPI/SCSI接口25,全部传送至未图示的主计算机中。另外,在音乐数据的场合,从DVD解码器17输出的数据被输入到D/A转换器26中,作为模拟音频输出信号Audio被取出。
另外,写入时,通过ATAPI/SCSI接口25,从主计算机传送过来的数据被缓存管理器23暂时保存在缓存RAM22中。然后,写入动作开始,但是,此时,此前必须将激光光点置于写入开始地点。在DVD+RW/+R中,该地点可以通过预先在光盘11上通过轨道的蛇行而刻出的摆动信号求得。
另外,在DVD-RW/-R中,上述地点可以通过岸台预制坑取代摆动信号求出,另外,在DVD-RAM/RAM·WO中,可以通过预制坑求出。
在DVD+RW/+R盘片中的摆动信号中,含有被称为ADIP(ADress InPre-groove)的地址信息,该信息可以通过ADIP解码器18读取出来。另外,由该ADIP解码器18生成的同步信号输入DVD编码器20中,就可以在光盘11上的正确位置进行数据写入。缓存RAM22的数据在DVD-ROM编码器21或DVD编码器20中进行错误修正码的附加或交织(インタ一リ一ブ),通过激光控制器19、光拾取器13,通过本发明的记录波形被记录在光盘11上。
本发明的记录再现装置是对在具有导向槽的基板上形成的以有机色素为主要成分的记录层,用输出最高的1个脉冲光记录长度最短的标记,在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脉冲功率以下、且脉冲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个位置在一定时间内高输出化的1个脉冲光来记录第二短长度以后的标记,在上述各标记记录时,在脉冲后端部以后设置的冷却脉冲的光照射量作为Pc,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作为W4时,Pc/W4在记录线速度为12m/s以上时具有1.0~3.0以下、或者Pc/W4在0.14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将上述脉冲施加后的冷却脉冲的照射时间Tc设定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长度的功能,因而能在高线速下实现高品质的记录。
并且,本发明的再现装置中,将最合适的最短长度标记的脉冲功率的信息和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信息预先记录在导向槽内,通过使用这样的色素类追记型DVD媒体,可以在光盘中设定最合适的记录条件。即,通过读取记录再现装置中导向槽内记录的上述脉冲功率信息,设定记录条件,由此可以实现没有错误的最合适的记录。
作为DVD+R时的具体例子,在导向槽内将作为摆动信号记录的ADIP信息编码,可以设定上述脉冲功率。
图7是使用图6所示光盘驱动器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简图。
信息处理装置100包括主控制装置101、接口102、记录装置103、输入装置104和显示装置105、光盘装置106。
主控制装置101含有CPU(中央处理装置,微型计算机)、主存储器(均未图示)等而构成,控制主计算机的整体。
接口是与光盘装置106的双向通信的接口,该接口102以ATAPI以及SCSI等标准接口为标准。接口102与上述的光盘装置106的通信接口连接。另外,各接口间的连接形态不仅可以是使用通信电缆(例如SCSI电缆)等通信线的电缆连接,也可以是利用红外线以及其他电磁波等的无线连接。
在记录装置(HDD、硬盘)103中,安装了可以由主控制装置101的微型计算机解读的代码编写的程序。另外,当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驱动电源处于ON状态时,上述程序加载至主控制装置101的主存储器中。
显示装置105具有例如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等显示部件(图中未示出),显示来自主控制装置101的各种信息。
输入装置104具有例如键盘、鼠标、指向器等中的至少一种输入媒体(图中未示出),将用户输入的各种信息通知给主控制装置101。另外,从输入媒体输入的信息也可以以无线方式输入。另外,作为显示装置105和输入装置104一体化的装置,有例如带触摸板的CRT等。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安装操作系统(OS)。另外,构成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全部设备由OS管理。
以下,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在具有槽深32nm、槽宽(底宽)0.25μm、磁道间距0.74μm、摆动频率相当于32T的导向槽凹凸图案的直径为120mm、厚度为0.57mm的聚碳酸酯制造的第2基板的表面上,以Ar作为溅射气体,通过溅射法形成由厚度约为150nm的AgIn(约99.5/0.5)制得的第2反射层。
接着,在该反射层表面上通过旋涂涂布在2,2,3,3-四氟丙醇中溶解了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角鲨烷色素化合物的涂布液并干燥,设置厚度约为80nm的第2记录层。该第2记录层的光吸收谱图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7nm,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Abs)为1.19。色素膜厚用断面TEM图像来确认。该色素的热分解温度为280℃。

在第2记录层上,再以Ar作为溅射气体,通过溅射法设置约105nm厚的ZnS-SiC(8/2比例),形成无机保护层,制作第2信息基板。
另一方面,在具有槽深150nm、槽宽(底宽)0.25μm、磁道间距0.74μm的具有导向槽凹凸图案的直径为120mm、厚度为0.58mm的聚碳酸酯制造的第1基板的表面上,通过旋涂在2,2,3,3-四氟丙醇中溶解了上述化学式(1)所示的角鲨烷色素化合物和下述化学式(2)所示的甲 金属螯合物以7/3重量比混合的混合物的涂布液,设置厚度约为50nm的第1记录层,在其上以Ar作为溅射气体,通过溅射法形成厚度约为12nm的AgIn(约99.5/0.5)反射层,制作第1信息基板。
接着,用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日本化药制造的KARAYAD DVD576)贴合上述第1和第2的信息基板,制作图4D所示的一面2层结构的光记录媒体。对上述光记录媒体的第2记录层在波长657nm、NA0.65、线速度12.64m/s的条件下记录DVD(8-16)信号后,用线速度3.83m/s进行再现评价。评价装置使用パルステツク公司制造的ODU1000。
记录脉冲的波形使用图5所示的波形,测定下面实施例中的抖晃值对记录功率(W0)的依赖性。

在图8中,示出了实施例1~7和比较例1、2的W1=25mW时的抖晃值,在Pc/W4为1.0~3.0时得到了抖晃值良好的特性。同样,在图9中示出了实施例1、4、7和比较例2的特性结果,在Pc/W4为1.0~3.0时得到了抖晃值良好的特性。并且,在图10~12中,示出了实施例8~15和比较例3的特性结果,在Pc/W4为0.14以下时、Tc为1T以下得到了抖晃值良好的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形成于具有导向槽的基板上的色素的记录层上,用一个脉冲光来记录长度最短的标记,在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脉冲功率以下、且脉冲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个位置在一定时间内用1个脉冲光来记录比长度最短的标记长的标记,上述各标记记录时的记录线速度为12m/s以上时,在上述脉冲后端部的冷却脉冲的光照射量作为Pc,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作为W4时,Pc/W4为1.0以上3.0以下的范围,或者Pc/W4在0.14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上述脉冲施加后的冷却脉冲的照射时间Tc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长度。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其中,施加上述脉冲后的冷却脉冲的光照射量Pc为0.1mW以下,该照射时间Tc控制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长度。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其中在上述脉冲光记录中,上述导向槽通过摆动槽形成,基本时钟周期为T时该摆动的频率为4T~96T的范围。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其中上述脉冲光的波长为600~720nm。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其中在上述脉冲光记录中,相对于信号的记录线速度为3.83±0.03m/s。
6.一种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具有记录层,还具有选自反射层、保护层、粘合层、保护基板、基板面硬涂层中的至少一个层。
7.一种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其是在具有设置了摆动的导向槽的基板上至少具有记录层和反射层、保护层,并且通过粘合层具有保护基板的单层型结构,或者是在具有设置了摆动的导向槽的基板上至少有2组具有记录层、反射层的结构单元,以及通过上述粘合层在外侧贴合基板的2层型结构。
8.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其中上述反射层是由选自金、银、铝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或合金制得的。
9.权利要求7所述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其中上述2层型结构的色素类追记型记录媒体具有作为激光最初入射记录层的第1记录层、和作为用1个脉冲光记录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记录层的第2记录层,并且,在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脉冲功率以下、且脉冲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个位置用1个脉冲光来记录比长度最短的标记长的标记,在上述各标记记录时,在上述脉冲后端部设置的冷却脉冲的光照射量作为Pc,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作为W4时,Pc/W4在记录线速度为12m/s以上时为1.0以上3.0以下的范围,或者Pc/W4在0.14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施加上述脉冲后的冷却脉冲的照射时间Tc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长度。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其中,预先在导向槽中记录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脉冲功率信息、在脉冲后端部上设置冷却脉冲时照射功率的信息、和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信息。
11.一种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具有导向槽的基板上形成含有有机色素的记录层的形成装置、用1个脉冲光在上述记录层上记录长度最短的标记的第1记录装置、和在上述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脉冲功率以下、且脉冲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个位置在一定时间内高输出化的1个脉冲光来记录第二短以后的长度的标记的第2记录装置,并且在上述各标记记录时,在脉冲后端部以后设置的冷却脉冲的光照射量作为Pc,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作为W4时,Pc/W4在记录线速度为12m/s以上时为1.0以上3.0以下的范围,或者Pc/W4在0.14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施加上述脉冲后的冷却脉冲的照射时间Tc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长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形成于具有导向槽的基板上的色素的记录层上,用一个脉冲光来记录长度最短的标记,在长度最短的标记的脉冲功率以下、且脉冲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个位置在一定时间内用1个脉冲光来记录比长度最短的标记长的标记,上述各标记记录时的记录线速度为12m/s以上时,在上述脉冲后端部的冷却脉冲的光照射量作为Pc,对应于标记形成的脉冲光以外的照射光的功率作为W4时,将Pc/W4设定为1.0以上3.0以下的范围,或者Pc/W4在0.14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将上述脉冲施加后的冷却脉冲的照射时间Tc设定为基本时钟周期T的1倍以下的长度。
文档编号G11B7/26GK1937049SQ20061015370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4日
发明者水上智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