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装置的储存结构与包含该储存结构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498发布日期:2019-06-05 23:4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储存装置的储存结构与包含该储存结构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储存结构及包含此储存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薄型化与轻量化成为电子产品设计的趋势。然而在此趋势之下,这些电子产品的内部空间往往有限,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电子产品内的有限空间成为设计电子产品的重要课题。

现有的电子产品中,设计者通常在电子产品中的不同位置规划出彼此独立的容置空间以容置不同的储存装置。通过这样的规划,使用者可以依照需求在电子产品中安装一个或多个储存装置。然而,若使用者未在每一个彼此独立的容置空间内安装对应的储存装置时,未容置储存装置的容置空间将被闲置,进而造成空间利用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存装置的储存结构以解决空间利用率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储存结构,其包括一外框、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所述外框包括多个侧壁包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可选择性地容置一第一储装置及一第二储存装置其中之一。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外框的一第一侧,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当所述第一储存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时,所述第一储存装置占据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外框的一第二侧,用以连接所述第二储存装置。当所述第二储存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时,所述第二储存装置占据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二部分。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一储存装置、一外框、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所述储存装置是选自于一第一储存装置以及一第二储存装置所构成的一群组。所述外框包括多个侧壁包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以容置所述的储存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外框的一第一侧。当所述的储存装置为所述第一储存装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并且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外框的一第二侧。当于所述的储存装置为于所述第二储存装置时,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以连接于所述第二储存装置,并且于所述第二储存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二部分,其中,于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二部分。

基于以上内容,由于第一部分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二部分,因此本发明的储存结构可以依使用者需要选择性地容纳至少两种不同型态的储存装置于同一外框的容置空间中,增加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运用的灵活性,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能更有效的被运用,避免了空间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储存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储存装置共用结构电性连接于第一储存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储存装置共用结构电性连接于第二储存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储存装置共用结构的限位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4的外框与限位结构分离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限位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将图2的第一储存装置组装于图4的储存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储存装置共用结构的限位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限位结构的在使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限位结构的在非使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储存结构

11机壳

12容置空间

13第一储存装置

14第二储存装置

141连接端

142自由端

15电路板

20外框

201第一侧壁

202第二侧壁

203第三侧壁

204第四侧壁

205第一开口

206第二开口

207第一固定侧

208第二固定侧

2081定位穿孔

2082第一侧部

2083第二侧部

2084突出部

2085转轴

2086止挡部

209第三开口

301第一连接器

302第二连接器

40限位结构

401锁附孔

402锁附部

41支撑部

42固定件

421固定舌片

43夹持部

431第一夹持部

432第二夹持部

44手持部

45穿孔部

451穿孔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储存结构10包括一外框20、一第一连接器301以及一第二连接器3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框20固定于一基板11上,其中所述基板11可以是一服务器、一笔记本电脑、一桌上型电脑、印刷电路板或任何的承载件。且所述外框20具有一容置空间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框20包括一第一侧壁201、一第二侧壁202、一第三侧壁203及一第四侧壁204。所述第一侧壁20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202和所述第三侧壁203连接。所述第一侧壁201、所述第二侧壁202、所述第三侧壁203及所述第四侧壁204共同形成所述容置空间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201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202,且所述第二侧壁202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203。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的储存结构10是一电子设备(图未示)的一内部元件。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包括所述储存结构10外,还包括一储存装置,其中此储存装置选自于一第一储存装置13(如图2所示)以及一第二储存装置14(如图3所示)所构成的群组。换句话说,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可以依照实际的需求将第一储存装置13或是第二储存装置14选择性地装置于储存结构10内。

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301设置于所述外框20对应所述第一侧壁201的一第一侧。当选用的所述储存装置为第一储存装置13时,所述第一连接器301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201还具有一第一开口205,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05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01电性连接后,置入所述容置空间12,且占据所述容置空间12的一第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等于或几乎相等于所述容置空间12的容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301为serial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sata)连接器,而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为硬盘(harddiskdrive,hdd)。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301可以是线连接器(cable

connector)或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pcie)连接器,而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可以是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或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和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器302设置于一电路板15上,并位于所述外框20对应所述第二侧壁202的一第二侧。当选用的所述储存装置为第二储存装置14时,所述第二连接器302用以连接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在本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202还具有一第二开口206。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连接端141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206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02电性连接后,置入所述容置空间12并占据所述容置空间12的一第二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但不以此为限,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与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个别规格尺寸而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302为sata连接器,而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为固态硬盘。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302可以是线连接器或pcie连接器,而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可以是硬盘或记忆体,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和3所示,当所述第一连接器301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时,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占据所述容置空间12的所述第一部分。当所述第二连接器302连接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时,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占据所述容置空间12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部分的所述第一部分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亦即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和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将共用所述外框20的所述容置空间12。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与所述第一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的部分的多少至少可以由所述第一连接器30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02相对于所述基板11的距离和由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和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厚度决定。例如,当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薄时,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一部分完全重叠。

在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储存结构10还包括一限位结构40用以限制图3中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自由端142与所述外框20的相对位置。所述限位结构40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203上并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器302。所述限位结构40具有沿一第一方向d1(即-x方向)延伸的一支撑部4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d1为自所述限位结构40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302的方向。当所述第二连接器302连接图3中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所述连接端141时,所述支撑部41用以支撑于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所述自由端142的底面。

在图4的实施例或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40包括一锁附部402,所述支撑部41还包括一锁附孔401。所述锁附部402位于所述支撑部41下方,所述锁附部402的内侧具有一内螺纹,一锁附件(例如螺丝)可以通过所述锁附孔401配合所述锁附部402内侧的所述内螺纹将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所述自由端142固定于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支撑部41上。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侧壁203还包括一第一固定侧207及一第二固定侧208,所述第一固定侧207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所述第一固定侧207上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孔p,一锁附件(例如螺丝)可以通过所述固定孔p固定图4中的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所述限位结构40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40是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一体成型而成,例如是以单一金属件冲压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侧207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具有阶段差,即所述第一固定侧207至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至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固定侧207至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q1小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至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q2。在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侧207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的阶段差可用以避免当所述第一连接器301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时,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与所述限位结构40产生干涉。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置放于所述容置空间12中时其与所述第三侧壁203之间仍保留有相当的间距而足以容纳所述限位结构40时,则所述第三侧壁203可以不需要设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侧207具有阶段差的第二固定侧208。

如图5a与图5b所示,其中图5a为图4的外框20与限位结构40分离的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限位结构40的放大示意图。所述限位结构40除了所述支撑部41外,还包括一固定件42。其中所述固定件42连接于所述支撑部41,并且所述固定件4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203的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上。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40还包括一夹持部43及一手持部44,其中所述固定件42是经由所述夹持部43连接于所述支撑部41。且所述夹持部43包括一第一夹持部431与一第二夹持部432,并且所述夹持部43具有一定弹性。当所述限位结构40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时,所述第一夹持部4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32分别夹持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的相对两侧,并用以限制所述支撑结构40在所述第一方向d1的移动。

如图5a与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侧208还具有一定位穿孔2081。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固定件42还包括一固定舌片421,所述固定舌片421可以通过扣入所述定位穿孔2081而将所述固定件42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上,使得所述限位结构40可拆地(detachably)固定于所述外框20上。

所述限位结构40包括一锁附部402,所述支撑部41还包括一锁附孔401,所述锁附部402的内侧具有所述内螺纹,所述锁附件(例如螺丝)可以通过所述锁附孔401配合所述锁附部402内侧的所述内螺纹将图3中的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固定于所述限位结构40。

所述第一固定侧207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具有阶段差,即所述第一固定侧207距离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固定侧208距离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固定侧207至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q1小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至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q2。在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距离q2与距离q1之间的差值是足以避免当所述第一连接器301连接图2中的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时,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会与所述限位结构40产生干涉以及避免当图3中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侧壁201的长度接近时,所述容置空间12中没有足够空间容置所述支撑结构40的问题。

在使用时,当使用者欲将图3中的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组装于所述外框20中而将所述第二连接器302连接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所述连接端141时,使用者可以先将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支撑部41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302,并沿着垂直所述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即–y方向)将所述限位结构40结合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上,再将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沿所述第一方向d1置入所述容置空间12。其中,所述支撑部41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302延伸,因此所述支撑部41可用以支撑于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自由端142的底面。所述限位结构40通过所述夹持部43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以限制所述限位结构40在所述第一方向d1的移动。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固定舌片421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302方向卡扣于所述定位穿孔2081以限制所述限位结构4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第三方向d3(即z方向)上的位移。通过所述夹持部43及所述固定舌片421,所述限位结构40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器302的使用位置上。

当使用者欲将所述限位结构40从所述外框20分离时,使用者可以对所述手持部44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负方向(即x方向)施力,以使所述夹持部43产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固定舌片421脱离所述定位穿孔2081,以令所述限位结构40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分离。

图6为将图2的第一储存装置13组装于图4的储存结构10的示意图。如图6中所示,当使用者将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与第二连接器302分离后,并且欲改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301并安装于所述外框20的所述容置空间12内时,使用者可先将所述限位结构40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分离,再以y轴为轴心旋转180度,而使所述支撑部41改为背向所述第二连接器302的方向(亦即所述第一方向d1的负方向)而呈一非使用位置,再沿着所述第二方向d2将所述限位结构40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上,亦即将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支撑部41旋转至所述第三侧壁208相反于所述容置空间12的一侧。之后,使用者再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置入所述容置空间12并以平行所述第三方向d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301。如此,当使用者选择将所述第一连接器301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时,一方面,原本用来固定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所述限位结构40仍可以固定于所述外框20上,以避免所述限位结构40遗失;另一方面,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支撑部41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因此不会干涉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的安装。

在图7的实施例及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壁203的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上还包括一第三开口209。所述第三开口209具有一第一开口侧2082和面向所述第一开口侧2082的一第二开口侧2083。所述第一开口侧2082上具有一突出部2084,所述突出部2084以背对所述第二连接器302方向(即x方向)突出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一转轴2085位于所述突出部2084上,且所述转轴2085沿所述第三方向d3的负方向(即–z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侧208于所述第三开口209下方还包括一止挡部2086,所述止挡部2086用以止挡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支撑部41的底部并支撑所述限位结构40。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40的固定件42还具有一轴孔部45,所述轴孔部45具有一穿孔451,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转轴2085穿设于所述穿孔451,使所述限位结构40可以在一使用位置和一非使用位置之间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穿孔451与所述转轴2085的设置位置互换,亦即所述穿孔451设置于所述限位结构40上而所述转轴2085设置于所述轴孔部45。

当使用者欲将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组装于所述外框20中而使所述第二连接器302连接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3的所述连接端141时,使用者可以在所述第二连接器302连接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3之前,将所述限位结构40旋转至所述使用位置(如图8所示),此时所述止挡部2086止挡于所述限位结构40的底部以支撑所述限位结构40,使所述限位结构40的所述支撑部41支撑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所述自由端142。当使用者欲改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301并安装于所述外框20的所述容置空间12内时,使用者可以将所述限位结构40旋转至所述非使用位置(如图9所示),所述支撑部41抵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相反于所述容置空间12的一侧,如此可避免所述限位结构40干涉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

所述第一固定侧207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具有阶段差,即所述第一固定侧207距离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固定侧208距离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固定侧207至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至所述第二侧壁202的距离。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侧207与所述第二固定侧208的阶段差可用以避免当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01连接时,所述第一储存装置13与位于非使用位置的所述限位结构40产生的干涉以及避免当所述第二储存装置14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侧壁201的长度接近时,所述容置空间12中没有足够空间容置所述支撑结构40的问题。

基于以上内容,由于第一部分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二部分,因此本发明的储存结构可以依使用者需要选择性地容纳至少两种不同型态的储存装置于同一外框的容置空间中,增加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运用的灵活性,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能更有效的被运用,避免了空间的浪费。另一方面,所述储存结构以及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限位结构用以固定存装置,进一步地,该限位结构除可设计成一体成型的固定式结构外,还可以设计成可拆卸式或可旋转式的结构,并配合具有阶段差的外框侧壁结构,如此,除了可以增加结构稳定性之外,还可以避免限位结构在不使用时干涉其他储存装置。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已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