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储存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676638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数据储存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储存装置及其管理方法,该装置具有传输介面、非挥发性存储器与控制器。控制器纪录未完成指标。当控制器进行开卡动作时,对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开卡设定,并且设定未完成指标为未完成状态。当控制器通过传输介面接收格式化命令时,对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格式化,并且设定未完成指标为已完成状态。当控制器通过传输介面接收写入命令时,会将写入数据进行重组编码后,再将编码写入数据写入非挥发性存储器。当控制器在未完成指标指示为未完成状态时,如果通过传输介面接收对于非挥发性存储器一读取命令,不管读取命令对应指定地址的数据是否经过重组编码,都会将指定地址的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后,通过传输介面提供反重组编码数据。
【专利说明】数据储存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数据储存装置及其管理方法,且特别关于储存内容被重组编码的数据储存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使用快闪存储器等非挥发性性存储器的装置越来越多,如何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跟稳定性也越来越重要。在整个制造数据储存装置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开卡等流程。如何同时兼顾各种编码技巧,加强数据安全性跟稳定性,便是一件很重要的动作。


【发明内容】

[000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储存装置,具有传输介面、非挥发性存储器与控制器。控制器纪录一未完成指标。当控制器通过传输介面接收第一初始命令时,对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第一初始设定,并且设定未完成指标为未完成状态。当控制器通过传输介面接收第二初始命令时,对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第二初始设定,并且设定未完成指标为已完成状态。当控制器通过传输介面接收写入命令时,会将写入数据进行重组编码后,再将该编码写入数据写入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当控制器在未完成指标指示为未完成状态时,如果通过传输介面接收对于非挥发性存储器读取命令,不管读取命令对应的指定地址的数据是否经过重组编码,都会将指定地址的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后,通过传输介面提供指定地址的反重组编码数据。
[000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初始设定可为开卡程序,在开卡程序中,非挥发性存储器不会被格式化。
[000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初始设定为一格式化程序,在格式化程序中,控制器对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格式化。
[0006]在一实施例中,当数据储存装置连接到外部装置时,外部装置尝试读取该数据储存装置至少一特定地址的数据并发现为未定义时,外部装置发出第二初始命令。
[0007]在一实施例中,开卡程序在制造商制造数据储存装置时进行,格式化程序在使用者使用数据储存装置时进行。
[0008]在一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存储器为快闪存储器,包含多个实体区块,控制器纪录对应关系,将多个逻辑区块对应到该多个实体区块。
[0009]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更纪录每一逻辑区块对应的实体区块是否为有效状态。
[0010]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根据有效指标,纪录每一逻辑区块对应的实体区块是否为有效状态。
[0011 ]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只有在未完成指标指不为已完成状态时,才会根据有效指标决定是否回传反重组编码数据。
[0012]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该重组编码,调整该挥发性存储器储存数据对应的电子特性,提高储存数据的稳定性。
[0013]在一实施例中,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包含一控制电路与多个快闪存储器实体区块,该控制电路接收该控制器的一抹除命令后,将对应该抹除命令的该快闪存储器实体区块进行抹除处理,以对应一初始数值。
[0014]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管理数据储存装置的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方式;
[0016]图2举例说明根据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作示意图;
[0017]图3举例说明实体区块与页之间的关联;
[0018]图4举例说明逻辑区块被分成三种区域;
[0019]图5举例说明逻辑区块跟实体区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0020]图6举例说明未完成指标跟有效指标与逻辑区块和实体区块之间的关联;以及
[0021]图7举例说明随身碟被制作跟使用的流程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 电脑;
[0024]12随身碟;
[0025]102传输介面;
[0026]20 主机;
[0027]22数据储存装置;
[0028]201管理模块;
[0029]203第一传输介面;
[0030]227第二传输介面;
[0031]229缓冲存储器;
[0032]221微控制器;
[0033]225重组编码模块;
[0034]223存储器管理模块;
[0035]231微控制器;
[0036]24存储器模块;
[0037]241第二模块介面;
[0038]243控制电路;
[0039]245存储器区块阵列;
[0040]41系统区块群组;
[0041]43数据区块群组;
[0042]45备用区块群组;
[0043]LB逻辑区块;
[0044]PB实体区块;
[0045]701?727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46]请参照图1,其举例示范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47]电脑10具有传输介面102,并且电脑10通过传输介面102对随身碟12进行数据存取的操作。这个例子只是作为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举例来说,电脑10可替换成各种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相机等各类需要数据储存装置的电子设备。随身碟12可替换成连接在电脑10外部的其他类别外接储存装置,也可替换成固定安装在电脑内部的内部储存装置。传输介面102可替换成各种数据传输介面,例如IEEE1394介面、SATA介面、MS介面、MMC介面、SD介面、CF介面、IDE介面、PCI介面等。
[0048]以随身碟、外接硬盘或是内接磁盘或是快闪盘为例,当这些数据储存装置经由传输介面被连接到电脑等电子装置时,电脑等电子装置会对这些数据储存装置进行数据读取,以判断这些数据储存装置是否已经格式化。如果尚未格式化,电脑等电子装置通常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对数据储存装置进行格式化操作。当使用者决定对数据储存装置进行格式化,电脑等电子装置可发出命令给数据储存装置,由数据储存装置自行按照命令进行格式化。另一种做法是,电脑等电子装置会提供格式化所需的细节控制指令,例如在数据储存装置中建立档案对照表、预设数值填写等等。
[0049]请参照图2,其举例示范图1对应的装置内部架构的一种实作方式。
[0050]主机20具有管理模块201与第一传输介面203。主机20通过管理模块201的硬件或软件或软件硬件的组合,经由第一传输介面203存取数据储存装置22。这里提到的主机20可以对应到图1的电脑10。其中管理模块201的范例包括在主机上执行,负责档案与数据储存的操作系统、对应的驱动程序以及相关的控制电路的组合。
[0051]数据储存装置22则具有第二传输介面227、微控制器221、缓冲存储器229、存储器管理模块223、重组编码模块225以及第一模块介面231。数据储存装置22更具有存储器模块24,而存储器模块24则具有第二模块介面241、控制电路243与存储器区块阵列245。
[0052]在这个范例中,第二传输介面227与主机20的第一传输介面203对应,提供例如机械、电子跟相关的信号传输处理。缓冲存储器227作为数据储存装置22在读出跟写入数据时,作为信号传输过程的缓冲或是建构快取架构使用。整个数据储存装置22的运作则主要由微控制器221执行预定的指令码,在适当的时候产生适当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各个元件的操作。存储器管理模块223与重组编码模块225可通过电路硬件来实作,或通过电路配合给微控制器221执行的指令码进行运作,也可全部通过对应的指令码实作,由微控制器221执行。
[0053]第一模块介面231用来跟存储器模块24进行沟通。存储器模块24内的第二模块介面241跟第一模块介面231对应,控制电路243根据微控制器221的指令对存储器区块阵列245进行存取。存储器区块阵列245可包括多个快闪存储器实体区块。
[0054]存储器管理模块223包括处理逻辑跟对照表格,用来将存储器区块阵列245的实体区块跟逻辑区块进行比对纪录。此外,数据储存装置22也可以包括错误更正模块(未图不)等。
[0055]其中,重组编码模块225负责对写入存储器模块24的原始数据进行重组编码,产生对应的重组编码数据,以及对于从存储器模块24读出的重组编码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以还原回原始数据的数值。这包括对于特定位置的比特进行位置交换、反相部分位置的比特、对于奇数地址跟偶数地址的数据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反重组编码等等。
[0056]重组编码的目的可以包括数据的稳定性。举例来说,在快闪存储器中,假如相邻单元存放的数值相同,例如都是O或都是1,有可能会因为电子特性,影响到储存数据存放的稳定性。换言之,通过进行重组编码,是相邻单元存放的数字可以尽量是O与I交错,就能增加数据存放的稳定性。因此,具有重组编码功能,就能使用成本更低的快闪存储器,而仍能维持一定的储存品质。
[0057]重组编码也可以基于各种其他的目的,例如避免存在数据储存装置的数据被未经授权者读取等等。重组编码也可以使用任何目前已经知道或日后开发的各种编码方式,只要能够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解码后再还原回原始数据,都算是重组编码的范围。
[0058]请参照图3,其举例说明在快闪存储器中,实体区块与页之间的关系。
[0059]在图3中,总共有四个实体区块1、2、3跟4。每个实体区块里头进一步区隔成多个页,1、2、3到12。在这个范例中,一个实体区块对应到12个页,当然,在实际的设计中,一个实体区块包括的页数目可以作各种不同的调整。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有可能对于实体区块、页给予不同的名称,或甚至对于实体区块跟页进行分组。这些都是熟悉此项【技术领域】的人所熟悉的,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0060]对于快闪存储器来说,例如快闪存储器或是快闪存储器,对于没有使用过的快闪存储器要进行数据写入动作前,实体区块必须先进行抹除动作。抹除动作以实体区块作为基本单位,而写入则可以页作为基本单位。经过抹除过的实体区块接着就能对想写入的页进行数据写入。然而,如果某个页已经被进行写入操作,要再进行写入操作的话,就必须先对包括这个页的实体区块进行抹除的处理。
[0061]由于实体区块的范围大于页的范围,所以,如果要进行上述曾经写入过的页再进行写入时,就必须先进行数据的搬移。换言之,对于逻辑上同样地址的数据,可能在数据写入跟重新写入的过程,从一个实体区块被搬移到另一个实体区块。
[0062]接着,请参照图4,其示范一种将实体区块进行分类的做法。
[0063]所有的实体区块被区分成三类,系统区块群组41、数据区块群组43跟备用区块群组45。系统区块群组41包括用来存放逻辑区块跟实体区块的对照表、微控制器的指令码、各种指标等系统数据。除了系统区块群组41,数据区块群组43则指那些用来实际存放数据的实体区块。备用区块群组45则用来存放用来作数据搬移与备用的实体区块。
[0064]如上所述,当进行对曾经写过的页要再进行写入时,需要先进行抹除操作才能进行。换言之,这个页所处的实体区块的其他页的数据也要一起先复制到别的实体区块,这个实体区块就从备用区块群组45中挑选。等数据复制到这个备用区块群组45的实体区块后,这个实体区块被分类到数据区块群组43,而原先的实体区块则经过抹除操作被分类到备用区块群组45。
[0065]换言之,不但对应到逻辑地址的实体区块可能一直在改变,甚至哪个实体区块对应到哪个区域也在改变。因此系统必须纪录逻辑区块与实体区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0066]请参照图5,其例示逻辑区块与实体区块的对应关系。在这个例子中,逻辑区块O对应到实体区块5,逻辑区块I对应到实体区块0,逻辑区块3对应到实体区块6,而逻辑区块3则对应到实体区块9。
[0067]数据储存装置可以通过对照表或其他方式来储存这些对应关系。
[0068]图6举例示范用一个对照表来纪录逻辑区块跟实体区块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图6的例子中,逻辑区块435对应到实体区块221,逻辑区块212对应到实体区块779,逻辑区块112对应到实体区块832,并且逻辑区块554对应到实体区块21。
[0069]除了纪录实体区块跟逻辑区块的对应关系以外,这张对照表还可以纪录未完成指标与有效指标的栏位。以下配合图7介绍未完成指标、有效指标的设定以及对应用途。
[0070]请参照图7,图7解释一个随身碟的制作过程。
[0071]首先,随身碟的制造商购买芯片或电路等形式的控制器(步骤701)跟快闪存储器等存储器模块(步骤703)。制造商将控制器跟存储器模块安装在电路板上,做成图1跟图2所描述的架构,并加上对应的金属或塑胶外壳,以完成基本的随身碟制作(步骤705)。接着,厂商进行开卡的动作(步骤707)。所谓开卡的动作就是制造商将随身碟安装在电脑主机等开卡机台,由开卡机台发出一个或多个开卡命令给随身碟内的控制器,以完成第一阶段初始的动作。这个动作包括测试跟统计存储器模块内的各个实体区块是否能正常运作,以及对能正常运作的实体区块进行纪录,将其分类到图4的系统区块群组41、数据区块群组43以及备用区块群组45。此外,开卡程序也建立如图5所示的逻辑区块跟实体区块的对照关系,以及图6所示的对照表等。
[0072]其中,在作为第一阶段初始的动作中,还包括设定如图6所示的未完成指标(步骤709),将其设定为未完成状态。这个未完成状态可以是I或是0,或是跟其他的指标搭配组合成一个数值的某个成份。
[0073]完成第一阶段的初始动作后,随身碟就销售给使用者(步骤711)。使用者买了随身碟会将其接上电脑或是相机等电子装置使用(步骤713)。当随身碟接上了电脑,电脑会尝试读取随身碟上的档案系统表格,因此,会发出特定地址的读取命令给随身碟。随身碟判断目前未完成指标仍然是未完成状态,因此,仍然会将存储器模块对应该特定地址的数据读出,并且按照标准的流程,将读出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步骤715),再传送给电脑。由于此时随身碟刚开完卡,尚未存放有效数据,因此这些无效的数据经过反重组编码仍然是没有意义的乱码等未定义数值。电脑在读取了这些未定义数值后(步骤717),会判定这个随身碟尚未被格式化。因此,电脑接下来会征询使用者确认,然后发出格式化指令给随身碟(步骤719),以进行第二初始操作。
[0074]随身碟在接到格式化指令后(步骤721),会进行格式化的动作(步骤723)。此外,随身碟还会将未完成指标设定成已完成状态(步骤725)。之后,随身碟如果在遇到写入指令,就会将写入数据经过重组编码再写入到存储器模块。并且,随身碟也会参照有效指标,根据正常模式,判断在读取数据时,是否对读出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步骤727)。
[0075]抹除快闪存储器,对于一般的快闪存储器模块来说,等同会填入预设数值。这个预设数值在填入时并未经过重组编码处理,因此,通过有效指标,就可以判定到底数据是否有效,还是一个实质上无效数值。
[0076]在上面的实施例中,随身碟等储存装置并未设定16、32等基本的档案系统数据结构。因此,当一般操作系统在连接了这样的储存装置时,会判定这个储存装置尚未格式化。接着,操作系统便会提醒使用者,是否对于此储存装置进行格式化。以下介绍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有些不同的实作方式。
[0077]与上述的实施例类似,制造商购买了芯片或电路等形式的控制器跟快闪存储器等存储器模块。与图7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开卡的流程中,将最基础的档案系统数据结构填入随身碟。这里所说的档案系统数据结构,是一般操作系统用来存取档案的基础信息,例如16、32等。相对的,其他的逻辑区块,仍然将其未完成指标设定为未完成状态。
[0078]在这样的做法下,当使用者购买这样的随身碟产品装上自己的电脑,操作系统能够存取到基础的档案系统数据结构。因此,操作系统不会认定这个随身碟需要被格式化。在后续正常的数据写入或读取操作时,随身碟的控制器会发现未完成指标仍然处于未完成状态,便能启动如图7流程图步骤725之后的动作。
[0079]换言之,在这个实施例中,开卡后的随身碟有部分逻辑区块的未完成指标被设定成未完成状态。在一般的操作系统档案操作中,使用者并不会意识到有什么差异存在,因为设定跟处理未完成指标是由随身碟的控制器进行。另一方面,假如使用者利用特殊的程序,对于随身碟上特定地址的逻辑区块进行存取时,控制器会检测对应的未完成指标是否为未完成状态。假如是未完成状态,控制器会将可能是乱码的实际存放的数值,进行反重组编码,而传回可能也是乱码的数值。具体来说,控制器将不需要判断逻辑区块所对应的实体区块是否为未使用过,而提供预设的数值。
[0080]虽然上面以随身碟作为范例进行说明,但如上所述,这个例子只是作为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举例来说,电脑10可替换成各种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相机等各类需要数据储存装置的电子设备。随身碟12可替换成连接在电脑10外部的外接储存装置,也可替换成固定安装在电脑内部的内部储存装置。传输介面102可替换成各种数据传输介面,IEEE1394介面、SATA介面、MS介面、MMC介面、SD介面、CF介面、IDE介面、PCI介面等。
[0081]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显示其迥异于已知技术的特征,恳请贵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俾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储存装置,包含: 一传输介面; 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 一控制器,该控制器纪录一未完成指标; 其中,当该控制器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一第一初始命令时,对该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一第一初始设定,并且设定该未完成指标为一未完成状态; 其中,当该控制器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一第二初始命令时,对该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一第二初始设定,并且设定该未完成指标为一已完成状态; 其中,当该控制器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一写入命令时,会将一写入数据进行一重组编码后,再将该编码写入数据写入该非挥发性存储器; 其中,当该控制器在该未完成指标指示为该未完成状态时,如果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对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一读取命令,不管该读取命令对应的一指定地址的数据是否经过该重组编码,都会将该指定地址的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后,通过该传输介面提供该指定地址的反重组编码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初始设定为一开卡程序,在该开卡程序中,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不会被格式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初始设定为一格式化程序,在该格式化程序中,该控制器对该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格式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当该数据储存装置连接到一外部装置时,该外部装置尝试读取该数据储存装置至少一特定地址的数据并发现为未定义时,该外部装置发出该第二初始命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卡程序在一制造商制造该数据储存装置时进行,该格式化程序在一使用者使用该数据储存装置时进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为一快闪存储器,包含多个实体区块,该控制器纪录一对应关系,将多个逻辑区块对应到该多个实体区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更纪录每一该逻辑区块对应的该实体区块是否为一有效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根据一有效指标,纪录每一该逻辑区块对应的该实体区块是否为一有效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只有在该未完成指标指示为该已完成状态时,才会根据该有效指标决定是否回传反重组编码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该重组编码,调整该挥发性存储器储存数据对应的电子特性,提高储存数据的稳定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包含一控制电路与多个快闪存储器实体区块,该控制电路接收该控制器的一抹除命令后,将对应该抹除命令的该快闪存储器实体区块进行抹除处理,以对应一初始数值。
12.—种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用于管理一数据储存装置,该数据储存装置包含一传输介面、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一控制器,该方法包含: 该控制器纪录一未完成指标; 当该控制器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一第一初始命令时,对该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一第一初始设定,并且设定该未完成指标为一未完成状态; 当该控制器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一第二初始命令时,对该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一第二初始设定,并且设定该未完成指标为一已完成状态; 当该控制器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一写入命令时,会将一写入数据进行一重组编码后,再将该编码写入数据写入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 当该控制器在该未完成指标指示为该未完成状态时,如果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对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一读取命令,不管该读取命令对应的一指定地址的数据是否经过该重组编码,都会将该指定地址的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后,通过该传输介面提供该指定地址的反重组编码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初始设定为一开卡程序,在该开卡程序中,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不会被格式化。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初始设定为一格式化程序,在该格式化程序中,该控制器对该非挥发性存储器进行格式化。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储存装置连接到一外部装置时,该外部装置尝试读取该储存装置至少一特定地址的数据并发现为未定义时,该外部装置发出该第二初始命令。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开卡程序在一制造商制造该数据储存装置时进行,该格式化程序在一使用者使用该数据储存装置时进行。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为一快闪存储器,包含多个实体区块,该控制器纪录一对应关系,将多个逻辑区块对应到该多个实体区块。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更纪录每一该逻辑区块对应的该实体区块是否为一有效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根据一有效指标,纪录每一该逻辑区块对应的该实体区块是否为一有效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在该未完成指标指示为该已完成状态时,根据该有效指标决定是否回传反重组编码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重组编码,调整该挥发性存储器储存数据对应的电子特性,提高储存数据的稳定性。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包含一控制电路与多个快闪存储器实体区块,该控制电路接收该控制器的一抹除命令后,将对应该抹除命令的该快闪存储器实体区块进行抹除处理。
2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初始设定时,会在该非挥发性存储器设定一档案系统数据结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初始设定时,除了该档案系统数据结构所使用的逻辑区块,保持该非挥发性存储器其他逻辑区块的未完成指标设定为该未完成状态。
25.一种数据储存装置,包含: 一传输介面; 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 一控制器,该控制器纪录一未完成指标; 其中,当该控制器在该未完成指标指示为一未完成状态时,如果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对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一读取命令,根据该读取命令读取对应的一指定地址的数据,并将该指定地址的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后,通过该传输介面传送该指定地址的反重组编码数据。
26.一种数据储存装置的管理方法,用于管理一数据储存装置,该数据储存装置包含一传输介面、一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一控制器,该方法包含: 该控制器纪录一未完成指标; 当该控制器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一写入命令时,会将一写入数据进行一重组编码后,再将该编码写入数据写入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及 当该控制器在该未完成指标指示为一未完成状态时,如果通过该传输介面接收对于该非挥发性存储器一读取命令,不管该读取命令对应的一指定地址的数据是否经过该重组编码,都会将该指定地址的数据进行反重组编码后,通过该传输介面提供该指定地址的反重组编码数据。
【文档编号】G11C16/10GK104240758SQ20141006427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1日
【发明者】陈家新, 叶国良, 许根富 申请人: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