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439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运送带硬盘不能简单把它们搬运到某个地方,要注意防止一些大的震动的产生,因为硬盘是复杂的机械装置,装在电脑内部,容忍度有限,大的震动会让磁头组件碰到盘片上,引起硬盘读写头划破盘表面,这样可能损坏磁盘面,更严重的还可能损坏读写头,永久的使硬盘无法使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硬盘安置在盘的安全区,然后才能搬动;在搬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动作轻;如果打算用车来运输它,最好把它放在减震保护盒内,将它很好地包裹起来,若硬盘发生较大震动,很可能造成磁头或盘片的损坏,轻微的会产生硬盘坏道,严重的则会使整个硬盘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顶部设有提手,所述保护箱内部设有四个敞口置物室,所述敞口置物室且底部通过铰接件与置物室盖铰接,所述置物室盖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架的顶部焊接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的前侧设有复位按钮且顶部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按钮通过传动杆与复位杆传动连接,所述保护箱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卡位块孔径相对应的卡位孔,所述敞口置物室底部内侧对称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部设有滑槽,支撑板通过支撑杆与滑轮固定连接,所述滑轮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箱的底部设有应力条。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两端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所述卡位孔的上部的顶壁上设有与复位杆孔径相对应的复位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和滑轮均设有两个,且所述滑轮的外表面设有三氧化二铝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粘贴有减震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用于盛放和运输硬盘,对电脑配件中的硬盘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能够充分做好硬盘的防震防护工作,能够有效的防止硬盘的损坏甚至报废,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敞口置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物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箱、2敞口置物室、3置物室盖、4支杆、5卡位块、6复位按钮、7复位杆、8卡位孔、9提手、10支板、11滑槽、12限位块、13支撑板、14支撑杆、15滑轮、16减震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箱1,所述保护箱1的顶部设有提手9,所述保护箱1内部设有四个敞口置物室2,所述敞口置物室2且底部通过铰接件与置物室盖3铰接,所述置物室盖3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支架4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架4的顶部焊接有卡位块5,所述卡位块5的前侧设有复位按钮6且顶部设有复位杆7,所述复位按钮6通过传动杆与复位杆7传动连接,所述保护箱1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卡位块5孔径相对应的卡位孔8,所述敞口置物室2底部内侧对称设有支板10,所述支板10的上部设有滑槽11,支撑板13通过支撑杆14与滑轮15固定连接,所述滑轮15与滑槽11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保护箱1的底部设有应力条,该应力条起到减震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滑槽11的两端设有限位块12。

具体的,所述所述卡位孔8的上部的顶壁上设有与复位杆7孔径相对应的复位孔。

具体的,所述支撑杆14和滑轮15均设有两个,且所述滑轮15的外表面设有三氧化二铝耐磨层。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13的顶部粘贴有减震橡胶垫16。

综上所述,该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使用时,将支撑板13部分通过滑轮15滑出敞口置物室2,将硬盘立于减震橡胶垫16上,推动支撑板13进入敞口置物室2,盖上置物室盖3,使得置物室盖3上的卡位块5通过复位杆卡进卡位孔8内,该计算机配件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电脑配件中的硬盘的存放和运输,对电脑配件中的硬盘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能够充分做好硬盘的防震防护工作,能够有效的防止硬盘的损坏甚至报废,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和普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