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内存容量sas-raid卡的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673682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变内存容量sas-raid卡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领域,具体是利用一种SAS-RAID卡可变内存容量的设计方法,来解决不同系统对SAS-RAID卡缓存容量问题,极大方便了 SAS-RAID卡缓存容量升级与性能提升。
背景技术
当今的服务器产品,客户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RAID组成磁盘阵列来保障服务器长期不间断的运行稳定,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稳定传输,在SAS-RAID卡大多集成有内存颗粒芯片,作为数据的缓存区域,目前主流的SAS-RAID卡,其数据的缓存区域即内存容量在U8MB IGB之间,因此在进行服务器系统级的功能测试中,SAS-RAID卡数据缓存区域即内存容量大小是影响服务器性能的非常重要因素之一。在之前的SAS-RAID卡应用中,用户一般是将固定缓存容量的SAS-RAID卡外插卡直接安装在服务器系统中,当用户对硬盘操作数据流量加大时,SAS-RAID卡数据缓存成为影响传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时若想加大缓存容量,提高性能,只能通过更换SAS-RAID 卡的方式,用户对数据的管理投入成本就会极大上升,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内存容量SAS-RAID卡的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调整DDR2内存颗粒,更换不同的DDR2内存颗粒配置,使系统的DDR2内存颗粒配置达到最优配置;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内存容量规格,将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SAS-RAID主控制器上,使卡所支持的内存容量规格最大可达到IGB ;
2)卡的总内存容量由五颗内存颗粒实现,其中一片用作ECC校验,五颗内存颗粒通过金手指插槽的方式与SAS-RAID卡相连;
3)根据选定的单颗内存颗粒的容量规格和用户对SAS-RAID卡数据缓存的容量要求, 在五个金手指插槽的槽位上插入相应的内存颗粒即可;
4)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SAS-RAID主控制器上,增加的是最高位地址线,也即第15位地址线,需要在制作PCB板卡时修改相应连线。五颗内存颗粒通过金手指插槽的方式与SAS-RAID卡相连,五个独立的金手指插槽,分别对应五颗内存颗粒,其中一个做ECC校验的操作需做标注,若需要ECC校验,该槽位必须插入内存颗粒。在五个金手指插槽的槽位上插入相应的内存颗粒,五个金手指插槽焊接在PCB 上,并提供金手指接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系统下内存容量的升级操作,不仅达到了对内存容量的要求,而且节省了研发新卡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图1是可变内存容量SAS-RAID卡的设计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可变内存容量SAS-RAID卡的设计方法,是以内存颗粒理论支撑点,来解决不同系统对SAS-RAID卡缓存容量问题,具体发明内容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1)按照内存容量规格,将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SAS-RAID主控制器上,使卡所支持的内存容量规格最大可达到IGB ;
2)卡的总内存容量由五颗内存颗粒实现,其中一片用作ECC校验,五颗内存颗粒通过金手指插槽的方式与SAS-RAID卡相连;
3)根据选定的单颗内存颗粒的容量规格和用户对SAS-RAID卡数据缓存的容量要求, 在五个槽位上插入相应的内存颗粒即可;
4)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SAS-RAID主控制器上,增加的是最高位地址线,也即第15位地址线,需要在制作PCB板卡时修改相应连线;
5)五颗内存颗粒通过金手指插槽的方式与SAS-RAID卡相连,采用的是五个独立的金手指插槽,分别对应五颗内存颗粒,其中一个做ECC校验的操作需做标注,若需要ECC校验, 该槽位必须插入内存颗粒;
6)在五个槽位上插入相应的内存颗粒,内存颗粒由单颗内存颗粒焊接在PCB上,并提供金手指接口。实施例
按说明书附图所示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a)研发工程师首先将按照内存容量规格,将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 SAS-RAID主控制器上,即增加最高位地址线,也即第15位地址线,需要在制作PCB板卡时修改相应连线;
b)五颗内存颗粒通过金手指插槽的方式与SAS-RAID卡相连;
c)在五个槽位上插入相应容量的内存颗粒,如插入单颗为256MB的内存颗粒,若五颗全部接入,则实现总体缓存容量为1GB,若接入两颗为256MB的内存颗粒并且接入ECC颗粒,则实现总体缓存容量为512MB ;根据性能测试结果,调整内存颗粒,更换不同的内存颗粒配置,使系统的内存颗粒配置达到最优;
经过上面详细的实施,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系统下内存容量的升级操作,不仅达到了对内存容量的要求,而且节省了研发新卡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内存容量SAS-RAID卡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DDR2内存颗粒,更换不同的DDR2内存颗粒配置,使系统的DDR2内存颗粒配置达到最优配置;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内存容量规格,将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SAS-RAID主控制器上,使卡所支持的内存容量规格最大可达到IGB ;2)卡的总内存容量由五颗内存颗粒实现,其中一片用作ECC校验,五颗内存颗粒通过金手指插槽的方式与SAS-RAID卡相连;3)根据选定的单颗内存颗粒的容量规格和用户对SAS-RAID卡数据缓存的容量要求, 在五个金手指插槽的槽位上插入相应的内存颗粒;4)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SAS-RAID主控制器上,增加的是最高位地址线,也即第15位地址线,需要在制作PCB板卡时修改相应连线;5)五颗内存颗粒通过金手指插槽的方式与SAS-RAID卡相连,五个独立的金手指插槽, 分别对应五颗内存颗粒,其中一个做ECC校验的操作需做标注,若需要ECC校验,该槽位必须插入内存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五个金手指插槽的槽位上插入相应的内存颗粒,五个金手指插槽焊接在PCB上,并提供金手指接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内存容量SAS-RAID卡的设计方法,调整DDR2内存颗粒,更换不同的DDR2内存颗粒配置,使系统的DDR2内存颗粒配置达到最优配置;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内存容量规格,将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SAS-RAID主控制器上,使卡所支持的内存容量规格最大可达到1GB;2)卡的总内存容量由五颗内存颗粒实现,其中一片用作ECC校验,五颗内存颗粒通过金手指插槽的方式与SAS-RAID卡相连;3)根据选定的单颗内存颗粒的容量规格和用户对SAS-RAID卡数据缓存的容量要求,在五个金手指插槽的槽位上插入相应的内存颗粒即可;4)DDR2内存颗粒的15地址线连到SAS-RAID主控制器上,增加的是最高位地址线,也即第15位地址线,需要在制作PCB板卡时修改相应连线。
文档编号G11C29/54GK102436853SQ201110360189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刘涛 申请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